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石击起浪层层

来源 :中学课程辅导·教师通讯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edison_young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齐人有一妻一妾》一文诙谐幽默,耐人寻味,可以说是《孟子》散文代表作之一。文章通过一个生动的寓言故事,辛辣地讽刺了那种不顾礼义廉耻,以卑鄙手段追求富贵利达的人。这篇文章从文言文知识点的学习来看,并不是很难,而且,在叙述故事之后的一段评论,点明主旨,提示故事象征的深刻含义,表明了作者的立场,加深了讽刺的内涵。因此,对文章的讽喻性的理解也应该不难。因此教学设计主要以学生自读为主,在疏通文意,积累文言字词的基础上,让学生了解孟子文风的幽默生动。但在实际教学中的尾声处,却有学生提出了:“齐人”穷得讨饭,怎么会有一妻一妾?穷人讨饭怎么能说是为了追求功名利禄而不择手段呢?并因此提出:这样的故事太牵强了。
  当时的课堂出现了各种各样的声音,有人赞成他的观点;有的学生对这个问题不屑一顾,认为“不就是编故事嘛,何必深究”;有的学生思考后认为:“设计一妻一妾,故事内容就更丰富了。”面对这样的一个热闹的场面,应当如何处理呢?
  首先,肯定学生发现问题的能力。学生能够发现问题是一种能力,同时敢于提出问题也是一种勇气。“问题意识”是指学生在认知活动中意识到一些难以解决的、疑虑的实际问题或理论问题时产生的一种怀疑、困惑、研究的心理状态。它在学生的思维活动和认知活动中占有重要地位。创造始于问题,强化问题意识,是造就创新人才的一个关键。可以说在某种意义上,能够发现问题、提出问题比解决问题更重要。因此,我先对提出问题的学生给予鼓励,而刚刚对别人提问不屑一顾的学生也开始反思自己的行为。
  其次,引导学生主动去解决问题。当学生发现问题之后,不仅仅是告诉学生一个明确的答案,更主要的是引导学生如何解决问题,让他们能获得思考所带来的成功的喜悦。学生在说出自己的观点的同时,还应进一步鼓励他们说出自己的理由。比如:针对于学生提出的“齐人”穷得讨饭,怎么会有一妻一妾,引导学生思考:春秋战国时期的婚姻制度下是否穷人不能娶妾?而且“齐人”是真正意义上的“穷人”吗?针对于学生的“设计一妻一妾,故事内容就更丰富了”,引导学生结合课文内容进行阐述。
  另外,发挥老师的舵手作用,正确处理好突发问题于课堂实效性之间的矛盾。
  1.围绕课堂重点选择不同的处理问题的方法。学生的思维是活跃的,在一节课中可能出现各种问题,哪些问题是需要展开讨论,哪些问题只是一概而过的,哪些问题上课研究,而哪些问题是需要学生课后探索的,围绕一节课的教学主要内容,教师应当有效的掌控课堂,并给以恰当的处理,在不打击学生积极性的同时,还能引导学生进一步思考问题,同时又能保证课堂的实效性。比如在这一课中,对学生所提出的问题中涉及的婚姻制度,可以引导学生下课去找一些相关资料研究;对学生问题中的“齐人”是否是“穷人”这一涉及主题理解方面的疑难,则需要上课时着重研究。
  2.引导学生区分个性化解读与基于理解文意基础上的阅读理解。在阅读教学的过程中,教师要珍视学生的体验与感悟,但也应积极引导学生用心与作者对话;当学生有独特见解时,鼓励和支持他们,激发他们阅读的兴趣,同时也应当加强学生与文本的深层次交流,才能使学生更深刻地认识世界,获得更多的审美体验。事实上,“齐人”并不是真正的穷人,从他的“施施”和对妻妾“骄”上可以看出,在他的虚张声势之下,在他妻妾的眼里,他应当还是有着一定本领的,能养活妻儿的“能人”,家里的经济并不拮据,只是他炫耀自己的资本是不择手段获取来的,而作者正是以此来讽刺那些为追求富贵利达的丢弃自尊,失去人格的人。抓住“由君子观之,则人之所以求富贵利达者,其妻妾不羞也,而不相泣者,几希矣”这句话,就不难理解,作者所塑造的“齐人”,是物质富裕,而精神贫穷的一类人。他们为了升官,整天在复杂的人群中求张告李,为了保住自己的既得利益和权力,在无数次的无可奈何中委曲求全,这不是与乞丐一样吗?而他们的已有财产和将有财产,岂止是养一妻一妾?现实生活中这样摇尾乞怜的人不是没有的。学生之所以会提出开头的问题,是因为并没有抓住主旨句正确的理解文意,而错误的把“齐人”理解为“穷人”。
  3.当学生在解决过程中遇到不能解决的障碍时,教师应当发挥指导性作用。钱梦龙说:教师的任务是为学生的讨论得到预期的效果提供帮助和指导。比如,对联系文本理解“一妻一妾”在文章内容及结构上的作用,学生可以分析就放开让学生自由讨论,主要锻炼学生的分析及表达能力;对“齐人”是否是“穷人”这一问题就需要在重要点上适当点拨,提升学生筛选信息及整合信息的能力。而关于当时的社会状况,因为涉及内容庞杂,学生对于古代社会的了解在文化层面上又比较陌生,更多的是穿越剧所带来的误导,教师根据课堂情况,有选择地介绍并激发感兴趣的学生课下研究。
  这节课最终在大家的讨论声中结束了,但也引发了我对于课堂突发事件的思考。教师在一节课中,要做到既活跃课堂,又能理性掌控课堂;既能鼓励学生大胆地提出自己的见解,又能让学生在文学领悟、文学修养、文学审美上有所提升。就应当既注重学生对问题的质疑和反思,在语文课堂中作个导航人,也应当加强自身的专业修养,提升文化储备,为课堂做好更为充分的准备,做好课堂的掌舵人。同时,文言文教学的意义不仅在于使学生初步接触古代汉语,感受汉语的历史演变,培养阅读浅易文言文的能力,也不仅在于提高现代文的写作能力。文言文教学的意义还在于有助于了解我国古代丰富灿烂的文化,批判地继承文化遗产,为现代文化提供可资借鉴的东西。因此,让学生真正懂得文言文中的内涵,教师有必要向学生讲解一些古代的文化常识,比如说,在学习《孔雀东南飞》时,焦母为什么要焦仲卿休了刘兰芝?探讨这一问题不得不考虑当时的门阀制度;在学习诗歌《氓》时,需要让学生了解当时的婚恋与后代的“媒妁之言,父母之命”的不同等等。教师只有从自身注重文化方面的积累,才能更有助于激发学生阅读的兴趣,拓展学生的知识,提升学生的审美能力和阅读能力。
  (作者单位:西安交大附中)
其他文献
[摘 要]劳动教育具有深刻的思想渊源和充分的理论依据。新时代的高中可尝试将国家课程校本化,开展以项目化学习为基础的劳动教育。为此,广东省广州市增城区高级中学结合校情,利用地理优势,开辟了中草药种植园,通过“中草药芳香油提取”项目实现劳动教育的校本化,促进学生内化对新时代劳动价值的体认,以劳创新。  [关键词]高中;劳动教育;国家课程校本化;项目化学习  劳动教育的校本化、稳定化和常态化实施,需要一
一、问题缘由  笔者曾到两所初中校听了两节相同内容的历史课,课题为七年级上册第7课“大变革的时代”。两位教师处理教材的方式截然不同。H老师主要带领学生将教材正文部分简单过了一遍,读读课文,划划重点,几乎没有什么讲解,然后就开始处理配套练习。M老师对教材中的正文与小字部分都进行了讲述,差不多面面俱到,结果时间不够用,也没有时间做练习。课后笔者与两位教师进行了交流。主要提了以下两个问题:  1.本课教
习近平总书记在文艺工作座谈会上的讲话中指出:“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是中华民族的精神命脉,是涵养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重要源泉,也是我们在世界文化激荡中站稳脚跟的坚实根基。要结合新的时代条件传承和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传承和弘扬中华美学精神。”  中华美学是研究人与世界的审美关系的一门独特的学科,具有极其鲜明的民族思维和民族学理特色。中华美学的根基是讲仁爱、重诚信、尚和合、求大同,是入世又出世的人間情怀,
【内容摘要】小学语文教学中融入德育教育是一件非常重要并且可以促进语文教学的事情。所以德育教育对小学生的语文学习启发会很大,比如说经历了德育教育之后,同学们会正确的树立人生观,价值观,世界观,摆正自己的三观,做一个正直正义的人。而且融入了德育教育之后,会让同学们爱上语文,陶冶情操,提升道德品质,从而全面提高同学们的综合素养。所以说融入德育教育在小学语文里是非常正确的做法,本文就根据如何融入德育教育和
病房里新来了位病人,刚进来的时候看起来挺严重的,好几个人把她抬进来安置在床上,推进推出的做各种检查,水一输就是一整天。头几天,家里始终都是两个人陪夜,一个上半夜,一个下半夜,每个人脸上都满满的疲惫、焦虑与忧愁。  几天后,老太太身体好些了,脸上有光泽了,精神头也有了,于是,病房里数她的话最多了。只是,她一開口,就是对家人的各种抱怨,抱怨婆婆对她不好,大姑子小姑子占她便宜,抱怨丈夫对她冷漠,抱怨儿女
【内容摘要】当前社会科技水平正处于不断上升的阶段,与此同时,一些现代的信息技术手段被广泛地应用到各个行业的发展过程中,并且为其带来足够的动力。基于新课程改革背景下,对于初中信息技术这一学科来说,课堂教学的目标已更改为培养学生的核心素养,从而才能真正地顺应时代的发展趋势。基于此,本文从强化信息化意识、提高信息素养的途径、应用过程中注意的问题这三个方面入手,阐述了在初中信息技术教学中培养学生核心素养的
【内容摘要】作文教学和阅读教学一直是语文教学中存在的两个重点,也是难点,如何将这两点揉和在一起,让他们“互帮互助”是本文重点深入思考并尝试解决的问题。  【关键词】作文教学 阅读教学  有人把“阅读教学”和“作文教学”比作语文教学的两条腿,我认为这一比喻很形象。然而教师与学生在作文面前的“抓耳挠腮”让我们不得不承认:“作文教学”这条腿比“阅读教学”这条腿短了一大截。许多语文教师从作文的拟题技巧到作
所谓数学变式训练,是指在数学教学过程中,从不同角度、不同层次、不同情形、不同背景对概念、性质、定理、公式以及问题作出有效变化,使其条件或形式发生变化,而本质特征不变。变式教学可以帮助学生在解题时找到类似问题的解答思路和方法,有利于培养学生独立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以及大胆创新、勇于探索的精神。  一、善于挖掘,一题多变  例1.如图1,在△ABC中AB=AC,点D在AC上,且BD=BC=AD,求△
研训活动的策划与实施是区域研训机构首要的工作职能和任务。浙江省杭州市江干区于2016年3月对全区中小学、幼儿园开展了《中小学、幼儿园研训工作意见征询问卷》的调研,希望在了解全区中小学、幼儿园研训工作基本情况的基础上,为有效提升区域研训工作提供实证依据,更好地服务于基层学校和教师发展。问卷调查主要涉及两大方面:一是认知与行动,表现在学校和教师对区域研训工作的满意度、认同度和参与度等方面;二是帮助与支
化学是一门以实验为基础的学科,但教材中大多是验证性实验,难以激发学生的学习积极性,还会抑制学生创新思维的发展,导致学生在实验操作时“照方抓药”,缺乏主观能动性。因此,在现代教育技术蓬勃发展的今天,加强和改进化学实验教学就显得尤为必要。  一、改验证性实验为对比性实验,加强知识的联系  有对比,才有鉴别,才会把新旧知识进行比较,得出共性,找出差异性,从而提高思维的深刻性和广阔性。如在教学SO2的漂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