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个“舶来品”的生根发芽

来源 :博览群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sodoil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户外运动,对于中国来说,绝对是个舶来品。因为这项运动最早起源于18世纪的欧洲,开始的时候主要是爬山、露营。最早一批玩户外的人,都是当时社会上有头有脸的人物,有一部分是传教士,为了把主的光明送给更多人,虔诚的他们不得不穿山越岭,还有一部分是科学家,他们则是为了追求科学真理,开展他们的科学研究,而剩下的大多数,也就是玩户外的主力军,则是因为工业革命而富裕起来的实业家、企业家等社会新阶层,他们有钱有时间,更让人羡慕的是,他们岁数还都不大,所以在有了一定资金后开始追求另一种刺激,细细想一想,中国跟这差不太多。至于后来英国军队训练,把户外运动当成是一种生存技能来锻炼,那是第一次系统地把户外活动有目的的运用到实际中。曾经有人质疑过,说我们中国比他们早多了,我们前有郦道元考察河流水利,后有徐霞客遍访名山大川,不管哪个都比他们早。但是这根本就是两码事,因为第一我们无法考证这两个人是否确实从事了真正意义上的户外运动,第二他们也不是系统地开展户外活动,没有这个意识。
  户外活动虽然是个舶来品,但是在今天的中国却可以说得上是落地生根了。在今年的中国户外运动高峰论坛上,国家体育总局登山运动中心户外部主任张志坚就表示,“我国的户外运动起步较晚,但是发展迅速。随着生活水平的提高,人们更加期待阳光健康的生活,户外运动在中国的发展前景令人乐观。”而从具体数据上看,这一说法也得到了证实。在2013年,我国就有1.3亿人开展了登山露营、徒步旅行等宽泛意义上的户外运动,人数已经占到了全国人口的9.5%。目前我国的户外运动俱乐部大大小小的加起来有将近600家之多。自2000年长白山登山越野挑战赛以来,我国由全国锦标赛和各类挑战赛组成的赛事体系不断完善。从1997年开始参加七星国际越野挑战赛至今,已经在中国户外圈摸爬滚打了20余年的梁宏表示,从自己的亲身经历来看,户外运动在中国开展的已经越来越广泛,参与人数越来越多,比赛也越办越多,之前是有力气使不出,比赛少,玩心大,现在则是要想全部参加这些户外比赛,那可有着极大的难度,因为比赛太多了,根本没有那么多的体力精力去一一准备。现在在我国颇具名气的户外赛事就数不胜数,这些比赛各具特色,重庆的中国国际山地户外运动公开赛是依托当地独特山区环境开展的著名赛事,至今已经十余年,称得上是中国户外赛事的金字招牌。宿迁的生态四项户外运动精英赛和山东临沂百里沂河水上运动挑战赛则是近些年脱颖而出的新兴赛事,两者都是依靠着自主创新,结合当地风土人情,融合体育和旅游两方面着力点而精心打造的。
  那么这个舶来品何以能够落地生根发展壮大呢?笔者以为,这固然跟当今中国经济飞速发展,百姓安居乐业,更加重视自身健康和生活水平有关,另一个不可忽视的原因恐怕还是在于文化。《周易》中的《复》卦说,先王以至日闭关,商旅不行。大意是说每年总要休息那么几天,做生意的闭门不做了,在外漂泊赶路的就要躲在小旅店里敬候几天,不要再奔波了。这其实就是劳逸结合的意思。人类的智识有个很大的问题就是,当人们长期停留在一个问题上时,很难跳出来想别的。而劳逸结合就是说,要做一个休止,画一个句号。只有懂得停下的人,才能看清楚未来的路,才能更轻松的上路出发。这个道理在很多领域都有体现,在围棋里这叫脱先和打挂。在生活中,这就体现在要进行休闲活动,在休闲时去玩户外运动。
  那为什么会选择户外运动而不是其他的呢?一方面是因为户外运动需求装备少,受场地制约少,方便易开展,健步旅行就是最具代表性的。另一方面是有些户外运动迎合了现在人所追求的新鲜感,足球篮球等运动中国人已经玩了几十年几百年,甚至有的一千年了,而户外中的攀岩等项目算是新兴的,并且大多数户外运动项目是极限或亚极限项目,更适合年轻人的口味。说到底,户外运动对中国人的吸引力也体现在东方哲学上。人从自然中来,最后要回归到大自然中,户外运动的吸引力,就是大自然对人类的吸引力。这完全符合了中国人的处世哲学,和谐不对抗,周而复始的认知规律,一切归于起点。
  但是这样一个已经落地生根的舶来品,在中国的发展也面临着前所未有的困惑。我国参与户外运动的人数已经连续几年没有明显增幅,参与攀岩、露营、滑雪、定向越野探险等项目的人数总体上看还非常少,户外运动的核心项目开展并不乐观。与此同时,再看我国户外运动职业化,跟我国9.5%的泛户外运动参与人口比例相比,我国600家户外运动俱乐部的现状就显得极为尴尬。哥伦布户外队的韩猛表示,像自己这样的职业运动员太少太少了,更多的人只是随便玩一玩,不当这方面运动员的原因有很多,觉得没保障是很重要的一个,还有就是觉得太危险。甚至在中国本土举办的顶级户外比赛中,外国运动员和我国运动员的比例达到了2:1,而在成绩上,国外选手包揽前五名已经基本没有悬念,包揽前十名也是家常便饭。这反映出我国户外运动职业化发展水平和运动员竞技水平都不容乐观。这也在国外选手的话语中得到了证实,常年来到中国参赛的法国户外运动领军人物摩根森坦言,“中国选手和我们差距非常大,他们的皮划艇技术非常原始,能看出平时没有经过系统科学的训练,并且我能感觉到他们的保护措施非常不好,并且他们在比赛装备上也不用心,运动饮料太单一,皮划艇桨叶甚至都不是碳纤维的,这在我们看来是不可想象的,所以他们取得的成绩不理想也是情理之中了。”
  笔者想起西方的地理大发现时代,航海大冒险中的冒险精神和探索精神,让西方人在探索自然的历程中当上了排头兵。在美国,你会看到非常普遍的一个景象,那就是大人和孩子们在草地上嬉戏,踢球,滑草,玩得不亦乐乎,但是在中国,我们的草地大多都被围了起来,竖起了请勿进入,请勿践踏等标语。在新西兰,一周中有三天到四天时间,是去野外露营,垂钓,或者进行潜水,滑雪等户外运动的,新西兰人认为这是放松,这是锻炼,这也是保护生态的意义所在。到这里,我们是不是不难理解为什么新西兰有65%的人参与户外运动,新西兰运动员总是在我国的户外运动顶级比赛中收获大奖,满载而归?而我们,是不是可以从中学到些什么?
其他文献
一  “‘文学批评’是一个译名。”这是朱自清先生于20世纪40年代为罗根泽著《中国文学批评史》与朱东润著《中国文学批评史大纲》两书撰写的书评《诗文评的发展》开篇第一句话。第二句话就提到了中国文学传统中与“文学批评”相当却又未必完全一致的另一个术语:“诗文评”。只不过这诗文评虽也“独成一类”,却毕竟长期处在“附庸地位”,“在目录里只是集部的尾巴”。故而朱自清认为,“文学批评”这个“新意念新名字”的“
“文化英雄”的命名与怀疑  本山大叔驰骋春晚21年,从1990年的《相亲》,到2009年的《不差钱》(期间只有一年未上春晚),几乎都是好评如潮。他给人们带来的笑声无法用钱来衡量。正因此,他能花亿万巨资购置庞巴迪,也属劳动所得,并无人眼红。从当初拧着茅台酒去叩央视春晚的大门洒泪而归,到后来的央视春晚离不了他,赵本山的地位发生了天翻地覆的变化。每当春节临近,人们便会关心春晚有没有赵本山。有一篇《何必为
公元1896年10月(清光绪二十二年)设立的北洋山海关铁路学堂几经演变,当年的铁路学堂、唐山路矿学堂、交大唐校、唐山大学、国立唐山工学院等,如今成为西南交通大学。尽管校名几度更变,“唐山交大”却成为世人称呼她最常用的名字。  这所规模小、学生少的工程学府,却因考取难、要求严、好就业,在清末民国时期的教育界和工程界享有盛誉,一直以来人才辈出、精英云集。  曾经的唐山交大,一段辉煌与传奇,至今让人刻骨
今年参加汤先生大著《瞩目新轴心时代——在新世纪的哲学思考》的出版发行会,我见在此书的扉页中有国学大师饶宗颐先生的题词“三藏添新典,时中协太和”,还有著名书法家王之鏻先生的题词“光前裕后”。饶先生的题词彰显了编纂《儒藏》的重要意义和汤先生的学术品格,而我更从王先生所题“光前裕后”体认到汤先生在北大的学术传承乃至中国文化的学术传承中占有的重要地位。  我是北大哲学系七七级的学生,在读本科期间,无缘听汤
2014年10月15日,习近平总书记主持召开文艺工作座谈会并发表重要讲话;2016年11月,第十次文代会和第九次作代会即将在北京隆重举行。这两年,中国文艺的面貌有了不少改观,新作品、新探索、新气象不断涌现,令人鼓舞,中国文艺也越来越受到国际的关注和认可。但问题和矛盾依然不少。这些问题其来有自,非一朝一夕所能解决,因而也就更加需要引起高度重视。在第十次文代会和第九次作代会召开前,我们特邀六位博士(生
茶与文学的结缘,可追溯到文学诞生以前的远古,那是个靠口头创作的神话传说时代。我们今天在《山海经》《搜神记》《述异记》等书中看到的古典神话,都是到有文字后,才由后人记录整理下来。而关于茶的最初被发现和利用的历史依据,就来自于一则神话传说:“神农尝百草,一日而遇七十毒,得荼(茶)而解之。”中国五千年茶文化史就始于此。此后,茶与文学几乎一直是并肩前行,同步发展,结下了不解之缘。饮茶及其文化,永远是诗词、
清末显宦陈夔龙在其自传《梦蕉亭杂记》中,曾如此概括满族重臣荣禄病殁之影响:“国家大政有二,曰行政,曰治兵。综光绪一朝,荣文忠公实为此中枢纽。文忠没而国运亦沦夷。诗云:‘人之云亡,邦国殄瘁’。斯言岂不谅哉!”陈于清季政坛得以发迹,荣禄其间多有庇佑回护,故此番评论,不免有溢美之嫌。然揆诸晚清政局,荣氏一人在军政两界之份量与作为,确也堪称“枢纽”,无怪乎《清史稿》称其“久直内廷,得太后信仗。眷顾之隆,一
7月中旬,北京进入高温期。踏进西城区新文化街邓加荣的家,却感到一阵清凉。老邓是我的同事,也是我崇敬的师长。但因我在杭州,他在北京,交往不多。但有一件事使我一直难忘,那就是他担任光明日报原新闻研究所所长时发起为翟惠生、庄电一(均为当时光明日报的优秀高产记者)和我举行的新闻作品研讨会。  如今老邓已离休多年。但他却仍然离而不休,著述不辍。走进他逼仄的书斋,书橱里,他的作品排列成行,竟有近百部之多。早闻
所谓“英日同盟的阴影”是解释在“英日同盟”(1902-1923年)存续的21年期间,中国从清末到民初,经历了清帝国的崩溃和中华民国的建立,该同盟对这一时期的中国内政、外交造成什么影响,对东亚世界秩序造成何种影响。  /壹/  今天,我们回顾过去一百多年的东亚国际关系史,可以认为,缔结于1902年的“英日同盟”是以中国为主导的东亚体系解体之后的一个过渡时代的产物。甲午战争之前的东亚体系是一个宗藩体系
外国人称研究中国文化、历史、语言、文学等方面的学问为汉学。俄罗斯汉学历史悠久,人才辈出,在国际汉学界享有崇高声誉,也是我国学者重点关注的研究方向。李伟丽博士的《俄罗斯汉学的太阳——尼·雅·比丘林》即是研究俄国汉学的一部新作。该书是余太山、李锦绣主编的丛书《丝茶之路博览》之一种,由商务印书馆出版。装帧朴素大方,行文简洁流畅,图文并茂,虽是古代中外关系史的普及读物,但又不失学术著作的严谨与可靠。10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