超微针刀治疗慢性腰肌劳损的临床效果

来源 :中国医药导报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qg20090908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目的 研究超微针刀治疗慢性腰肌劳损的临床效果.方法 选取112例2018年9月至2020年12月于北京中医药大学第三附属医院筋伤科就诊的慢性腰肌劳损患者,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将其分为对照组和治疗组,每组各56例.对照组行针刺疗法,治疗组行超微针刀疗法,两组均治疗2周.比较两组治疗前后视觉模拟评分法(VAS)评分、腰部功能状态评分、腰椎活动度、肌骨超声低回声区面积及临床总有效率.结果 治疗后两组VAS评分、腰椎活动度评分、腰部功能状态评分低于治疗前,低回声区面积小于治疗前,且治疗组VAS评分、腰椎活动度评分、腰部功能状态评分低于对照组,低回声区面积小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治疗组临床总有效率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采用超微针刀治疗慢性腰肌劳损能够有效缓解慢性腰肌劳损患者的腰痛症状,改善腰部功能及活动度,且具有良好的安全性.
其他文献
目的 探索饮食干预结合信息持续支持在卵巢过度刺激综合征(OHSS)高风险患者护理中的应用.方法 选取准备于北京大学第三医院生殖医学中心取卵细胞的OHSS高危患者400例.以入院时间分为两组,其中2019年6月至7月入院患者为对照组,共200例;2019年8月至10月入院患者为干预组,共200例.对照组在取卵后由护士给予患者常规健康宣教及饮食指导;干预组除常规护理健康宣教外,护士从取卵日起每天随访患者至取卵后第10天,期间记录患者尿量、入量、体重.比较两组因重度OHSS住院人数及尿量、入量、体重及腹胀情况变
目的 基于生物信息学分析,探索微RNA(miRNA)及其靶基因调控网络在子宫内膜异位症中的分子调控机制,为研究发病机制及治疗靶点提供新思路.方法 从公共基因芯片数据库GEO下载关于异位内膜和在位内膜组织miRNA表达的数据集GSE105765,使用R语言软件对其差异表达的miRNA进行分析,并筛选出差异表达排名前6位的miRNA,利用在线数据库TargetScan、miRWalk和miRDB分别预测其靶基因,获得3个数据库同时预测的靶基因交集.使用DAVID在线网站对获得的交集靶基因通过GO和KEGG进行
类风湿关节炎是一种以炎症滑膜炎为主的慢性自身免疫性疾病,致残率高,严重影响患者的生存质量.JAK-STAT信号通路对类风湿关节炎关节滑膜细胞因子的产生和激活发挥重要作用.中药治疗类风湿关节炎有着独特优势,本文就近年来中药经JAK-STAT信号通路治疗类风湿关节炎的机制研究进行简要综述,以期为临床研究和实验研究拓展思路.
目的 探讨胃癌患者舌下络脉的特点,分析舌下络脉与胃癌诊断的相关性.方法 本研究收集2020年1月-2021年1月就诊于浙江省杭州市余杭区中医院的慢性非萎缩性胃炎患者81例和慢性萎缩性胃炎患者111例,同期就诊于浙江省肿瘤医院的胃癌患者204例.观察并记录三组舌下络脉的相关信息,包括长度、粗细、形态、色泽及瘀点瘀斑,并基于人工智能舌诊辨识系统对舌下络脉瘀阻程度进行定量分析.结果 三组舌下络脉分级水平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其中,胃癌组舌下络脉分级水平高于慢性非萎缩性胃炎组和慢性萎缩性胃炎组,
高益民教授擅长治疗胃黏膜肠上皮化生,认为造成胃黏膜肠上皮化生的病因既有外因又有内因,“脾胃不和,正虚毒蕴”是其基本病机.对于胃黏膜肠上皮化生,应按照中医“治未病”原则进行中药早期干预,以防止其进展.治疗时要注意辨病与辨证相结合,辨证治疗慢性胃炎,以经验方健脾和胃饮为基础方,根据患者的临床症状随症加减;辨病治疗胃黏膜肠上皮化生,以玉屏风散加陈皮、甘草、白屈菜、冬凌草为固定方,贵在守方.此外,治疗过程中要始终贯穿扶正祛邪原则.根据患者正邪的具体情况随时调整用药.
目的 探讨集束化护理对淋巴结难愈性创面皮肤的应用效果.方法 选取2019年2月至2021年3月南京市中西医结合医院收治的淋巴结核难愈性创面患者100例,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对照组和实验组,每组各50例.对照组实施常规护理措施,实验组在常规护理措施基础上实施集束化护理.干预15 d后,比较两组治愈率、护理满意度和负性情绪.结果 实验组创面愈合率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实验组总满意度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干预后,实验组焦虑、抑郁评分低于干预前,且实验组低于对照组,
目的 研究自拟理肺化瘀方治疗支气管哮喘患者的临床效果.方法 选取2018年1月至2020年4月江苏省南通市第三人民医院收治的支气管哮喘患者80例,采用奇偶数分组法分为两组,每组40例.对照组给予基础治疗,观察组在对照组基础上给予自拟理肺化瘀方治疗,两组均连续治疗2周.比较两组疗效,观察两组哮喘控制测试表(ACT)评分及血清免疫球蛋白(Ig)、环磷酸腺苷(cAMP)、白细胞介素(IL)-10、IL-33的水平.结果 观察组总有效率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前两组ACT评分及血清内Ig
高危型人乳头瘤病毒的感染率逐年增高,其隐匿性与反复性使得宫颈癌发病率增高,需重点防治.故将中医“治未病”理念运用于本病,根据疾病正虚为本,湿、瘀、毒邪为标的病机特点,从未病先防,既病防变和瘥后防复三个阶段进行干预,未发之时重点干预,从调整生活,改变方式;祛除诱因(湿、瘀、毒),防止病发;明确体质,缓而调之三个方面将其遏于萌芽,同时注意既病防变和瘥后防复,达正盛邪祛,降低宫颈癌的发病率,以期丰富和完善临床治疗思路.
目的 观察针刀镜治疗原发性肩关节周围炎的临床效果.方法 选取2019年6月至2020年12月上海市中医医院疼痛科收治的原发性肩关节周围炎患者90例,随机数字表法分为针刀镜组、针刀组,每组各45例.观察两组治疗前、治疗后14 d的视觉模拟评分法(VAS)评分、Constant-Murley肩关节功能评分及治疗后14 d临床疗效.结果 治疗前两组VAS评分、Constant-Murley评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14 d,两组VAS评分低于治疗前、Constant-Murley评分高于治疗前
目的 探讨实习护理本科生情绪智力与冲突处理模式的相关性.方法 采用一般资料问卷、情绪智力量表和冲突处理模式量表对2018年10月至2020年12月北京积水潭医院进行临床实习的94名护理本科生进行调查研究.结果 实习护理本科生的情绪智力量表总分为(127.11±14.33)分,以感知情绪维度得分最低,为(3.82±0.56)分;表达情绪得分最高,为(4.13±0.44)分.实习护理本科生应用最频繁的冲突处理模式为协作,得分为(4.34±0.63);应用最少的冲突处理模式为支配,得分为(3.21±0.63)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