之八:培养孩子的“野心”

来源 :中国德育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lryna22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不想当将军的士兵不是好士兵。“野心”,指引着孩子们前进的方向,激励着孩子们一步步地走向成功和伟大。而中国的孩子,在从小到大的过程中,“野心”却在慢慢地萎缩,一个小学生可能想当国家主席,一个大学生可能就只想混口饭吃了。探究之,这与中国的家庭教育关系甚大。
  “不为人先”是中国人古老的处世哲学。当前,一些父母亲仍然受控于这种内敛的思维方式。如,很多年轻的父母亲对子女寄予很大期望,但这种期望只表现在家里,一旦走出家门,在和同事、朋友交流时,每个人都会表现得很谦虚,即使孩子成绩很好,也是等别人来夸而不是自己去宣传。甚至当别人夸奖自己的孩子时,做父母亲的往往会做出一件很有中国特色的事:自我贬低。别人说孩子很优秀,则说“哪里,哪里”;别人说孩子有出息,则说“还不是混口饭吃”;别人说孩子成绩好,则说“全是瞎碰的”。这些说法,就像毒药一样,在麻醉着一代又一代的中国父母和中国孩子的雄心壮志。
  就拿谈论理想这件事来说,小学生一说则雄心壮志满怀要做某某家,大学生则想着如何有个“饭碗”,而到了而立之年,如果哪个人说自己有“治国平天下”的理想,在中国就是绝对的另类了。然而,人生是需要理想的。有时,“混日子”只是一种将自我和大众拉平的说法,结果,久而久之,慢慢地自己真的没有了理想。这种状况是可悲的。一个人应该终其一生,都有远大理想,让生命在追求理想的道路上闪光,让理想来赋予日复一日的生活以价值。
  
  培植孩子的大我情怀
  
  你的孩子能够走多远,实在是不可限量的,而作为父母亲最需要做的,不是为孩子的成长设限,而是为孩子的成长加油,鼓励孩子的“野心”,培植“大我”情怀。
  要鼓励孩子做一个伟大的人。从小要经常给孩子讲伟人的故事,激发孩子的想象力,促使孩子从生活的小圈子里跳出来,放眼广阔的世界,让他逐步理解什么是伟大。伟大的人往往是会无私地帮助别人的人,现在社会似乎在把人压平,很多父母亲所想的是孩子要学会保护自己。这种想法,会教出一个懂得自我保护的小市民,但不会造就一个足以让你引以为豪的人物。父母亲要关心外面的世界,不仅关心自己的钱袋,还可以带领着孩子做一些捐助、义工之类的事情。一个人只想着怎么样不吃亏,是不可能成就大事的。有一个故事引人深思:两个人即将投胎,一个人将成为一个“别人都把值钱的东西给他”的人,另一个人将成为一个“每天把值钱的东西给别人”的人。上帝让他们选择。第一个人毫不犹豫地选择了第一种,于是,他成了乞丐,天天守在街边,等着别人的施舍;另一个人选择了第二种,于是,他成了富翁,因为到处扶贫济困,赢得众人的拥戴。
  
  对孩子保持较高期望
  
  有人觉得,期望孩子成龙成凤,对孩子来说,是一种折磨,因而,有意无意地对孩子表现出“我们对你没有什么要求,只要你健康、快乐就好了”的想法。这种育儿经,在很大程度上受到《常回家看看》一歌的影响。歌中唱道:“老人不图儿女为家做多大贡献,一辈子不容易就图个团团圆圆;老人不图儿女为家做多大贡献,一辈子总操心只图个平平安安。”这两句话很感人,也很正确,但年轻的父母亲如果拿它来作育儿参照,就大错特错了。
  让孩子常回家看看,是有条件的。不管是为孩子的未来着想,还是为自己的幸福着想,父母亲都期望孩子将来能够自食其力、组建美满的家庭、拥有事业。如果没有这样的期望,不积极引导孩子,你能保证你的孩子不成为“啃老族”吗?如果孩子到了三四十岁仍然一事无成,天天赖在家里,或者小家庭一吵架就吵到老人这里来,让你不得安宁,估计你就不会让孩子“常回家看看”了。
  所以,太满足于孩子的现状是不值得提倡的,父母亲要对孩子保持一种较高的期望,期望他在学习、生活各方面做得 更好。当你经常夸奖孩子“勤奋”“聪明”“有爱心”时,孩子会因为受鼓励而愿意在这一方面努力,他们的自我发展也就走向了良好的方向。而如果你给孩子传递的信息是“孩子,我们不指望你有什么优点,你成绩不好不要紧,没有组织领导能力不要紧,没有特长不要紧,只要你高兴就好了”,孩子会因为在学习、做人等方面没有正向的压力和引导力量而放松对自己的要求。在很多学校里,我们看到一些成绩不好的同学聚集在一起,以讲脏话、打群架、穿奇装异服为表现自我的方式,以此来争取老师和同学的注意,其原因就在于父母亲和老师对他们在积极方面(学习、做人)失去信心,没有期望,因而,自己也自暴自弃了。
  
  鼓励孩子勇敢地面对挫折
  
  “野心”如果没有坚忍不拔的意志作为支撑,必然成为“无花果树”。一种有分量的成功,都不是轻易得来的;一个杰出的人物,都是能够在黑暗中看到希望、在困顿中汲取力量的人。现在有太多的孩子不堪一击,成绩不如意、工作不理想、恋爱失败,都可以成为放弃理想,乃至放弃生命的理由。所以,父母亲有必要重视磨炼孩子的意志,开展挫折教育。
  挫折教育是什么?挫折教育就是让孩子去做“跳一跳才够得着的事”;是让孩子在经受一个又一个的小挫折的过程中,积累战胜挫折的力量和笑对困难的勇气;是为了培养不被挫折打垮的英雄而让孩子吃必要的苦。
  我们可以这样让孩子感受挫折、挑战:假日带孩子去卖报纸,让孩子经受路人的白眼,学会如何争取众人的支持;带孩子去远足,鼓励孩子坚持爬到山顶,忍受腿疼口渴的痛苦,最后尽享“一览众山小”的成功;在孩子成绩不够好时,和孩子一起分析原因,鼓励孩子迎头赶上……
  经验是一笔财富,经受挫折的经验能够炼就孩子坚强的毅力,还能锻炼孩子求新、求异的思维能力。从农家孩子的成长经历来看,农村生活是很适合开展挫折教育的。在农村,虽然有风雨、旱涝、虫害,但大家都在坚持,在期待美好的明天。这不就是长期的挫折教育的成果吗?
  父母亲可以在适当的时候带孩子到农村体验生活:
  夏日一场大雨,并没有把庄稼砸倒,雨后的玉米地,变得更加的绿油油;有些庄稼被风刮歪了,但仍然执著地生长着,慢慢结出果实。这不就是顽强的生命力在闪光吗?
  秋收季节,太阳火辣辣地晒在身上,人们不停地忙碌着,不管多累都不会休息。这种劳动,不就是对孩子的意志的最佳磨炼吗?
  而且,对于孩子们来说,农家生活有独特的好处,就是农家生活是贴近自然的、具体形象的、充满活力的,格外能够调动孩子们的兴趣和热情。当然,在孩子吃不了苦的时候,父母亲务必要鼓励“小花朵”坚持一下:坚持,坚持,坚持到底,就会胜利!
其他文献
诸位主创老师:  这其实是一个剧本的创作札记,其中有编剧眼里的《惊蛰》模样。我想,这个故事的根,应该是从这万字长言里面来的。换言之,编剧眼中的剧本中的故事,是这个样子的。如果您觉得此文对您在《惊蛰》二度创作中有用,那么我将万分欣喜。如果觉得读了无益,那也不妨碍于任何。我写下这个创作谈的初衷十分简单,哪怕万分之一地有助于提升整个成片的质量,哪也将是一种小小的胜利和欢愉。  为什么要写《惊蛰》  从2
回忆起多年前第一次邂逅英菲尼迪QX时的情景历历在目,硕大的车身是我对它的第一印象,剩下的则知之甚少。时至今日,当全新一代QX56尽在我掌控之中的时候,我才真正意识到了它的精妙之处,更意识到了它所拥有的气质。  借着前往目的地的时机翻出脑海中仅存的记忆,英菲尼迪QX56庞大的身躯烙印其中,那时的我仅仅看到了它的“大块头”,却忽略了它的“大智慧”。实际上,QX56是首次正式登陆中国市场,尽管之前也曾出
2019年12月19日,首届新时代教师德育能力建设研讨会在浙江师范大学召开。本次会议由浙江师范大学田家炳德育研究中心承办,邀请了教育部和各省市教育厅的领导,各师范大学教师教育学院的院长,中国道德教育研究主要期刊的主编,以及中小学一线知名校长、教师等50余名嘉宾,共同探讨在立德树人背景下教师德育能力培育及其课程体系的建设。  一、教师德育能力培育的重要意义  十八大以来,我国教师教育的政策、研究和实
代步工具的基本功用就是把你从A点安全、快捷地运送至B点,如果你不奢求其他的装备,那么眼前这辆力帆820应该是个明智的选择。它易于驾驶、方便停车、相貌出众,尽管发动机的噪声有些高亢,车内的空气也有待清新,但节油的特性和酷似MINI的长相却能满足不少经济条件一般的消费者的汽车梦。  其实模仿本身并不是什么坏事,但如果一味的模仿就会有抄袭的嫌疑,所幸力帆320在借鉴MINI的基础上自己也有不少创新之处,
提起英菲尼迪,我们不得不首先介绍一下这个品牌,因为随着这些年许多日本汽车公司对于自己品牌名称的“音译化”程度越来越严重,迫使许多已经在中国具有一定知名度的车型被迫换成了一种新的称呼,造成了国人对于品牌认知度的混乱,英菲尼迪就是其中之一。就像之前雷克萨斯被称作凌志和斯巴鲁被称作富士,英菲尼迪早先也被称为无限。所以,在国内提起无限,可能比英菲尼迪更加具有知名度。在这里,我们还是先来了解一下英菲尼迪吧。
作为奔驰历史上最畅销中车型系列,奔驰E级车型被许多人初为“奔驰品牌的心脏”。2016年,第十代E级车型以其干练而富有精感及引力的设计、独特的高品质内饰、丰富实用的科技配置,赢得诸多消费者的青睐:迄今为止,全球走过120万消费者购买了第十代奔驰E级车型。  上市四年后,第十代奔驰E级系列终于迎来了中期改款。相比现款车型 ,新款车型采用了奔驰最新的家庭式设计,更加强调运动感,内饰则在保持现款车型设计思
未来高科技开启了奇迹之门:地道之城、智能纽扣……我花高价买了十块“巧克力牌手表”,特地在此做个广告。  这块手表可以呼风唤雨。这不,我到了学校,才发现自己语文作业没带。不过,不必着急,我对手表说一句:“海德薇,帮我把枕边的作业拿来吧。”哈哈,作业就悠悠飞到学校。周日,我想回老家,可我偏偏晕车,没事儿!这手表会带我瞬间穿越。它还能代替手机呢,洗澡時,有人给我发微信,我轻轻一碰手表,屏幕便转移到胳膊上
内容提要 中国史学语言已经非常西方化了。一些我们习以为常的概念,其实有复杂的西方学术背景,并不是中国学术固有的术语。将这些概念还原到其西方学术脉络中,还原到其传入中国学术的历史背景中去,有助于我们更好地理解这些概念的真实涵义,对于历史研究也有重要的意义。“medieval”或者“middle ages”是欧洲史学家在17世纪开始构建出来的一个历史阶段,在此之前,欧洲主流的历史观是antiqui-m
初中生获得父母情感支持的需求十分突出,并随年龄增长呈直线上升趋勢,“受委屈或挫折时给我支持”和“拿不定主意时帮我分析”排在前两位。初中生更希望获得来自父亲的情感支持,其中女生对父亲情感支持的需求意愿更为强烈。初中生不愿轻易表露自己的情感需求,更渴望获得来自家长主动的关照和理解。  青少年时期是个体发展的关键期,家庭作为青少年成长最重要的环境,对青少年身心健康影响深远。高质量的亲子沟通有利于青少年的
摘要:习作教学之所以是小学语文教学中一块难啃的硬骨头,原因是多方面的,其核心问题在于习作教学的“无序”。这其中突出的表现为习作类型安排、习作技能教学以及习作时间所谓有序的安排,在实践教学中却效果不佳,学生普遍感到“无序”并导致对习作的畏惧和内心的排斥。解决上述问题的有效途径就是整合。先通过对习作教材的疏理,对习作类型与习作技能按一定的梯度进行新的排序;再结合单元主题教学,整合单元语用训练点;然后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