缬沙坦联合复方丹参滴丸对2型糖尿病合并高血压病人胰岛素抵抗及胰岛β细胞功能的影响

来源 :中西医结合心脑血管病杂志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A136C316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目的 探讨缬沙坦联合复方丹参滴丸对2型糖尿病(T2DM)合并高血压病人胰岛素抵抗及胰岛β细胞功能的影响.方法 选择吉林医药学院附属医院收治的196例T2DM合并高血压病人为研究对象,将病人随机分为观察组与对照组,每组98例.两组均接受皮下注射胰岛素或者口服降糖药物治疗,对照组应用缬沙坦治疗,观察组在对照组基础上联合复方丹参滴丸治疗,两组疗程均为2个月.比较两组治疗前后血压、空腹血糖(FPG)、糖化血红蛋白(HbA1c)、尿微量白蛋白排泄率(UAER)、胰岛素抵抗指数(HOMA-IR)、胰岛β细胞功能指数(HOMA-β).结果 治疗后,两组FPG、HbA1c及UAER均较治疗前降低,且观察组降低更明显,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HOMA-β均较治疗前升高,HOMA-IR均较治疗前降低,且观察组改善更明显,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收缩压、舒张压均较治疗前降低(P0.05).结论 缬沙坦联合复方丹参滴丸治疗2型糖尿病合并高血压,可以降低病人血压,改善胰岛β细胞功能及胰岛素抵抗.
其他文献
目的 探讨岭南地区心力衰竭病人中医证候与发病节气的关系.方法 选取2013年—2019年广州中医药大学第一附属医院住院病历管理系统中632例心力衰竭病人,对其中医证候、发病节气等进行回顾性分析,并利用圆形分布统计法分析发病节气高峰点.结果 632例病人中,男342例(54.1%),女290例(45.9%);青年(<40岁)33例(5.2%),中年(40~64岁)195例(30.9%),老年(≥65岁)404例(63.9%).心肾阳虚证(26.0%)与气虚血瘀证(23.0%)为最常见的两个证候;小暑为发病率
目的 探讨益心附葶饮对腹主动脉缩窄致心力衰竭大鼠心室重塑及心肌组织中mRNA表达的影响.方法 雌性SD大鼠用腹主动脉缩窄法制作心力衰竭大鼠模型,将造模成功的20只大鼠随机分为模型组、中药组,另设10只穿线不结扎的大鼠作为假手术组,每组均为10只.中药组给予益心附葶饮灌胃3.5 g/(kg·d),假手术组和模型组给予等体积蒸馏水灌胃.8周后,Masson染色法测定心肌组织胶原蛋白分布及含量;实时荧光定量聚合酶链反应(RT-PCR)测定心肌组织中转化生长因子β1(TGF-β1)、Smad3、Smad7的mRN
目的 探讨中危非瓣膜性心房颤动病人的抗栓治疗效果.方法 选取2017年9月—2019年12月在贵州医科大学附属医院及贵州医科大学附属乌当医院门诊及住院治疗的CHA2 DS2-VASc评分1分的心房颤动病人349例.按口服药物不同分为脑心通组(110例)、阿司匹林组(122例)、华法林组(117例).收集病人的临床资料,电话及门诊随访12个月,记录各组临床事件(全因死亡、心力衰竭、心肌梗死、缺血性脑卒中、出血事件及总临床事件)发生情况.结果 3组吸烟、性别、体质指数(BMI)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
重度主动脉瓣狭窄是常见的心脏瓣膜疾病,对于有严重症状的病人,外科主动脉瓣置换术是传统的治疗方法.随着新技术、新设备的开发以及术者手术经验的提高,经导管主动脉瓣置换术已成为无法行外科手术或手术风险较高的严重症状性主动脉瓣狭窄病人的有效治疗方法,其适应证范围也在不断扩大.本研究经导管主动脉瓣置换术的现状(入路、并发症、术后抗血栓)及进展进行综述,为主动脉瓣疾病病人的治疗提供参考.
目的 观察银杏蜜环口服溶液治疗微血管性心绞痛的临床疗效.方法 将80例微血管性心绞痛病人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分为两组,每组40例.对照组给予常规抗心绞痛药物治疗,试验组在常规治疗基础上加用银杏蜜环口服溶液.治疗2个月后,比较两组临床疗效、西雅图心绞痛量表(SAQ)评分以及心电图平板运动试验改善情况.结果 试验组总有效率为82.5%,高于对照组的52.5%(P<0.05).治疗2个月后,试验组SAQ评分较对照组升高(P<0.05),心电图平板运动试验结果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 常规抗心绞痛药物联合银杏
目的 探讨隔药饼温和灸治疗阳虚水泛型慢性心力衰竭伴双下肢水肿的疗效.方法 选取2017年5月—2020年5月平顶山市中医医院收治的阳虚水泛型慢性心力衰竭伴双下肢水肿病人180例,按照住院号末尾数的单双号分为试验组(90例)与对照组(90例).对照组予以单纯温和灸治疗,试验组予以隔药饼温和灸治疗,两组均以4周为1个疗程.比较两组治疗前后尿量、心功能指标、水肿症状积分、明尼苏达心力衰竭生活质量量表(MLHFQ)评分及双侧踝关节、踝上10 cm的小腿周径.结果 治疗前,两组左室射血分数(LVEF)、24 h尿量
目的 系统评价益气养阴、活血通络法治疗糖尿病合并心律失常的临床疗效.方法 计算机检索MedLine、中国知网、万方、维普、中国生物医学文献数据库等近10年公开发表的益气养阴、活血通络法治疗糖尿病合并心律失常的随机对照试验或半随机对照试验,并用Jadad评分评价纳入研究的质量,采用Cochrane协作网专用软件RevMan 5.3进行Meta分析.结果 共纳入8篇文献,涉及816例病人.两组症状疗效比较:Meta分析结果显示,治疗组显效率高于对照组[RR=1.36,95%CI(1.15,1.61)];治疗组
目的 研究骨髓间充质干细胞外泌体(BMSCs-exo)对高血压大鼠血管内皮的影响及机制.方法 体外分离培养获取大鼠骨髓间充质干细胞(BMSCs),诱导形成BMSCs-exo.选取12周龄雄性自发性高血压大鼠(SHR)40只,随机分为BMSCs-exo组(10只)、对照组(10只)、miR-132-3p高表达组(10只)、miR-132-3p空载组(10只),另选取雄性WKY大鼠为健康组(10只).BMSCs-exo组予以尾静脉注射BMSCs-exo,每次30μg,隔日1次,连续注射7次;miR-132-3
自噬是一种通过“自我消化”来满足细胞本身的代谢需要及更新的过程,其具有双重性,适度自噬可以促进机体生存,然而自噬的不及或过度都会导致内环境失衡,此为自噬的“促进生存”和“诱导死亡”两种状态,其与中医阴阳理论的对立制约、互根互用有着相似的内涵.高血压属于中医学“眩晕”的范畴,高血压的发生与阴阳变化密切相关.本研究尝试从中医阴阳理论探讨细胞自噬在高血压病中的作用.
目的 分析脂蛋白a[Lp(a)]与冠心病病人冠状动脉病变程度的关系.方法 选择经冠状动脉造影确诊为冠心病的病人322例,按照入院第2天空腹血浆Lp(a)水平分为3组:A组[Lp(a)<116 mg/L,107例]、B组[Lp(a)116~<288 mg/L,106例]、C组[Lp(a)≥288 mg/L,109例].根据冠状动脉造影结果计算出SYNTAX评分,评估血浆Lp(a)水平与SYNTAX评分以及冠状动脉病变严重程度的关系.结果 3组合并颈动脉斑块、糖尿病、心肌梗死比例及左室射血分数、三酰甘油(T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