阿奇霉素与左氧氟沙星在慢性支气管炎治疗中的应用及评价

来源 :中国医药指南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sun593792820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目的观察并评价对慢性支气管炎患者联合应用阿奇霉素与左氧氟沙星进行治疗的临床效果。方法选取我院收治的102例慢性支气管炎患者为研究对象,入选时间为2017年3月至2019年2月。按照随机数字法将其分为对照组(单纯采用阿奇霉素进行治疗,51例)与观察组(联合应用阿奇霉素与左氧氟沙星治疗,51例)。统计两组患者的症状改善时间、药物治疗有效率以及不良反应发生情况,并进行评价。结果①症状消失时间方面,观察组患者的发热、呼吸困难、肺啰音以及咳痰咳嗽等症状的消失时间均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②治疗总有效率方
其他文献
目的探讨血清同型半胱氨酸联合血栓弹力图(TEG)评估急性创伤患者凝血功能障碍的临床价值。方法择取2017年3月至2020年3月规划研究时区,并就该时区中抽取出本院收治的89例严重创伤患者设为本研究样本对象。依据是否具凝血功能障碍予以分组。对照组对象无凝血功能障碍(44例);观察组对象具凝血功能障碍(45例)。分析比对两组对象血栓弹力图、Hcy水平以及凝血功能指标。结果观察组凝血反应时间、凝血块形成时间均大幅度高于对照组,而凝固角、血栓最大振幅则明显低于对照组,各项比对结果均差异显著(P<0.001)
目的探讨老年精神分裂症患者体内血浆D-二聚体水平的意义。方法选取2018年1月至2019年月在沈阳市精神卫生中心就诊的80例老年精神分裂症患者为试验组,同期的非精神分裂症80例为对照组,比两组患者的D-二聚体、凝血活酶时间(APTT)、凝血酶时间(TT)。结果试验组D-二聚体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试验组凝血活酶时间(APTT)、凝血酶时间(TT)均短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老年精神分裂症患者体内存在高凝现象,凝血时间延长,临床医师应该予以重视。
目的探讨酶联免疫吸附法影响乙型肝炎五项临床检测结果的因素。方法选取2018年1月至2019年1月在沈阳金域医学检验所有限公司实验室诊断部的200例乙型肝炎五项临床检测样本,应用酶联免疫吸附法(ELISA)检测血清中的HBsAg浓度、HBsAb浓度、HBeAg浓度、HBeAb浓度和HBcAb浓度五项标志物临床浓度。结果抗凝剂处理过的标本阳性率与未经抗凝剂处理过的标本阳性率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标本水浴加热20 min的阳性率检测结果与标本水浴加热30 min的阳性率及标本水浴加热40
目的分析替加环素对ICU多重耐药菌感染患者进行治疗对患者免疫功能的影响和临床效果。方法将2018年4月至2019年4月到我院ICU实施治疗的96例多重耐药菌感染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48例。观察组以头孢哌酮舒巴坦联合替加环素治疗,对照组常规实施头孢哌酮舒巴坦治疗。比较两组患者经不同治疗后的效果。结果①观察组[93.75%(45/48)]的治疗总有效率明显高于对照组[75.00%(36/48)],有统计学差异(P<0.05)。②观察组[4.17%(2/48)]的不良反应发生率和对照组[6.2
目的评价胰岛素+利拉鲁肽对肥胖2型糖尿病进行治疗的临床效果。方法对2018年4月至2019年8月我院收治的64例肥胖2型糖尿病患者以随机方法分为观察组与对照组,均32例。分别对两组患者通过胰岛素联合利拉鲁肽和单纯胰岛素治疗,对比两组治疗效果。结果观察组[90.63%(29/32)]的血糖控制有效率高于对照组[65.63%(21/32)],有统计学差异(P<0.05);观察组[6.25%(2/32)]的不良反应发生率无异于对照组[6.25%(2/32)],无统计学差异(P>0.05);观察组的空
目的探究盆底康复训练配合生物电刺激及按摩对产后腹直肌分离的护理干预效果。方法选择2020年9月至2021年5月产后腹直肌分离患者90例作为研究对象,采用双盲信封法进行分组,分成对照组(行盆底康复训练)和观察组(行盆底康复训练配合生物电刺激及按摩),每组45例,比较腹围、腹直肌分离恢复情况。结果观察组与对照组患者治疗前脐上围、脐围和脐下围相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两组脐上围、脐围和脐下围均明显减小,且观察组显著小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护理干预2周后,观察
目的探讨对产褥期产妇给予以家庭为中心的产科护理干预的临床效果,并分析其对预防产后抑郁方面的影响。方法选取2016年1月至2018年1月在我院分娩的80例产妇,根据不同护理分为两组,对照组(n=40)接受常规护理,观察组(n=40)接受以家庭为中心产科护理,对比两组产妇护理前后心理变化和抑郁程度以及生活质量和护理满意度。结果护理后观察组产妇SAS、SDS评分(30.16±2.75)分、(26.60±2.15)分与对照组(46.72±4.70)分、(39.68±2.04)分相比较,差异明显(P<0.05
目的疾病控制机构卫生微生物检验质量与控制管理分析。方法选择本疾控中心于2020年1~12月检验科工作人员共10名,进行微生物检验共400次,其中2020年6月之前未实施质量管理,2020年6月之后实施质量管理控制管理措施。对比在实施管理措施前后的检验效果,并对在检测过程中可能影响微生物检验质量的因素进行统计和分析,且予以相应的总结和分析。结果本次所选400例卫生微生物检验结果的研究对象中,影响微生物检验质量的因素主要包括检验人员素质、设备配置、检验环境及检验结果,其中占比最多的为检验人员素质和设备配置;在
目的评价应用肺表面活性物质对新生儿呼吸窘迫综合征进行治疗的临床效果。方法将2018年2月至2019年10月到我院进行治疗的200例新生儿呼吸窘迫综合征患儿应用抽签法则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均为100例。对两组患儿均进行常规的基础治疗,观察组配合猪肺磷脂注射液治疗,对照组患儿应用牛肺磷脂注射液治疗,分别比较两组FiO2、PIP、PEEP值差异性情况。结果经过不同方法治疗后,观察组患儿的机械通气参数(FiO2、PIP、PEEP)均低于对照组,差异存在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对新生儿呼吸窘迫综合征在
目的探究孕足月胎膜未破与胎膜早破残留羊水过少对围生期结局的影响。方法回顾性分析我院2017年7月至2019年6月收治的185例产妇,其中62例确诊为胎膜早破残留羊水过少,纳入A组,62例确诊为胎膜未破残留羊水过少,纳入B组,61例羊水正常产妇,纳入C组,对比产妇分娩结局和新生儿结局。结果3组产妇分娩结局比较,A组和B组产妇剖宫产、产褥病以及羊水污染的发生概率均显著高于C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3组新生儿结局比较,A组和B组新生儿出现胎儿窘迫概率均显著高于C组,具统计学意义(P<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