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师网络研修TPACK知识发展轨迹与演化特征r——基于认知网络分析法

来源 :开放学习研究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wohaha163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智能时代,TPACK是教师进行信息化教育教学需具备的专业知识.除自我报告、编码与计数方法外,认知网络分析法为测评教师知识的动态发展过程提供了有效方法.本研究以TPACK模型为基础,运用认知网络分析法对参与四年网络研修的397位教师分析发现:①教师在线对话反思以教学法知识为主.②教师TPACK知识从单一类型转变为复合知识,关注的重心由PK—TCK—TPK向PK—TK—TPACK过渡.③不同群体教师TPACK发展特征表现不同,对比男性教师,女性教师更多关注PK—TPK;教龄长与高职称的教师关注PK—PCK—CK,新手教师与未评职称的教师对PK—TK的感知能力较强;与一般活跃度的教师相比,活跃教师TPACK各要素的联系更为紧密;学前教师注重CK、TK、PK的联系,小学教师则更为关注PK—CK,初中、中职教师与高中教师分别更注重PK—TPK与PK—TPACK的联系.针对上述分析结论,文章对教师知识发展与网络研修的开展提出了针对性的建议.
其他文献
加快构建以国内大循环为主体、国内国际双循环相互促进的新发展格局,是党中央提出的一项关系我国发展全局的重大战略部署,其目标在于实现经济高质量增长.高等教育担负着服务经济社会发展的重要使命,在构建新发展格局背景下要重塑发展理念、提升服务能力、重构评价机制和重视教育发展规律.为此,可以从科学布局、提高质量、调整结构、均衡发展以及法治建设五个角度来深化高等教育改革.
“双减”背景下高质量校内教育需要高素质教师的支持,深度学习是教师高质量专业发展的重要保障.移动互联网时代中小学教师学习呈现出要求高、任务多、碎片化、浅层化等特征,多任务下中小学教师时间、精力有限而信息过多,信息广度增加而加工深度不足,不利于高质量教师专业发展.本文在梳理脑科学、心理学、教育学研究并分析典型案例的基础上构建了基于真实问题解决的三维三层教师深度学习模型,并提出支持中小学教师深度学习的四个效应:“选择效应”“连接效应”“情感过滤效应”和“元认知外显效应”,以帮助教师克服面对富媒体、宏信息、多任务
1934年,我国第一个全国性的会计专业学术团体中国会计学社在南京成立.学社以“研究会计学术、改进会计事务、砥砺会计人格”为宗旨,作为一个小型化、专业化的学术团体,其成员到1942年也只发展到160余人.虽然人数不多,但其拥有当时以留美人员为主体的学术界、政界和商界的杰出人才.学社成立之前,一些会计著作和刊物就已经在中国出版.特别是20世纪30年代以后,随着簿记改良运动的逐步发展,学术界展开了一场大讨论和大辩论,客观上为会计出版物的发展提供了更大的空间.学社成立后,其成员把出版会计出版物和开办会计职业教育作
期刊
新冠肺炎疫情期间的大规模在线教学对数字资源的供给服务能力进行了一场突击考试,也为优化资源建设和资源供给提供了难得的历史契机.本研究旨在揭示我国中小学教师在新冠肺炎疫情期间数字资源使用的偏好.研究采用问卷调查的方法,收回有效问卷7082份.研究发现,我国中小学教师对资源类型无明显偏好,而来自不同发展水平城市的教师在资源来源上具有显著倾向差异.不同发展水平城市的教师对资源的满意度和质量评价存在显著差异,一线至三线城市教师的评价结果显著优于四、五线及以下城市.最后,对进一步优化我国中小学数字资源建设与供给模式提
北京高等职业教育(含本科)学生数呈逐年减少趋势rn近几年,北京市生源处于低谷期,北京市教育委员会提前谋划、精准布局、多措并举,支持北京高职院校开展招生工作.回顾“十三五”期间数据可知:北京高等职业教育(含本科院校举办高职教育)的在校生总数呈逐年减少趋势,从2016年的8.74万人到2020年的7.28万人,减少了16.7%.但是,北京市25所独立设置的高职院校全日制普通高职学历教育在校生总数基本保持稳定.同样,北京高等职业教育(含本科院校举办高职教育)的毕业生数也呈逐年减少趋势,从2016年的3.53万人
期刊
党的十九届六中全会是我们党走过百年光辉历程的重大历史时刻召开的一次重要会议.全会审议通过的《中共中央关于党的百年奋斗重大成就和历史经验的决议》(以下简称《决议》),是新时代中国共产党人牢记初心使命、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政治宣言,是以史为鉴、开创未来、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行动指南,具有里程碑意义.《决议》指出,“党和人民事业发展需要一代代中国共产党人接续奋斗,必须抓好后继有人这个根本大计”,体现了我们党重才爱才的深厚情怀,也蕴含着党的光荣传统和宝贵经验,为新时代高等教育发展指明了前进方向、提供了根
期刊
信息技术的发展推动教学创新变革.教与学的动态交互——教学法是课程和教学变革的本质,决定了教学质量和学习效果.2018年OECD提出的六大创新教学法充分考虑了学习者的自然学习倾向,是学习环境设计的基础.创新教学法5C框架由组合、鉴定、内容、情境、变革五个影响教与学互动质量的深层要素构成,是教师实施创新教学法的分析视角和考量工具.本文探析和解读2018年OECD发布的《教师作为学习环境的设计者:创新教学法的重要地位》报告,透过创新教学法理解教学变革,以重新看待教学变革和教师专业发展的内在逻辑,实现教学变革思维
一是要深入领会“两个确立”的深刻内涵,持续加强党对高校的全面领导. 《决议》提出的“两个确立”具有丰富的政治内涵、深厚的实践基础和深远的决定性意义.作为党的教育工作者,我们要更加坚定自觉地做到“两个维护”,更加坚定自觉地贯彻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把党的领导贯穿到办学治校全过程,统一思想、统一意志、统一行动,确保高校始终成为坚持党的领导的坚强阵地.
期刊
党的十九届六中全会指出,党确立习近平同志为党中央的核心、全党的核心地位,确立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指导地位.党的十九届六中全会提出“两个确立”的重大论断,我们要深刻领会、深入贯彻,要更加自觉地增强“四个意识”、树牢“四个自信”、做到“两个维护”.
期刊
党的十九届六中全会是在建党百年的重要历史时刻、在“两个一百年”奋斗目标历史交汇关键节点上召开的一次具有里程碑意义的重要盛会.全会审议通过《中共中央关于党的百年奋斗重大成就和历史经验的决议》,全面总结了党的百年奋斗重大成就和历史经验,为党团结带领中国人民实现第二个百年奋斗目标指明了前进方向.对于全党更加紧密地团结在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周围,团结带领全国各族人民夺取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新的伟大胜利,具有重大现实意义和深远历史意义.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