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国职业学校师德师风建设的现状与对策

来源 :现代教育管理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paltx3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教师队伍素质的第一标准是师德师风,师德师风在教师队伍建设中居于首要位置。教师职业信念与行为、师德师风建设支持体系建设、教师职业认同三个维度可以反映职业学校师德师风。当前,我国职业学校师德师风建设整体取得了积极成效;职业学校仍需加强课程思政工作;教师学历、学校类型、教师岗位类型等变量对职业学校师德师风建设具有关键影响;极少数教师存在有违师德师风的行为;师德师风评价考核方式有待转变。欲提升职业学校师德师风建设水平,还需重视职业学校课程思政建设,及时跟踪掌握师德师风建设发展动态情况,筑牢职业学校思想文化基础,完善职业学校师德师风的制度建构,将师德师风建设融入教师专业发展全过程。
其他文献
<正>一、前言预算管理作为现代企业财务管理的重要组成部分,是企业精细化管理的重要手段。物资公司肩负“降低采购成本、保证物资供应”的职责,随着当前经济发展新趋势,必须要及时转变经营理念、改变管理策略,构建更为全面有效的预算绩效管理体系。本文以某物资公司为例,探讨了基于评价导向的企业预算绩效管理体系构建的内容与价值。研究成果有助于帮助企业有效缓解收支压力,提高资金使用效益,从而实现绩效目标和预算管理双
期刊
学习适应性是学生开展学习活动的一项重要能力,提高学习适应能力,是中小学学校心理健康教育的一项重要内容。随着教育政策的不断调整,要求学生身心全面健康发展,故而培养和促进学生的学习适应性显得尤为重要。同时新冠疫情所导致的线上与线下交替教学,也使得学生的学习适应性迎来了新挑战。所以,掌握学生的学习适应性现实情况,运用有效的心理健康教育方法,有针对性地促进和提升学生的学习适应性,有利于学生身心全面健康发展
此文以历代本草著作和古代医家的相关论述为基础,以封髓丹组方配伍为例,并附以临床验案进行说明。阐述砂仁治疗脾胃病的功效之外,还可用于治疗“肾燥”为主要病机的多种疾病。其主要机制:从药物归经而言,入肾经而治肾病。从药物性味而言,其味辛发散,辛从金化,可具润肾燥之功;其性温,可行气运津以润肾燥。从功效而言,其重在调脾胃,后天得运则先天得补,故有助肾润之用。特此总括砂仁润肾燥之能,以飨同道。
随着养羊业的不断发展,羊的疾病也越来越多见,其中羔羊球虫病感染会引起羔羊产生腹泻等症状,症状严重的时会影响生产性能,造成经济损失。为了能够更好的减少羔羊球虫病对养羊产业的影响,现从发病原因、临床症状、诊断及防控措施进行阐述,希望可以对养羊业的相关工作人员未来的工作带来一定帮助。
近年来,为了全面实施预算管理,党中央、国务院及各地方政府依次采取了政策导向,加强对国有资本经营预算工作的实施举措。国有资本经营预算作为“四本预算”其中之一,是我国完善建立全面的预算体系的主要构成部分,但较之“四本预算”当中其他三项:一般公共预算、政府性基金预算、社会保险基金预算,既存在一定联系,也具有一定的特殊性。当前国有资本经营预算及绩效评价管理方面仍然存在有待解决的实践不足,其中涉及绩效评价和
名著阅读项目化学习以整本书阅读中的核心概念和关键能力为载体,将项目化学习的设计要素融入其中,以目标导引阅读,以任务驱动阅读,以活动内化阅读,以评价评估阅读。名著阅读项目化学习的设计可以通过整合分类,辨析不同的阅读路径;可以创设真实整体的驱动任务、构建核心知识体系,支持学生阅读活动的展开。项目化学习的管理实施,须对阅读过程进行有效监控,并深化贯穿全程的评价。
随着经济全球化日益加快以及社会经济飞速发展,企业之间的商业竞争不断加剧,因此企业需要对自身运营成本进行控制,通过这种方式提升企业的经济效益,帮助企业在当前商业环境中占据有利地位。预算管理是企业控制成本的重要方法,在实际管理工作中受到许多企业负责人的关注。企业的经济效益与员工的工作积极性有较大的关系,因此企业需要将预算管理与预算绩效管理结合起来,使其服务于企业控制成本工作。为了促进国有企业预算管理与
国有企业要想实现高质量发展,离不开对预算绩效管理的加强。国有企业在全面开展混合所有制改革的进程中,要将政企分离、自主经营、自负盈亏的现代企业管理模式融入企业的管理模式当中,使国有企业的资源得到优化配置,使企业的经营效益不断增加,发挥出巨大的市场竞争潜力。国有企业的预算绩效管理,主要是围绕企业的绩效目标进行的预算管理,目的是实现国有企业的资金运行稳定,以及预算效益的最大化。加强国有企业的预算绩效管理
学位
中小学师德师风建设受到后真相舆情现象的影响。“后真相”即是人们在舆论影响下对事实真相的习惯性怀疑和非理性拒绝,表现为公众对事实认知的失真化、情绪化和成见化,导致中小学教师群体遭遇道德污名化、师德争议解决超越教育逻辑以及以功利化价值污损教师人格。可从疏通真相渠道和增强社会信任入手,包括建立学校舆情反应机制、加强家校社日常信息沟通、明确教师职业道德规范以及提高教师在后真相时代的专业道德素养等途径,让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