长征与新长征

来源 :雷锋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zeone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上海有家万人合资企业,定期举办培训班,特请美国一著名管理专家来沪授课。美专家在投影仪上画了弯弯曲曲四条红线,答案令人吃惊。专家说,这四条曲线是当年红军的长征路线,这是世界奇迹,充满千难万险,但红军并不因自己多走了路而要奖金。专家又画了一个小红圈,圈外画了一大白圈,旁边又画了一蓝圈。他解释说,红圈是中共,被国民党包围,蓝圈是美国。国民党比共产党势力大很多,又有美国支持,但最后却是共产党胜利了。他说,当时红军生活异常艰苦,却无人要求发给额外补贴,表面弱小的却打败了强大的,靠什么?靠信仰,靠精神,靠理想……公允而论,这个老外旁观者清,确实说到点子上了,非常值得我们深思与警醒。
  陈教授的课就从这里讲起——
  1936年10月,红军长征胜利到达甘肃会宁,实现了一、二、四方面军大会师,毛泽东同志激情澎湃,有感而发,写下了大气磅礴的诗篇《七律·长征》。80年岁月弹指一挥间,今天,13亿中国人民正在进行的伟大社会主义建设,又被称为“新长征”。
  2016年7月18日,习近平总书记到宁夏固原将台堡,向红军长征会师纪念碑敬献花篮。参观三军会师纪念馆时,习近平说,红军长征创造了中外历史的奇迹。革命理想高于天,不怕牺牲、排除万难去争取胜利,跟形形色色的敌人决一死战、克敌制胜,这些都是长征精神的内涵。长征永远在路上。这次专程来这里,就是缅怀先烈、不忘初心,走新的长征路。今天是实现“两个一百年”奋斗目标的新长征。我们这一代人要走好我们这一代人的长征路。
  长征与新长征,事业承前启后,英雄前赴后继,精神一脉相承,思想一以贯之,意义一样伟大,前程同样辉煌。在纪念红军长征胜利80周年之际,比较长征与新长征的情势条件,从中汲取政治营养,获取前进动力,势必对今天“走好我们这一代人的长征路”起到重要指导砥砺作用,激励我们再走长征路,创造新辉煌。
  长征与新长征,同样意义重大,影响非凡。长征突破了
  敌人的包围圈,粉碎了敌人企图把红军变成“石达开第二”的梦想,实现了红军的伟大战略转移,开创了中国革命的新局面。“长征是宣言书,长征是宣传队,长征是播种机”,保存和锻炼了中国共产党和红军的骨干,沿途播下了革命的种子,是古今中外前所未闻的奇迹。起步于20世纪下半叶的新长征,冲破了“左”的思想枷锁,走出停滞不前的泥沼,告别了“阶级斗争为纲”的荒唐岁月,实现了全国工作重点转移,开创了改革开放新局面,调动了亿万人民建设社会主义的积极性,实现了国泰民安,建成了和谐社会。新长征使我们摆脱贫困,走上富裕之路;新长征使我们扬眉吐气,昂然自立于世界民族之林;新长征是亿万人民的福音,是中华民族前所未有的伟业。
  长征与新长征,同样路途艰险,任重道远,需要我们有藐视一切困难的勇气,有战胜一切险阻的信心。长征路上,山高路险,荆棘遍地,有雪山、草地、无人区,有湘江、金沙江、大渡河,有腊子口、娄山关,“12个月的光阴里,路上遇着了说不尽的艰难险阻”,还有天上每日几十架飞机侦察轰炸,地上几十万大军围追堵截,天天都有血战,随时都有牺牲,加之缺粮少衣、缺医少药,困难重重。新长征途中,我们也面临一系列严峻挑战:国际金融危机蔓延,我国经济下行压力在持续加大,长期制约我国经济健康发展的体制性、结构性矛盾依然存在,消费需求不足,社会保障、教育、医疗、收入分配、社会治安等方面存在不少亟待解决的问题……尽管如此,只要我们有“红军不怕远征难,万水千山只等闲”的乐观主义精神,坚定信念,措施得当,正视问题,就一定能换来“三军过后尽开颜”的胜利喜悦。
  长征与新长征,同样英雄众多,群星灿烂。长征途中,无数英雄浴血奋战,不怕牺牲,前仆后继。“大渡河18勇士”威震敌胆,“飞夺泸定桥22位英雄”英名流传,突破腊子口天险,英勇红军势如破竹,拿下娄山关,红军将士锐不可当,更有那“山高路远沟深,大军纵横驰奔。谁敢横刀立马?唯我彭大将军”。还有许多无名英雄,英勇奋斗,不屈不挠,甘愿流血牺牲,保证了长征的伟大胜利。一部长征史,就是一部惊天地泣鬼神的革命英雄主义壮丽史诗。今天的新长征路上,同样关山迢递,阻碍多多,同样需要我们发扬老前辈的革命英雄主义精神,同样也有众多英雄披坚执锐,身先士卒,建功立业,美名传扬。这支英雄的队伍里站着优秀公仆孔繁森、杨善洲、牛玉儒、郑培民、沈浩,卓越科学家林俊德、王选、屠呦呦、袁隆平、罗阳,全国劳模包起帆、许振超,最美教师张丽莉、孟二冬,还有独臂英雄丁晓兵,模范军医华益慰,雷锋传人郭明义,等等,举不胜举,各放异彩。他们都是时代楷模,新长征的英雄,在各条战线上攻关破障,带领我们勇创辉煌。
  新长征与长征相比,我们的实力更雄厚、队伍更强大、条件更优越、形势更乐观。当年红军长征从瑞金出发时,只有数万人马,装备简陋,缺枪少弹,缺衣少粮,而且形势严峻,敌情危重,百万敌军围追堵截,穷凶极恶。但我英雄红军浴血奋战、拼搏努力,仍取得了长征的伟大胜利,创造了人类历史上的伟大奇迹。我们熟悉的优秀文学作品《地球上的红飘带》《七根火柴》《金色的鱼钩》《一袋干粮》《老山界》,以及声情并茂的《长征组歌》等,就是红军与长征中的艰难困苦作不屈斗争的生动写照。今天,我们的新长征有浩浩荡荡13亿人马,有更加成熟睿智的中国共产党的英明指挥,路线正确,目标清楚,装备精良,粮草充足,士气高昂,信心百倍,占尽天时地利人和,内外条件充分具备,我们定能战胜一切困难,冲破重重险阻,乘长风破万里浪,夺取新长征的伟大胜利。
  无论是长征还是新长征,都需要振奋精神,昂扬斗志,坚定信仰,崇尚理想。纪念长征,最重要的就是要发扬伟大的长征精神,激励我们投身今天的新长征伟业。今天,在新长征路上,我们的物质条件要比长征时好千百倍,但无论如何不要忘记了我们还有强大的精神武器、有伟大的长征精神,我们要继续发扬红军官兵一致、患难与共的精神,发扬红军一往无前、敢于拼搏的精神,发扬红军艰苦奋斗、不怕牺牲的精神,发扬红军革命理想高于天的精神,以“而今迈步从头越”的豪迈气概,团结一致,斗志昂扬,戮力同心,奋发图强,迎来新长征的辉煌明天。   无论是长征还是新长征,都要统一意志,整齐队伍,提高战斗力,打胜攻坚战,也都同样都需要用铁的纪律来保证。古往今来,纪律严明都是部队出战斗力的基本保证。从“岳家军”到“戚家军”,无不如此,共产党领导的人民军队更是如此,这就是毛泽东同志高度概括的那句名言:“加强纪律性,革命无不胜。”1935年6月,红军长征进驻藏区。毛泽东的妻弟贺敏仁是团的司号员,刚17岁。饥饿中的他走进一座喇嘛庙,没有找到吃的,但发现了一些银元和铜板。于是,他擅自拿了一些银元,准备下山给大家换些干粮。师领导认为这件事情性质严重,既破坏群众纪律又破坏民族纪律,决定严肃军纪,下令枪毙了17岁的贺敏仁。事后,毛泽东劝慰妻子贺子珍说:“我们就是要用红军铁的纪律来要求部队,也包括自己的亲人!”纪律面前人人平等,谁也不能搞特殊,红军纪律就是这样硬起来的。长征路上,红军坚决遵守三大纪律八项注意,秋毫无犯,赢得了沿途人民群众的理解与支持,这也是保证红军长征胜利的重要因素。无数事实证明,军纪严,就能打胜仗,攻必克,战必胜。推而广之,党纪严,就能减少腐败,纯洁队伍,保持党的先进性;政纪严,能统一指挥,步调一致,保证政令畅通,国家政策得到贯彻执行;校纪严,能保证学校有良好学风,有利于多出人才、快出人才。当年,正是铁的纪律保证了红军的长征胜利。今天,我们进行的新长征,任务更艰巨,目标更远大,更需要铁的纪律来保证。因而,必须拿出壮士断腕的精神,从严治军、从严治党,严惩那些违纪、违规、违法的害群之马,包括惩处大小腐败分子,既打“苍蝇”,也打“老虎”,用铁的纪律整肃队伍,取信于民,提高战斗力,这样才能打赢新长征中的大仗、硬仗,从胜利走向胜利。
  无论是长征还是新长征,都需要团结一致,万众一心,戮力同志,共创辉煌。80年前,红军在极端艰难困苦的条件下完成这样一次远征,没有全党全军的精诚团结是难以想象的。遵义会议确立了毛泽东在红军中的领导地位,为全党全军的团结统一奠定了基础。各主力红军分则能密切协同,合则能统一指挥,显示出党领导下的人民军队高度的团结和统一。红军各部队风雨同舟,生死与共,在困难和危险时刻,许多部队为了全局,甘愿作出局部的牺牲;许多干部战士为了战友,奋不顾身,英勇献身。长征中部队不断整编,干部层层下放,有的今天是干部,明天就成了普通一兵,但他们胸怀大局,毫无怨言,表现出坚强的党性和组织纪律性。林伯渠同志曾写下“坚持遵义无穷力”、“阳关坦荡已无歧”的热情诗句,赞颂当时全党全军团结一致的精神风貌。长征的伟大胜利再次说明,团结就是力量,团结是战胜一切困难的关键。 今天,我们的新长征路上,仍然需要全党、全军、全国人民密切团结,凝气聚神,大局为重,求同存异,以形成巨大合力,最广泛的统一战线,这样,就没有克服不了的困难,没有攻不下的堡垒,就会把我们的伟大事业不断推向前进。
  无论是长征还是新长征,都要发扬艰苦奋斗精神,这是我们取得胜利的法宝,不管到了什么时候都不能放弃。艰难困苦,玉汝于成。爬雪山,过草地,吃草根,啃牛皮,“风雨侵衣骨更硬,野菜充饥志愈坚”,正是艰苦奋斗精神保证了长征的伟大胜利。1936年,红军长征刚到达延安不久,就迎来了第一个美国记者斯诺。他看到毛泽东住在简陋的窑洞里,周恩来睡的是土炕,彭德怀穿的背心是用缴获的降落伞裁成的,林伯渠用断了腿的老花镜在认真读书……条件虽然艰苦,他们却甘之如饴,仍以极高的热情在进行着自己的事业,对未来充满希望。在延安这块土地,斯诺看到了一种伟大的力量——“东方魔力”。他说,这就是胜利之本。80年后的今天,我们已建成强大富裕的社会主义国家,国民生产总值居世界第二,可谓财大气粗,但仍然不能忘记艰苦奋斗精神,仍然要勤俭节约,不能大吃大喝,挥霍浪费,更不能贪图享受,害怕艰苦,革命意志衰退,追求声色犬马,甚至于腐化堕落。唐朝诗人李商隐在《咏史》一诗中说:“历览前贤国与家,成由勤俭败由奢,”可谓千古名言,值得我们在新长征路上认真思考,努力践行,永葆艰苦奋斗的优良作风。
  “苦心人天不负,有志者事竟成。”只要我们时刻不忘“雄关漫道真如铁”的长征壮举,扎实走好“人间正道是沧桑”的新长征之路,不怕牺牲、前赴后继,勇往直前、坚韧不拔,众志成城、团结互助,就一定会迎来“长风破浪会有时”的辉煌明天!
  责任编辑 李婧
其他文献
一、初中数学和谐课堂教学的基本内涵按照系统论的观点,教学过程本身就是一个系统。从静态分析,它是由教师、学生、教材、方法等要素构成的有机整体,而这一整体总是处于一定
【问题呈现】案例一:上课铃响之前,语文老师把班长叫到办公室,神秘地对他说:“老师有个天大的好消息要告诉同学们,你快回教室请大家坐好,等我来宣布!”班长回到教室一传达,教
本文从混凝土生产制备到施工养护方面,结合工程实例阐述了针对混凝土裂缝问题的产生原因及预防措施。 In this paper, concrete production and preparation to the conserv
【摘 要】 现在的中学英语随着新课程的改革,教师感觉越来越难教,学生感觉越来越难学。一部分学生渐渐成为“学困生”。针对英语“学困生”在学校中普遍存在的现象,结合我在教学中遇到的实际情况,探索如何转“学困生”为优秀生的方法。  【关键词】 学困生 转化 习惯  在初中英语教学中,我们发现总有一部分学生英语成绩跟不上,成为学习英语的“学困生”,也就出现个体和群体的问题,这一直困扰着广大初中
董事长: 张华国天津市企业管理协会常务副会长、《经营与管理》杂志社顾问副董事长:(以下按姓氏笔划为序) 乐鹤祺天津中药集团股份有限公司董事长、总经理吕耀华天津市企协
前一阵子,“92上海十大新闻”“92上海十大经济新闻”、“93上海十大经济热点”等等评选、预测活动此起彼伏,热闹非凡。专家,学者们苦苦思索,分析,评选、发布忙得不亦乐乎。
山东省莒县棋山乡第二小学少先队实施了“12345工程”,即围绕一个中心(优化育人环境),突出二个重点(讲文明、守纪律),响应三个提倡(提倡关心集体、助人为乐、尊敬师长),狠抓
请下载后查看,本文暂不支持在线获取查看简介。 Please download to view, this article does not support online access to view profile.
期刊
独生子女在城市家庭中的比例越来越大。他们大都有较高的智商,有优裕的家庭抚育环境,对其健康成长无疑是有利的。但是,这些独生子女,往往又是父母的心肝宝贝,掌上明珠。过分
随着我国社会、经济的飞速发展,现代室内空间设计中“全球化”、“国际化”的趋势愈加明显。而与之相对的,长久以来被人们所忽视的明清时期家具等古典装饰,由于其自身所凝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