MRI在血管球瘤诊断中的应用

来源 :中华整形外科杂志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juanzi0666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目的

探讨MRI作为诊断血管球瘤的常规辅助检查的必要性。

方法

2013年11月至2014年7月收治7例手部血管球瘤患者,均有典型临床症状,术前行X线片检查和(或)MRI检查,手术切除肿瘤且术后病理均确诊为血管球瘤。对病例术前检查进行分析,并检索PubMed数据库进行文献回顾性研究。

结果

7例患者中,2例术前只行X线片检查,未发现病灶;3例行X线片和MRI检查,X线片均未显示明显异常,而MRI于T1、T2加权像上提示血管球瘤特征,注入钆对比剂后,病灶明显强化;2例只行MRI检查,显示血管球瘤MRI影像特征。

结论

对于有典型临床症状的血管球瘤患者,MRI是一项非常有意义的辅助检查,且应作为常规检查以提高血管球瘤的诊断率。

其他文献
期刊
期刊
目的探讨头皮扩张皮瓣移植联合光子脱毛技术修复额部大面积瘢痕的临床效果。方法2010年7月至2012年11月,对9例额部大面积瘢痕患者,应用邻位头皮扩张皮瓣移植联合光子脱毛技术治疗。手术共分三期进行:①根据额部瘢痕的大小和形状在邻位头部放置皮肤扩张器,术后定期注水扩张;②待扩张头皮皮肤量达到要求后,取出扩张器,行头皮扩张皮瓣转移修复额部瘢痕切除创面;③二期术后10 d,设计发际线,对发际线以外的额部
期刊
期刊
目的探讨新型夹板法对矫正隐耳畸形的疗效。方法2012年10月至2014年1月期间,共收治3例单侧隐耳畸形患儿,应用新型夹板法进行治疗。结果3例患儿均未出现皮瓣的坏死。术后随访6个月至1年,隐耳矫治均获得了满意而稳定的外形。结论本手术方法简单、损伤较小,是矫正隐耳畸形较好的手术方法之一。
期刊
期刊
目的探讨应用显微外科技术进行离断耳廓再植的临床经验。方法2009年6月至2015年4月,对7例患者的离断耳廓组织经清创后急诊行再植术,每例均应用显微外科吻合动、静脉及神经1~5根,离断耳廓伤后3~6 h恢复通血,其中6例均找到动脉并成功吻合通血,1例组织块仅吻合静脉,术后均行抗凝、抗痉挛、抗感染等治疗。结果7例断耳再植全部成活,术后随访1个月至6年,平均28个月,成活耳体外观及功能良好,无明显萎缩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