米兰魅力

来源 :安邸AD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pengtao2222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綠色风情


  从清爽的水绿色到时下流行的灰 绿色(图4),再到极具1980年代韵 味的复古深绿(图3),不同的绿色 将不同的家居产品调和成最接近 自然的天然色调。搭配灰白色、金 色等经典色彩,使家中更多了一 份沉稳与时髦。与棉麻、麂皮等天 然材质结合,更彰显夏日活力。


魅蓝来袭


  众多品牌在此季推出带有蓝色系的单品,正好为家中打破严肃氛 围。从Porada将蓝色座面与深色实木结合的坐凳(图5),到Turri一改 往前的严肃感,设计出颇具现代风格的蓝色波浪地毯(图4),再到 PROVASI将墙面用蓝色涂料粉刷成“待完成”状态(图1),蓝色已经不 自觉地成为了生活的最新“调剂色”。


高阶红粉


  今年米兰展为粉红色正身,扭转人们对其可爱幼稚的刻 板印象。Molteni&C红白相间的混纺面料沙发远距离呈现 出暗紫色调,Porada和Longhi出品的酒红色产品低调却保 有温度感。红粉色系彰显出更高阶的成熟魅力。


棕黄,从经典到时髦


  打破了人们对其“经典老派”的整体印象,搭配更加现代的设计,一众“黄色系”尽情演绎了从经典到时髦的华丽转身。“年轻”的柠檬黄与深色系结合,画龙点睛(图3);温暖的芥黄色最能带来慰藉感,配合高品质的皮革与丝绸,营造出格外亲切的家居氛围(图1)。


石材再度来袭


  以大理石为代表的一系列石材近几年风头正劲,今年的新趋势除了强调石材纹路之外,更注重其它材质与石材的拼接混搭。Barovier&Toso最新推出的小台灯将品牌代表性的水晶材质与黑色大理石进行创意搭配(图4);Visionnaire的大理石餐桌虽属同材质拼接而成,却在其中嵌入了品质一流的贵金属作为点缀(图1)……


融入建筑与雕塑感


  除颜色与材质趋势之外,各大家居品牌更将目光聚焦具有建筑与雕塑感的设计。从现代主义建筑中汲取灵感的餐桌与边柜,充满未来感曲线的躺椅(图5),酷似莫兰迪画作中的容器(图1),一件件充满艺术性的产品令人耳目一新。
其他文献
90年前,建筑大师邬达克曾在今天的番禺路、新华路、延安西路 一带设计了一个包括76个单体项目、涵盖各式风格的建筑群。如今 通过城市更新,当年神秘的历史保护建筑和封闭的生产性研究所陆 续开放,为社区居民提供多元服务的空间。位于长宁区番禺路381号 的幸福里就是一个优秀案例——由原上海橡胶研究所改造成的幸 福里和幸福集荟是设计师黄全的作品,他说:“在改造时,幸福里并 没有对原有‘里弄元素’进行放大,而
期刊
“我是天空里的一片云,偶尔投影在你的波心。”此情此景,我 们都怀疑设计师顾忆的灵感是从徐志摩的这首诗而来的。他却调皮 一笑道:“那天我们坐在这古老门槛上发呆,真的正好天上飘来一朵 云,投影在这院子的水面上,大家都觉得:哇,好美。”那是他眼中最 高级的装置——转瞬即逝,想要采撷下这天边偶然的一朵云,他和 自己的团队只好用了最“笨”的办法,亲手做出了这个四面皆可观赏 的云朵装置,轻盈“悬浮”在这个庭院
期刊
如果你不小心在前门的老胡同里迷了路,或许你会经过一处河 边,河畔有一座精致的古宅子,透过柚木窗窥探其中,你会发现里面 的人大多在安静地阅读杂志,或信步于书架边浏览。这是“春风习习 杂志图书馆”,诗意的店名取自“每一次手动翻页带来的空气波动, 如同春风拂面”。与多数书店不同的是,杂志是这里唯一的读物种 类。店内精选了300多种来自国内外的杂志,涉猎艺术、设计、攝影、 先锋文化种种,甚至也有已“停刊”
期刊
在香港岛的南端,Sylvie Lamboote一家住在赤柱海边一幢三层景观小别墅里,独特的山顶位置和室内设计,令室内外完美结合,别具风情。  在寸土寸金、格外看重私密性的香港,能拥有一栋临水而居、坐拥海景的房子是十分奢侈、幸福的事。Sylvie在意大利长大,6年前从英国搬到了香港,她和丈夫Federico及5个孩子住在一起。“我们一搬到香港就生活在赤柱,当时租住在旁边的公寓,我们非常喜欢这里。每天
期刊
生活于洛杉矶的意大利设计师Mattia Biagi在米兰设计周期间,于Rossana Orlandi的设计空间中展出了他的最新作品:将生活中的图像素材打印于大理 石表面上,拼凑成—个极具戏谑感的人脸形象椅背,正面则是单人座倚。—旁摆放的金属网编制蘑菇来自意大利设师Benedetta Mori Ubaldini。  1.模仿经典椅形,却以独特的手工工艺制作完成,蓝与绿的混合颜色搭配凹凸不平的表面,令
期刊
在店内咖啡区干净利落、“去修饰”之余,设计师好友王 喆定做的纯铁桌子分量厚重,沉淀下整家店的气质。  几位爱设计的年轻人各自发挥所长,攒出了一个 forsample,以独一无二的商品与一个“去修饰” 的空间,为你的生活注入“罕见于市”的口味。  当见到一位举着栗子的小人灯箱时,历经“七弯八拐”的我们终 于来到了目的地:forsample拂一个山坡,这是家如隐蔽坐标般有些 “特立独行”的店。fors
期刊
在经过一家大理石加工厂、一间木工坊与陶瓷作坊之后,我们来到这座低层 红砖建筑——A/D/O,MINI的创意孵化空间。与周遭相似的建筑特色令它隐身于布 鲁克林这片有着兴旺制造业的区域,并与东河对岸的曼哈顿摩天楼群形成鲜明对 比。这时,同行的空间运营总监NatePinslev看着远方,自信地说,“这里有着未来”。  空间后方的中庭正在进行一场艺术装置展,数座高达2米多的镜子柱体运转 着,其动态变化基于
期刊
鲜明的木质格栅结构布满了Wi"空间,上方层叠的白色色片令 人联想到对浩瀚书海的隐喻,言几又的王府中環新店就这样以一番 书香木色开门见山。单色冷、暖色灯光通亮于整体,这种冷色调内加 入暖色的光源设计有意暗示了一层含义:艺术看似“冷漠”,但真正 进入它时,就会被无尽的热情与创意包围——在这样的环境中,一 层空间主要售卖国内外的艺术、设计及摄影类等文化书籍,从杉本 博司影集到建筑灵感图册,信手拎起一本,
期刊
关于吃和中国人的餐桌文化,张爱玲曾写过一句:“中国人好吃,我觉得是值得骄傲 的,因为吃是一种最基本的生活艺术。”崭新的Together愚舍(以下称rrogether)餐厅内的玻 璃隔窗上也引用了另外一位女作家弗吉尼亚.伍尔芙在《一间自己的房间》里写的一句话: “One cannot think well,love well,sleep wellifhe has not dined well.”中文
期刊
广告人出身,蓬勃的好奇心和全天候开启的美物探索雷达曾使Juan生个人的“恋物癖”史上也创造过几个峰值:旅居雅加达时搜罗了很多印尼木质家具、古董、风土味的面具;多到一个餐柜都装不下的、来自全世界的器物;一度热爱的各式北欧风格家具家饰……,经历了“转型”,“连常常光顾的画廊也不太敢再去,怕自己经不住‘诱惑”。  现在,再遇到心动的物件,他总是会先停下来在心里默默问自己两个问题:“和居家相配吗?”“我会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