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机碳流失对土壤侵蚀的响应及其驱动因素:基于Meta分析

来源 :环境科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vbwu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土壤侵蚀是土壤有机碳(SOC)流失的主要驱动力,在全球碳循环中发挥着重要作用。评估侵蚀作用下SOC流失的主要驱动因素及其影响程度有助于深入理解土壤侵蚀作用下SOC的流失机制。因此,通过Meta分析方法,基于2007~2021年间国内外期刊上发表的24个案例,研究了不同气候因素(气候类型、降雨量和降雨强度)和土壤因素(土壤类型、容重和团聚体粒径)条件下土壤侵蚀对中国SOC流失的影响。结果表明:①与无侵蚀扰动相比,侵蚀作用下SOC含量显著下降(整体下降16.0%),表现出明显的负响应特征;②侵蚀背景下SOC对不同因子的负响应程度为:降雨强度(65.0%)>降雨量(24.3%)>土壤类型(21.4%)>容重(20.2%)>团聚体粒径(16.5%)>气候类型(9.1%);③主成分分析显示,侵蚀背景下气候因素相对于土壤因素是影响SOC流失的主导因素,降雨强度则再次显示为关键影响因子。深入分析我国土壤侵蚀作用下SOC流失特征及其影响因素,为系统理解土壤侵蚀在碳循环中的作用提供了理论参考。
其他文献
目的:探究当代大学生集体主义精神与人格特质间的关系。方法:使用spss21.0处理.数据,采用方差分析、相关检验等统计学方法对数据进行处理和分析。结果:.当代大学生的集体主义精神占68195%;当代大学生的集体主义精神与个体的年龄,生源地无显著差异(P>005).;当代大学生的集体主义精神和人格特质中的神经质,外.倾性,开放性,友善性,严谨性均有显著性相关(P<001);而个人主义精神与神经质,严
背景:新冠肺炎疫情期间大学生心理健康问题的前期研究结果存在不一致。本研究试图使用异质性视角,通过潜增长混合模型,从疫情开始,到随后的解封,再到充满不确定性常态化防控阶段,估计中国大学生心理健康问题的不同发展轨迹,并找出与之相关的因素。方法:本研究在中国广东省22所高校的大学生中进行了大样本调查。研究分五个调查时段进行:2020年2月3日至10日(T1);2020年3月24日至4月3日(T2);20
老年教育是应对人口老龄化、实现教育社会化的重要举措。本文立足于系统理论视角,以T市老年开放大学老年教育实践为例,分析了当前老年教育工作存在的不足,提出了从教育机会、服务模式、增权赋能、师资队伍、多元参与、氛围营造等六个维度构建“开放式”老年教育体系的路径策略。
在“十四五”推动文化和旅游融合发展的规划背景下,文章切入公共图书馆文创产品这一细分领域,从狭义文创的视角出发,梳理其他省市公共图书馆文创产品的理论模式与开发经验,在此基础上与山西本土实际相结合,以期为山西省图书馆文创工作予以参考支持。文章认为,山西省公共图书馆文创应注重挖掘在地文化、布局知识产权、吸收其他文化文物单位优秀经验、牢记初心与使命。
人格特质是个体心理和行为的内在反馈机制,对用户社交网络数据进行人格预测可以更好地进行用户画像、心理问诊等工作。传统的人格研究常依赖用户参与或捕捉文本特征路径单一,针对此问题构建了融合多通道信息的社交网络人格预测模型(MCIPP),在深度学习框架内用客观行为数据自动预测用户人格特质,并分析用户在线行为与其线下人格特质是否具有一致性。具体而言,利用双向长短期记忆网络(BiLSTM)和注意力机制(Att
学位
社会生活噪声污染防治是生态文明建设的一项重要内容,同时也是为满足人民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的需要。湘西自治州是湖南省主要的欠发达地区、少数民族地区和生态脆弱地区。完善湘西自治州的社会生活噪声污染综合执法体制机制,有利于推进“美丽湘西”建设,助推湘西州经济高质量发展。首先,要合理划定社会生活噪声污染综合执法的权限范围;其次,要理顺社会生活噪声污染综合执法的管理体制;最后,要加强社会生活噪声污染综合执法队
以人类命运共同体为视角,对提升中国国际话语权进行分析不仅符合中国的发展要求,也蕴含世界人民的共同价值实践。这一伟大构想是中国对全球治理提供的中国方案,凸显了中国的大国责任。人类命运共同体理念的提出对提升中国国际话语权有显著的影响。这一理念充分展现马克思主义的人类情怀,增强中国国际影响力,建设全球治理新秩序,为世界发展提供中国智慧,为人类进步提供中国方案,引领人类走向美好未来。
面向新能源汽车融汇新材料、智能网联、移动互联等技术的发展规划,铝合金等轻质材料在新能源汽车中受到了青睐。铝合金材料在车身结构中的成功应用不但取决于先进的成型工艺,还依赖于可靠的连接技术。双脉冲熔化极惰性气体保护焊(Double-pulse Metal Inert Gas Welding,双脉冲MIG焊)因具有较高的自动化程度和焊接效率,成为了铝合金车身制造领域应用最广泛的连接工艺之一。然而,焊接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