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0例胰腺导管腺癌卵巢转移瘤的临床病理特征和预后

来源 :中华肿瘤杂志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sww0310818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目的

探讨胰腺导管腺癌卵巢转移瘤患者的临床病理特征和预后。

方法

回顾性分析1984—2018年就诊于北京协和医院经组织病理学证实的10例胰腺导管腺癌卵巢转移瘤患者的临床病理特征、治疗及随访情况。

结果

10例患者的中位发病年龄为46岁,其中8例原发肿瘤位于胰腺体尾部。8例患者诊断时即有双侧卵巢转移,从有临床症状至发现卵巢转移的中位时间为2.5个月。全组患者均有腹膜转移,9例患者伴血CA125升高。转移瘤以囊实性外观多见(8例次),病理形态多表现为黏液腺癌(6例),免疫组化无明显特征。全组患者均于发病时行卵巢姑息切除手术,1例患者同时行原发灶切除术。7例患者行化疗。10例患者的中位生存时间为10.3个月。

结论

胰腺导管腺癌卵巢转移瘤容易误诊,诊断需要结合临床表现、影像学检查和病理特征,手术可能改善患者的预后。

其他文献
目的比较硬膜外与静脉镇痛在胃癌根治性手术中应用的效果。方法对胃癌根治术中硬膜外镇痛与静脉镇痛的随机对照试验进行系统回顾和荟萃分析。主要研究结果为术后24 h疼痛评分,次要结果包括术后并发症发生率、首次排气时间、住院时间。结果有6项随机对照研究共计393例患者纳入研究,其中英文4篇,中文2篇。Meta分析结果显示,与静脉镇痛组相比,硬膜外镇痛组术后24 h静息状态(WMD=-0.74,95%CI:-
目的观察全腹腔镜全胃切除术(TLTG)与腹腔镜辅助全胃切除术(LATG)对胃癌根治术的疗效差异,进一步探讨全腹腔镜下食管-空肠吻合术的安全性及可行性。方法在PubMed、Web of Science、万方数据库、中国知网等中英文数据库中检索2019年9月前公开发表的关于胃癌上述两种手术方式(TLTG组与LATG组)对照研究的文献。检索关键词为胃癌、全胃切除、全腹腔镜、腹腔镜辅助、食管-空肠吻合、g
胃癌是中国常见恶性肿瘤,严重威胁国民健康。在提高治疗疗效的基础上尽量降低并发症发生率,是医患群体的共同需求。以此需求为出发点,近年来,在传统外科手术及全身化疗治疗的基础上,胃癌外科衍生出了许多新兴热点领域,包括人工智能诊疗技术、微创外科技术、加速康复外科、多学科MDT诊疗、精准医疗等,为胃癌外科医师提供更多选择的同时,也带来了更多的挑战。
我国属胃癌高发国家,且以进展期胃癌为主。以手术和化疗为主的多学科治疗无法有效改善晚期胃癌患者的预后。近年来,免疫检查点抑制剂类药物的疗效在诸多癌症中得到了证实,因此,该类药物在胃癌中的治疗效果也受到了广泛的关注。本文对近年来的相关研究成果进行综述,全面介绍了免疫检查点抑制剂类药物在胃癌治疗中的临床应用情况、联合用药情况以及不良反应。对于其他治疗均失败的晚期胃癌患者,PD-1抑制剂是一个可行的治疗选
目前在世界范围内,超重和肥胖的育龄女性逐年增加。除了合并糖尿病、高血压等慢性疾病外,他们还可出现性激素的代谢紊乱,表现为月经不规律、不孕症以及产科并发症等。减重手术是减轻体重和纠正肥胖相关并发症的有效方法。肥胖育龄女性在接受减重手术后,生育能力显著改善,妊娠几率提升。另一方面,肥胖女性在减重术后受孕的时机,对减重手术效果、妊娠并发症、分娩结局及母子近远期结局的影响值得探讨。本文就育龄肥胖女性施行减
目的探索微小RNA(miRNA,miR)-7856-5p对EPH受体A3(EPHA3)基因表达的调控作用及对结直肠癌细胞SW480迁移和增殖的影响。方法实时定量聚合酶链反应(Real-time PCR)检测结直肠癌组织和细胞系中miR-7856-5p的表达。脂质体转染法分别将miR-7856-5p模拟物和miR-NC转入结直肠癌细胞SW480,分别定义为miR-7856-5p组和miR-NC组。R
目的调查外科住院医师规培满意度,探讨存在的问题和影响因素,为进一步完善外科住院医师规培制度和提高培养质量提供参考。方法采用自制满意度量表对2015年9月—2018年6月在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友谊医院参加外科住院医师规范化培训的137名住院医师进行规培满意度调查。男性108名(78.8%),女性29名(21.2%);平均年龄(26.78±1.83)岁。正态分布的计量资料采用均数±标准差(Mean±S
胃神经鞘瘤是起源于间叶组织的肿瘤,临床发病率较为少见,占所有胃间质瘤的6.3%,肿瘤好发于胃体部,通常起源胃粘膜下神经从。大部分胃神经鞘瘤患者没有任何临床症状,影像学检查能起到诊断作用,但确定诊断仍需要病理学检查,其中S-100蛋白是诊断胃神经鞘瘤的"金标准"。胃神经鞘瘤通常需要与胃肠道间质瘤、胃肠自主神经肿瘤等相鉴别。治疗方面,完整的手术切除为首选治疗。
目的探讨前S1抗原(pre S1 antigen,Pre S1-Ag)、乙型肝炎病毒外膜大蛋白(hepatitis B virus large surface protein,HBV-LP)、5'-核苷酸酶(5'-nucleoticlase,5'-NT)与常规的乙肝5项检测(HBV markers,HBV-M)、病毒载量的相关性。方法选择185例乙肝患者作为观察组,同期体检的50例健康人群作为对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