冲突与忧思:广告算法中的主体性缺乏——基于技术哲学的视角

来源 :传媒观察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sunshu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技术与人的主体性,是技术哲学关注的核心问题.从技术哲学的视角审视广告算法,可以发现,广告算法系统中的“施事者”与“受事者”在广告算法中都获取了充分的主体性,同时又因算法的技术逻辑,遭受到严重的主体性侵犯.作为广告算法“受事者”的消费者或用户,在算法的监视、偏见、歧视以及操纵、控制与规训下,许多自主权利被迫让渡.而作为广告算法“施事者”的广告算法开发者和使用者,更发生存在论意义上的主体性缺失、冲突与忧思.广告主与广告代理在广告算法系统中虽不具有主体意义,但作为算法的重要旁涉者,其主体性同样遭受算法的侵犯与危害.既追求统计学意义上的精准高效,又追求道德无缺与主体无伤,应成为广告算法开发与应用的基本原则.
其他文献
战后日本社会兴起的“不良”文化在近二十年来的衰弱之势不言而喻,而“不良”风格的人物角色、形象要素以及“不良”主题逐渐渗透到日本文学及其他形式的艺术作品中.以作者个人经历为基础创作的自传性“不良”文学作品和其他“不良”主题的文学作品中充斥着内心情感的自我暴露和自白,因此明显地带有私小说性质.作为一种亚文化的“不良”文学在与主流文学相抗衡时,因始终带有“下位”标签而其文学性几乎从未得到正视,但是固化的“不良”视觉要素使“不良”文学逆“不良”文化式微趋势而得以存续.当今网络文化盛行和图像时代趋势下,“不良”文学
是“作为技术的传播”,还是“作为文化的传播”rnQ①:邵老师好!最近一直在认真研读您的传播学专著,由衷感到,您是当代传播学领域的一位“宝藏学者”.这不仅是指您学术研究范围之广、成果之多,更是指您融通古今、中外历史文化的大手笔、大视野与大格局.可否和大家分享一下,您在把握和平衡学术研究的“专”与“博”方面的体会和建议?rn邵培仁:我的确涉猎了多个领域,但并非有意为之,而是循序渐进的结果.就阅读与写作来说,我大概跟大部分研究者差不多,从读第一本“精彩的书”开始,被书中的精彩论述所折服.随着阅读量的增加,逐渐发
期刊
《科里尼案件》是德国作家费迪南德·冯·席拉赫2011年发表的小说,小说讲述了一起恶性杀人事件,事件的起因涉及二战历史和二战后对战犯的惩罚问题.小说中不同人物的创伤与记忆重塑过去,拎出罪责.席拉赫揭露纳粹在战争中犯下的罪行,聚焦战后德国司法界的一桩丑闻所引发的后果.对于席拉赫而言,从法律的视角以文学的方式书写创伤、记忆和罪责,是回望过去、直视现在、面对未来的重要途径.
在政治传播研究中,政治机会结构理论为社会公共事件议题在社会运动中的结构性影响提供了有力解释,但鲜有人将其放置在新时代背景下验证.在治理现代化的持续推进过程中,政治动员必须赋予其与时代精神相适应的新的意境和机制.2020年我国突发的新冠疫情公共卫生事件为探索政治动员的本土化特征提供了难得的案例.通过对该事件报道中“口罩议题”的政治动员研究发现,政治机会结构为政治动员提供了新的影响机制,即开放的政治通道、联盟的政治精英、稳定的政府意愿.在此重要机制影响下,政府得以与社会精英和公众进行协同,共同结成潜在的意识形
在我国抗击新冠肺炎疫情的斗争中,新闻发布制度建设彰显了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提升的特殊重要性.文章以2021年7月20日南京正式对外发布新一轮新冠肺炎疫情为起点,对全国17个省级行政主体和34个地(市)级行政主体新闻发布平台上的新冠肺炎疫情新闻发布工作进行了实证研究,从发布主体、发布形式、发布内容、发布人员、媒体问答等多维视角切入,全面分析了新一轮新冠肺炎疫情新闻发布中呈现出的传播状况,并着力对新闻发布的传播效果进行深入分析与策略探讨.
党管媒体是中国共产党意识形态领域建设的重要内容,也是中国共产党领导下新闻事业的根本原则,是中国新闻管理体制的核心要素之一.新中国成立以来,中国共产党以一系列的理论、政策和体制机制的改革创新,推动党管媒体在不同历史阶段呈现出新的不同特点,但党管媒体的原则始终贯穿于中国社会变迁与媒体发展进程之中,成为中国新闻管理体制的核心要素和重要内涵.总体来看,党管媒体在实践中呈现以下几点主要特征:坚持党对新闻事业的领导、对思想舆论的引导,新闻媒体是党和政府的宣传阵地;新闻媒体必须恪守党性原则,坚持"政治家办报",体现党的
《符拉基米尔·纳博科夫长篇小说注解》是俄罗斯文学史家、纳博科夫研究者多利宁酝酿数十年之作,它逐句注释了纳博科夫最后一部俄语长篇小说《天赋》.多利宁重视文本的历史语境与历史真实,竭力还原小说各类历史语境,将历史语境作为阐释时重点考虑的因素,对小说进行了细致考证.这部研究著作发现了小说中含有大量与实际精确相符的记述;揭示了小说不同层面的普希金印记,让人看到普希金是如何渗透纳博科夫的文本;解析了小说的俄语文字游戏,让人认识纳博科夫的“形式”并了知其深意.全书的细密注解对完善《天赋》中译本也深有裨益.
风险社会中,社会共识愈发难以达成.区块链技术的去中心化、自信任化与自组织化特征为社会共识的构建提供了新的路径.主流媒体由于其自身承担着设置议题、引导舆论的职责,因而需要在凝聚社会共识的过程中发挥主导作用.在突发情况下,主流媒体需激发个体基本道德,使用公域流量进行区块链代币直接激励个体,以凝聚社会共识;在日常情况下,主流媒体需以理性基膜构建场景区隔,使用私域流量构建民主协商的联盟区块链,以达到构建基本社会议题的共识.
2021年是法国诗人波德莱尔诞辰200周年.波德莱尔被公认为“现代诗”的开山鼻祖,他的诗学理念和诗歌成果,把诗歌从浪漫主义推向了现代主义,深刻地影响了后来的诗人.“忧郁”被他升华为一种诗学,“恶”被他转化为语言的“花朵”,散发出“美”的芳香.本文追述了波德莱尔的文学生涯,重读他那部惊世骇俗的诗集《恶之花》,探讨诗歌的翻译问题,并结合中国现代诗的现状,提出了现代诗还有戏吗\"这一诘问.
以电视直播形式播出的舞台艺术作品,打破了表演者与受众在同一空间内的局限,使舞台艺术的传播脱离了舞台媒介的限制.这一形态被学界称为“舞台影像化”.随着计算机图形图像技术与影视艺术的结合,以及数字技术在电视传播媒介中的深入应用,以电视直播方式传播的舞台艺术作品较其旧有的视觉形态也发生了变革性的改变.其中最明显的特征便是融媒趋势的逐渐增强,实现了不同媒介形态在传播内容上的融合、媒介所有权的融合、传播渠道以及媒介终端的融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