黄兴后人 与政治渐行渐远

来源 :南都周刊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ibyxpr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孙氏理想,黄氏实行”,黄兴的历史功绩一语可窥。百年家族枝叶繁茂,虽从政者不在少数,但均未能在这条路上走太远。
  
  北京前门西大街一栋普通居民楼,黄力工老先生的家稍显狭窄,卧室兼会客厅的墙面挂着一幅笔锋俊朗的横联:“爽气秋高”,这是辛亥革命领袖黄兴的手迹。
  横联是1913年秋天黄兴写给第二个儿子黄一中的。黄力工是黄兴之孙,黄一中之长子。彼时,清政府已经垮台,但黄兴及其战友亲手缔造的民国却处在危险之中,倡导议会民主的宋教仁被刺杀,讨伐袁世凯的“二次革命”失败,黄兴被迫流亡日本。
  在此危难关口,黄兴特向儿子赠送此联,鼓励他保持勇气和正气。那一年,黄一中刚满12岁,黄家又一次搬家,从长沙搬到了上海。
  黄兴英年早逝,出生于1940年代的黄力工未曾见过他,只能通过文字、老照片和父亲仅有的讲述来追忆祖父。
  有一次经历很特别,当时在外贸公司工作的黄力工接待了几个日本客户。他们久久地注视着黄力工。告别前,这些日本人告诉黄力工:“你长得很像中国的革命家黄兴。”
  卧室墙角的书柜里,摆放着几本有关黄兴的书籍。黄力工从中取出一个包裹,小心翼翼地打开,外三层,里三层,是一本《黄克强先生上国父述革命计划书》。这本书出版于民国时期,书页泛黄,详细记录了黄兴发动广州黄花岗起义的谋划和蓝图。
  黄兴及其所处的那个时代,已经随着时间车轮,轰隆隆过去一百多年。但每次翻开此书,依然会勾起黄力工及家人对百年家史的感叹。
  
  散尽家财
  多年前,黄力工追随祖父的足迹,东渡日本,到访祖父好友宫崎寅藏的老宅子。宫崎寅藏的后人热情接待了他,并向他指点了黄兴生前住过的房间。当晚,住在这个房间的黄力工,久久难以入睡,他颇有时空交错之感,似乎寻觅到了与祖父的交集。
  更多时候,他透过历史书籍试图走近祖父。
  一个秋高气爽的季节,在湖南长沙保甲局巷的一处宅院里,20多个穿着新派的年轻人正在聚会。其中一位身材敦实、短发蓄须、西装革履的年轻人是聚会的中心。他是黄兴,字克强,刚从日本留学归来不久。
  这一天是1903年11月4日,阴历九月十六,是黄兴虚岁30的生日。这批志同道合的读书人,以为黄兴做生日酒的名义,在彭宅办了两桌酒席。在举杯碰盏的掩护下,一个以推翻专制统治为目的的革命组织—华兴会宣告成立,黄兴被公举为会长。
  从成立华兴会到缔造民国,黄兴奋斗了8年,为此变卖家产,散尽家财。
  黄兴出生在浏阳河畔,湖南长沙县一处古朴典雅的大庄园里。从1874年出生到1893年入长沙城南书院念书,黄兴的大部分时间都生活在这里。
  老宅门前三口水塘并列,屋后是花园,护庄河环绕四周,终年活水流淌。黄兴的父亲早年曾经在此设馆授徒,并担任过地方上的都总,后又到长沙教馆,家境颇宽裕,添置了田产。
  黄兴长女黄振华曾经回忆,1897年,家中田地租与邻居种植稻米,一季稻米的收成约700-800石,折合70000-80000斤。
  华兴会成立后,需要联络新军、会党,组织起义活动,但没有经费来源。于是,黄兴劝说继母和妻子,卖掉了老家凉塘的“祖遗田产近300石”,最初是卖给了张家,后来张家又转卖给王家。
  30虚岁生日到30周岁生日的一年间,黄兴积极谋划在湖南率先发动起义,实现把湖南作为全国革命根据地的意图。1904年10月24日,阴历九月十六,黄兴满30岁生日。这一天,长沙紫东园黄家很热闹,黄兴的三个姐姐来到城里,一家人准备吃团圆饭。那时,黄兴已有三个孩子,长子一欧12岁,长女振华8岁,次子一中2岁。
  危险悄然逼近,华兴公司密谋在慈禧生日(阴历十月初十)发动长沙起义的计划,已经走漏了风声。11月初某一天的黄昏,在长沙圣公会黄吉亭牧师等人的掩护下,黄兴化装出城,后辗转到达日本,这时他被湖南巡抚行文通缉。
  父亲这一走就是八年。黄振华后来回忆,母亲隐姓埋名,拖儿带女,四处躲藏,日子过得拮据艰难。黄一欧年龄稍长,有被抓的可能,只好退学,四处躲藏。
  一年后,黄一欧流亡到东京,父子得以重逢。1906年冬,在孙中山、章太炎的介绍下,14岁的黄一欧加入中国同盟会,成为当时同盟会最小的会员。
  随后几年间,黄兴组织策划了萍乡、浏阳、醴陵起义,镇南关起义,钦州、廉州、上思之役,广州新军起义,广州黄花岗起义。在枪林弹雨中,黄兴成为革命军中的一把剑,与孙中山一起被称为“孙黄”。
  为了组织广州黄花岗起义,黄兴把18岁的儿子黄一欧也召集参战。以日本人身份作掩护,黄一欧把装了四个大行李箱的武器护送到同盟会香港统筹部。随后,黄兴又派儿子和其他三人打入广东巡警教练所。
  1911年10月10日,因计划泄密,武昌起义提前爆发。湖北军政府及宋教仁等人急催正在香港筹款的黄兴赴武昌主持大计。黄兴抵达后,军政府派人骑马举着上书“黄兴到”三个字的大旗,在武汉三镇革命军控制区跑了一圈,革命军顿时人心大振,黄兴的个人声望可见一斑。
  黄兴在汉阳鏖战时,儿子黄一欧在上海参加了攻打江南制造局的战斗。在南京前线,黄一欧收到了父亲寄来的一封信,信上只有8个字:“努力杀贼!一欧爱儿。”
  多年后,新文化运动的领袖胡适看到了这封信,发出感慨:“当年曾见将军之家书,字迹娟逸似大苏。书中之言竟何如?‘努力杀贼,一欧爱儿’八个大字,读之使人慷慨奋为而爱国。呜呼将军。何可多得!”
  就在父亲和兄长都忙于革命的时候,黄一中在长沙的家中慢慢长大。他很少见到父亲。在1903年秋至1904年秋,黄一中和父亲有过短暂的相处,那时他不满两岁。他在祖母、母亲和大姐的关爱下,度过了童年时代。现在已无从知晓长辈们如何跟他解释这一切。1912年,黄兴一家在分离八年后,难得地在南京和上海团聚,一家人拍了张全家福。
  不断有人提议让黄一欧去谋个官职,黄兴拒绝了,告诫儿子“现在不是当官的时候,要好好读点书”。他甚至连写两封信给继母,劝说她和妻子尽快搬离长沙的住宅,因为“现住之卢宅,今已捐入国民党”,用作国民党湖南支部筹备选举,还郑重地说:“此事关系我之信用。”
  
  走不远的从政路
  辛亥革命期间,流行“孙氏理想,黄氏实行”的说法。
  流亡日本期间,孙中山创建了中华革命党,但黄兴对加入该党需“以打手印为信誓”的做法不认同,认为这样做帮会习气太重,不愿参加。因分歧严重,孙中山要求黄兴“静养两年”,并要求黄兴禁止其亲信部下再公开说诸如“中国军界俱是听黄先生之令,无人听孙文之令者”的流言。
  1914年7月初,黄兴离开日本,远走美国。两年后,42岁的黄兴病逝于上海。他的灵柩沿江而上,从长江进入湘江,最后被国葬在岳麓山。
  黄兴病逝后,长子一欧、次子一中、三子一美、长女振华、幼女德华都为他守灵,四子黄一球还在襁褓之中。两个多月后,五子黄一寰(黄乃)降生,随母亲从上海返回长沙,参加了当局为父亲举行的国葬。黄一美、黄一球为黄兴的第二位夫人徐宗汉所生。
  黄兴给五个儿子分别命名:欧、中、美、球、寰,女儿的名字都有一个“华”字。他曾经发起创办《世界报》,希望人们以“世界之眼光为眼光,世界之生活为生活”。
  遵从父愿,黄兴的子女都先后在国外学习。黄一欧、黄振华留学美国,黄一中留学日本,黄一美留学法国,黄一球留学德国和美国。父亲去世后,尚未成年的黄德华和黄乃在长沙和祖母、母亲一起生活,黄乃后来留学日本,黄德华则在内战爆发后去了美国。
  子女中涉足政坛的虽然不算少,但都因各种原因,他们的从政之路走得不太远。
  黄一欧曾任长沙市政公所总理(相当于长沙市市长)、天津特别市政府参事兼特一区主任、立法院立法委员等职,但他厌倦了政治斗争和派系倾轧,1943年以养病为由离开国民政府,回到湖南老家。程潜主持湘政,他向程潜提出“走不得、打不得、只和得”的九字建议。国民党败离大陆前,先后三次安排黄一欧一家赴台湾,但黄一欧都拒绝了。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他先后任湖南省政府参事、湖南省政协副主席、全国政协委员。
  从日本东京帝国大学毕业后,黄一中在国民政府担任过铁道部参事、内务部统计司司长等职。黄力工告诉记者,建国前夕常说的中国有“四万万同胞”这个数字,就是父亲黄一中统计出来的。
  黄一球是程潜之婿,留学归国后他没有从政,而是选择了技术工作,在航空部门任机械工程师。1949年去了台湾,1964年在台湾病逝。黄一美和国民党元老张继的女儿结婚。国民党撤离大陆时,黄一美留在了上海,在国民党特务搞的一次暗杀活动中,被误伤,1951年在上海去世。黄振华则去了台湾,续任“立法委员”,1989年回到大陆,三年后在苏州病逝。
  在黄兴的子女中,小儿子黄乃接受了共产主义思想。他在日本留学期间,接触了中共地下党组织,参加了左翼的世界语运动,1937年6月被日本当局逮捕,后兄长黄一欧专程赶往日本,联络旧友,将他营救出狱。
  黄乃晚年回忆:“日本是我的第二故乡,我思想转变的基础就是在日本奠定的。”虽然他和父亲黄兴未曾谋面,但他们父子俩都在日本接受了新思想,在人生的关口完成了最关键的思想储备。只不过,黄兴接受的是革命、共和、议会制,黄乃则转向了共产主义。
  1937年9月,在南京参加“九一八事变六周年纪念会”后不久,黄乃决定去延安。那时,国共两党实现合作抗日,延安是不少进步青年心中的革命圣地。在国民政府任职的二哥黄一中,为弟弟送行。
  然而,黄乃的路途并不顺畅,由于早年读书时右眼受伤,加上长期在昏暗的油灯下阅读和写作,黄乃的眼睛后来完全失明。家庭也几经变故,但他不断摸索,新创了双拼盲文,被称为“盲文之父”。
  
  要文斗,不能武斗
  由于父亲和兄长忙于革命,黄一中较早地成了家里的当家人。他担心父亲的安危,在家要照顾祖母、母亲和小妹。抗战爆发后,黄一中把一家老小带到了重庆,并设法维持一家人的生活。他先后主持了母亲廖淡如和“广东妈妈”徐宗汉的后事。
  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黄一中在上海民政局工作,一家人则生活在苏州。黄力工在苏州出生,念完了小学和中学。
  1959年的一天,黄一中从上海返回苏州的家中,他找儿子谈话,聊到了辛亥革命。
  那时,黄力工被报考的清华大学拒录,只收到了南京动力学院的录取通知书,这让学习成绩在学校名列前茅的黄力工非常诧异。
  黄力工是老师眼中的尖子生,志在清华大学工程物理系,但清华没有把绣球抛给他。张家口一所解放军外语学院,也准备招收他,但这个希望也落空了。空军来招收飞行员,体检后剩下7个人,到了南京只剩两人。又经过一轮竞争,只剩黄力工一个,但他还是没被录取。
  黄力工不清楚自己未被录取的真实原因,但他打算放弃南京动力学院,再考一年。
  那是个以服从为天职的年代,而且黄力工出身特殊,不合常规的举动有可能引发一场风波。父亲反对黄力工的决定。
  于是,父子之间第一次正式谈到了辛亥革命,谈到南京是辛亥革命后临时政府所在地,祖父在那里担任过陆军总长。
  在父亲的劝说下,黄力工到了南京就读,没过多久收到父亲的来信。父亲鼓励他好好学习,并援引“天将降大任于斯人也,必先苦其心志……”这段名言激励他。父亲还在信里说,“你是我们家的长子,因为我政治上的问题,影响了你的入学。我很抱歉。但这个政治上的问题,我没有错,只不过因为碰到了政治运动。”
  黄力工这时候才明白,他之所以没被清华录取,是因为政审没有合格,父亲在单位被打成了右派,但对组织上提出要求,向家里隐瞒了。
  母亲曾经受过刺激,这也和政治运动有关。“建国后,搞运动,土改、肃反、三反五反。我母亲好强,受不了,精神上受过刺激,在上海住院很长时间,后来好了,但还是不能受刺激。”黄力工说。
  由于财政紧张,动力学院办不下去了,黄力工读了三年就提前毕业,被分配到一机部,来到北京。没多久,中央领导人提出中央机关搞“三三制”,就是三分之一在岗位上做工作,三分之一派下去调研,还有三分之一接受改造和培训。黄力工成为需要接受改造和培训的一员,先是到了太原,不久后又到了江西的一所干校。
  劳动改造了两年多。有一天,黄力工突然接到通知,“开会”,开会是个好的待遇。会上,军代表说,“你们以前援助马里和阿尔巴尼亚的项目没做完。”黄力工参加了这个项目,所以开会有他的份。
  一番讨论后,由于“祖国的需要”,黄力工等人奉命离开江西,来到上海。这段经历令他感慨:“那时候,没有选择权,人的尊严也没有。说你不行,需要改造,学习,天天思想汇报,却还要让你做技术项目。人,怎么忍受这些事情?”
  黄力工回到上海从事技术援助项目时,他年近70岁的“右派”父亲黄一中在上海的农场接受改造。
  找到父亲接受改造的地方并不容易,黄力工费了不少周折。到了地点,一个造反派头头挡住了他,“你有什么事,跟我说就行了。”黄说,“这些事跟你说不着,我要见我父亲。他被判刑了没有?”
  造反派头头说:“没有。”黄说:“合法的公民,为什么见不着?”
  经过这番交涉,过了二十分钟,两个红卫兵押着父亲走了进来。
  看着父亲蹒跚的脚步,黄力工很难过,但他安慰父亲,好好地在这里改造,事情会得到合理的解决。
  父亲很快又被带走了。黄力工决定告诫造反派头头,他怕他们胡来,“这是辛亥革命的后人,这是对国家有用的人。”“辛亥革命的时候,我父亲虽然年纪小,但在这个过程中也受过苦难。颠沛流离,四处逃亡。你怎么可以对他这样?你一定要听周总理的,认真地执行政策。要文斗,不能武斗。”
  黄家已经有好些年没有大团聚了。最近的一次,是在2004年10月,湖南各界在长沙纪念黄兴诞辰130周年。在众多来宾中,黄兴的亲属团最为引人注目,他们分别来自全国各地和美国、加拿大等地。第二代多已过世,第三代传承祖训,第四代风华正茂,而第五代初长成。
  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之初,黄家祖屋收归政府,分配给7户农民居住。1980年,黄兴故居纪念馆成立,一年后,农户们迁出,祖屋开始进行修复,直到2004年完成第三期修复工程。
  与许多革命领袖的故居相比,黄兴的故居显得有些落寞。黄兴手书的“笃实”、“无我”祖训,依然挂在凉塘祖屋的正厅里。这座祖屋几易其主,还见证了清朝、民国、中华人民共和国的政权更迭。
  为了纪念黄兴,当地被命名为黄兴镇。黄兴的雕像矗立在黄兴镇的中心位置。
  黄家并无后代留住于镇上,自上世纪初黄兴变卖家产投身革命后,黄家人便与家乡的凉塘渐行渐远,回首已有一百余年。而掩盖在他那把战刀上的厚重灰尘,仍没有拭去。
  
  (资料来源:《黄兴年谱》、《黄兴集》、《百年家族:黄兴》、《黄兴传》等。感谢黄兴的后人黄力工、黄伟民、傅建中以及湖南省委党校教授刘强伦的协助。实习记者曾明瑞对此文亦有贡献。)
其他文献
2019年双11期间,荣耀MagicBook 2019锐龙版笔记本电脑可谓挣足了眼球,成为3000元价位的爆品。双11过后仅仅半个月的时间,也就是2019年11月26日,荣耀又带来了另一款新品——荣耀MagicBook 14锐龙版。作为荣耀全面升级的新品,荣耀MagicBook 14锐龙版有哪些亮点呢?  时尚轻薄机身 钻切蓝边新设计  整体外观上,荣耀MagicBook 14锐龙版延续了荣耀Ma
在这个高清“横行”的时代,能够在桌面电脑上欣赏完美的高清视频是每一个发烧友的终极目标。想要真正体验Full HD高清的魅力,你的显示器必须提供1920×1080以上的分辨率(画面比例为 16∶9或16∶10),低于此分辨率的显示器虽然可以通过算法实现全屏显示,但画面效果却大打折扣。经历了多番降价后,目前拥有1920×1200分辨率的24英寸以及更大尺寸液晶显示器已经可以入手了。    高清主力—2
今年暑假你装机了吗?装机后又参加了本刊举办的“AMD杯暑假装机大行动——《微型计算机》帮你买单,升级活动了吗?如果答案是否定的那么真是把得大奖的机会白白放过了。请记住——”机会只给有准备的人。
【摘要】自主学习是提升自我能力的手段。中国进入新时代以来,无论是从社会的发展,还是语言本身的特点,抑或个人实力的提升角度来看,针对大学生英语自主学习能力的培养都具有跨时代的意义。本文从大学生的视角出发,讨论了英语如何高效输入的问题,探究了重复记忆的方式,以及增加英语知识输出的途径,从而全方位地培养大学生自主学习英语的能力。因此,大学生应当考虑知识输入与输出双管齐下的学习模式,从而养成自主学习能力,
13个董事席位,7席入手。显而易见,黄光裕家族正在大举收复失地。而随之而来的是,国美将重回扩张思路。    大股东掌权  陈晓已然告别,而张大中仍未进驻国美总部鹏润大厦,但这并未影响国美电器厘定未来发展计划。在国美电器的权力中枢——董事会,一场权力变局已经悄然完成,13个董事会席位中,黄家已7席入手。  这也意味着历时8个月,对国美电器董事局的一系列调整后,大股东黄光裕家族,已成功“复辟”。  我
安全是我们生活中永远避不开的话题,通过社区、学校、公司、媒体等社会各界的教育和宣传,安全意识也早已深入人心。对于大多数人而言,家庭生活占据了我们24小时中的大部分时间,因此家庭安全是我们需要考虑的重中之重,生活中越来越多的人也在考虑购买一套适合家庭使用的安防设备。不过,传统安防监控系统搭建繁琐且昂贵,导致很多家庭用户有心无力。好在随着智能家居的发展,近几年不少厂商也相继推出了适合家庭使用的智能安防
1974年,一头长发的乔布斯,从设计电子游戏的Atari公司辞职,他决定漂洋过海去印度朝圣,结果失望而归,佛国的漫游没有解决他内心的困惑和不安。  难以考证当时不满20岁的乔布斯内心是何想法,但痴迷于电子编程的他,后来通过一本《大众电子学》杂志,了解到一个叫“个人计算机”的盒子。兴奋的乔布斯发现,这正是他长久以来都想做的玩意。于是,他彻底放弃了精神上的隐士,选择了硅谷燃起的计算机潮流。  当时的硅
英语故事阅读时对英文故事语段、语篇的阅读,是运用所学短语、句型等对文本解读的过程。小学英语故事阅读教学现状不尽如人意,主要存在阅读重心失衡、阅读资源匮乏、阅读方法缺失等问题,这就需要我们找准目标,挖掘资源,实践尝试。  本次课例研究以“故事阅读的教学探索”为专题,选择的执教内容是PEP人教版义务教育教科书三年级下册第四单元“Where is my car”?Part C Story time “W
如果说主流级轻薄本在市场中比拼最多的是配置、价格,那么在高端轻薄本上我们则能切切实实地感受到厂商在轻薄本上的深厚技术积淀。无论是华硕、戴尔还是苹果、微软等厂商,他们在高端轻薄本上都有着自己对创新的理解。就拿今天体验的华硕灵耀X2(具体型号为华硕灵耀UX3000XN)来说,在轻薄、精美的机身设计下,我们能一窥华硕对于高端轻薄本的理解。  华硕灵耀X2采用一体化铝合金机身设计,既保证了机身结构的坚固性
昨夜雷鸣电闪,在刘公馆里伸着舌头蒸桑拿的我在骤雨声里幽怨还魂,如同候补饿殍望见赈灾粥碗,鸣冤草民撞见包拯出巡,又如溺水之人在苍茫海面抱住一个悬浮物,定睛一看居然还是充气娃娃。  再不下雨,我都要自燃了。在最新一轮PK中,我蜗居的长沙与重庆、杭州、福州一起晋身“新四大火炉”,而我家所在路段是长沙城温度最高的,每个夜晚,我都感觉自己在烈焰中很魏晋地炼丹。这样的生活很低碳,省煤气,拧开龙头就可以沏茶,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