服装设计专业计算机辅助设计课程混合式教学研究——以“卓尚班”为例

来源 :装饰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numifan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近年来,计算机辅助设计在服装设计专业里的课程地位在不断攀升.笔者认为,该课程应是将服装设计构思与计算机软硬件应用相结合,提升学生的设计作品完成质量,着重于结合艺术设计、着重于结合项目设计、着重于学生后继可持续发展能力培养的混合式教学.
其他文献
公共厕所设计是融合了人的需求、社会趋势、制度与政策、地方性文化、地域环境以及技术成本的综合系统设计.本文以西藏那曲地区一项公厕改造项目为研究对象,详述了设计研究与实践的过程,并进一步探索了当地与如厕文化相关的传统、价值观的变化与发展趋势,提出了一个以使用者为中心,尊重当地文化需要和价值观,同时满足其长期运作的可持续解决方案.最后本文将讨论在西藏及类似的民族地区实行这种方案的可能性以及潜在的障碍,反思在可持续产品服务系统设计中兼顾文化要素需要留意的方面,并总结了一套适用于民族地区的生态公共厕所系统设计原则.
本文以18世纪英国陶工对于宜兴紫砂的引进、理解、模仿和挪用以及本地创新作为观察框架,基于工艺视角,结合模仿创新理论,以英国陶工对宜兴紫砂的仿制与创新路径为研究对象,把对宜兴紫砂的仿制创新历史分期分为基本创新、改良型创新、根本性创新几个阶段,分析英国陶匠在其过程中通过对陶土原料、造型技术、装饰技术以及烧成技术的革新,实现了陶瓷工业技术的变革与产业调整,从根本上推进了本土陶瓷制造业的发展.
视觉营销行业需要具有国际化视野和扎实实践设计能力的人才.通过雨课堂和体验式教学改革实践的展示课程,能够最大程度地还课堂于学生,使其尽可能多地体验各种展示技巧和制作模型.同时证明了该课程能够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提高他们解决问题、团队合作和自我展示的能力,为之后类似的课程教学实践提供了参考依据.
“中国国际当代金属艺术展”源于2009年,历经多年的发展,已经成为展示世界优秀前沿的金属艺术作品、反映世界金属艺术发展潮流以及学术交流、探讨的重要学术平台.本次展览通过梳理当代金属艺术发展脉络,以“熔古·铸今”为题,通过全方位、多角度的呈现方式,力求展示传统技艺、设计理念、美学思想在当代金属艺术中的传承与发展,促进世界金属艺术文化交流,为金属艺术的未来发展提供启发和思路.
手工艺实践教学是以专业设计理论为基础,运用工艺技法对材料进行的教学实践活动.根据国家教育部对高校实践教学提倡的新要求,对皮革工艺基础手工艺实践课程进行改革,目的 是提升学生手工艺实践创新能力,引导学生们融合地域文化与传统文化资源进行产品创作,突出课程特色,调整课程目标,建设多维度创新创业平台,为培养大学生创新创业的能力以及创新创业项目的 孵化提供支撑.
民国时期女性胸衣的演变是女性身体观念变革的重要体现.从束胸到放胸,由肚兜到小马甲、新式抹胸再到西洋胸罩,胸衣在结构样式、系结方式和装饰上发生显著改变.本文从设计角度出发,分析民国女性胸衣通过造型样式的“渐变”演化、系结方式的组合改良以及由繁至简的装饰优化,诠释出民国时期女性“社会的”“解放的”和“反抗的”三大身体观念,揭示胸衣设计作为身体第二皮肤设计的重要性,以期为当下胸衣设计提供参考.
针对金秀盘瑶女性头饰的构成特征,本文从文化涵化的角度出发,采用田野考察法、文献研究法、象征人类学研究方法,对金秀地区盘瑶女性头饰的装扮方式、色彩搭配与图案意味进行实地考察.研究发现,盘瑶女性头饰蕴含了丰富的文化内涵与深刻的族群认同观.研究表明:她们之所以相比其他瑶族支系更注重对头部的装饰,不仅是对祖先“龙犬盘瓠”的崇拜,也是在面临族群迁徙所产生的文化涵化现象时,起到对族群边界划定和文化认同的作用.同时,盘瑶文化在迁徙过程中所形成的包容性和流动性,反过来赋予其装饰符号如“官印纹”“三王纹”等以更丰富的文化内
本文运用文献、文物和图像印证的研究方法,从蜀锦晕裥的历史沿革出发,阐述了其产生与发展的技术基础,在传统染织技艺范畴内,探讨了它与传统绞缬、西域缂织之间的交流互动,定义了其关系的源流,以追溯其可能的成因,借此将聚焦蜀锦晕裥这一非叙事性装饰纹样的新视角纳入蜀锦纹样的研究框架中.
在市井文化正逐步被现代都市文化、西方街区文化所取代的今天,如何有效保护市井文化成为亟待解决的问题.本文从历史街区改造与市井文化存续关系出发,以杭州小河直街和御街二十三坊为例,解读市井文化价值和地域特征,对比二者在市井生活原貌保护、符号记忆强化和文化活动激活方面的策略,并进一步探讨了杭州市井文化存续的问题和解决对策.
教育和经济密不可分,近年来区域经济的快速发展给大学既带来了机会,也带来了挑战.服装设计专业的学生毕业后能否顺利就业,是否适应市场,成为检验服装教育质量是否过关的重要标准.因此,应用型大学应重视并深入建设实践教学,把知识、能力和素质三者有机结合起来.通过卓尚创新平台,在产学研一体化的培养模式下,“学校一企业”模式的途径探索和深度研究具有重要意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