人类救援史上的壮举

来源 :世界文化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zhoucun7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怒海救援》(根据彭德尔顿号事件改编的电影)剧照

  救生艇很小,而驾驶着这艘小型救生艇的海岸警卫队队员们也足够年轻——韦伯只有24岁,其他几个人也都刚20岁出头。其中的队员菲茨杰拉德仅有20岁,他刚从轮机学校进修回来,此前从未参加过营救行动。可以说,他还是一个新手。
  然而,4名救援队员不畏沿途暴雪,顶着时速为130千米/时的大风和高达20米的巨浪,驾驶着小小的救生艇,开足马力,破浪前行。
  接下来,他们将要经受极寒天气和恶劣海况的重重考验,等待他们的将是一场面对狂风巨浪的殊死搏斗。大本营里的其他人都悬着一颗心。每一个人都在琢磨着:他们能否活着回来?他们能完成任务吗?
  此次救援,凭借的将是顽强的意志和丰富的经验。面对着汹涌肆虐的风浪,一开始,4人忧心忡忡。但很快,他们努力克制住了内心的恐惧和焦虑,开始勇敢而谨慎地面对这场救援行动。
  救生艇穿行于巨浪之中,时而被抛入空中,时而骑上浪尖,救生艇两次险些被掀翻。
  凭借着韦伯高超的驾驶技术,救生艇一次次奇迹般穿越巨浪,跨过险谷。4个人小心而审慎地搜寻着前方海面上的遇难船只。即便偶尔脱离了导航,小船仍然迎着风浪继续前进。
  危险和困难终于被抛在了后边。救生艇成功地到达油轮所在地。
  他们用绳梯将32名幸存者一个一个成功救出。
  返航路上,他们仍面临着重大考验。只能载重12人的救生艇此时承载着32名水手。返回大本营的途中,考验的不仅仅是船只的坚韧,更有救援者的信念和他们的驾驶技术。韦伯在暴雨中颤抖着身体,用冻僵的手臂,缓慢而娴熟地驾驶着这艘小型救生艇,迎接着险风恶浪的攻击。   凯旋归来,他们受到了英雄般的欢迎。马萨诸塞州海岸警卫队专门召开了一个救援表彰会,向韦伯为首的4名警卫队员颁发了救援金奖。

69个日夜的生还奇迹:智利圣何塞铜矿塌方救援


  2010年8月5日,智利北部的圣何塞铜矿发生塌方,33名井下作业人员被困井下700米深处。当天,地面救援人员开始挖掘救生井,正式拉开史上最伟大的营救大行动。
  据媒体报道,事故刚发生的时候,井下被困的矿工试图通过制造一些爆炸,来让上面的救援人员听到,还有一帮人则不停地按井下的卡车汽笛。其间,虽然一名救援队员听到并告诉别人下面有汽笛声,但他的同事告诉他:“那声音来自亡灵!”随着时间的流逝,饥饿开始蔓延,即使听到上面不时传来救援钻井的声音,矿工们的沮丧情绪仍然在下沉。
  时间飞快地流逝。矿难发生的第16天,“井下生命的迹象已经荡然无存”。救援人员准备放弃。然而,就在第17天的早上,一名救援队员突然发现他的探测器上写着一行字:“我们33个人在一个避难空间里情况良好。”此时,被困矿工们靠井下保存的少量应急食品已经生存了17天,堪称奇迹。
  得知这一消息,救援人员兴奋无比,他们摩拳擦掌,干劲猛增。旋即,一个耗资超过2000万美元的救援计划开始实施——多个钻孔同时工作。尽管如此,专家仍然指出,根据这里的地质情况,这场救援总共需要耗时约两个月。
  根据救援人员的计划,他们将用一种特殊的钻机,穿透坚硬岩层,开凿出一个井口直径约66厘米的救援巷道,直通矿工被困的空间。与此同时,他们要把腰围控制在90厘米以下,因为救援工具还要占用救援巷道的空间。随后,一个在地上地下间传递信息和物品的“信鸽”系统建立了。一批批补给和药品开始投送给地下的被困者,一封封信件和小型物资从这个管道中传递给被困矿工,包括可以组装的野营床、摄像机、尼古丁戒烟贴片以及食品、香烟、书刊等。
  对于33名智利矿工来说,被困井下最初的18天是难熬的。矿工佩纳回忆说:“这18天如同一段漫长的地狱之旅。”“最初我们的食物非常有限,每天每人只能吃一小勺金枪鱼,后来变成了两天一勺。水是损坏的矿车暖气中过滤出来的。有5个人曾经组成一队,想要挖出逃生的路。这个计划吓坏了一些人,因为担心这样会再次发生塌方。”“当时与外界彻底失去了联络,直到钻头穿过20多米的地表,带着食物、药品等生活必需品抵达我们所处的地底时,大家才被重新点燃希望。”
切尔诺贝利核电站核泄漏现场

  危机发生后第三天,莫斯科派出安托区金将军与手下80架直升机舰队前来灭火。“由于火势的关系,我所在高空的温度约是120到180摄氏度之间。我们的5部放射量测定器只能升到500伦琴。指针疯狂移动,放射量完全爆表。”将军抵达后,飞在爆炸反应炉的200公尺高空上。即使在这样的高空,只要暴露半小时就足以致命。从反应炉升空的强烈放射性热气流,使得直升机难以靠近。他们必须随机应变,以执行任务。   切尔诺贝利核电站核泄漏事故被定义为最严重的7级。爆炸使机组完全损坏,泄露的辐射物尘埃随风飘散,致使俄罗斯、白俄罗斯和乌克兰等许多地区遭到核辐射的污染。爆炸发生后,核电厂东方30公里处,森林被爆炸后的放射性气流烧成焦黄。而灾区早已延伸到更远的地方。外泄的辐射尘随着大气飘散到苏联的西部地区,气流裹挟着致命的放射性粒子铯137和碘131继续扩散到东欧、巴伐利亚和北意大利上空,继而到了法国南部、科西嘉半岛,然后又到了英国。云层所携带的大量放射性粒子,又以花豹斑点般的模式随着雨水降落,严重污染作物和水源。
  为了控制核电辐射尘的扩散,当局立刻派人将13.5万居民撤离家园,之后乌克兰政府疏散了将近35万居民。几天内,跨乌克兰与白俄罗斯的30万公顷地区就被这看不见的“敌人”夷平。当初,人们以为很快就可以回到这世世代代居住的故乡,岂料这一走就是30年,甚至是永远,这一区域成了一个巨大的无人区。
  为防止4号反应堆发生更严重的爆炸,事故处理人员采用被称为“石棺”的钢筋混凝土保护层将4号反应堆盖住,阻止了第二次爆炸——如果那真的发生,整个欧洲将无法住人。
  据了解,切尔诺贝利事故是人类历史上唯一一次发生严重爆炸的核电站事故。其中有47名救灾人员被确定直接死于这场灾难中。他们牺牲自己,却保护了这个世界的安全。苏联的这次救援行动,在控制反应堆火情、避免灾难扩大方面,尽其所能,交出了一张满意的答卷。

史上难度最大:泰国鲁昂洞穴救援


  2018年6月23日,因为暴雨,一支来自泰国北部美塞镇Prasitsart中学的少年课外足球队——“野猪队”的12名少年结束训练后,在教练带领下进入坦銮—坤南南暖森林公园的洞穴群探险。
  不料,当这支足球队进入洞穴后,一场暴雨不期而至。更为严重的是,暴雨引发的洪水把该洞穴群的每个入口都给堵死了。12名少年和他们的教练一下子被困在了这个天然洞穴内!
  据了解,此洞穴位于泰国清莱府美塞镇国家公园,洞穴的名字叫鲁昂洞,其中文意思为“睡美人洞”。堪称泰国第四大洞穴的鲁昂洞是一个庞大的钟乳石洞穴群,总长度超过10公里。除了少数探险家和一些寻找地方修行的僧侣,很少有人敢去深入这一洞穴。鲁昂洞穴内部四通八达,地势崎岖,洞的另一端通往缅甸境内的河流。下雨时鲁昂洞是山上水流的汇集处,相当于整座山体的漏斗口,洪水灌入后,超过1300米的低洼地带完全被水淹没。洪水导致其格外凶险。因此,每年7到11月的雨季,鲁昂洞将被封住,禁止游客进入。
  少年足球队被困洞穴的消息迅速传遍泰国。紧接着,一次重大的搜救行动开始了。
  搜救伊始,救援人员曾试图从外部打洞直接抵达少年们的所在地,或者干脆等几个月的雨季结束后再把他们接出山洞。但持续降雨以及洞内氧气含量不断下降,迫使救援人员不得不加快速度,冒着较大风险尝试通过潜水等方法,经积水隧道救出被困者。
  救援过程中,政府先后出动了直升机、热力感应无人机、水下机器人、搜救犬以及600人的搜查队伍,其中仅潜水员就有上百名。但是救援行动却迟迟没有突破,救援队一直没能发现失踪的少年们。
  旋即,来自中国、美国、英国、法国、澳大利亚、缅甸、老挝等国的救援队从世界各地火速飞往泰国。
  救援速度必须加快,因为雨季马上就要来临,暴雨随时可能加剧救援的难度,甚至淹没13人避水的高地。
  在最后的救援开始之前,救援团队进行了充分的前期准备,包括摸索水下洞穴以及布设引路绳,搬运潜水瓶、药品、食品等物资。随即,来自世界各地的上千名救援人员不分昼夜向洞内深处推进,他们摸索着,缓慢地向前爬行。
  从山外进入洞口行进一段后,道路便急剧收窄,仅容一人通过——这样的狭窄空间在洞穴内有好几处。再前进一段,救援者遇到了崎岖起伏的路程,一米高的黄褐色钟乳石从地面直立,或从顶上垂下,形成锯齿状的路况,有的地方甚至让人下不去脚。在这里,绳索专家利用绳索搭建支点,用于辅助行走和运送物资。
  有一路段接近V字形,底部通人处极窄,同时水流污浊,顶灯都难以穿透。首批潜水者需要携带氧气瓶,先在伸手不见五指的水里布引路绳。他们需要调动全部感官和经验,判断空间的状态、水流的方向,寻找出口,同时用抖绳、挥荧光棒的方式与后面的人沟通。向前推进的过程中,令他们兴奋的是,先在第一段与第二段水路之间的岩壁上发现了手掌印,再往前走,似乎听到了敲击岩壁的声音。
  7月2日傍晚,两名英国救援者在第三段潜水区浮出水面时,终于看到了13张疲惫而闪亮的脸——原来,为了逃离涌入的洪水,少年们和助教一直逃奔到距离出口4.5公里远的高地。
  消息传至洞外的时候已经接近晚上11点,等候在洞穴外的人群沸腾了。
泰国鲁昂洞穴救援现场

  在救援队伍进入洞穴的同时,抽水的方案也同时进行。在搜寻过程中,不断上升的水位一再迫使搜救队员撤回。当水位下降时,潜水员开始沿途部署一条绳索和额外的氧气供应。据《卫报》报道,每小时大约有3400加仑的水被泵出洞穴。抽水能缩短一些U形、V形潜水路段的长度,帮助潜水救援。
  由于之前的降雨,再加上救援团队使用抽水泵向外抽水,导致清莱府附近1397莱(1莱=1600平方米)土地遇水灾。据当地媒体报道,清莱府表示,会对农民做出赔偿,而这些农民表示,只要能救出孩子和教练,他们愿意牺牲田地。
  救援过程中,氧气被泵入洞穴。7月7日,山洞中的氧气含量继续下降。于是,一个3英里长的电缆,穿过洞穴,直达足球队容身地,以供应男孩儿和他们的教练氧气。因为马不停蹄地布绳、设气站、运送物资,参与准备工作的潜水员发现,他们的脚底开始起皱发白,或是被水下密布的石頭磕麻了小腿。
  进入洞穴非常不易,而把球队送出去变得更加艰难。最终选择的方案是:靠一批熟悉全路段、配合默契的潜水人员,利用两个潜水人员带一个被救援者的办法,把他们送至洞口。为此,潜水者需要携带一两个额外气瓶。在准备工作中,他们还在水下每隔约50米放置两个装满气的气瓶,作为补充用的安全气站。
  对于潜水员来说,带着不会潜水的孩子洞潜,风险无疑巨大,尤其是一次带四五名被救者。此外,他们还要避免突发状况时在水中遭遇拥堵——这无疑是致命的。在他们开辟的通道中间有一个“T”形交叉口,这里是最难通行的一段,十分狭窄,潜水员需要卸下氧气瓶才能通过。为了万无一失,搜救队员还精心布置了一个名为“第3室”的洞穴,将之作为大家前行的基地,孩子们可以在这里休息,之后继续前进。
  终于,在签下生死状的救援队的护送下,12个孩子,还有他们的教练全部获救了!
  泰国皇家海军海豹突击队在官方脸书发布消息指出:“毫无疑问,这是人类救援史上的奇迹”,“这次救援可以说是历史上最困难的一场洞穴救援”。参与核心救援的英国潜水员Vern Unsworth在接受CNN采访时不住感慨:“把他们中的任何一人带出来都是奇迹,而13个人都救出来,恐怕这样的事不会再有。”
其他文献
这里的许多片子拍摄于京城八角村一带。大抵因为不是什么“景点”,很少有人问津。  一个偶然,我发现了它。依恋而缠绵,尽日而忘返。沙石、土坡、荒草、丛柳。这些极平凡极普遍的天然造物,足够让我做一个白日的梦了。  我们之所以做梦,是因为我们需要。  我们并不乱做梦,而是按照我们自己内在本质所决定的方式去做梦的。  经典上讲,人类永远地失去了初始生活的宁静乐园。真的么?我想梦一个伊甸园,抑或觅一个绿色的乌
2016年9月18日在洛杉矶举行的第68届艾美奖获奖名单中,《美国犯罪故事》(American Crime Story)击败之前呼声很高的《冰血暴》第二季,一举拿下最佳限制剧奖,最佳限制剧男女主角奖及男配角奖,不禁让人大呼意外。《美国犯罪故事》讲述的是20世纪90年代美国人耳熟能详的“辛普森杀妻案”,因为辛普森前著名橄榄球运动员的身份及其黑人种族等敏感的原因,此案当时成为美国最轰动事件。把这样一件
2018年8月15日,日本人气漫画《樱桃小丸子》的创作者,日本漫画家、作词家、随笔作家和编剧樱桃子因乳腺癌去世,享年53岁。樱桃子的告别仪式在东京港区的青山葬仪所举行,来自日本演艺、声优、出版等各界人士千余人前来悼念。祭坛以樱桃子的老家静冈县为原型,按照樱桃子生前遗愿,以“明朗、开心、和谐”的气氛布置,除了用鲜花摆出了富士山的造型,还放有她的自画像和“小丸子”的插画。在告别仪式上,泪水和美好的回忆
每次读着母亲的信件,我都感动于那形成纵横交错的字里行间的工整有致的书法。记得她是这样描述新出生的侄女的,“她长着一张甜美的小脸蛋,有爸爸一样的蓝色眼睛,奶奶一样纤长的手指”,母亲总是这样与我们分享她孙辈的每一个宝贵细节。现在,母亲住在几千英里外的另一个大陆上。  在当代高科技社会,手写的信件与我们的生活渐行渐远,令人扼腕痛惜。每个年龄段的人都坦然承认,他们的书法越来越差,究其原因,是电脑键盘取代了
作为美国建筑界的最高荣誉,2019年美国建筑师协会(AIA)金奖授予了英国著名建筑师、2007年普利兹克奖获得者理查德·罗杰斯(Richard Rogers,1933— )。改变城市生活  当今世界有40%的人无家可归。建筑于社会的责任,就是让人人都有遮风避雨的场所。  ——罗杰斯  1933年,罗杰斯出生于意大利历史名城佛罗伦萨。父亲是医生,母亲从事制陶工作,他的建筑师哥哥在“二战”前也小有名气
巴黎圣母院修复进行时  2019年4月15日一场毁灭性的大火点燃了巴黎圣母院大教堂后,这项地标建筑的修复工作至今仍在进行中。这座哥特式建筑瑰宝正在用当地森林中的橡树进行重建,每天有200名建筑工人在现场工作。法国总统马克龙表示,他们的目标是在巴黎举办2024年夏季奥运会之前将教堂修复完成。目前,教堂的顶部仍然有一個洞,工人们还在建造教堂尖顶的复制品。这个复制品将由法国各地公共和私人森林捐赠的100
游民指的是没有固定居所、四处流动的一类特殊人群,是与定居民相对应的一个文化概念。在爱尔兰,游民的名称有“白铁匠”(Tinker)、“漫游者”(Wanderer)、“旅行者”(Traveller)、“流浪汉”(tramp)、“路上的人”(people of the road)等多种变体。他们游离在城乡常住人口形成的固定社区之外,没有固定居所,也没有固定收入来源,通常是最底层、最贫困的人群。本文将要讨
Debra和李志延,两人是同期(2008年)考出的葡萄酒大师,又都常驻中国香港。媒体习惯称Debra是亚洲第一位葡萄酒大师,李志延是全球第一位亚裔葡萄酒大师。  一直到杰西丝·罗宾逊(世界三大葡萄酒品酒师之一,有“葡萄酒界第一夫人之称”)出现之前,当代葡萄酒品鉴向来是被男性垄断的天下,更不用说是男权主义牢牢扎根的亚洲。而从男女生理特征来看,这样的状态并不合理,大量研究发现,就葡萄酒鉴赏所依赖的嗅觉
“笔触深邃、情节巧妙、人物刻画幽微,充满了维多利亚时代特有的压抑情绪和蠢蠢欲动的禁忌氛围。”这是媒体对萨拉·沃特斯(Salah Waters)作品的普遍评价。萨拉·沃特斯(Sarah Waters)是英国现代备受瞩目的作家,被评为“20位当代最好的英语作家”之一。1966年,萨拉生于英国的威尔士,母亲是家庭主妇,父亲是位极富创造力的工程师,也常鼓励萨拉发明创造。萨拉也常写些诗歌、故事,当时浑然不知
津岛佑子(1947—2016)出生于东京,是日本无赖派代表作家太宰治的次女,也是活跃于日本当代文坛的重要作家。津岛在读大学时就致力于文学创作,毕业那年发表的短篇小说《安魂曲——为了狗和大人》得到文坛认可,从此踏上专职文学创作的道路。津岛佑子一生发表小说百余篇,还有12部随笔集问世。世界文坛对其给予高度评价,她的代表作如《宠儿》《光的领域》《微笑的狼》《跑山的女人》《在火河之畔》《默市》《在夜光的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