深挖内核 丰富课堂

来源 :江苏教育·书法教育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yaodmangrady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为期3天的第13届江苏省“杏坛杯”苏派青年教师课堂教学展评(苏州赛区)落下了帷幕,24节课,24种声音,24种风格,让一众听课教师大呼过瘾,也让我们几位评委感慨颇多。每组评委在一天半的时间里要评审8节课,虽然是连轴转,体力消耗大,但是看到这些拼搏的年轻身影、这些精彩纷呈的课堂,也不免激情澎湃。其中,让我印象较为深刻的一节书法课,是来自南京市中山小学的郭雯老师执教的苏少版四年级下册教材中的《“木字旁”与“禾字旁”》。
  在课堂上,郭老师紧扣主题,通过示范书写“木”与“禾”,来揭示这两个字的演变。由“木”与“禾”过渡到“木字旁”与“禾字旁”,通过对比独体字变为偏旁时的变化,让学生认识到这两个偏旁的书写要领。在课堂讲解过程中,郭老师边示范书写边进行讲解,嘴边滔滔不绝,流淌着的是一个个贴近儿童的、生动的书法故事。比如郭老师在执教与“禾字旁”有关的汉字“程”时,就告诉学生们,在古代“程”是一种量具,所以要有规矩。让人感到郭老师语言的流畅、书法功底的扎实、写字育人在课中的渗透,无不恰到好处。郭老师充分运用教材文本进行引导,学生从观察到分析,从书写到欣赏,在层层的教学环节中师生合作互动,真正做到了“润物无声”。学生的“学”与老师的“教”,以及文本的使用,形成了同一轨道,郭老师力求在她的课堂上让学生们做到:了解书法的基本常识、掌握汉字的基本变化。郭老师运用多种方法,引导学生对点画和结构进行关注,为他们掌握汉字的基本点画和结构打下基础。本节课,较之其他几节书法课,学生有更多的书写时间。
  郭老师的课堂,印证了“课内是有限的,课外是无限的”。听郭老师的课,学生看示范是带着微笑的,学生听讲时是认真专注的,学生书写中是用心揣摩的,我们评委一致认为,郭老师的这节课真正体现了共生的课堂,是贴合了本次“杏坛杯”的主题“涵养基本素质,提升课堂品质”的。透过这节课,我们能看出教师对本节课的思考和对书法课堂的理解与运用。下面我来具体谈一谈本节课的几个亮点,供大家借鉴。
  一、精准的教材把握,精巧的环节构思
  本课《“木字旁”与“禾字旁”》,教学目标是介绍两种偏旁,比较书写的异同,并临写带有这两种偏旁的相关汉字,最后是碑帖欣赏。郭老师没有在书法课伊始就引入偏旁,而是从《国家宝藏》这一大热节目的介绍开始,书写“木”与“禾”的不同书体,通过边书写边讲解,介绍这两个字的前世今生,学生对汉字的书体有了一定的认识,对汉字的含义有了一定的了解。有了这样的铺垫,从“木”与“禾”过渡到“木字旁”与“禾字旁”,就非常轻松自然、水到渠成了。学生比较过偏旁的异同之后,又进一步地了解到与这两个偏旁有关的汉字:“材”“札”“程”。每个字的背后都是一个动人的故事,伴随着观察、分析、临摹,学生的书写水平得到了提升。郭老师在最后的碑帖欣赏中,介绍了相关知识,还布置了书体转变的作业,让人恍然大悟,原来导人环节中教师介绍书体的演变是一个伏笔!可以说,教师真正领会了教材的要求,充分地利用了文本中的资源,对教材各板块的穿插运用让人眼前一亮。
  二、扎实的教学,专业的书写
  我们可以看出在本节课中,教学内容丰富,教学环节多样。课堂时间有限,如何在有限的课堂里完成既定目标呢,郭老师很有心得。在每个环节,她都做到了精讲多练,可以看出,教师的每句话都是经过反复提炼和思考的,语言简洁精炼,不拖泥带水,因此,学生并没有因为教学内容和教学活动的丰富多样就减少了书写时间,反而是有了更多的思考和延伸。这也是我们教师的教学水平和能力的体现。另一个让我们评委印象很深的是教师的书写基本功。看郭老师的书写,对学生来说是一种享受,点画书写到位,结构优美勾称,整个过程一气呵成,学生感悟到的不仅是书写的技巧,更是汉字的气象。没有扎实的书写基本功和良好的书写状态,这样的课堂效果是无法实现的。
  三、丰富的课堂,深入的提炼与思考
  再从郭老师的课延伸开去,听了苏州赛区的书法课,再结合我们目前的书法课现状,我也有一些自己的思考。
  1.书法课不是语文课。
  当前,在提倡文化自信的大环境下,我省许多学校都开设了书法课。书法课谁来教,首当其冲的是语文教师。在传统观念中,书法课与语文课有很多相似之处,事实也是如此,但书法课绝不等于语文课。我在平日的听课中,看到有些语文教师把书法课变成字义讲解课,浪費了大量的笔墨在文字含义的解释上,对于书写的指导却是寥寥数语、一笔带过。学生的书写能力得不到应有的锻炼和提升。书法课的目标是让学生“写好汉字”,我们教师要认真领会,仔细揣摩,多去研究指导书写的方法。郭老师的课,也许可以给大家一些启发。
  2.书法课不是写字课。
  写字课强调的是读和写的规范,而书法课更具有美育的功能。如何向学生传达美的体验,如何引导学生去感受美、欣赏美,从而能创造美,这是我们每一个书法教育者需要去思考和实践的。举一个例子,我们在写字课上教学生去书写,是希望他们写得和老师一样,横竖撇捺都要统一规范,甚至于每个点画的位置都有统一的要求。而在书法课上,老师要让学生认识到书法艺术的美和独特性,强调对汉字的欣赏和书写体验的引导。这个字,为什么这样写才美,美在何处,还可以怎样写。这样的问题抛给学生,学生才会有进一步的观察和分析。所以在我们的书法教材上,就会有这样的部分,讲述不同的书法家他们是如何去演绎同一个字的。书法课,需要的是审美与艺术。
  我相信,有这么多的书法教育者一同致力于书法教育的研究,书法课作为一种学科,它的学科性和专业性将会得到进一步的凸显。那么,就让我们一同期待书法教育的美好明天吧!
其他文献
【摘 要】在中小学开展篆刻教学对于学生深入了解书法艺术魅力,提高篆刻艺术审美素养具有重要现实意义的。教师开展篆刻教学必须面对的一个重要问题就是“刀法”,文章从分析“刀法”的来历,“刀法”对于篆刻的重要意义,进而通过比较前人篆刻“刀法”的优劣,提出了适合中小学篆刻“刀法”学习的方法,即:“冲刀法”“切刀法”和“冲切并用法”。  【关键词】篆刻;刀法;刀趣  【中图分类号】J292.1 【文献标志码】
摘要:以UTAUT模型为基础,结合疫情期间“停课不停学”的在线学习平台,分析使用在线学习平台的影响因素,将TAM模型融入UTAUT模型,提出了包含6个假设的高职学生在线平台模型,采用偏最小二乘法PLS对模型进行验证,结果表明:绩效期望PE和努力期望EE对使用态度有正向显著影响,使用态度和社会影响两因素对行为意向有正向显著影响,努力期望对绩效期望和使用态度有调节作用,而促成因素对行为意向没有正向显著
【摘 要】在小学阶段的写字教学中,楷书中的横撇实际可以看作是一个短横笔画和一个长撇笔画的组合,横钩则是一个长横笔画和钩画的组合,而把握这两种笔画的连接方式是教学的重点,也是难点所在。通过指导学生学习横撇和横钩的基本运笔方法和书写四个带有这两种笔画的字,使他们感受到书法的美妙,激发起学生写字的兴趣。  【关键词】写字;教学;情境  【中图分类号】J292.1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005-
常汉平,1965年生,安徽临泉人。先后毕业于安徽师范大学中文系(今文学院)、南京师范大学美术系(今美术学院)。初从曹宝麟先生习书,后從尉天池教授攻读硕士学位。现为中国书法家协会会员,中国标准草书学社社员,江苏省书法家协会理事,江苏省教育书法协会常务理事,江苏省直书法家协会副主席,南京市书法家协会副主席,南京印社理事,南京师范大学美术学院书法系主任、研究生导师。书法作品数百次参加海内外展览、多次获奖
摘 要:随着新课标的实施,试题命制的要求也相应提高,高考试题(选考试题)要从知识、能力和品质三个层面考核学生。笔者通过对两道浙江省物理高考(选考)题的剖析和质疑,阐述物理试题命制时不仅要有真实合理的物理情境,也要多维度考查学生的核心素养。  关键词:试题命制;真实情境;核心素养  中图分类号:G633.7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3-6148(2019)4-0040-3  研读《普通高
摘 要:深度学习是培养学生核心素养的重要手段。以“曲线运动”为案例,阐述了基于深度学习理念的具体课堂教学策略,从教学目标、知识框架、教学活动、知识运用四个角度渗透深度学习理论的研究成果,旨在剖析深度学习对于教学实验的指导意义,便于深度学习在教学实践中更好地落地生根。  关键词:深度学习;曲线运动;教学实践  中图分类号:G633.7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3-6148(2020)11
【摘 要】小学阶段开设书法练习课,普遍感觉教师难教、学生难学。苏少版《书法练习指导》教材教学内容零起点,体现了循序渐进,关注学生兴趣的激发,学习方法的指导,鼓励学生自主学习,轻松突破重点难点,精选了“学习运用”,体现学用结合,教材中穿插了书法文化,凸显文化浸润,强化了习惯训练,关注养成教育。  【关键词】书法教材;学用结合;书法文化;养成教育  【中图分类号】J292.1 【文献标志码】B 【文章
【关键词】散氏盘;草篆;金石气  【中图分类号】J292.1 【文献标志码】B 【文章编号】1005-6009(2016)20-0047-02  文字与书法经过西周中期的典范化,发展到西周晚期均已走向成熟,文字从现实世界的象形开始向理念世界上的象形演进,并且象形痕迹愈来愈弱化、符号化愈来愈强烈,篆书字形也愈来愈稳定——偏旁式样与字形组合都有一定的规律可循,并且形成了结构对称、排列整齐、大小均匀等特
摘 要:2016年浙江省各地中考物理试题编制思路清晰,突出对基础物理实验的考查,通过对实验的基础来考查学生思维的广阔性,通过实验的设计来考查思维的独立性,通过实验的分析来考查思维的逻辑性,通过实验的创新来考查思维的灵活性,试题考查层次多样、重点突出、方法灵活、思维多元。  关键词:实验试题;命题思想;例析  中图分类号:G633.7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3-6148(2017)4-00
[关键词]行书墓志;唐太宗;二王;李邕  [中图分类号]G292.1  [文献标志码]B  [文章编号]1005-6009(2018)37-0033-03  墓志由来已久,蔚为大宗,尤以六朝墓志、隋唐墓志和宋代墓志为著,不仅有丰富的史料价值、文学价值,而且也有丰富的书法价值。就墓志书法而言,其正体为主而草体为辅,正体为正格,草体为别格,正体之中以真书为主而隶书为辅,草体则以行书为主而草书为辅,各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