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时代高校思政教育中落实立德树人的必要性及其实践路径

来源 :科教导刊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trjycp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教育对于国家的发展以及人才的培养意义重大,在高校教育体系中,思想政治理论课程是立德树人根本任务得到落实的关键课程,它的作用不容忽视,需要对立德树人的基本内涵产生充分的把握,结合高校的教学需求以及学生的实际特点,从实际情况出发,了解当前教育体系中存在的不足之处,构建相对来说更加完善和系统的高校思政课程立德树人落实途径,使立德树人的重要使命得到充分的发挥,让高校思政教育课程建设的效果更加理想.本文对此进行研究,首先了解新时代高校思政教育中落实立德树人的必要性,在此基础上探究具体的实践路径,希望可以更顺利地组织开展高校思政教育工作,保障立德树人的落实效果.
其他文献
研究生教育作为建设创新型国家的主要环节,是科技创新发展的重要驱动力.国际化联合培养对航空运输类高校培育“全球视野、本土行动”人才,建设航空运输世界一流学科具有重要意义.本文结合航空运输专业特点和发展要求,从国际化课程体系、高水平师资队伍、多元化教学模式和创新型培养机制等方面深入剖析,提出C-T-T-C研究生国际化联合培养模式,以顺应国际航空运输发展趋势,提升航空运输人才培养水平和质量,实现高校与学生的共同发展.
本文以建构主义学习理论为镜鉴,基于提升课程思政改革成效的视角,将建构主义的“抛锚法”“支架法”等与课程思政的实践相结合,结合旅游管理专业的课程改革实践,探讨行之有效的具体实现路径.
“三全育人”作为新时代高等教育的教育理念与实践模式,体现了高校思政教育的内外要求,顺应人才培养发展趋势,为高校辅导员育人工作提供了新视角.当前,“三全育人”的目标、特性与时代特征与高校辅导员队伍工作内容存在共性,二者相辅相成,相互促进.“三全育人”给予高校辅导员育人工作新的方法论指导,为优化当下高校辅导员育人工作提供了实践路径.
为了解决传统电力电子变换器装置和电力电子仿真软件普遍存在的调试过程独立、单一和实验调试复杂度高、难以获得实时测试结果的问题,本文自主研发了一套适用于高校电力电子实验教学的创新型实验平台,并分析了该平台的教学特色和技术优势,进一步提高了“电力电子技术”实验课程的先进性和实用性.
新文科理念与汉语国际教育硕士的专业建设要求有着诸多的契合点.在汉语国际教育硕士人才培养的实践中,自觉贯彻新文科的相关理念,在人才培养的内容模式、评价机制等方面积极进行一系列的改革与创新,可以更好实现汉语国际教育硕士的人才培养目标.
在高职院校中实施高质量、全面性的思政教育工作,一方面对高职学生正确三观形成起到价值引导和促进发展的作用,保证学生正确的思想道德观念良性形成;另一方面可以让学生在接受教育的过程中获得全面的发展,提升其就业核心竞争力,为今后的就业提供强有力的支持和保障.因此,本文结合自己实际工作的教育经验,立足以生为本的角度,通过五个方面的工作研究,希望达到整体优化高职院校思政教育质量的目的,促进高职学生思想品德素质均衡化、良性化发展.
针对传统模拟电子技术实验教学在教学内容、实验设备以及实验考核制度方面存在的不足,通过对实验教学内容、教学方式、考核方式的改革,提出了基于项目实践应用驱动的“模拟电子技术”实验教学方法.以期在培养学生的探究能力、创新实践型综合人才等方面有积极导向作用.
高校在对思想政治教育模式改革优化时,应结合时代发展要求,把新媒体作为根本,促进教育形式创新发展.本文就结合新媒体对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作用,重点分析新媒体背景下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创新要求,根据分析结果,提出新媒体背景下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优化措施.
本文在高校课程思政教育的背景下,剖析了“概率论与数理统计”课程教学现状,结合“概率论与数理统计”课程的教学内容,挖掘了几个与教学内容相关的思政教学案例,希望为其他数学类课程的思政教育提供有价值的借鉴与参考.
“双高计划”的提出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下的高职教育发展指明了方向.高职院校要充分把握“打造高水平双师队伍”的重要发展任务,针对当前高职院校“双师型”教师队伍建设中存在的认定标准不规范、培养体系不完善、教师自主发展意愿不强等问题,通过规范认定标准、创新培养体系、增强发展主动性等策略,推动“双师型”教师队伍建设的质量与成效.同时,探索“双师型”教师队伍的补充机制研究,促进高职教育“双师型”队伍的可持续性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