贵琼语存在类动词的示证用法

来源 :中国语言学报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you3880066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示证范畴是近年来学界关注较多的一个主观语法范畴,广义示证范畴包括信息的来源和信息的入口.藏缅语族语言材料中近年来已经发掘出的示证语法意义主要是体现信息来源的,包括“亲知”和“非亲知”、“亲见”和“非亲见”、“早知”和“现知”、“听说”和“非听说”等,也不乏标记信息入口的自我中心示证,示证语法手段包括动词趋向前缀、动词后缀或附加成分、助词、系词和存在动词等.本文就贵琼语长篇口语语料中出现的由存在类动词演化而来的示证语法手段进行归纳和讨论,总结出贵琼语存在类动词示证的特点:其一、存在类动词包括系词证素和存在动词证素,分别表示“亲知可控”和“确知周晓”的示证意义;其二、系词、存在动词作为证素示证,必须满足一定的句法语义条件.譬如,动词具有[+自主性]或[+完结性]语义特征,各自对应特定的人称等.贵琼语存在类动词示证的用法在羌语支语言中较为少见,在藏缅语族语言中也具有鲜明的个性,论文设想其来源和用法与贵藏语言接触有密切的关系.
其他文献
顺应国家政策与时代要求带来的城市快速发展新形势,提出城市“软更新”的概念.城市软更新把城市空间视作一个由人和其他生物共同介入所构成的完整的生态系统.与城市硬更新相比,软更新更关注于社会凝聚力、地方认同感、文化自信心的软性要素,从而促使城市空间达到自然生态、文化生态和社会生态的动态平衡,是一种逐步代谢和调整恢复的更新方式.城市软更新的目标主要是为了更好地满足人们在城市空间中的心理健康和社会健康,从而系统疗愈已有的“城市病”.针对当前城市建设和治理暴露出的城市软性品质不足问题,主要从自然生态、文化生态和社会生
文章以音节数作为基础形态或隐形态来观察藏语的形容词及其类型,将音节数与派生词、重叠词、复合词、复合型派生词等类型结合,讨论了各类形容词的基本结构和特征.依据词的长度观察词类和词法类型是一种新型的分类观点,有利于发掘藏语形容词的形态面貌和内部构成.藏语形容词音节数形态的描述与名词和动词音节数形态的描述一致,证明藏语是一种可以依据“词形定类”的语言.
从自然的社会化与社会的自然化视角,构建城市滨水休闲游憩空间生产的理论框架.立足于前工业化社会、工业化社会与后工业化社会不同时间维度,探索了城市滨水休闲游憩空间在历史演变过程中的社会化逻辑.从物理空间、社会经济空间和文化空间的不同空间维度,探讨城市滨水休闲游憩空间生产的自然化逻辑.最后,阐释城市滨水休闲游憩空间生产的社会化与自然化二重逻辑的辩证关系,并在此基础上指出社会化与自然化的系统认知与空间实践对优化城市休闲游憩空间、促进滨水区复兴的理论价值与现实意义.
基于海南省18个市县(三沙市除外)的相关数据,构建旅游产业与城乡融合评价指标体系,借助熵值法、耦合协调度模型和相对发展模型,探讨旅游产业与城乡融合时空耦合发展特征.研究表明:海南旅游产业和城乡融合发展均呈现沿海高于内陆,南北两极极化效应愈加明显的特点;两者耦合协调水平总体不高,仅有海口市和三亚市属于基本协调型,其他属于失调型;从相对发展类型看,万宁市属于旅游发展和城乡融合同步型,海口市、三亚市、琼海市和陵水县等东部市县属于城乡融合滞后型,其他城市属于旅游滞后型;资源禀赋、经济因素、交通因素、城市辐射及政策
杭州市既是历史文化名城,也是互联网驱动下的创新型城市,其城市更新的过程一直在融入多元化的理论与实践手法.新的空间社会学理论将实体空间与人际关系统一在一个大系统中,并引入了触媒、生态位等关联性概念.杭州因水而兴,其滨水街区生态系统因城市生活方式的变革而不断演进.湖滨路街区具有丰富的触媒效应,并初步形成了生态位关系.基于三维实景实证研究,从理论上论证滨水文化街区场景生成的基本法则,为该街区二期提升及其他历史文化名城滨水街区更新改造提供新的方法论.
以长江经济带沪汉蓉和沪昆高铁线37个高铁站为例,依据不同功能用地面积识别高铁站区类型,进而从用地空间布局、开发强度和圈层开发比等方面分析高铁站区空间形态,最后运用百度热力图探索不同功能类型和空间形态的高铁站区的活力响应特征.研究表明,长江经济带37个高铁站区用地功能主要分为两大类,一类是某一功能凸显型,主要包括居住型、商业型、产业型、生活休闲型和交通型等5种;另一类是无功能凸显型,主要包括均衡型和其他型.居住型、商业型、产业型、生活休闲型和交通型等5种主要功能型高铁站区的空间形态特征在开发程度、用地空间布
2019-2020年期间影响较大的语言政策与规划相关国际学术会议,可分为两大类:一是“聚焦语言政策与规划的会议”,二是“语言政策与规划作为一个议题的会议”.rn一聚焦语言政策与规划的会议rn(一)语言政策与规划多学科大会(Multidisciplinary Approaches in Language Policy&Planning Conference)rn语言政策与规划多学科大会①于2019年8月22日—24日在加拿大的多伦多大学教育学院举行,该会议是开放式的,无固定主题,只要与语言政策有关即可.这次
期刊
绍兴古城拥有2500多年历史,迄今城址未变,整体风貌格局依旧,古桥、名人故居、街巷、台门、民居等大量的历史文化遗存完好保留,散落在古城9.09 km2范围内.这一特点决定了历史文化街区的保护与更新、文物建筑的保护与利用需与城市同频发展.但文物建筑往往由于其复杂的产权、用途等历史原因和结构形式、使用限制等现实困难,没有得到很好的保护与利用,导致文物建筑所在片区成为城市发展的洼地.系统梳理绍兴古城保护与利用的背景、理念和实施路径,并以绍兴越子城历史文化街区孙清简祠及周边区域的微更新为例,以文物保护、风貌改善、
近年来,世界性和区域性自然灾害(如洪灾、风灾、地震等)及社会公共危机(如瘟疫和恐袭等)频发,不少国家开始加强应急管理与服务问题的研究,为应对危机更新或制定了相应的框架和准则.应急管理本质上是一种公共安全服务,语言安全是公共安全的一种,其重要性在世界语言生活状况急剧变化的过程中不断为人们所认识.在应急管理研究之初,应急语言服务并不受重视,但随着各种突发事件中的语言问题的凸显,目前正受到越来越多的关注.但总体而言,目前国内外涉及应急语言服务的内容都相对较简单,缺少切实可行的具体措施和整体框架.
期刊
当下我国城市更新正进入集中期,城中村改造也在大力推进,随着认识和实践的纵深发展,原有的大拆大建模式应对居民日常生活能力不足的瓶颈日益显露.基于城市更新的视角对亚洲第一花卉市场的城中村:昆明市斗南村这一类产业型城中村公共空间改造进行研究,重点关注城中村居住者的日常生活.提出优化道路系统及配套设施、挖掘灰色空间、主街空间优化、保留历史提高场所的认同感、建立“社区组织”,加强公众参与、激活花卉产业等策略建议,从而为居住者营造适宜日常生活的公共空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