传统女性的现代演绎

来源 :电影评介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qiyongde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女性地位的提升依赖女性本体价值的自律。而女性的精神空间应该是女性本体价值的核心,影片《云水谣》正是向我们展示7这样两个注重精神独立的女主角形象,它体现了当代人对当代女性的价值追求。
  [关键词]精神空间 女性 云水谣
  
  年度爱情巨制《云水谣》上映仅十天票房就突破2600万大关,在上映前后都有古装大片围追堵截的情况下,《云水谣》的票房远远超过同期上映的进口大片《世贸中心》和《迈阿密风云》一面对如此好的票房成绩,中国电影家协会专门为《云水谣》举办了专家观摩会,与会专家纷纷指出,《云水谣》无论从剧情设置、拍摄手法、演员演绎还是数码技术应用上,都堪称中国版《泰坦尼克号》。《云水谣》的故事感动了很多人,特别是那份坚守一辈子的誓言,那种真诚让人久久不能释怀。为什么会取得这么轰动的效应呢?笔者认为,独立自主的精神空间是两位女主角之所以感人的地方,她们通过不同的方式表现出自己对于爱情的执着,虽然处于二十世纪四十年代的环境,但是她们演绎出现代女性都豁缺的那部分特质——独立。
  《云水谣》从上世纪40年代两个台湾年轻人陈秋水和王碧云的邂逅开始。陈因做家庭教师而来到王家,并与王碧云一见钟情,很快私订终身,但适逢台湾局势动荡,陈为躲避迫害从台湾辗转来到大陆,两人坚守着“等待彼此”的誓言而互相思念对方。作为军医的他奔赴朝鲜战场,饱经战争与炮火的洗礼。一边怀着保卫家国的热血豪情,一边默默思念海岸对面的亲人。此时他结识了战地护士王金娣,就像他与碧云一样,王金娣第一眼就爱上了陈,开始了对他执著的追求,并在战争结束后一直追随已援藏的他到了西藏当地的医院。由于海峡两岸的分隔,又几度寻找王碧云无果,在这种绝望中,王金娣的真情如同一道曙光照亮了陈秋水,陈秋水最终与她结婚了。此时身在台湾的王碧云则以儿媳的身份主动担负起照顾陈秋水母亲的重任,并从此开始了漫长而无望的等待,她发誓要用一生来寻觅爱人的踪迹。直到68年她终于得知了陈的消息——陈和妻子双双殉难西藏雪山。
  这个故事给我们描述出两个性格迥异的女性。一个是内敛的王碧云,她一直坚守着自己和爱人曾经许诺的誓言,期待重逢的那一天,而且还十几年如一日地默默侍奉陈的母亲。她一直在苦苦等待的就是一个结果,直到她知道心爱的人和他妻子遇难的消息,但仍然没有放弃对他的思念,当看到心爱的人后代的时候,那种情愫再次被勾起,是什么样的力量让她能够如此这般痴情?故事中另外一个女性是外倾性格的女孩,王金娣,当她第一次见到陈秋水,便不可救药的爱上了他,之后便是苦苦地追求,从此地到彼地,她都一路追随。直到最后那一刻她为了心爱的人把名字改成王碧云,从此愿作替代者的身份生活在爱人身边,这是什么样的情感让她可以舍弃一切?
  笔者认为是一种独立自主的精神,这点也恰恰是中国传统女性所缺失的部分。在《云水谣》这部影片中,王碧云的精神空间是独自守候着那份誓言,守候着对爱人的思念,历经多少年的变迁,唯一不变的就是那份真诚。她一直相信爱人很快就会回来。当知道陈秋水遇难消息时的那种无助、惊恐和失声恸哭那种无助的表情,甚至见到陈秋水儿子时的那种惊愕更是把她内心世界的活动发挥到极致。那么多年一个人孤独地守候着那份誓言,即使知道遇难的,在她心中仍然保存着那份爱。对于她来讲,那时候已经不是简简单单的在等待,而是一种精神上的超越,一直活在自己内心建构的世界当中,这个世界是属于她和陈秋水的,这也是支撑她能够好好地活下去的一份精神托付。即使是一直爱着王碧云的薛子路(片中的另一位男主角),他的“她等一个永远等不到的人,我一定还有机会”也打动不了王碧云的心,只因为在王碧云的心中,陈秋水是无法破灭的精神意象,一直相伴着她。
  相对而言,王金娣似乎没有太多的内心精神世界的活动,很单纯的、敢爱敢恨式的人物。王金娣的人物形象塑造得十分成功的,因为真实,她体现了一个女性本应有的一些本真的特质,更可以深层次地理解到她内心世界的活动。她在朝鲜战场上受伤,在手术台上因为娇气叫疼被军医拍打脸颊后,就留意上了陈。被陈拒绝之后的王金娣,伤心绝望之后转成为了陈的“妹妹”,只是希望能够永远在陈左右,虽然如此王金娣仍然无法不去爱陈,直到她追随陈到了西藏,并且愿意作为王碧云的替代活在陈的身边。这一系列的执著,都是缘于她内心不变的那份爱恋,对陈发自内心的爱。在王金娣的精神空间中,陈被她定格一辈子要追随的男人,不计后果的追随。让自己做出怎样的牺牲都愿意的追随。在王金娣和陈结婚的那个晚上,王金娣的一番独白,体现了她内心的所有想法。一个女人,明知道自己爱的人心里面还爱着别人,但一直在隐藏着那份嫉妒,那一刻她说了全部的心声,也是她这一辈子能够和陈在一起的最后的心结。
  在这两个女人的精神空间中,她们都包含了对爱情的向往和憧憬,一个是内敛的,另一个却是外倾的,所以带来了不同的结果、不同的人生。王碧云对于陈的思念是一种信守誓言的忠诚,她把对陈的挚爱一直藏于心中,默默不求回报地照顾着陈的母亲,王碧云用自己的一生来等候,陈在她的心中早已经成为一种可遥不可及的一种精神信仰。即使知道了陈的死讯,还一直在等候,这时候的等候已经不是普通意义上的等待,而是一种对于生活的坚持,并在以后的日子里,一直以此为信念坚持着。直到再次见到熟悉的面孔——陈的儿子之后,她的精神世界又一次被打破。化作最后血红的画、血红的雪山。王金娣是一个对爱情的执着者,虽然第一眼就爱上了陈,但是陈并不接受她,但是在王金娣心中这时候已经没有什么可以抗拒的了。她追随陈,最,后陈接受了,在结婚的那个晚上,她给王碧云敬了一杯酒,吐露了自己心中积蓄十年的情感。十年来,她努力地追随着他,陪伴着他,也从没有希望自己能够去取代王碧云,只是希望陈把自己作为王碧云的替代,而让她自己活在这个替代的影子。
  两个女人一直都活在自己的精神世界中,在她们的精神世界中他们不计较得失,只在于那份对生活的热爱,她们独立的精神世界是他们能够处理一切的根基。王碧云坦然面对薛子路,并且友情延续了一生。王金娣为了心爱的人舍弃了家庭,还把名字改成王碧云。这两个人物形象塑造之所以感人,笔者以为,这正是当代人对当代女性的诉求,是当代人女性意识的投射。那么,现实生活中的女性有那些缺失呢?
  1,男权社会的束缚。在男权化的社会里,女性的地位和权益大部分是作为主宰的男性所给予的,女性虽然一直没有停止抗争,可实际情况也仅仅局限在谋求与男性的平等上,而丧失作为女性,社会重要的一个生物性别的特质,而这个特质并不是建立在男性研究的基础之上,被男性所认可的女性特质,而是基于生理和心理所共有的女性独特的品质。从帮助中国女性解放小脚的李汝珍等人,到近现代涌现的一大批研究女性的学者也主要是男性,应该来讲在男权制的社会中,女性的形象是被塑造的出来,是依照男性的特质所复制出来的另一个男性弱化版本。
  2,女性理论塑造的缺失。女性一般都承担着家庭生活和社会生活双重身份,虽然社会生活的深度和广度总体上来讲不如男性所涉及的社会生活,但是也一直承担着社会生活的重要职责。在这样的生活空间中,来考量女性的精神世界对于女性处境的重要作用。米切尔在她的一项主张中,借鉴了阿尔杜塞德结构主义,提出女性处境的结构包括四个因素。这四个因素一起构成了一个“复合统一体”,同时还指出每个因素都有自己发展的特定水平。这四个因素分别为:生产、子女生育、性和子女社会化,可以看出在这四个因素中家庭在其中所占的分量,并在此基础上可以衍生出对于爱情的追求理解三。米切尔还认为社会约束是女性个体复归其自身属性的事实,即所谓的女性特质:心胸狭窄、妒嫉心强、缺乏理性、多愁善感、喜怒无常、依赖性强、自私自利、吝啬小气、消积被动、目光短浅、因循守旧,这些都是被社会所赋予女性的一些普遍的性格特征。这是女性主义研究中的一个理论派别,是在继承弗洛伊德精神分析的基础上衍生出来的精神分析女性主义,但是她们同样继承了弗洛伊德把社会性别差异和女性从属地位加以“自然化”的理论缺陷,她们在需求女性自身解放的同时,要把这些传统“去男性特质化”。所以很多问题的建立基础不是从教育女性本身的改变,而是从早期社会所赋予女性的社会性别进行分析、打破,而始终忽略了一点就是女性之所以是女性所特有的精神内涵。
  事实上,女性有很多特质是男性所不具备的,女性独立的精神空间对于女性的自立自强具有很大的作用。据人类学家研究,女性现象的基本特征是对生命的热爱、对人类的温情、对美的渴望、对个体感知的尊重。女性往往更关心家庭、下一代、人与人之间的平等等等。而女性的这些价值正是可持续发展观注重代际公平、代内平等的全面、和谐社会发展原则所要求的。可见,《云水谣》中的女性形象正是契合了当代人对当代女性的种种追求而得以成功。
其他文献
[摘要]电视片《孙子兵法》在全国热播之后,人们对孙子兵家思想的研究过程中,有一种研究观点认为孙子的爱兵思想实为大仁不仁,因为孙子的最终原则是为统治阶级服务,本文就电视片中所体现的孙子观点,结合古代诸杰出兵家代表人物的兵家观点以及古代政治家的政治观点,证实了孙子提出爱兵思想在历史上的积极意义与其对后世所产生的深远影响,同时作者强调了对问题的认识不应以偏概全。  [关键词]孙子 大仁不仁 爱兵思想
[摘要]摄影艺术是靠光线、影调、线条和色调等构成自己的造型语言。摄影艺术是以其形象创造为目的的,摄影是一种科学和艺术相结合的现代造型术。真正的摄影就是在生活的状态里寻求一个生活的态度。  [关键词]摄影艺术 形象 演绎    1839年摄影技术发明以来,其历史仅160余年,然而摄影的发展和其艺术地位的确立和摄影科技的发展紧紧相连,随着人们对文化和艺术的追求层次的提高,摄影者已经意识到摄影作品应在题
[摘要]《西区故事》的诞生是音乐剧史上的一个重要的里程碑,它的创作集中了当时美国艺术界最优秀的制作人,它所展示出的艺术魅力,为音乐剧的创作树立了一个新的标准,作为一部一经上演使长盛不衰的经典音乐剧电影,它不仅在专业界也在普通观众群体里受到经久不息的如潮好评,它那感人至深的剧情、魅力十足的音乐以及恰如其分的舞蹈都成为音乐剧申的传世经典、它必将长久冲击人们的视听。  [关键词] 《西区故事》 剧情
摘要 在电影动画的制作过程中,会产生各种类别的素材资料,利用MPEG-7标准申的颜色描述子为基础,将其运用到检索电影素材方面可以缩短制作周期、提高工作效率。  关键词 MPE6-7 影视素材检索 颜色特征 动画制作    1 引言    每部电影制作完成后,电影制作公司将有用的素材收集起来形成公司的素材库,以便在制作新的影片时利用以前积累的素材,这将大大缩短新影片的制作周期、提高工作效率,减少投资
[摘要]“成长”是个体的自我意识与外在的社会现实不断磨合的过程,也是青春期的焦虑、苦闷、寻找、期待等心理状态逐步得以调适的过程,电影《孔雀》将特定历史时期下的“成长母题”演绎为三段凝结着反叛与“弒父”情结的残酷青春物语,父辈/传统观念/家庭权威与子辈/正常人性/个体意志之间的矛盾冲突,直接导致了年轻一代在成长的历程中必然不断挣扎于反叛权威与认同命运的两极之间。  [关键词]《孔雀》叙事结构 成长
摘要 英国著名小说家夏洛蒂·勃朗特的代表作《简·爱》是世界文学经典之一,曾多次被改编成同名电影在全世界发行。在《简·爱》中作者张扬了建立在相互理解和平等基础上的和谐婚姻,体现了简·爱为维护人格尊严,为争取自由平等而勇于抗争的精神和实现自我的心路历程。  关键词 《简·爱》 新女性 成长 历程    英国著名小说家夏洛蒂·勃朗特的代表作《简·爱》发表于1847年,自该小说问世以来深深地打动了读者。小
尽管被称为“她世纪”的时代似乎已经悄然来临,女性形象不再是单一的传统的贤妻良母或花瓶型的陪衬,而是呈现出多姿多彩的生活状态,但另一方面,对女性美的描述依然逃脱不了“女人如花”的模式。即便是当今所谓的女强人也常常被人们冠之以“霸王花”或“铿锵玫瑰”的称号。以花喻人,尤其是女人,已是社会上司空见惯甚至用得很滥的譬喻,但从女权主义角度来看。这是一种典型的男性视觉,是对女性的一种性别歧视。因为“当女性外观
[摘要]不幸与幸运是辩证的,无论在什么样的坏境中,只有坚持不懈的追求和哲理性的寻求生存的机遇,才能成功。  [关键词]杰玛 理想的执着 生存的哲理    《贫民窟的百万富翁》获第81届奥斯卡8个奖项:最佳影片。最佳改变剧本。最佳电影剪辑。最佳原创歌曲,最佳原创音乐,最佳音效合成,最佳摄影,最佳导演。一部看似普通的电影,为什么在导演丹尼·博伊尔手里却获那么多奖项?从获奖背景来看,在经济危机的国际环境
[摘要]导演王家卫在《东邪西毒》中借古代西部的时空,用后现代的手法把故事的时间、空间切割成零碎片断,来表达电影的主题,展现独特的电影风格,表现出渗透在影像碎片当中的都市隐喻与后现代情感意识。  [关键词]都市时空 影像碎片 后现代    从1988年的第一部电影开始。王家卫表达着几乎同一个母题,“世纪末的绝望和绝望中的追寻,在逃避和记忆之间暂时的居停”。在展示这些主题时,王家卫把故事的时间、空间切
[摘要]电影在自己成长的过程中已经形成一些经典元素,一些标准符号,可以让观者在瞬时悟出一些生活中的“道”。借好莱坞经典爱情片《魂断蓝桥》解读浪漫爱情的元素。  [关键词]电影艺术 经典 爱情 元素    一个聪颖的人,应该选一部好电影,在120分钟里体悟一些爱情之道。  禅师流传下这样一个故事:有一个掉下悬崖的人,手上仅有一根树枝成为挽救生命的最后一线希望,可是一群耗子正在啮咬这根树枝,而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