超声血管造影测量大脑中动脉血流量

来源 :中华神经外科杂志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dl_wan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目的 探讨超声血管造影(USA)测量大脑中动脉(MCA)血流量的可行性、准确性.方法 16只新两兰大白兔颅骨开窗后进行USA和数字减影脑血管造影(DSA).用图像分析软件Getcolorpixels在同一条血管同一部位的USA和DSA图片上测量血管内径.彩色模式下测量MCA流速,并利用公式Fs=π×(R/2)2×V计算血流量.结果 在二维趟声(2DUS)模式下USA与DSA测量的血管内径无明显差别(P>0.05).USA测量家兔距MCA水平段3.0 mm处内径为(660±15)μm,血流速度为(35.7±2.6)cm/s,血流量(12.47±0.21)×10~ml/s.结论 USA可准确计算出MCA血流最,方法简单、可靠。

其他文献
例1 女58岁.2004年5月因车祸伤致右侧颞部广泛脑挫伤.患者嗜睡状态,伤后13 h突然出现昏迷,右侧瞳孔散大.立即行右侧颞额大骨板去除减压术.术中发现右侧颞部有极少量的硬膜下薄层血肿,脑挫伤至脑肿胀而造成脑疝,术后1周患者神志渐清,但遗留左侧半肢体功能障碍。
期刊
脑血管痉挛(cerebrovasospasm,CVS)作为蛛网膜下腔出血(subarachnoid hemorrhage,SAH)最严重的并发症,可引起弥漫性脑水肿和迟发性缺血性神经损伤,是SAH致死和致残的首要原因,其基础和临床研究是目前国内外神经外科领域内的热点问题之一。目前,有研究表明其发生与体内磷酸二酯酶表达增高密切相关。本文将磷酸二酯酶抑制剂治疗CVS研究进展介绍如下。
期刊
目的 探讨内镜绛鼻颅内外联合入路切除前中颅底沟通瘤的手术方法.方法 对13例患者在扩大经额下入路显微切除肿瘤颅腔内部分的基础上,采用经鼻内镜下切除肿瘤颅外部分并重建颅底缺损.结果 手术全切除11例,次全切除2例,无手术死亡和新神经功能废损、脑脊液漏、脑膜腩膨出及颅内感染等并发症发生.术后病理爪神经鞘瘤4例,鼻咽纤维血管瘤3例,脑膜瘤2例,垂体瘤、内翻性乳头状瘤、鳞状细胞痛和嗅神经母细胞瘤符1例.结
患者女,16岁.主因突发头晕头痛,进行性意识障碍2 h入院.查体:昏迷,双侧瞳孔左:右=3.5:3.5,对光反射迟钝,右侧肢体偏瘫,肌力Ⅰ级,肌张力减低,深浅反射消失,双侧Babinski(+).CT检查示右侧颞顶区脑内出血,约40 ml,中线结构左移,脑室受压(图1)。
期刊
近年来,对颅脑创伤致脑中心疝的治疗方法报道较多.但对其产生原因、发生时间、提前干预治疗报道较少.脑中心疝与其他几种常见疝临床表现不同,易被临床医生忽视,它一旦形成,发展迅速,预后差,致残率和死亡率都很高。
期刊
14-3-3蛋白是一类高度保守的小分子二聚体,研究发现其参与了凋亡、细胞周期调控、细胞信号传导、新生血管形成、细胞骨架构建等多种细胞生理和病理过程[1-5].目前,凋亡抵抗、细胞周期调控以及新生血管的形成被认为是胶质瘤发生的重要机制.本实验拟检测人脑星形细胞瘤中14-3-3蛋白β亚型的表达情况,并分析其表达的意义及其与肿瘤恶性程度的关系。
期刊
目的 总结经翼点入路显微手术夹闭前交通动脉痛的优缺点.方法 对398例前交通动脉瘤采用经翼点入路直接夹闭术的结果 进行回顾性分析.由于舣侧A1段常发育异常及相应的前交通动脉的血流方向的个体差异,动脉瘤的形态变化及生长方向不同,手术入路的定侧与难度亦有所不同.结果 本组病例中6例(Hunt-HessⅣ级2例, Ⅴ级4例)由于严重脑血管痉挛等并发症,分别于术后3 d至3周内死亡.随诊时间为3个月至22
颅内动脉瘤是颅内动脉壁上的异常膨出,体积较小的在破裂之前多无症状,临床表现多以蛛网膜下腔出血(SAH)为主要表现,可合并脑血管痉挛,发病2周内再出血患者死亡率极高,宜尽早进行有效治疗.栓塞治疗颅内动脉瘤创伤小、安全、效果好.现在此技术已得到迅速发展.我们应用此技术治疗颅内动脉瘤36例,疗效满意,现将护理体会总结如下。
期刊
一、资料与方法  自1997年1月至2007年8月共手术治疗126例侧裂区脑挫伤病人.男89例2,女37例;年龄平均35岁.交通事故伤115例,坠落伤9例,打击伤2例.受伤到手术时间1-4h.入院后行CT和MRI检查,侧裂区损伤合并硬膜下血肿123例,硬膜外血肿11例,蛛网膜卜腔出血126例.对冲伤108例,直接暴力伤18例,79例中线移位>0.5cm,环池消失.本组均采用标准大骨瓣开颅行血肿及坏
期刊
患者女,50岁.因间断头痛5年,突然加重伴左眼痛,右眼视力下降4 d入院.查体:右眼视力0.6、颞侧偏盲,左眼光感,瞳孔左:右=2:2.5,双眼光反应(+),无多饮多尿.头颅X线片示:蝶鞍扩大,前、后床突骨质破坏.头MRI示:蝶鞍扩大,鞍底下陷,鞍内及鞍上可见不规则等T1、等T2信号肿物影.病变边界清楚,向上突入鞍上池,视交叉上抬,向两侧突入双侧海绵窦,包绕双侧颈内动脉海绵窦段,以左侧为著,并压迫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