深度解析关于心理咨询的8大困惑

来源 :大众医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xiaobangzi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策划/本刊编辑部
  执行/刘利
  支持专家/姚树桥 童辉杰 傅安球 苏林雁 王 湘
  由于节奏加快,压力增大,现代生活方式中带来心理刺激的事件增多,所以,即使是心理素质再好的人,也免不了出现心理上的困惑、问题。正因为如此,越来越多的人开始想到做心理咨询,看能否让压力得到缓解,让自己少一些焦虑和压力,多一些快乐和轻松。随着时间的推移,人们对心理问题已经有了更客观的认识,很多人对心理问题不再持有偏见。事实上,越来越多的人愿意在心理咨询方面做一次尝试。
  那么,你了解心理咨询吗?怎么走出接受心理咨询的第一步?人们对心理咨询存在哪些误解?心理咨询中应该注意哪些问题?本刊联合新浪网健康频道做了一项调查(共有2852人参与调查),结果发现,有70%的人曾经或者愿意接受心理咨询,30%的人对心理咨询抱排斥态度,很多人对这一新兴行业存在误解和困惑。为此,本刊根据调查结果特别选出8个令人感到困惑的问题,并邀请了经验丰富的资深心理咨询专业人士解读有关问题,让更多的人对心理咨询做到“心里有数”。
  
  专家简介
  
  姚树桥 教授、博士生导师。中南大学湘雅二医院医学心理研究中心主任,中国心理学会医学心理委员会主任委员,中国心理卫生协会心理评估专业委员会主任委员,湖南省心理卫生协会理事长,湖南省心理学会副理事长。擅长心理障碍诊断和心理咨询。
  
  童辉杰 心理学博士、教授、博士生导师。苏州大学应用心理学研究所副所长、苏南地区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研究中心研究部主任。擅长心理咨询、心理测验与评价,在临床心理学、人格与社会心理学等领域具有自己独到的理论与观点。
  
  傅安球 上海师范大学心理系教授,上海师范大学心理咨询与发展中心主任。擅长应激障碍、神经症、性心理障碍、人格障碍、心境障碍等心理问题的矫治。
  
  苏林雁 中南大学湘雅二医院教授、博士生导师。中国心理卫生协会儿童心理卫生专业委员会副主任委员。专长于儿童青少年心理卫生保健,主持儿童多动症、学习困难门诊等。
  
  王湘 中南大学湘雅二医院医学心理学研究中心临床心理学博士,中国心理学会医学心理专业委员会秘书。多年从事医学心理学临床工作,具有丰富的心理咨询与治疗经验。
  (专家排名不分先后)
  
  1 心理咨询对哪些心理问题有效?
  
  调查 你认为哪些问题可以通过心理咨询解决?(可多选)
  ★婚姻情感方面的困扰 80%
  ★工作压力 85%
  ★人际关系不佳 50%
  ★精神分裂症 30%
  一句话答疑:
  心理咨询对婚姻情感问题,心理压力、人际交往问题有较好的效果,对精神分裂症等重型精神疾病无效。
  详细解答:
  如果碰到了以下这些方面的心理问题,可以考虑心理咨询,因为多可以通过心理咨询收到良好的效果
  ●婚恋情感问题困扰。
  ●家庭问题。
  ●工作生活压力。
  ●人际关系问题。
  ●个人在自尊自信心方面的问题。
  ●学习上存在的问题,如考试焦虑、学习成绩差等。
  ●工作上的问题,或不能从事一些工作。
  ●环境发生变化,不能适应。
  ●其他心理社会因素占主导地位的心理问题。
  ●如果是出现了以下方面的心理问题,即使去心理咨询,也难以解决问题,建议去找精神科医生诊治:
  ●涉及人格障碍的问题。
  ●缺乏自知力的重型精神疾病。
  
  求访者博客 心理咨询后的点滴感悟
  求访者:青青草,女,40岁,媒体记者,曾因情感问题接受心理咨询。
  
  那段时间因情感问题,心情很长一段时间都很糟糕,于是我想到了心理咨询。当意识到自己在心理方面存在问题,并需要得到别人的帮助时,我觉得这真有点可怕,感觉自己非常无能,完全是个失败者。周围其他人都正正常常生活着,自己这是怎么了?找心理咨询师,甚至找精神科的专家,好像就是承认自己疯了一样。然后,我又想起了另一个有点可怕的问题:“如果周围的亲戚朋友或同事知道了,他们会怎么想?”所以,在好长一段时间里,我实在不敢想象去看心理医生,自己忍受着,尽量在各方面做得好一些。直到最后,我觉得自己不想再忍了,经过一番激烈的思想斗争,我还是找了一家知名大学下属的心理咨询机构。给我做心理咨询的是一位中年女性心理咨询师,她人非常和蔼,给人非常踏实的感觉。经过几次咨询后,我真的感觉好多了。
  我想,大多数人没有意识到,接受心理咨询的原因可以有很多很多,可以是很平常的心理困惑,也可以是比较重的心理问题。不管是哪方面的问题,去心理咨询并不意味着你就是个失败者或者是无能的人。相反,这意味着你比周围那些本来有心理问题,却装作若无其事的入更明智。心理咨询可以让人感到豁然开朗。咨询师与亲朋好友不同,他不会指着你的鼻子告诉你做错了什么、应该怎么做。心理咨询师会耐心、没有偏见地倾听你,这与日常生活中接触的人是不同的。至少有一点,对你个人的感受和情绪,周围的很多人都不关心,而在心理咨询师那里,你的想法和感觉会得到验证,你感觉真正有人在倾听你、理解你,真正有人在关心你的感受。
  
  2 心理咨询师能帮你做什么?
  
  调查 心理咨询师能帮你做什么?(可多选)
  ★心理咨询师会帮你找到心理问题的症结所在,并教给你面对问题的方法 70%
  ★心理咨询师会帮助你找到消极的思维方式或消极的对待问题的方式,并设法改变它们 50%
  ★把问题都交给心理咨询师,他会告诉你怎么做 45%
  一句话答疑:
  心理咨询师的职责不是简单地告诉你做什么,而是教会你面对问题的方法,帮你找出不良的思维或行为方式。
  详细解答:
  心理咨询不是替来访者解决问题,而是鼓励人自助;心理咨询也不为来访者作选择、作决定,而是引导其自己负起责任。通过心理咨询,求访者可以在以下方面获得助益,也可以此作为判断心理咨询效果的部分标准:
  ●咨询师可以帮助你找到生活中的“拦路虎”。找到问题的症结所在后,咨询师会提示你采取适合的行为改变,来战胜这些问题。如果这些问题是你无法控制的,咨询师会告诉你如何去面对这一事实。
  ●咨询师可以帮助你找到引起悲伤,抑郁和焦虑等不良情绪的消极思维方式。通过鼓励你建立个人信心,并通过一些方式方法克服这些“自找”的不良情绪,咨询师可帮助你建立一个相对积极乐观的生活态度。
  ●咨询师可以让你在人际交往中产生积极的变化,找到那些影响人际关系的不良行为方式。可以教给你更有效的沟通方式,找到与那些影响你情绪和感受的人的正确交往方式。
  ●咨询师还可能教会你分析问题、找到问题根源的思路。你会意识到自己以前从没有注意到的行为和 想法,并能找到自己行为的原因动机,找到影响你好心情的不良因素。
  ●如果你有更严重的心理问题,咨询师可以进一步推荐你去做药物治疗等需要精神科医生参与的治疗。
  ●至少可以找到一个认真、没有偏见倾听你诉说的人。
  
  误解与真相:婚姻家庭问题
  误解:婚姻家庭问题心理咨询,必须夫妻双方都去咨询。
  
  真相:当然,最理想的状态是夫妻一起去,这样能取得最好的效果。但是,如果实在难以实现,一个人去也是有作用的。因为家庭中一方的改变,也会影响到夫妻关系的变化。我们每个人只能控制自己本人的行为和想法。所以,要想让夫妻关系改善,首先可以从改变自己的行为和思想做起。
  误解:婚姻情感咨询时,咨询师会总偏向某一方。
  真相:一个好的婚姻情感咨询师是不会偏向任何一方的。如果咨询中感到咨询师偏向另一方,并没有支持自己的意思,可以考虑换别的咨询师。
  误解:快离婚了,才需要考虑心理咨询。
  真相:如果发现了婚姻关系中的一些早期的不良迹象,就可以去做夫妻关系的心理咨询。另外,如果夫妻双方想让婚姻关系更加巩固,或者结婚前想让婚后关系更加融洽,都可以考虑婚姻家庭方面的心理咨询。现实当中,更多的是夫妻快要离婚了,才去咨询的。心理咨询不能保证不离婚,但可以帮助夫妻双方做出最好的决定。
  
  3 心理咨询的内容就是谈话聊天吗?
  调查 在你的印象中,心理咨询主要是做些什么?
  ★陪你聊天、谈话 32%
  ★对你进行思想教育、说服、劝导 37%
  ★根据心理咨询诊断结果开药治疗 10%
  ★以上都不对 21%
  一句话答疑:
  心理咨询不是聊天或谈话,也不是进行思想教育工作,也不是开药治疗,而是有独特的原理和理论支持。
  详细解答:
  首先,心理咨询既不是普通的谈话,也不是随随便便、漫无目的的聊天。无形中,心理咨询师在谈话中会运用到很多心理学的专业知识以及技术,心理咨询师与求访者的谈话是为达到“助人、自助”的目的。有理论支持的积极思考的谈话,与一般谈话或聊天的消遣作用有着天壤之别。
  其次,不能将心理咨询等同于思想教育工作。心理咨询没有明确的方向性。就这一点来说,和做思想教育工作有着本质的区别。思想工作在未开始前就具有明确的方向性,个人的独特性往往被忽视,而心理咨询是非常注重个别化,或个体特征的。比如同样是对工作环境不满,竞争心或支配欲太强的人,经过咨询往往会体会到“顺其自然”或“无为”的益处,产生相应的行为改变,而有自我怀疑、害怕竞争、回避挑战的人则可能受到鼓励从而积极生活,或提出“有为”的观念。同样是因考虑离婚问题走进诊室,一人最终可能决定毅然分手,而另一人则选择以包容和沟通来努力维系婚姻,这取决于个人的性格以及价值观。心理咨询师在咨询过程中会尽量保持中立,避免以自身的价值观去影响来访者,主要是帮助来访者全面分析及理性思考问题,从而达到领悟,找到最合适自己的方式,并付诸于相应的行动,在这方面与思想教育大不相同。
  此外,心理咨询师不同于精神科医生。从本质上来说,精神科医生所遵循的工作模式是生物医学模式,包括从生物学的角度理解疾病,以诊断、开药为主要治疗内容等。而心理咨询师所遵循的工作模式是生物一心理一社会学的模式,从心理学的角度出发综合理解问题发生的机制。尽管某些心理咨询师会给予药物(并不是所有心理咨询师都有处方权),但其工作的主要内容还是进行心理层面的帮助与矫正。从工作范围来说,精神科治疗主要针对一些相对较严重的精神疾病(如精神分裂症等),而心理咨询的对象往往是有困扰的正常人,或者相对较轻的精神障碍(如有明显心理因素影响的神经症)。
  
  如何找到适合你的心理咨询师?
  
  目前,国内开设心理咨询的机构:
  ●有心理学专业背景的高校下设的心理咨询机构。这类机构多数原则上是面向本校师生,且是免费咨询。但也向社会接受心理咨询,需要收费,且需要预约。可以直接打高校总机转接或通过学校的官方网站找到预约方式。
  ●各大医院的医学心理科或医学心理学研究中心。这类机构下面的咨询师同时具有处方权,可以开药。一般在公立医院就诊时,挂心理咨询的号即可(有可能限号,如一位医生一个上午只有5个号)。
  ●各大精神卫生机构下设的心理咨询中心,这里的医生多数有精神科专业背景,有处方权。
  ●其他心理咨询机构,如咨询公司、中小学的心理辅导站等。
  如何找到适合的咨询师:
  ●找自己信任的人,如亲友、同事推荐的好的咨询师。
  ●如果你的问题比较具体,可以找相关领域的咨询师。可以到相关机构的网站查询咨询师的特长。
  ●了解一下咨询师的情况,比如他从事的是哪方面的专业,专业背景是什么,有什么特长,研究的是哪个领域,从事心理咨询工作年限等。
  
  4 心理咨询需要多长时间才能起作用?
  
  调查发你觉得心理咨询一般需要花费多少时间?(多选)
  ★每次20分钟以内 39%
  ★每次50分钟左右 61%
  ★去咨询1~2次就够了 45%
  ★需要咨询5~10次,甚至更多次 55%
  每次心理咨询时间在50分钟左右为宜,多数心理问题需要5~10次,以至更多次的咨询。
  详细解答:
  一般地说,一次心理咨询的时间以40分钟到1小时为宜。心理咨询的来访者经常会提出延长咨询时间的要求,原因不外乎认为自己的问题复杂,一下子说不清楚,或者希望咨询时间长些,自身受益更多,问题解决更快。但事实上,时间长了,咨访双方都容易感到疲劳,影响咨询效果。从来访者的角度来说,问题的产生往往是“冰冻三尺非一日之寒”,因此,期望心理问题迅速得到解决的心情虽然很自然,但实际上一次咨询所能产生的领悟是有限的。
  咨询次数根据情况每周1~3次。由于心理问题的复杂性,弄清问题所在、寻找问题根源、制订并实施治疗方案往往需要很长时间。因此,心理咨询是一个过程,一次谈话不可能完全解决问题,往往需要5~10次才可起到一定效果。根据问题的复杂程度以及心理咨询流派的不同,所需要心理咨询次数也不同,长者需要10次、20次,甚至更多。在心理咨询中,第一二次谈话往往主要是收集咨询者的资料,做出初步的判断,以及商定基本的治疗方案;
  
   5 去心理咨询,会不会被批评、泄密?
  
  ★在你印象中,心理咨询师会是一个什么样的人? (可多选)
  ★心理咨询师会非常尊重来访者(来咨询者) 11%
  ★心理咨询师会为来访者严格保密 20%
  ★心理咨询师会对来访者做得不好的地方提出批评 39%
  一句话答疑:
  心理咨询师对来访者是完全接受与尊重的,并会为来访者严格保密,不 会因为来访者做得不好而批评指责。
  详细解答:
  心理咨询工作强调咨询师对于来访者一视同仁,做到完全的接纳与尊重。也就是说,咨询师将每个求助者都视为有价值、有情感、有独立人格、有解决问题的潜能、也具有一定缺点的人。一些他人可能会批评责难、甚至嘲笑讥讽的问题,或者自己感到自责愧疚、悔恨不安的问题,在咨询师的面前,均可以直言相告、和盘托出,而不必担心咨询师会怎么看,会有什么反应。即使是有一些有悖社会道德规范与习俗的行为的人,咨询师也会持开放的态度,平等真诚地对待。这种咨访关系是一种新型的人际关系,本身就具有一定的治疗效果,有利于来访者树立信心,促进其在日常生活中运用新的人际经验进行更多的交往。
  由于心理咨询往往涉及隐私,许多来访者在选择心理咨询前会有很多思想顾虑:如果这件事被别人知道了怎么办?心理咨询师会不会随意谈论我的事情,其实心理咨询师有着严格的职业道德准则,要求对咨询的内容、测验的结果以及诊断等严格保密。来访者的姓名、住址,工作、与咨询无关的经济,社会及生活背景,咨询师都不允许好奇和过问,在咨询心理问题的过程中需要“可问可不问的不问,可说可不说的不说”。也就是说,只有有助于解决来访者问题的信息,咨询师才会去了解。当然,也存在保密例外,如果确实存在危害来访者自身或他人生命安全的危险,咨询师则有责任告知相关的人员或机构。
  第二阶段则是治疗与改变阶段,主要是咨询师与来访者共同努力,针对具体问题进行矫正,改变不良的认知、情绪及行为,第三阶段则是来访者将在咨询室中所得的新的观念或经验运用到日常生活当中,以取得进一步疗效,提高自身的心理健康水平。
  当然,咨询的问题的严重程度与咨询的次数直接相关。有宣传说通过三四次心理咨询就能解决问题,这不全面、也不够科学。对于非常普通的问题(如求访者只是想找个人说说话等),一两次也就足够了,但对于多数心理问题,需要更大的耐心。
  
  误解与真相:儿童青少年问题
  误解:孩子只有出现了多动症和自闭症才需要心理咨询和治疗。
  真相:多动症等行为障碍的确比较多见,也需要及早得到处理。但儿童青少年还有其他许多问题也需要考虑心理咨询和治疗。比如,孩子违法违纪,不上学,与父母吵架,成绩不好,存在焦虑、抑郁、恐怖、学习压力等,都可以通过心理咨询和治疗得到适当的处置。
  误解:心理咨询时,只要把孩子带来就可以了。
  真相:除了带孩子来咨询室外,第一次咨询时,最好带上孩子的成长记录本,如成长时期的录像、日记、作业和别人的评语等。这些有助于心理咨询。
  误解:孩子有心理问题,把他交给咨询师,问题就解决了。
  真相:很多家长认为将孩子带到诊室就完成了任务,把孩子的问题全部交给咨询师来解决,自己就没有了责任。而实际上,孩子的心理问题大多数与家庭环境及教育模式有关,因此家长在心理咨询过程中也需要做一定的调整与改变。家长喜欢求助外援,希望医生帮助他们解决全部问题,自己不要承担任何责任,这是不现实的。
  
  6 心理咨询室里气氛是不是很神秘、紧张?
  
  调查 你感觉心理咨询室是怎样的一个地方?(可多选)
  ★神秘,紧张 10%
  ★温馨、舒适、安静 70%
  ★任何场所都可以进行心理咨询 30%
  一句话答疑:
  心理咨询室并不神秘,相反要让来访者放松,所以是温馨、舒适、安静的,心理咨询一般不要换在别的场所进行。
  详细解答:
  心理咨询的特殊性要求咨询室要布置得比较温馨、舒适,环境要好,目的是让来访者感到放松。一般有椅子、沙发等,还可有小桌子,上面放有纸巾,来访者若哭泣时可以用到。各个咨询室具体的设置会有所不同,但目的无非是要人性化、舒适。另外,咨询室一般要求隔音效果要好,以免受外界干扰。室内无电话,手机要放在振动档。
  很多来访者都希望能在自己喜欢或感到比较放松的场合咨询,如咖啡厅或者一些私人场所、家庭住宅。但是在这类场所咨询,不利于建立起恰当的咨访关系。而且很多家属提出在其他场所咨询的目的,是要咨询师隐瞒身份(如作为普通社交场合认识的朋友)去与来访者交谈,这样做不能建立起正常的咨访关系,因而很难达到理想的效果。而且,由于了解心理问题需要涉及大量的内心想法及感受,来访者在不知情的情况下,往往会因有被陌生人打探隐私之感而觉得不快,甚至愤而中断谈话。即使谈话勉强完成,也不利于下一步工作的开展。当然,在个人知情的情况下,有的咨询师根据实际情况在咨询场所上再做考虑不是没有可能。
  
  7 与咨询师成为朋友好,还是保持距离好?
  
  调查 你认为心理咨询过程中应该与心理咨询师建立什么样的关系才能取得更好的效果?
  ★维持咨访关系,保持一定距离 59%
  ★最好与心理咨询师成为好朋友 41%
  一句话答疑:
  心理咨询要想取得效果,双方应保持咨访关系,成为朋友会干扰咨询。
  详细解答:
  心理咨询不允许咨询师与来访者建立友谊、发展咨询以外的关系,一般也不给家人或熟人咨询,这一点与普通的医生有很大的区别。与一般医疗活动不同,恰当、良好的咨访关系不仅是心理咨询的基础,还是其核心内容,甚至具有一定的治疗效果。而在与来访者建立了友谊之后,咨询师在咨询过程中就很难保持中立,而是不由自主地持有某种带有偏倚的立场和观点,或直接指导来访者做某些决定。从来访者的角度来说,也很难做到真正将咨询师当作专业权威人士来看待,进而影响咨询的效果。而且由于谈话内容往往涉及隐私,与咨询师相熟的人在咨询过后不可避免地会有不自在的感觉,并产生“他是否会替我保密”的疑虑,这一点甚至会影响到友谊的维系。
  
  心理咨询前,要做哪些准备?
  心理咨询前,可以对自己的问题稍做整理,或者写一个简要的提纲,以提醒自己有条理地叙述自身情况。由于心理问题往往较为复杂,涉及的人员及影响因素较多,而且求助者谈到自身问题时往往情绪较为激动。如果未做任何准备,则容易浪费宝贵的咨询时间。
  首先,咨询前要想一想自己目前的情况和期望。可以自己一个人独自思考一下,把下面的问题写下来。
  1 什么问题在影响着你?是怎么影响的?造成了什么样的结果?
  2 通过心理咨询,你想达到什么样的目的?
  3 咨询师的哪些话语和行为你不能接受?在什么样的情况下,你不会配合咨询师?
  4 你希望咨询师是什么样的?你觉得什么样的咨询师会对你帮助更大?
  5 哪些心理咨询或治疗的方式你不能接受?哪些心理治疗或咨询的方式你特别相信?
  6 在选择心理咨询时,你有哪些顾虑?
  7 你以前心理咨询时,遇到过哪些不愉快或良好的事情?这些事对你产生过什么样的影响?你从中吸取什么样的教训或学习到哪些东西?   在咨询前,可以把这些问题具体、详细地写下来,尤其是自己咨询的问题及原因等关键问题。咨询时,应该知道如何把自己的问题表达清楚。还要会表达自己的感受。一种办法是把自己寻求咨询的原因都一条条写下来,然后大声一一读出来。自己听几次,这样更有助于自己把问题清楚明白地传达给咨询师。
  
  8 心理咨询中求访者多听好还是多说好?
  
  调查 你认为心理咨询过程中,怎么样最好?
  ★心理咨询师应尽量多说,多指导 27%
  ★心理咨询是互动的过程,除了咨询师说外,我也要思考与总结 73%
  一句话答疑:
  心理咨询中,要认真表述清自己的问题,感受、情绪等具体细节。同时要积极地参与其中,除了倾听咨询师的指导外,还要积极地思考。
  详细解答:
  许多人都误以为,来心理咨询室就是要听听咨询师怎么说或看看咨询师怎么处理。而实际上,在心理咨询过程当中,尤其是初诊阶段,心理咨询师往往说得很少,而且并不提供指导性的意见或评论,而是尽量倾听来访者的问题。倾听一方面是为了了解更多更全面的资料,一方面也是充分尊重来访者、不以自身价值观去影响来访者的表现。因此,这种倾听是积极地听、有兴趣地听、不带偏见与框框地听,先不做价值评判地听,设身处地地听、并适当表示理解。在这种倾听的基础上建立了良好的咨访关系,咨询才有可能取得好的效果。所以,不要以为咨询师说得少,就是他没有工作,其实他在思考进一步的策略。
  事实上,心理咨询是一种合作。如果你不积极主动地参与到其中,心理咨询的价值会大打折扣。应该做到以下几点:①坦白、实事求是。心理咨询师是专门经过训练的,他们会问一些关键的问题,但他们也不能看出来你心里到底在想什么。如果在回答他的问题时,你能坦白、说出真实的想法,那么心理咨询的效果会更好。对于个人的感受,也要真实地说出来。比如,在咨询中你有了新的反应和感受,也可以与咨询师交流。②如有疑问,大胆地向咨询师提问。如果有些地方没听懂,也可以请咨询师重复或解释。③期望要适度。心理咨询不是一下子就能解决个人的问题,这需要一个过程。所以要有一定的耐心。只有个别非常简单的心理问题,才可能经过一次咨询就解决的。多数需要多次咨询。经过自己的努力,与咨询建立良好的关系,有助于解决问题。总之,心理咨询不是万能的。是否成功在很大程度上还取决于求助者是否有主动参与的态度和行动。只有在咨询过程中积极地配合咨询师进行自身的探索,并在咨询间隔期仔细总结与思考,将所产生的新观念或新行为方式进行实践,才能取得更好的疗效。
  
  本人不愿意去心理咨询怎么办?
  有时,有心理问题的本人不愿意接受心理咨询。产生这种情况原因很多:①一些人不愿意让其他人了解自己的隐私;②一些人不太相信别人、心理咨询能帮助自己;③一些人拒绝承认家属所认为的“病”;④还有一些人的确丧失了自知力,是其严重精神疾病症状的表现。
  不与来访者本人进行谈话,心理咨询是没有办法产生效果的,大多数情况下只能依靠家人再做工作,劝说其就诊的策略在此时显得尤其重要。通常,家人总是按照自己的想法,从自身的立场来劝说对方,殊不知反复提出对方所不能接受的理由实际上是在做无用功。只有进行“换位思考”,从对方的立场出发,提出对于他本人具有特殊意义的理由,才能真正打动他,使他产生前来咨询的动力。
  
  咨询师博客
  
  心理咨询行业值得反思
  咨询师:童言无欺,男,心理咨询培训教师,从事心理咨询工作多年
  现在“心理咨询”是一个很流行的词语,各地心理咨询的培训也进行得轰轰烈烈,但这个行业还是有很多地方值得反思。
  首先,在从业资格的把握上,目前很多心理咨询培训机构是出于创收的目的,心理咨询从业资格太容易得到。在一些发达国家,需要做到临床心理学博士,然后才能从事心理咨询相关职业,而在国内,很多相关学科的人,只要对此感兴趣,或者做了相关的培训,就可能得到有关的职业资格证书。
  另外,很多从事政治思想工作、管理等工作的人通过短期培训即获得从业资格,但心理咨询与思想工作有很大的差别。除此之外,心理咨询考试中需要做案例分析,据了解,有的考生的案例分析中案例是编出来的。即使是经过正规的培训,但培训中的心理咨询练习是模拟的,而实际的心理咨询要复杂得多,所以即使获得了资格,心理咨询的水平也不一定很高。
  因此,即使获得了心理咨询从业资格,许多情况下只是对个人心理学知识有所提高,并不能证明有实力从事心理咨询。所以,有专家指出,目前很多心理咨询实质上是陪聊,不一定专业,也不一定有治疗效果,只是作为一种社会支持,这类“心理咨询”也是一种安慰,也有一定的作用。
  总而言之,国内心理咨询行业的发展还是任重道远。作为求访者,最好找一位有专业的心理学背景、从事心理咨询经验丰富的咨询师咨询。
其他文献
目前,勃起功能障碍(简称ED)发病率不低。很多人都想知道,自己会不会成为ED患者呢?要想知道问题的答案,就必须评估自己具有哪些患ED的危险因素。  评估患勃起功能障碍的风险不是一件轻而易举的事,有条件最好找男科医生进行。那样既科学,又准确。但很多人并不愿意在没病的情况下去医院。这样,如果想知道患ED的风险,就可以自己对照以下的问题做一个初步的评估。  正常勃起需要神经、内分泌、海绵体及心理因素的密
肥胖是百病之源。儿童肥胖发病时间越长,程度越重,危害程度越大。一旦体重超过正常20%以上,减肥治疗就相当困难。减肥不如防肥,重要的在于预防。制订儿童肥胖干预方案已刻不容缓,其中,饮食干预尤为重要。  肥胖的预防要从0~3岁娃娃抓起 加强孕妇增重监控,做到从娘胎开始,以减少巨大儿出生。鼓励纯母乳喂养,注意婴儿的台理喂养,辅食添加不要过早,避免过度喂养。5岁以前是孩子食物偏好形成阶段,父母有责任引导孩
老年人服药更易伤食管    服药,似乎是轻而易举的事情,只需将药物放进嘴里,吞下去就行了,没什么讲究。其实,服药的学问并不如人们想象的那样简单。  药物从咽部经过食管进入胃中。事实上,每个正常人的食管都有3个“生理性狭窄”,如果在服药的过程中不讲究科学,药片或胶囊就可能嵌顿在食管狭窄处。当药物被溶解后,在局部形成高浓度蓄积,直接刺激食管黏膜,长时间反复刺激,容易引起食管炎症,甚至形成糜烂、溃疡,导
许多患慢性萎缩性胃炎的人在秋冬季节来临时,经常感觉“胃很不舒服”,常常出现上腹饱胀不适,或隐隐作痛、嗳气、食欲不振、食入胀满明显等等。为什么这样呢?   秋冬季确实是慢性萎缩性胃炎发作的高发季节。气候变冷,人的抵抗力和适应性随之降低;寒冷空气的刺激,导致体内血中组胺酸分泌增多,刺激胃酸分泌增加;冬季食欲转好、食量增加,特别是嗜食辛辣食品,酗酒、抽烟、喝浓茶、咖啡等,都会导致胃肠黏膜受损而发生痉挛收
1 低血糖比高血糖危害更大    对于高血糖的危害,糖尿病患者知之较多,也非常重视,而对于低血糖的严重性往往重视不够。事实上,低血糖的危害丝毫不逊于高血糖,有时甚至更加凶险。轻度低血糖可引起交感神经兴奋,出现饥饿感、头昏眼花、心慌手颤、面色苍白、出冷汗、虚弱无力等症状;葡萄糖是脑组织活动的主要能源,严重低血糖会引起大脑功能障碍,导致意识恍惚、言行怪异、昏昏欲睡、抽搐惊厥甚至昏迷死亡。不仅如此,发生
体癣足癣、银屑病、神经性皮炎等皮肤病,都是常见病。由于这类疾病不容易彻底治愈,复发可能性高等原因,关注者很多,于是一些人乘机向患者宣传、推销他们的“神药”,并使用夸大其词的广告语,最终让患者上当受骗。下面就用科学知识为大家一一揭开其背后的骗局。    广告语:  本药品经万例皮肤病患者验证,能彻底治愈指(趾)甲癣、手足头癣、体癣、股癣、湿疹、银屑病、皮肤瘙痒症、神经性皮炎等顽固性皮肤病……  点评
《大众医学》杂志:  我是一名腰椎间盘突出症患者,平时非常关心这方面的信息,为此收集了不少资料。现在想请教专家,这些疗法真的能达到理想的治疗效果吗?随信附上这些疗法的宣传材料,请指点迷津。  浙江 张先生  点评:影像学(如CT和MRI)上发现的腰椎间盘突出不能简单地等同于腰椎间盘突出症。只有产生相应症状才称为腰椎间盘突出症;而没有相应症状的,只能称为腰椎间盘突出。前者需要治疗,后者无需治疗。椎间
40岁后性能力发生了变化    洪先生所遇到的问题带有一定的普遍性。男性青春期时,具有较为强烈的性欲冲动。但到了40~50岁后,对性的反应逐渐减弱,这可能与雄性激素降低有关。  男性40岁的年龄在性功能方面并不是黄金年龄。人们常说男人40岁是黄金年龄,实际上是指男人的社会阅历或者财富。相比起来,35~40岁后的女性有着较强的性需要。国外性医学研究的结果也表明,男子年龄超过40岁,性能力和性快感开始
植物雌激素,女性永远的朋友(二十八)  由内而外打造美丽新概念    钱卫江  问:为什么女子恋爱时皮肤会变好?  答:我们常说,女子一谈恋爱,皮肤就变好,其实不只是“人逢喜事精神爽”,还与恋爱期间雌激素的增加有关。雌激素是最天然的化妆品。    问:雌激素过低为何会导致乳房偏小?  答:女性在自然发育过程中会分泌大量雌激素,刺激乳腺细胞增长,引起胸部自然发育增大。有些女性由于遗传、营养不足、生长
如今,在健康体检中被医生发现脂肪肝的患者越来越多。这些患者平时没有任何不适症状,血清转氨酶亦正常或轻度异常。他们中的一部分人认为,脂肪肝是“富贵病”,不需要特殊治疗,只要管住嘴巴,多多运动就可以了;还有一部分人则认为脂肪肝没有“特效药”,是治不好的,从来不去医院看病。  事实上,脂肪肝仅仅通过改变生活方式是不够的,脂肪肝需要治疗,也是可以治疗的,而药物治疗就是脂肪肝治疗的重要环节。由于脂肪肝与肥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