局部糖皮质激素对慢性鼻炎患者鼻腔菌群及pH值的影响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sesame_1975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目的

观察糖皮质激素鼻喷剂对慢性单纯性和慢性肥厚性鼻炎患者鼻腔菌群(需氧菌及真菌)及酸碱度的影响.同时评价其临床疗效.

方法

对42例慢性单纯性和慢性肥厚性鼻炎患者单纯接受局部糖皮质激素鼻喷剂(布地奈德,Budesonide,商品名:普米克)治疗8周(256 μg/d),检测其治疗前后鼻腔菌群(需氧菌及真菌)分布情况、pH值及症状体征分级记分.

结果

①鼻炎组42例标本中,治疗前细菌检出率为88%,共检出需氧菌53株,分别归7属9种;治疗后检出率为90.47%,检出需氧菌46株,分别归8属10种;需氧菌群总体分布结果和同种细菌配对样本的统计结果显示,治疗前后差异无统计学意义(&#967;2=0.416, P>0.05);②治疗前后的真菌培养均为阴性;③鼻炎组治疗后鼻腔黏液pH值(x±s)为7.70±0.23,与治疗前的7.90±0.39相比,明显下降(t=2.72,P<0.05);④症状评分中治疗后与治疗前相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而体征评分治疗前后对比则无明显变化.

结论

糖皮质激素鼻喷剂局部应用8周是比较安全的,一般不会引起鼻腔需氧菌群的改变和真菌生长,可以部分纠正慢性单纯性和慢性肥厚性鼻炎患者鼻腔黏液pH值,改善患者的临床症状.

其他文献
患者 男,49岁.入院前1周因反复头痛、食欲不振,MRI检查发现左侧蝶窦内致密影(图1),提示蝶窦肿瘤.在外院行经鼻中隔入路蝶窦手术,术中发现手术损伤穿通颅底,取大腿皮肤修补.
自1991年以来,我们对5例具有明显手术指征的外伤性面瘫患者行中颅窝进路面神经探查减压术,取得了较满意的临床效果,报道如下.; 5例均为男性(河南省新乡市第一人民医院2例,山东省烟台毓璜顶医院3例),年龄30~46岁,平均40岁,面瘫2个月以内就诊者4例,7个月就诊者1例.其中车祸3例,货用电梯高空坠地事故1例,被他人用棍打伤头部1例.5例均有耳出血史,纯音测听4例为混合性聋,依据气导听阈评定:中
期刊
《中华耳鼻咽喉科杂志》已经走过了51年的光辉历程.半个多世纪以来,在历届编委和审稿专家的无私奉献和大力支持下,<中华耳鼻咽喉科杂志>为我国耳鼻咽喉科学的发展和耳鼻咽喉科医师的培养做出了巨大贡献.随着耳鼻咽喉科学研究范围的不断发展,尤其是最近几年来,临床耳鼻咽喉科的业务范围已经由原来的耳鼻咽喉疾病发展到包括头颈部疾病和部分颅底疾病等,为此部分综合医院的耳鼻咽喉科已更名为耳鼻咽喉头颈外科.为了满足学科
期刊
期刊
鼻内镜微创外科技术在中国发展到今天,无论从什么角度和层面上来看,由专科学会主持建立一个规范性、导向性的鼻内镜微创外科技术分级、培训体系和准入制度的国家标准是很有必要的.下面我简要地谈几点个人意见.
随着鼻内镜下外科手术的广泛开展,其手术并发症发生的风险并不亚于传统手术[1],May等[2]报道总的并发症发生率为7.8%,其中严重并发症为0.9%,脑脊液鼻漏发生率为0.23~2.9%[3,4] .由于其易导致颅内感染,适当且有效的治疗显得越来越重要.我科1999-2003年鼻内镜鼻窦手术共出现的5例脑脊液鼻漏,现将治疗修补情况报道如下.
期刊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