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脱贫攻坚到乡村振兴:乡村治理的经验传承与衔接转变

来源 :福建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jiangmingjie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从脱贫攻坚到乡村振兴,需要传承贫困治理的宝贵经验,推进乡村治理的衔接与转变。脱贫攻坚时期积累的贫困治理经验包括:突出精准治理,密切了党群干群关系;促进“社会参与”,共建多元的贫困治理格局;巧用“科技”构筑扶贫大数据,提升贫困治理效能;建立了简约高效的组织领导体系,强化了组织与政治保障。在乡村振兴时代,乡村治理面临新使命,需要破除“等、靠、要”思想、拓展治理的内涵、调和城乡价值冲突、改善乡村公共服务。为此,在新时代,乡村治理要夯实治理共同体、增强基层治理活力,从贫困型治理向发展型治理转变,从技术治理向价值治理转变,从总体性治理向服务型治理转变等路径应对挑战,从而实现衔接转变,全面推进乡村振兴,扎实推进乡村共同富裕。
其他文献
碳达峰、碳中和成为国家战略和人类需求,也成为政界学界和业界热点问题和重要课题。城市地下空间的开发利用对碳达峰、碳中和作用重大,助力碳达峰,实现碳中和,破解碳达峰、碳中和难题。研究城市地下空间开发利用过程中碳达峰、碳中和必要性、基本原则、运行机理和实现路径,旨在促进工程学院城市地下空间开发利用实现碳达峰、碳中和目标。
针对地下空间发展历程,总结归纳了地下空间1.0演绎到地下空间5.0的新思维,剖析了地下空间1.0至地下空间5.0的基本特征,研究了地下空间1.0至地下空间5.0的关键技术与典型案例,揭示了地下空间时空变化特征与演绎发展规律。研究表明:地下空间总体形态从“地下一个点”发展到“地下一条线”,再上升至“地下一张网”,规模愈发大型化,通过地上地下三维立体规划和区域整体开发先进理念可打造成“地下一座城”,随
期刊
近年来,智慧林草建设为中国林草业现代化发展发挥着极其重要的促进和引领作用,取得了显著成效。“十四五”期间,国家林草局提出加强生态网络感知体系建设,全面落实“共建、共享、共用”林草生态网络感知系统的理念,全力推进“连起来”“用起来”。因此,在智慧林草建设基础上,充分利用物联网、人工智能、遥感、5G、云计算、大数据等新一代信息技术,
期刊
以醛 ■ 为原料,分别与盐酸羟胺反应得到了醛肟 ■,其中新化合物六种 ■产物结构经1H NMR和ESI-MS表征确证。并以2-硝基苯甲醛肟■的合成为例,考察了影响反应的主要因素,确定醛肟的合成条件为:物料比 n(盐酸羟胺)∶n■=1.2∶1.0,反应溶剂为甲醇,25 ℃反应5 min。在该条件下,2-硝基苯甲醛肟■收率为90.8 %。
根据国家林业和草原局要在2022年建成林草北斗系统应用综合服务平台,形成标准化、规模化、产业化的林草北斗系统应用技术支撑体系的战略要求,中国林业科学研究院在重大专项“林业生态建设与保护北斗示范应用系统工程”项目的支持下,研建了北斗林业综合应用服务平台,实现了野外数据的即时采集、共享共用,满足了林火监控、林火扑救调度、三北防护林管理、林长制管理等业务的深度融合需求,从技术和业务层面开展了北斗林业终端
针对传统体育器材环氧树脂碳纤维复合材料脆性大、耐冲击性能差的问题,提出用真空辅助树脂传递模塑成型工艺(VATRM)制备用于体育器材的纳米二氧化硅改性环氧树脂碳纤维复合材料,借助电子万能试验机和落锤式冲击实验机研究了该复合材料的横向拉伸性能和抗冲击性能。结果表明:当纳米二氧化硅质量分数为1%时,纳米二氧化硅/环氧树脂复合材料的横向拉伸性能最佳,断裂伸长率为0.5%;横向拉伸强度为41.7 MPa,拉
本文介绍超低能耗住宅设计实例。在该项目中,外围护保温一体化技术、遮阳技术、供暖新风技术、可再生能源技术等关键技术得到了综合应用和集成示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