缺血性心肌病患者的救治

来源 :中外健康文摘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liaodoctor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缺血性心肌病是指由于长期心肌缺血导致心肌局限性或弥漫性纤维化,从而产生心脏收缩和(或)舒张功能受损,引起心脏扩大或僵硬、充血性心力衰竭、心律失常等一系列临床表现的临床综合征。  缺血性心肌病的发病基础主要是由于冠状动脉粥样硬化性狭窄闭塞、痉挛甚至心肌内毛细血管网的病变,引起心肌供氧和需氧之间的不平衡而导致心肌细胞变性、坏死心肌纤维化心肌瘢痕形成,出现心力衰竭、心律失常和心腔的扩大,表现为充血性心肌病样的临床综合征,另外有少部分缺血性心肌病患者主要表现为心室肌舒张功能改变,心室壁僵硬度异常。缺血性心肌病患者,尤其是充血型缺血性心肌病,往往有多支冠状动脉发生显著性粥样硬化性狭窄。
其他文献
目的探讨用隐形义齿代替活动义齿维持第二乳磨牙早失缺隙的效果。方法对第二乳磨牙已脱落的遗留间隙直接取印模,制作缺隙处隐形义齿,用隐形义齿维持乳牙早失的缺隙,直到第二乳磨
目的观察利巴韦林喷雾剂治疗疱疹性咽峡炎的临床疗效。方法疱疹性咽峡炎患儿87例,治疗组55例,对照组32例。两组基础治疗相同,治疗组在上述基础上加用利巴韦林喷雾剂喷咽腔。首日
目的研究喉创伤的治疗方法。方法回顾性分析38例喉创伤患者的临床资料,28例行低位气管切开术。结果38例均存活,28例均顺利拔除气管套管。结论喉创伤应按病情轻重程度进行早期处
期刊
血脂代谢紊乱包括总胆固醇(TC)、甘油三酯(TG)、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LDL-C)过高,或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HDL-C)降低,是动脉粥样硬化和心脑血管疾病主要致病因素之一。血清总胆固醇和低密
内镜外科的发展和人们对微创手术的关注使得电视胸腔镜手术(VAT)有了很大的发展。胸腔镜检查和治疗可以用于胸膜、肺、心包以及食管等疾病的诊断和治疗,此外,脊柱外科的一些胸
对2010年1月至2012年5月我院肝胆外科抢救的60例损伤严重的肝胆外科患者的损伤控制性手术效果进行回顾性分析。60例患者损伤控制性手术时间平均61分钟,其中56例康复出院,住院时
百余年来随着手术方法的不断改进和抗感染措施的不断改善,手术死亡率已明显降低。手术范围除全部切除喉部外,还可扩大切除邻近组织如喉外肌肉、部分甲状腺、部分气管等。近来随
心力衰竭(简称心衰)是各种心脏病进展至严重阶段而引起的一种复杂的临床表现,主要特征为左心室和(或)右心室功能障碍及神经体液调节的改变,常伴液体潴留、运动耐受性降低和生存
目的探讨普罗布考、阿司匹林、阿托伐他汀联合应用(PAS疗法)对脑梗死患者颈动脉粥样硬化斑块的影响。方法分析120例初发脑梗死患者,随机分成阿司匹林联合阿托伐他汀组(AS组)和
目的:观察养血益气胶囊联合泼尼松片治疗自身免疫性溶血性贫血的临床疗效.方法:将60例本科室住院的自身免疫性溶血性贫血患者,按1:1的比例随机分为两组.对照组30例给予泼尼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