综合性舞蹈课程的创新实践

来源 :艺术研究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zhoumi2008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以技能为主的传统教学模式长期以来作为培养专业舞蹈人才的教学手段,为社会输送了无数优秀的舞蹈从业者,其中也包括很多非专业院校的舞蹈教师。在这样的培养模式和人才输出下,导致非专业院校舞蹈课程的教学设置与舞蹈专业院校大同小异,包括教学内容与教学模式的选择。本研究针对上述情况提出对“教学内容专业化、训练手法单一化”的高职院校小学教育专业舞蹈课程设置的创新变革。利用更加注重培养学生自我内化的翻转教学模式,以舞蹈理论、作品鉴赏、片段演绎的融合教学为核心,线上线下的混合教学充当理论与实践的粘合剂,利用有别于传统模式的教学灵活性,自由把握学习时间与学习进度;利用更为广泛的网络资源为载体,扩充教学内容的深度与宽度,对舞蹈艺术进行综合认知培养。
  关键词:高职院校 小学教育 艺术修养 舞蹈 翻转教学模式 综合性
  近年来,舞蹈在我国不同阶段、不同层面、不同性质的校园中发展壮大,已从小众艺术逐步向大众普及、流行。不同的文化背景和教育阶层,需要不同的教育模式与教学内容来培养不同的人才。因此,改变传统单一的教学模式、弱化教学内容的专业化、技能化,是各大高职院校小学教育专业提升艺术素养、培养一专多能、综合素质强的全科小学教师的基本定位。
  一、综合性舞蹈课程的价值和意义
  任何课程的教学改革都是以最优化实现教学目标为目的,教学目标是一切教学活动的出发点和最终归宿。综合性舞蹈课程将舞蹈简史,舞蹈基础、舞蹈审美、舞蹈技能等学科知识融为一体,使高职院校小学教育专业的美育课程有了更全面、更综合的发展方向。
  1.有利于完善学生现有的学科知识体系,增强学生学习兴趣和学习能力。
  课程将舞蹈的发展脉络作为教学主线,在时代的脚步下以了解、欣赏和分析经典作品来增加学生的学科知识储备,提高学生的舞蹈基础理论知识与鉴赏能力,以演练经典作品选段为教学主体,丰富学生的肢体语言构成以及情感表达能力,以技能教学穿插于课中或视频资料之中,作为因材施教的手段,使其成为提高学生学习兴趣与自身舞蹈修养的途径。综合课前、课中、课后教师的教学与学生的自学,使理论知识切实的融于实践之中,又能在实践中升华理论,真正形成理论与实践的结合。
  2.有利于学科互通,相互借鉴的新思路和新方法。
  每个艺术学科都是相互独立又相互关联的,综合性舞蹈课程的创新实践,在音乐、美术、书法、戏剧等艺术学科领域都具有一定的借鉴意义,是符合时代发展和需求的,也为未来高职院校舞蹈课程的教学模式改革提供了新的方向与思路。既能作为高职院校舞蹈课程的教学模式,亦能作为其他艺术课程教学模式的研究资料和案例。无论是小学教育专业还是学前教育专业,本课程的建设都具有填补学生艺术审美认知的空缺,全面综合的认识艺术,提高个人艺术素养的现实意义。
  3.有利于满足社会对小学教育专业人才的需要
  根据《中国教育统计年鉴2016》整理,我国现有城区小学教师大专学历占比30%,本科学历占比60%,而乡村小学则是42%与37%(见下图1)。从数据分析,我国高职高专院校小学教育专业学生的毕业去向多以镇区小学、乡村小学为主。现阶段大部分的乡村小学没有配备受过专业化、系统化艺术教育的专任艺术教师,他们的艺术课程都是由语、数、外等对艺术学科认知匮乏的主课教师兼任。因此,综合性舞蹈课程的建设有利于实现我国新一轮课程改革目标中“丰富情感体验,培养良好的审美情趣和积极乐观的生活态度,促进身心的健康发展”的要求,为农村和偏远地区的小学输送艺术教育人才。
  二、综合性舞蹈课程的创新实践
  1.适用的教学对象
  目前,我国高职院校的生源主要有三类:一是通过高考的普通高中生;二是通過对口考试招收的职业高中生;三是3+2、2+3招收的中专、职中生。招生途径多元化,生源组成复杂、层次参差不齐、理论基础相对薄弱等现状,促使高职院校的教学需求和发展方向逐渐多样,本课程的建立也基于这样的生源基础和发展方向而展开。
  首先要求学习者具有一定程度的舞蹈意识、舞蹈认知与舞蹈基础。本课程无论是理论知识还是技术技巧均来自于舞蹈发展历程中经典作品的赏析、解读与学习,而这些经久不衰,最具代表性、权威性的作品,需要学习者对舞蹈的起源、舞蹈的功能、舞蹈的种类、舞蹈空间与方位有所了解与认知,对舞蹈基础姿态、舞蹈地面基础动作、扶把基础动作以及古典舞手位、脚位等基础动作的认知与掌握。
  其次本课程采用翻转教学与传统教学相结合的混合教学模式,对学习者独立学习舞蹈、独立剖析舞蹈动作的能力以及对舞蹈的判断力、感知力、审美能力、协作能力、沟通能力都有了更高的要求,尤其是学生学习的主观能动性。由此分析确定,以一定程度的舞蹈认知与舞蹈技术技巧为基础,以较强的内在学习动力与学习能力为依托的非舞蹈专业学生可以成为实施本课程的教学对象。
  2.教学内容的创新
  从教学内容的选择来看,一个人要想得到艺术享受,首先就要成为一个具有艺术修养的人,包括艺术理论、艺术史知识的掌握,艺术创造、艺术鉴赏的理解等。课程在以往高职高专舞蹈教学内容的设置中新增了舞蹈基础、舞蹈鉴赏、舞蹈发展史等理论知识,删减了部分对于非舞蹈专业学生难度较大的技能技巧,降低对舞蹈肢体动作完成度的要求,减少舞蹈种类的涉猎,同时增强对舞蹈肢体语言的剖析;增加组织排练成品舞蹈剧目的训练等。根据课程培养目标有的放矢选择教学内容,突出教学重点,解决教学难点,使学习效率、目标达成情况得以提高,学生在学习技能技巧的同时,做到学有所出、教有所依,成为未来拥有良好艺术素养的优秀小学教师。
  从教学内容的分配来看,网络教学的环境基础是多媒体计算机和网络化环境,这种环境具有信息显示多媒体化、信息传输网络化、信息处理智能化和教学环境虚拟化的特征。而这些特征无法完全满足舞蹈学科对实际空间的依赖。因此,线上教学的课程内容需要选择难度适中、实践性较弱适合自学、网络资料多便于查询,包括“各历史时期的舞蹈由来、种类、特点、代表人物、经典作品的创作背景、动作结构、动作特点、情感内涵以及延伸出来的例如诗词、画作等学科理论与学科鉴赏知识,再辅以教师线上答疑、作业辅导、学生话题讨论等”模块的强化。
其他文献
摘 要:新时代背景下的“一带一路”倡议,为中华文化走出国门,推动文明互学互鉴、文化融合创新提供了新的生机与时代契机。传统书法、国画以其独特的艺术展现,诠释中国传统文化的特色,也是中国传统文化精神内涵的核心标志。将书法实践教学有效带入到文创产业中,促进对外文化交流研讨,增强中国传统文化魅力,促进大学生创新创业人才培养与发展。  关键词:文创产业 创新创业 实践教学  当今社会具有中国特色的文创产品越
摘 要:我国是多民族国家,各民族语言对于民族声乐而言都是基础。我国民族声乐形式多种多样,风格各异,各具特色,主要具有三种演唱艺术,即传统戏曲演唱、民间民歌演唱以及曲艺说唱。我国民族声乐作为劳动人民智慧的结晶,将劳动人民思想的情感真实地反映出来,不但使傳承民族文化的精神和民族文化独特的审美得以保持,还能够使人民的团结得以有效地巩固和加强。  关键词:民族声乐 常见问题 策略  我国的声乐分为民族唱法
摘 要:文章探讨新零售视野下,从传统包装到基于AR技术的新零售咖啡包装结合体验消费的设计升级策略。通过对传统包装、AR包装的比较研究,梳理两种包装不同层面的联系及AR在包装体验设计中应用的机会点。并提出新零售视野下改善新零售咖啡包装的消费体验问题的AR技术应用策略,以应用目的性可分为以信息服务、以增强感官和以增值服务为目的,由于不同消费阶段的用户需求不同,在不同的消费阶段有不同的侧重点。  关键词
摘 要:互联网信息技术的飞速发展加大了现代教育技术的应用空间及可能性,舞蹈教学顺应时代发展环境将直播课堂应用其中,不仅拓宽了舞蹈的教学平台,对于提升学生的舞蹈学习兴趣有着积极意义。本文基于“互联网+”背景下舞蹈直播课堂在慕课、专业王章以及微信公众号平台的应用现状,对舞蹈直播课堂存在的优势及挑战展开分析,进而提出“互联网+”背景下舞蹈直播课堂应用的提升对策。  关键词:互联网+ 舞蹈 直播课堂 应用
摘 要:传统的非物质文化遗产是我国历史中遗留下来的珍贵财富,是富含独特文化的古老艺术。随着时代的发展,一些传统文化的传承正面临着危机。为更好地对传统文化进行保护,应该积极思考非遗与现代影视艺术之间的关系,赋予非遗更新鲜的生命力。借助影视艺术,非物质文化遗产能够得到更广泛的宣传,普及非遗知识,加强非遗保护。因此,本文将系统性地介绍非物质文化遗产与影视艺术的基本概念和现状,并通过分析二者的关系,讨论如
摘 要: “低多边形”艺术风格是近年设计作品常见的艺术设计风格,本文从艺术学角度出发探讨“低多边形”风格的成因、发展和特点,运用视知觉原理分析“低多边形”艺术风格的审美特征和艺术价值,通过研究“低多边形”数字艺术风格,研究艺术风格衍变的深层次原因,使其更好地展示及应用于设计领域。  关键词: 视知觉原理 低多边形 数字艺术风格   数字技术的创新与发展孕育出一批独特的数字艺术风格,随着计算机技术
学习贝多芬钢琴奏鸣曲是每一位钢琴演奏者的必经之路,同时贝多芬钢琴作品的音乐语言也给演奏者提供了五彩斑斓的音乐世界.奏鸣曲《田园》以其抒情的风格和偏浪漫主义的特征对
摘 要:随着我国高等教育的深化改革与发展,高等院校艺术设计专业课程教学方式也在不断改革与创新。平面设计作为艺术设计专业课程,教学方法也在不断探索。基于图形元素的信息传达特性,分析其在平面设计中的作用,探索平面设计课程教学方法。从而引导学生积极开展创造性思维,培养学生对图形的解读与应用能力,拓展平面设计课程教学思路,为培养平面设计专业学生发挥积极作用。  关键词:平面设计 图形元素 应用分析  平面
铜管五重奏是铜管艺术中的一颗明珠.其训练和演奏既有独奏的共性,又需要所有声部有机融合为一个整体,方能获得理想的演奏效果.《那达慕序曲》和《幽默曲》是两部少有的民族化
摘 要:本文是对于当代古筝作品独奏曲《海之波澜》的写作手法进行分析和研究,从古筝独奏曲《海之波澜》的定弦,作品结构,发展手法三个方面进行分析。通过对本曲分析可以发现现代古筝曲的写作手法相比于传统筝曲是如何创作发展和传承的。  关键词:海之波澜 定弦 结构 创作手法  《海之波澜》是由青年作曲家王瑞创作,本曲在匠心中昊·第二届盛世华筝国际古筝音乐节·中国原创古筝音乐新作品展演中获得独奏曲金奖。  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