延长油田沙子湾油区技术政策界限研究

来源 :辽宁化工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z88981414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基于沙子湾油区目前开发矛盾突出的问题,以区块地质特征和历史生产状况为基础,结合低渗透油藏开发原则对研究区开发技术政策界限进行了分析研究.结果表明,沙子湾油区采取一套层系开发较为合适,合理井网密度12口·km-2;现阶段研究区整体采取矩形的反九点、线状五点以及反七点井网形式为主;油井极限半径为27 m,水井极限半径为54 m,缝宽20 m左右,排距要达到100 m左右,注水效果比较好;采取采油指数方法,依据生产压差的标定结果,计算出单井日油能力1.03 t·d-1.
其他文献
介绍了瑞德西韦的关键中间体2-乙基丁醇(1)的新合成工艺.以丙二酸二甲酯为起始原料,在碱性条件下和溴乙烷反应得到中间体二乙基丙二酸二甲酯,然后进行水解和脱酸反应得到2-乙基丁酸,2-乙基丁酸在氢气的环境中,在均相催化剂三(乙酰丙酮酸)钌(III)、配体TRIPHOS(1,1,1-三(二苯基膦甲基)乙烷)的作用下,还原得到目标化合物2-乙基丁醇(1).与目前公开的路线相比,本工艺操作简便,原料价廉易得,各步收率高,适合工业化生产.
基于大庆油田179块岩芯实验数据,对储层渗透率分类,探讨了不同分类条件下渗透率、孔隙度、中值半径、束缚水饱和度之间的关系,并给出了渗透率与孔隙度的最优拟合关系式,同时结合岩心扫描电镜及实验数据分析了孔隙度、中值半径、束缚水饱和度与渗透率的相关性.结果表明:基于渗透率分类能在一定程度上提高孔隙度与渗透率拟合精度;大于100 mD的岩芯,与渗透率相关性从大到小排列有:中值半径r50、束缚水饱和度Swi、孔隙度φ,其中中值半径是主控因数,其平方值与渗透率有最佳的线性相关性;对于渗透率小于20 mD的岩芯,与渗透
为保护渤海生态环境,在环境保护的敏感海域进行钻井作业,需要对废弃钻井液及岩屑进行回收处理,由于海上平台空间有限,且钻井废弃物产生量较大,回收处理存在运输困难、吊装风险大、处理费用高等问题.通过对几种新处理技术装备进行试验性研究,并对废弃钻井物回收处理技术提出合理优选工艺.
渤海X油田是注水开发油田,随近年油田提液生产,注水需求逐渐增加,注水井欠注问题愈加严重.通过对比近年注水井重复酸化后的增注效果变化情况,分析X油田注水井酸化增注措施存在的问题,并且据此提出针对性改进建议,为油田后期注水井酸化增注提供借鉴.
基于延长油田田X区长4+5储层物性较差测井解释模型的适应性受到限制等问题,以区块地质特征为基础,结合试油资料及测井理论等多种方法对研究区储层四性关系与油水层的识别进行了分析.结果表明,研究区长4+5储层岩性以细砂岩为主,油层组内较好的储油层其声波时差值一般大于217μs·m-1,深感应电阻率一般大于12Ω·m;研究区长4+5储层有效厚度的岩性下限标准确定为细砂岩,含油级别下限为油斑,含油层孔隙度下限为7%、渗透率下限为0.1 mD.
四水八硼酸钠是一种无毒、无臭的环保型无机木材改性剂,表现出优异的木材改性功能,但是由于其水溶性大、易吸潮的缺点,在使用过程中容易流失,导致其对木材的改性功能无法持久.实验通过将四水八硼酸钠与二氧化硅溶胶进行复配,改善了四水八硼酸钠的抗流失性能,从而实现木材改性的耐久化.同时测试了四水八硼酸钠/二氧化硅溶胶/木材的防霉性、防虫性以及防潮性,结果显示处理过后木材性能得到了明显的提升.
低渗气藏在我国天然气资源中占有极大的比例,已成为天然气开发的主战区.然而由于低渗储层孔隙空间小,流体渗流阻力大,在开发过程中更易受到储层伤害,严重时甚至造成气藏无法产出,因此对低渗气藏的潜在伤害因素及伤害机理进行研究,并提出相应保护策略,有利于提高低渗储层开发效果.对低渗储层潜在伤害因素进行了系统分析,对指导低渗气藏高效开采具有重要意义.
1,4-二氟-2硝基苯与苯酚在碳酸钾的作用下醚化得到1-(4-氟-2-硝基苯氧基)苯,后者经硝基还原和乙酰化反应合成N-(5-氟-2苯氧基苯基)乙酰胺.并考察了醚化以及乙酰化等关键步骤的反应条件,较佳的反应条件:醚化反应以碳酸钾作为缚酸剂;乙酰化化以三乙胺作为缚酸剂.三步总收率67.2%,产物及中间体经过1H NMR和MS确认.
随着国际公约及相关法规对船舶及海上平台生活污水排放标准的不断提高,对其治理也引起国际社会的广泛关注,相关处理技术面临巨大挑战.介绍了船舶及海上平台生活污水特点、处理标准及管理现状,分析了电化学法在船舶及海上平台生活污水处理中的应用进展,并对其发展前景进行了展望,指出电化学法同多种处理技术联合使用是未来发展趋势.
靖边油田作为鄂尔多斯盆地重要产油基地,为国家能源安全做出了重要贡献.天赐湾区三叠系延长组长4+5油层组为近些年新发现产油层位,对油藏下限还没有统一认识.本次研究通过试油/试采数据、测井电性曲线资料,结合岩心化验分析数据,系统分析长4+5油藏岩性、含油性、物性、电性下限,为油藏二次解释提供重要参数.结果表明:岩性下限为细砂岩;含油性下限为油迹;物性下限:孔隙度≥9%,渗透率≥0.3 mD;电性下限:含油饱和度≥40.0%,声波时差≥225μs·m-1,电阻率≥15Ω·m,经过开发井试油/试采验证,长4+5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