径流与施肥对流域入河重金属污染负荷的控制

来源 :植物营养与肥料学报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kjnojn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目的]农田重金属随降雨径流进入河湖,导致水体污染,对水体生态环境安全和人畜饮水健康构成重大威胁.目前对施肥与土壤重金属污染的关系研究较多,但很少把农田面源施肥与河湖水体中重金属污染相关联.了解农田施肥对入河重金属污染负荷的影响,对河湖水体重金属污染防控具有重要意义.因此,本研究通过测定农业小流域典型重金属入河污染负荷的时空变化,以期阐明径流、施肥及作物覆盖对重金属入河负荷的影响,为制定水体重金属面源污染防控提供科学依据.[方法]试验区位于广西蔗区客兰水库水源区那辣流域,将流域分为一个下游子流域(S1)和两个上游子流域(S2、S3)进行监测研究.利用无人机技术获取流域土地利用信息和甘蔗不同生长期的作物盖度;利用径流泥沙自动监测、采样系统获取各子流域出口的径流参数和泥沙样品,在室内测定入河泥沙浓度及典型重金属(Cr、Ni、Cu、Zn、As、Cd?)含量,进而计算各子流域入河泥沙重金属负荷;利用皮尔逊相关分析,确定入河重金属负荷与降雨、径流、施肥及作物覆盖的关系.[结果]流域入河重金属负荷大小顺序为Cr?(5.16?kg/hm2)?>?Ni?(3.0?kg/hm2)?>?Zn?(2.98?kg/hm2)?>?Cu?(1.89?kg/hm2)?>?As?(1.46 kg/hm2)?>?Cd?(0.01?kg/hm2);下游子流域重金属入河负荷大于上游子流域,是S2的1.68倍和S3的1.44倍;流域重金属入河负荷在分蘖期和伸长期最大,成熟期最小,分蘖期和伸长期的入河负荷占整个生长期入河负荷的74.32?%,其特征为分蘖期(5.64?kg/hm2)?>?伸长期(5.13?kg/hm2)?>?苗期(3.53?kg/hm2)?>成熟期(0.19?kg/hm2);流域降雨径流、施肥和覆盖度与重金属的入河负荷呈显著相关,分别解释了入河污染负荷变化的50%~86%、33%~46%和11%~28%.[结论]Cr、Ni、Zn是广西蔗区流域入河泥沙中最主要的重金属污染物,占6种典型重金属入河污染总负荷的78%;流域重金属入河污染主要发生在甘蔗分蘖期和伸长期,下游入河污染负荷显著大于上游流域;流域径流与施肥的耦合对入河重金属污染负荷具有控制作用.这些研究结果说明,在集约化蔗区,通过调控甘蔗施肥时间,减少肥料洒施,提高作物覆盖度以减少暴雨径流的冲刷,对防控土壤重金属入河污染具有重要作用.
其他文献
中国农科院在2022年1月12日举行的年度工作会议上发布了2021年10项重大科学发现和重大成果产出,其中“中油杂19”的育成标志我国油菜含油量育种迈入世界领先行列.
期刊
据《马尼拉时报》消息,菲律宾农业部(DA)计划可持续地增加香蕉和菠萝两种主要水果产量,以及其他具有出口潜力且能为农民增收的传统和新兴作物.
期刊
运用模糊层次分析法,构建了以生态价值、美学价值、社会价值、居住条件4个维度16个指标的生态宜居评价体系,对乌当区新场镇13个村开展了生态宜居评价,按照综合评价得分得出评价结果.结果表明:王坝村、新场村、尧上村位居前3位,其他依次为尖坡村、保寨村、永丰村、大岗村、大桥村、杨梅村、可龙村、谷溪村、达古村、大坝村.生态宜居不以社会价值为重心,生产力强的村也未必是生态宜居的理想之地,生态宜居生态和经济必须达到平衡.研究结果可为乡村振兴、美丽乡村建设及可持续发展提供参考.
以京农科728等24个我国生产大面积推广的玉米品种为研究材料,比较不同类型玉米品种的冠层结构、光合及灌浆脱水特性差异,为适宜机收籽粒玉米品种选育和推广提供技术支撑.研究结果表明:(1)参试玉米品种平均机收产量、籽粒含水率、破碎率和杂质率分别为11,658.78 kg hm–2、24.66%、3.90%和0.83%.其中,以京2416为父本组配的京农科728等18个适宜机收籽粒玉米品种平均机收产量为11,802.70 kg hm–2,显著高于郑单958和先玉335,分别增产7.69%和4.45%;收获时籽粒
[目的]秸秆残体还田能引起土壤微生物残留物氨基糖的变化,然而不同部位秸秆残体因含碳氮化学组分差异,还田到不同肥力土壤后对氨基糖在团聚体中分配的影响尚不明析.因此,研究添加玉米不同残体对不同肥力棕壤团聚体中氨基糖分配的影响,并利用微生物标识物氨基葡萄糖与胞壁酸比值变化指示棕壤团聚体真菌和细菌群落组成动态变化,对深入阐明秸秆还田后土壤微生物在碳氮养分循环和分配过程中的作用具有重要意义.[方法]试验基于沈阳农业大学棕壤长期定位试验站,分别向高低肥力棕壤中添加玉米根茬(R)、玉米茎叶(S),同时以不添加玉米残体的
为研究电压依赖性阴离子通道基因(AhVDAC)与花生果针向地性生长的相关性,本研究克隆了花生AhVDAC基因全长cDNA序列,并对其编码蛋白结构、亚细胞定位、原核表达蛋白及其在果针向地性反应过程的表达特性进行分析.结果表明,AhVDAC基因含有831 bp的开放阅读框,编码一个含有276个氨基酸、分子量大小为29.7 kD、pI值为6.38的蛋白.亚细胞定位分析结果显示,AhVDAC基因主要定位在细胞质.构建了pPROEXHTa-AhVDAC原核表达载体,诱导及分离纯化了37 kD的AhVDAC纯化蛋白.
通过对青阳县村级集体经济发展现状进行调研,发现主要存在增收途径单一、抗风险能力差、基础设施薄弱、技术人才短缺、资源整合不充分、特色产业优而不强等问题.因此,发展壮大村级集体经济要坚持党建引领,把发展农村产业作为乡村振兴的“牛鼻子”,加强资源、资金统筹,因地制宜发展特色产业,创新发展模式,推动全县村集体经济又好又快发展,引领农民实现共同富裕,助力乡村振兴.
据越通社报道,经过近两年的研究,胡志明市食品工业大学实践试验中心的研究人员已成功生产出添加火龙果成分的方便面产品.这也是越南首个采用纳米技术制造的火龙果方便面产品,有助于保持产品的颜色并限制生物活性成分变质,从而最大限度地保持火龙果在方便面产品中的有益成分.
期刊
大豆斑疹病在全球范围内发生,严重影响大豆生产.为了避免化学杀菌剂的诸多缺点,添加生防菌逐渐成为防治大豆斑疹病的一种替代策略.然而,对大豆斑疹病生防菌剂开发和防效研究却鲜有报道.本试验采用梯度稀释涂布法从多种植物根际土壤样本中共分离出186株放线菌菌株.利用共培养法和牛津杯法筛选到8株拮抗大豆斑疹病菌(Xanthomonas axonopodis pv.glycines,Xag)的放线菌,其中拮抗能力最强的是Sl-3菌株,发酵滤液抑菌圈直径为(32.5±1.5)mm.根据形态特征、生理生化试验、16S rD
一、川糯麦1456rn1.特征特性.春性、全生育期188天,比对照品种“川麦42”熟期晚2天,幼苗半直立,叶片略宽,叶色黄绿,分蘖力较强.株高75厘米,株型较松散,抗倒性较好,整齐度好,穗层整齐,熟相好.穗长方形,长芒,红粒,籽粒半硬质,饱满度饱.每667平方米(1亩)穗数27.2万穗,穗粒数45.5粒,千粒重38.4克.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