梦想归来

来源 :瞭望东方周刊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yttgfnm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在林书豪带着曾经羸弱的纽约尼克斯队连连获胜时,台湾歌手潘玮柏在自己的微博上贴出了年轻时在美国大学联盟打篮球的视频。与其说2012年春天的华人世界为林书豪的球技疯狂,不如说是他坚持追求梦想的努力更让人动容。
  《望东方周刊》2月23日在问卷星上发起了一份关于梦想的调查显示,有24%的人表示林书豪坚持梦想最终获得成功的故事,让自己想起了年轻时候的追求;27%的人认为那只是美好的回忆,现在没有遗憾。
  被退订的时代华纳CABLE
  林书豪父母1977年从台湾移民美国,据说林父当年移民时的两大愿望:一是念博士,二是到现场看NBA球赛。谁想到,30多年后自己的儿子成了NBA的英雄。
  挫折和多难是每个传奇必不可缺的元素,没有顺风顺水的英雄。林书豪毕业的哈佛大学,是美国学术界的顶级院堂,却是体育界的末流学校。
  作为40多年来哈佛的首位NBA球员,2011年12月林书豪先后被金州勇士队、休斯顿火箭队裁掉。2011年12月28日,他签约纽约尼克斯队,得到了一张岌岌可危的临时合同。居无定所的饮水机球员,却在纽约尼克斯两大后卫一伤一休的机缘下,实现了自己的梦想。
  坚持,是林书豪追求理想的核心字眼。即使在金州勇士队那段默默无闻,几乎看不见希望的日子里,林书豪依然执着于自己的坚持。
  2010年每一个清晨的6点半,美国加利福尼亚州奥克兰市的天刚蒙蒙亮。睡眼惺忪的林书豪挣扎着从温暖的被窝中爬起来,开始了作为勇士队职业球员一天的生活。
  勇士的训练馆坐落在奥克兰市中心,与旧金山仅一桥之隔。每天早上7点半,林书豪会在这里进行5对5的对抗训练。
  林书豪汽车的后备箱里放了五双篮球鞋,他喜欢穿着那双深蓝色的球鞋进行5对5对抗。运球、突破上篮、急停跳投……没 一会儿,汗水浸透了球衣,林书豪练得很投入,他在NBA还是一只菜鸟,一切都要从刻苦训练开始。
  快中午了,训练结束,林书豪和队友、自己的训练师DJ.卡塞尔一起去吃饭,训练馆旁边的Dennys餐厅是他们常去的地方。
  “当是早饭吧。”林书豪在这段成名后才被媒体挖掘出来的训练录像里说,原来清早起来训练,林书豪一直是“饿战”。
  12点半林书豪来到Sparta Science进行身体素质训练,举杠铃、滑步训练等等,汗水浸透上衣。“非常辛苦。”林书豪坦言这样的强度训练常年如一日。
  下午3点,开始投篮技巧训练。投篮弧线外各个角度的数次投篮,林书豪就像个投篮机器!“洗衣服!”走出训练馆,林书豪拧拧湿透的T恤,终于和一天的训练说再见了。
  整个曼哈顿岛,就是一个棋盘格。在南北方向的第七大道和第八大道之间,在东西方向的第31街和第33街之间,就是纽约尼克斯队的主场,传说中的“麦迪逊广场花园”。
  林书豪的崛起让麦迪逊广场再次一票难求。“最普通的座位已经卖到了700美元一张,黑市上更高得吓人,有人叫出了2000美元的价格,”纽约的律师RYAN LI告诉《望东方周刊》。
  在林书豪带领着纽约尼克斯打出7连胜时,长久没有看NBA的RYAN终于也忍不住自己的好奇心,“身边所有的人都在谈他,媒体上都是他,整个美国都疯了。想想看像我这种人都会去球场了。”RYAN笑着说。
  当天麦迪逊广场门口人流如织,黄牛和球迷都在围着“票”转,许多身穿林书豪17号球衣的球迷遍布体育场的入口。“都是来看‘林来疯’的。”RYAN说,主场的音乐响起,口哨声尖叫声,唤醒麦迪逊也唤醒了大家心底某个角落,“球技已经成了次要的了,灰姑娘的翻身,狄更斯式的小人物成功才是最激动人心的。”
  与此同时,电视机前坐着数以亿计的观众等待着林书豪的出现,然而纽约时代华纳的有线用户却没这个机会,“12月底时代华纳就不提供MSG频道了,我在纽约却看不到现场转播。”精算师LIAN DONG告诉《望东方周刊》。
  时代华纳曾经是纽约最大用户最多的有线公司,近年来也一直占有着主流市场份额,在纽约拥有200多万用户,而这些人和LIAN DONG一样错失了看现场转播的机会。
  MSG Network为麦迪逊广场花园公司(Madison Square Garden Co)旗下地区体育频道,林书豪出战的比赛多由该频道转播。时代华纳有线公司和MSG Network转播合约于2011年12月31日到期,双方尚未达成新协议。
  MSG媒体(MSG Media)总裁贝尔(Michael Bair)2月7日表示,转播争端可能持续到4月才能获得解决,届时NBA常规赛已进入尾声。“其实林书豪爆红前,我倒真没觉得MSG CHANEL有多重要,现在忽然觉得没了它不行 了。”LIAN DONG说。一个星期后他退订了时代华纳。
  小人物的拼搏成功,灰姑娘的翻身做主,林书豪给人们带来童话般的梦想人生。
  “我更是一个享受生命乐趣的人”
  2012年的春晚一曲《雀之恋》让舞蹈家杨丽萍再次成为焦点。
  杨丽萍1958年生于云南,洱源白族人。小时候祖母在她的掌心画了一只眼睛,告诉杨丽萍舞蹈是人与神的对话,于是她用生命的几十年去延续这样的对话。如花开一瞬人生短暂,杨丽萍说她不怕老,怕也没有用,这一生她只做了一件事情——跳舞。
  13岁那年,杨丽萍进入西双版纳州歌舞团,开始了游走于云南这片土地上长达7年的访演生活。每次巡村访演,演员们都是自己背行囊,徒步行进。而村庄之间没有路,几乎都是原始森林。
  演员们经常得跨过冒着热气的大象粪便,躲过乱窜的蛇、吸血的旱蚂蝗前行……每次访演的时间至少长达3个月,演员们跟村民同吃同住,白天帮村民收庄稼,晚上演出。这个村子待一段时间,就接着去下一个村子演。这样,她走访了许多村落,见识了许多民族,学习了多种舞蹈。
  几年后当团里排演《孔雀公主》,选她演女主角,几乎全团人反对,甚至有人扎破了她的自行车轮胎。
  1982年杨丽萍几经周折调入了中央民族歌舞团。当时她无法适应刻板的芭蕾训练,于是继续了自己的“不合群”的作风,不去练功,按照自己的方法训练。四年后让她一举成名的《雀之林》并不是当时团里的选送作品,而是她自己骑着自行车,哭着送给第二届全国舞蹈大赛评委看的。
  1999年杨丽萍把户口迁回云南,开始了属于自己的《云南映像》的创作,但并不顺利,与投资商的理念相悖,资金被撤,她只能卖房子筹款;2003年《云南映像》首演,碰上非典肆虐,台下只有摄影机没有观众,为了养活舞团杨丽萍开始接演大量广告。
  如此多磨难,她却从来没放弃自己的梦想,自己的舞蹈。望东方周刊》。那么多磨难算什么呢?她云淡风轻地回答:“这些事是人都会碰到,算不上什么。”
  在人们眼中,她是舞蹈神坛上的孔雀精灵,对于她自己而言,舞蹈却只是生活的一部分,“我也吃饭、喝水、上厕所,然而我只做了一件事情就是跳舞。”杨丽萍说,她没有别的什么兴趣爱好。
  “你写字仅仅为了谋生吗?”杨丽萍反问本刊记者,“跳舞对于我是生活的需要,是生命的价值,是记录活着的图谱,这样的东西如何放弃?!”
  她称自己是生命的旁观者,来世上,就是看一棵树怎么生长,河水怎么流,白云怎么飘,甘露怎么凝结,用身体去表达它们的律动。
  相较于别的艺术形式,舞蹈家的艺术生命比较短暂,因为舞蹈对于身体有太多的苛责,舞蹈家们必须谨慎小心地维持体型,以及身体的柔韧性。
  1米65,90斤,53岁,这是杨丽萍目前维持的数字,这些数字常常让人怀疑她常年没有吃饱过。“怎么可能,没吃饱过我怎么活着,我不知道网上怎么传的,我有时候还真的吃得很多。”
  曾有媒体报道称,上世纪90年代中期,杨丽萍和一名台湾商人结为夫妻,杨曾到医院咨询了产科医生,医生告诉她,女性累积的脂肪量需占体重的22%才可能受孕,达到28%以上才有足够的能量储备以维持怀胎和哺乳所需。
  这意味着要生育,杨丽萍就必须增肥,而增肥就意味着要长时间停止跳舞。在两难之间,杨丽萍选择了舞蹈。
  “我从不克己,也不是一个会牺牲的人,事实上我更是一个享受生命乐趣的人。生孩子与否与舞蹈无关,这是两件事,更谈不上为艺术牺牲了。”杨丽萍说。
  那些没有结果的梦想
  和杨丽萍、林书豪们相比,更多梦想追求者往往没有结果,无论什么原因,错过梦想的人总是大多数。
  比如,奥黛丽.赫本的梦想是成为芭蕾舞团的首席女演员。1939年时10岁的她进入安恒音乐学院(Arnhem Conservatory)开始学习芭蕾舞,不久后二次世界大战爆发,宣称中立国的荷兰也被纳粹占领。
  当纳粹侵占安恒后,由于谣传奥黛丽.赫本母亲的家族带有犹太血统,原本十分富裕的男爵家族被视为第三帝国敌人,不但财产被占领军没收,她的舅舅也被处决。此后母女俩过着极度贫困的生活。
  据说在1944年荷兰饥荒期间,她常以郁金香球根为食,并靠喝大量的水填饱肚子。长期的营养不良促成她日后瘦削的身材。虽然如此,奥黛丽.赫本仍然不断锻炼她最爱的芭蕾舞,即使穷到要穿上最难挨的木制舞鞋也没关系。
  战后,奥黛丽.赫本与母亲带着省吃节用存下来的100英镑到伦敦。她在这边打工边寻找深造机会。1948年,奥黛丽.赫本进入著名的玛莉.蓝伯特芭蕾舞学校(Marie Rambert`s)学校学习芭蕾舞,玛丽是当时世界上最著名的芭蕾舞老师之一。
  有一天,奥黛丽.赫本找到玛丽,问她如果自己继续训练以增强自己的技艺,有没有机会成为一名首席女演员。玛丽非常恳切地回答说,奥黛丽.赫本是她最好的学生之一,但是她已经错过了练习芭蕾最重要的年龄。
  因此,玛丽建议奥黛丽.赫本选择做女演员可能会更好一些。
  “但是我的梦想怎么办?”年轻的奥黛 丽忍不住尖叫起来。战争击碎了她的梦想。
  无独有偶,1986年出生的杜鹃,也有长达九年的学芭蕾经历。被妈妈送去学芭蕾时,杜鹃才七岁。学芭蕾的日子很苦,练习时要承受的精神压力和肉体上力求完美的紧绷状态,常常让小小的她疲惫不堪。
  芭蕾占用了她整个美好的少女时期。然而,她却有些惊慌地发现,自己的身高像杰克的魔豆那般,越来越高。16岁,她穿39 号的鞋子,肩宽43 厘米,身高只比180cm的爸爸矮了1 厘米。
  如果一个男生能够在舞台上与她搭配,就意味着身高至少也要在192 厘米以上,这几乎是不可能的。排群舞的时候,老师不知道该把她放哪,因为到哪都“鹤立鸡群”。
  杜鹃终于意识到自己太高了,不再适合跳舞,她的芭蕾舞蹈员梦想随之破灭。
  坚持最初的美好
  本刊关于梦想调查的反馈显示,约有83%的人现在从事的工作和年轻时的梦想无关,只有17%的人延续着梦想前行。
  其中有61%的人放弃梦想的原因是迫于现实的压力;27%的人觉得自己没有成功的希望了;12%的人是因为寻找到更好的机会放弃了梦想。
  有56%的人表示如果重新选择一次,他们会坚持当年的梦想。
  参与这个问卷调查的张吉龙告诉《望东方周刊》:“如果你有梦想的话,就要去捍卫它。”
  “我的梦想很简单,没有什么轰轰烈烈,就是想成为一个钓鱼高手。”现在身为教师的他,每年有长长的两个假期可以到处跋涉钓鱼,平时挑选各种渔具也成了他最大的爱好和只出。
  调查结果显示,有39%的人觉得灰姑娘式的成功很好,至少能保留大家心底的希望;27%的人觉得无论如何都应该坚持梦想,这样才不会后悔。
  网友丸子君在评论电影《老男孩》时写道:“我娘说过那时她十八岁,每个月能够存下十多块钱。心中的小算盘打得啪啪作响,想着再过二十年,自己就能够成为万元户。可是现在呢,一万块甚至不能够买到一个厕所。我爹也为了成为飞行员而去彻夜排队,C字表能够看到最后一排的小伙子最终没能够冲上云霄,再做点什么惊天动地的丰功伟绩。”
  “我比他们更惨……我连成为‘老女孩’的资格都被剥夺了,不要说这个时代逼仄着不允许有梦想。是我缺乏想象力的缘故和孤注一掷的勇气……”
其他文献
眼下城市发展目标正出现一个变化:越来越多的城市(包括北京、上海等),调低了经济增长目标。与此同时,这些城市更加突出了其他目标,如生态环境、社会民生。从经济增长一个中心到经济、环境、社会方面目标的多点平衡,这是一个可喜的、积极的变化。  唯GDP论英雄的城市发展,其实也是一个渐进演化的过程。  新中国成立后有一段时期,城市发展的主要目标是为了巩固新生的政权,突出城市的政治功能。改革开放之初,将城市建
从影数十年,陈强一共扮演过200多个角色,其中大部分都不是反面形象  陈强留给中国影协主席康健民最后的动作,是一个军礼。“我们要离开的时候,他用还没输液的左手,颤抖着敬了一个军礼,我都惊了。他已经病成这样了,还那么幽默、乐观。”  2012年6月26日21时38分,电影表演艺术家陈强因病医治无效,在北京安贞医院辞世。  陈强的二儿子、喜剧演员陈佩斯告诉友人,父亲走得很安详。按照中国民间说法,94岁
“东风吹,战鼓擂,现在世界上究竟谁怕谁,不是人民怕美帝,而是美帝怕人民”,“共产党人好像种子,人民好像土地”,“必须把毛泽东思想真正学到手,做到人人读毛主席的书,听毛主席的话,照毛主席的指示办事,做毛主席的好战士”,这些抽象的政治语言被谱成歌曲,化作抑扬顿挫的旋律,从窗外电线杆子上的大喇叭传进来。音量宏大的广播,一天到晚,无远弗届,在听与不听之间已经没得选择。缺乏选择的生活好像是一种贫瘠的生活,像
又到一年栀子花开时,一张张青春面孔即将告别校园,踏入社会。笔者在教学之余留意到,畢业生中较多学生口袋空空,囊中羞涩,以致入职之初还时不时向家长“求救”。大学生其实可以有意识地学习理财投资,以便步入社会,更加从容地应对挑战。  前段时间,一段《大学生的生活费去哪了》的视频在网上引起热议,视频的调查结果令人大跌眼镜。调查称,“许多大学生从未留意和思考过自己的消费和理财情况,不到月底生活费就已用光,不得
3月12日,苏州城迎来倒春寒后的第一个晴天,但苏州画院美术馆依旧没有走出“画院门”阴影。  在苏州工业园区星湖街钟园路南广场,一处占地2000多平方米的古典建筑粉墙黛瓦,室内各样字画琳琅满目,大门敞开却鲜有访客。  “美术馆原本很热闹,但一场风波过后变得冷冷清清。”美术馆工作人员樊果对本刊记者说。所谓的“画院门”风波原本是两家画院的“口水仗”。  “画院门”风波尚未平息,一则网帖又让苏州国画院身陷
主要采访对象:本文涉及采访对象(按照在本组报道中出现顺序):  同济大学海洋地质国家重点实验室副主任 刘志飞  中国科学院南海海洋研究所研究员、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委南海开放共享航次首席科学家 尚晓东  中国科学院院士、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委重大研究计划“南海深海过程演变”负责人 汪品先  大连理工大学教授、“973”项目“深海工程结构的极端环境作用与全寿命服役安全”负责人 滕斌  中国海洋发展研究中心研
直到晚年,周汝昌的生活才相对平静。  此前的近半个世纪内,他的命运随着政治风云的变幻,曾不由自主地卷入到一系列的纷争中去。这一切,均由他的心血之作《红楼梦新证》所触发。  30岁时,正在读大学的周汝昌发表了《曹雪芹卒年之新推定》。命运的偶然在于,初试啼声的他就此得到了声名赫赫的胡适的关照。  从此,两人开始了书信往来。1948年,正埋头撰写《红楼梦新证》的周汝昌特意跑到北京王府井的胡适家中拜访。令
我在德国看过一场中国杂技演出,论演技,绝非国内一流,但经德国人编排、包装、解说变得妙趣横生,取得意想不到的好效果。要学会利用外国公关公司,利用外国人的经验和方式,打造中国文化品牌。  《瞭望东方周刊》:德国媒体对中国报道似有非常多的偏见,你如何评价德国媒体对中国的报道?觉得怎样才能扭转、改善这个情况?  吴红波:涉华负面报道在西方媒体是普遍现象,不仅是德国,美、英、法等国也是如此。  德国在199
300多年了,增城的新郎在婚礼这天,还是要先给新娘家送去猪头、猪脚。  曾业成的三舅一早就出了门,虽然门口停了闪亮的本田轿车,但他还是挑着担子去了未来的外甥媳妇家。  “礼数不能少。”24岁的曾业成严肃地告诉本刊记者。  给新娘家送去“整猪”和米,他们才有东西招待自己的亲戚——当然,今天再不会有人家在嫁女时如此窘迫。  这个风俗只是提醒大家想起祖先——那些来自中原腹地的客家先民:婆家包揽所有婚礼开
(上文提要:中国的公社制度已归于历史,以色列人的集体农庄却存留至今。)  我所拜访的“基布兹”名叫“密兹拉”(Mizra),得名甚早,古地图上就有,希伯来语里的意思是“播种”,让人想起“星星之火可以燎原”。第一次世界大战到上世纪20年代中期,第三次“阿利亚”(指大规模犹太移民潮)往巴勒斯坦输送了数目巨大的犹太工人,密兹拉基布兹就是在这期间形成的,其成员多来自德国、奥地利和波兰。  20年代的基布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