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去楚雄

来源 :民族艺术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kiddmanwy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正> 一上巴士,我就跌在炎炎的氛围里了。高原七月,晨昏应是凉的,虽然西去,也不该有这逐日长吟般的灸烤。妩媚作态的滇池掠窗而去的时候,我已经感觉到即将踏入的火国的威慑了。长途车低吼着,在镶遍翡翠的云南高原上狂跑,将中国西南大地的诱惑一片片抢进车窗。司机是澜沧江的性格,把油门轰到极限,嘶嘶啸着,晃出一个血性十足的世界。
其他文献
<正> 在信奉过佛教的印度、中国和亚洲其他民族那里,均产生过佛教造像。中国民族的佛教造像缘起于印度佛教并受其造像的影响,然而在造型特征和审美特性方面,中印佛教造像却有着很大的差异,而且佛教造像在中国的数量和艺术成就远远超过了它的原生地印度。以比较的眼光探索中印佛教雕塑的区别以及与之相关的问题,应当是中国艺术史研究的课题之一。本文拟就这一课题作一初步探讨。
期刊
程凤翔、段鹏瑞及夏瑚等官员对西藏察隅等地的全面勘察及积极经营并非一次孤立的事件,是清政府改变统治理念,更换统治方式,由“间接”到“直接”,健全及加强对边疆民族地区的治理、防御侵略的组成部分;是实践现代国家建制、有效经营版图的客观要求。他们的全面勘察及积极建设,保障并延伸了清政府在察隅等地的统治。
唃厮啰政权崩溃之后,唃厮啰家族的后裔一直生活、繁衍在陇右地区。由于极为珍贵的《赵氏家乘》在“文革”时被毁以及历史资料的分散,使得后人在研究唃厮啰家族世系时难以入手。本文以《清史稿》对狄道州赵土司的一段错误记载作为切入点,综合运用各种零散材料深入分析了从赵阿哥昌之后唃厮啰家族的世系,以作为目前学术界四种“唃厮啰家族世系表”的辨误与补遗。
<正> 《荆钗记》、《刘知远·白兔记》、《拜月事记》和《杀狗记》为元末明初“四大传奇”,简称“荆、刘、拜、杀”。《荆钗记》作者为谁,说法不一。清初张大复在《新定九宫十三摄南曲谱·荆钗记》中标明是吴门学究敬先书会柯丹邱著,此说比较可靠,该剧当是吴门的编剧家柯丹邱根据前代民间的本子加工而成。
<正> 宣扬哲理的民歌广西各民族中有专门宣杨哲理的民歌,其内容广泛、种类繁多,有劝人行善,戒吹、嫖、赌、饮等恶习的,有关于民族伦理道德观的,还有关于哲学观念和宗教信仰等。壮族长篇哲理诗《传扬歌》是国内罕见的完整阐述一个民族伦理道德的哲理诗全诗二十章,一百七十五首’五百二十五节,两千一百行,一万多字,五言勒脚体。有“土方块字”手抄本传唱。流传于广西都
<正> 农历正月十七,春节余兴未了,又闻安(阝由)多渡“芒杲”节。“芒杲”是苗语,意为“鬼脸壳的节日”。光是这节日的名字就够希罕的,为了探个明白,我们便顶着料峭春寒前往。从融水县城乘汽车,途经融安县城,抵株儒渡口下车,沿泗维河电站坝首拾级而上,改乘坝内机帆船,便在山光水色中穿行。据船家说,逆河而上,约一个钟头即到安(阝由)乡。或许是“旱鸭子”抗不住机舟的“突突”颠波,浏览间,我
<正> 一金丝绒大幕徐徐拉开了。我思幕许久的帷幕徐徐拉开了。你们神奇一般,梦幻一般出现在灯火如昼的舞台上。流苏飘动的壮族头帕,银光熠熠的瑶山首饰,乌黑发亮的侗家百褶裙,描花绣凤的苗家花带,飘逸潇洒的京族黑色长袍……后生哥们,象尊尊生动的艺术雕朔; 姑娘们,象朵朵盛开的红山茶花。
<正> 我换乘了两次火车到黑龙江省讷河县的时候,正赶上一场大雪。从这里开往内蒙古自治区莫力达瓦达斡尔族自治旗的汽车,要等两天时间清除路面积雪才能通。我再搔首顿足也无济于事,无论如何也是看不到“阿涅”——达斡尔族过春节的烟火了。我躺在旅馆的床上,听着街上除夕燃放的清脆鞭炮声,心想杜鹃一定等得心焦了吧!
<正> 土包子进京一九五二年八月,我被调到北京工作,这是意外又意外的事情。小时候听说,到北京的人有三种,一是上京科举,中了状元进士之类,皇上封个京官;二是皇亲国戚、达官贵人的戚友,寅缘攀个美差;三是学问高、本领强,钦点御用的。可惜我哪门也算不上。我是个土生土长的小知识分子,既不是专家学者,又没有大学文凭,算得上资历的,就是搞了十几年地下党和游击队,现在是搞经济建设,要我们这些“老游击”干什么?听说要调我去写电影,当作家,那就更加玄乎。我是负责党和部队宣传工作的,和“文”字沾点边,可我没有写过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