低温对水稻突变体cisc(ta)苗期抗氧化系统和氨基酸积累的影响

来源 :安徽农业科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tgw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目的]对低温胁迫下苗期水稻(Oryza sativa L.)进行耐冷性生理学和形态学鉴定,为耐冷相关基因定位和克隆奠定基础.[方法]以耐冷籼稻材料P1211和冷敏型籼稻突变体cisc(ta)为试验材料,于苗期在人工气候箱中进行低温胁迫处理(12℃),以适温处理(25℃)的参试材料作为对照,研究低温胁迫对水稻冷敏感突变体cisc(ta)苗期抗氧化系统和氨基酸积累的影响.[结果]与适温处理相比,P1211和cisc(ta)在低温下幼苗株高、冠鲜重、冠干重、最长根长、根鲜重、根干重显著下降;同时叶片抗氧化酶活性(SOD、POD、CAT),可溶性蛋白,光合色素含量不同程度降低,冷敏型籼稻突变体cisc(ta)幼苗的降幅大于耐冷籼稻材料P1211;此外,在长期低温胁迫下,突变体cisc(ta)叶片丙二醛含量极显著增加,而P1211无显著差异.低温胁迫后P1211和突变体cisc(ta)的脯氨酸、精氨酸、天冬氨酸、谷氨酸、赖氨酸含量极显著增加,而亮氨酸、甲硫氨酸、异亮氨酸的含量极显著降低,其中突变体cisc(ta)精氨酸的含量增幅最大.恢复正常处理后,突变体cisc(ta)叶片光合色素含量恢复到正常(CK)水平,但株高显著变矮,成熟期结实率和产量降低.[结论]低温胁迫处理影响突变体cisc(ta)幼苗生长特性,降低了叶片抗氧化酶活性,提高了脯氨酸和游离氨基酸的含量.该研究加深了对水稻苗期耐冷性生理基础的全面认识,并为相关基因的克隆及水稻耐冷分子育种奠定基础.
其他文献
[目的]研究碳点(CDs)对作物种子萌发及生长的影响.[方法]采用微宇宙培养系统,探究10 mg/L下CDs处理对菠菜(伏播611)种子发芽性能及幼苗生长的影响.[结果]在菠菜种子培植10 d后,CDs处理的菠菜种子萌发率为69.0%,显著高于对照组(46.0%,P<0.05).CDs增加了菠菜幼苗的生物量,相对于对照组,鲜重提高30.1%,干重提高55.3%.CDs上调了菠菜种子的水通道蛋白基因表达,增加对水分的吸收,促进菠菜种子萌发及生长.[结论]CDs可以作为一种优良的纳米材料应用于现代农业发展中,
概述了双目视觉技术与基于双目视觉的三维重建方法,介绍了基于双目视觉的三维重建技术的发展历程,分析了近几年基于双目视觉的三维重建方法在重构植物三维模型中的应用进展,提出了一种基于双目视觉技术的茶梢冠层三维重构的方法.该方法具有成本低廉、易于实现、受光照影响小、实时性好等优点,适合在自然环境中对果实、植物冠层等进行三维重建,可为果蔬采摘、植物生长状况监测、树木修剪等领域的研究提供有益参考.
以辣椒为试材,采用漂浮盘育苗的方法,设置不接菌(CK),接种摩西斗管囊霉(Funneliformis mosseae,Fm)、接种根内根孢囊霉(Rhizophagus intraradices,Ri)3个处理,通过在育苗基质中添加菌剂分别培育6个辣椒品种,探究丛枝菌根真菌(AMF)对不同辣椒品种吸收富集镉(Cd)及生长发育的影响,以期为辣椒实现高效、安全生产提供参考依据.结果 表明:接种AMF促进辣椒幼苗生长,除“黔辣10号”之外,其余辣椒品种接种Fm、Ri的壮苗指数分别提高13.04%~131.82%、
先天性巨结肠(Hirschsprung\'s disease,HD)是小儿常见的先天性肠道疾病之一,每10000名出生的新生儿中约1~2名发病[1~3].治疗以手术切除为主.由于手术切除部分结肠后,导致肠道的回吸收能力减低[4],从而出现短期肛门失禁及稀便,容易导致肛周皮肤红肿,进而发展为失禁相关性皮炎(incontinence-associated dermatitis,IAD).临床上常采用不同护理方法减少其发生,但目前预防效果不理想.精细化管理[5-7]是服务质量精细化、具体化、明确化的理念,是
棉纤维是一种天然纤维材料,具有质轻、保暖、易染料等优点,在纺织材料领域有广泛的应用.棉织物表面改性一般可分为纳米、物理、化学、生物酶和超临界CO2流体改性等.其中,超临界CO2流体改性因具有环保、高扩散率、高溶解性、零表面张力等优异特性在棉纤维改性中占有一席之地.对棉纤维的天然特性和表面改性方法进行了归纳总结,重点探究了超临界CO2改性棉纤维的优势,为进一步挖掘和开发棉纤维的功能性研究、提高棉产品的附加性能提供参考.
我国香蕉皮资源丰富,但多作为固体废弃物丢弃.香蕉皮富含多酚、类胡萝卜素、甾醇等活性成分,在功能食品和新药品的开发方面应用前景广阔.总结了香蕉皮的主要活性成分、功能特性及应用领域,以期为香蕉皮资源的产业化开发提供参考.
花型是观赏植物重要的观赏性状,托桂花型是其中较为特殊的一类.目前关于观赏植物托桂花型性状的研究集中于芍药、牡丹、山茶、菊花,涉及对托桂型品种的解剖和细胞观察、分子调控机制、遗传规律的探索以及优良种质收集.整理总结了现有关于托桂花型研究的文献,对其托桂花型的解剖观察、花型演化、基因调控机制和遗传规律等进行分析,以期为观赏植物花型育种提供参考.
针对潍坊市近年来玉米生产和畜牧业生产规模明显下降的问题,剖析了下降原因,提出通过种植粮饲兼用型玉米解决该问题的方法,并分析了发展粮饲兼用玉米的前景,以期为潍坊市农业发展提供参考.
F两优305是安徽隆平高科(新桥)种业有限公司用不育系F168S和广东省农业科学院水稻研究所的恢复系广恢305配组杂交育成的籼型两系杂交水稻新组合.该品种于2018—2020年期间参加安徽省品种审定区域试验及生产试验,试验中综合表现优异,并于2021年通过安徽省审定,编号为皖审稻20211066.水稻直播栽培技术具有省时、省工和高效等特点,是未来农业中水稻轻简高效栽培的理想方式,最近几年发展较为迅速.介绍了F两优305的选育经过,阐述了其产量表现及主要特征特性,着重阐明其推广应用中的直播栽培技术,为该品种
利用文献研究方法,对国内外土地发展、农业多功能、土地多功能的研究现状进行回溯和总结,结果表明:研究主要集中在区域经济发展上,但对大城市郊区这一城乡交错区的微观区域的研究还要完善;对耕地多功能性指数的测算和评价比较完善,但着眼于农地多功能性的测算,并与农业经济产值进行关联的还可以进一步丰满;对农业多功能性的研究中,对其概念起源与内涵、支撑理论等基础研究已较为完善,对于农业多功能性评价指标构建、定量化方法等方面的研究还有待完善,在不同情景下的动态模拟分析相对少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