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3D slicer重建技术和神经内镜对脑出血患者血肿清除效果及对术后并发症的影响

来源 :中国临床医生杂志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cg120900230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目的 探究基于3D slicer重建技术和神经内镜下微创手术对急性脑出血患者血肿清除效果及对术后并发症的影响。方法 选取江苏省淮安市第一人民医院2019年1月至2020年12月期间住院手术治疗的急性脑出血患者68例作为研究对象,均行神经内镜下血肿清除手术。以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对照组34例(采用神经内镜下血肿清除手术治疗)和观察组34例(在神经内镜下血肿清除手术的基础上配合3D slicer重建技术辅助手术治疗)。采用美国国立卫生研究院卒中量表(NIH stroke scale,NIHSS)评估患者术前及术后7d的神经功能,并检测C反应蛋白(C-reactive protein,CRP)、内皮素(endothelin,ET)、白细胞介素-6(interleukin-6,IL-6)、神经元特异性烯醇化酶(neuron-specific enolase,NSE)水平。比较两组患者术后临床疗效、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血肿清除率、术后住ICU时间、血肿消失时间、并发症(术后再出血、术后发生颅内感染)、治疗前后NIHSS评分情况及CRP、ET、IL-6水平。结果 观察组患者的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比较,差异无显著性(P>0.05);观察组患者术后ICU住院时间、血肿消失时间低于对照组,且血肿清除率高于对照组,差异有显著性(P<0.05)。观察组总有效率高于对照组,差异有显著性(P<0.05)。两组治疗前CRP、ET、IL-6、NSE水平差异无显著性(P>0.05);治疗后,两组患者的IL-6指标水平差异无显著性(P>0.05),两组患者的CRP、ET、NSE指标水平均明显降低,且观察组低于对照组,差异有显著性(P<0.05)。两组治疗7d后NIHSS评分均明显降低,且观察组明显低于对照组,差异有显著性(P<0.05);两组患者术后再出血例数差异无显著性(P>0.05);观察组术后发生颅内感染的例数低于对照组,差异有显著性(P<0.05)。结论 基于3 D slicer重建技术和神经内镜下手术对脑出血患者能有效的提高血肿清除率,减少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术后ICU住院时间、血肿消失时间,降低其CRP、ET、NSE及并发症的发生。
其他文献
在苏木精-伊红(HE)染色病理图像中,细胞染色分布的不均匀和各类组织形态的多样性给自动化分割带来了极大挑战。近年来,随着深度学习的迅猛发展,卷积神经网络在病理图像细胞分割中取得了良好的表现,但传统卷积无法捕获大邻域范围内像素间关联特征,使得分割效果难以进一步提升。对此,提出了一种基于门控轴向自注意力和卷积的混合分割模型,实现病理图像细胞核的精准分割。模型采用双编码器和解码器结构,其中轴向自注意力编
期刊
计算机辅助诊断技术在临床实践中具有广泛应用,医学图像分割是其中一个关键步骤。其目的是将医学图像中具有某些特殊含义的目标分割出来,并提取相关特征,为后续临床诊断和病理研究提供可靠的依据,辅助医生作出更加准确的诊断。但由于不同医学图像分割目标形态各异、结构复杂,且一些成像技术对不同器官组织成像的强度、颜色或纹理等特征比较类似,难以区分,所以医学图像中目标的定位与分割仍然是个亟待解决的技术难题。本文研究
本文以工业制造企业为切入点对战略成本管理应用进行深入研究,首先对战略成本管理的相关概念进行了阐述,然后指出了现阶段工业制造企业战略管理上所存在的困境,之后讨论了战略成本管理在中小制造企业中的应用情况,最后提出了几点战略成本管理在工业制造企业应用的经验借鉴,旨在提升工业制造企业的战略成本管理水平,进而为企业市场竞争力的提升提供一定助动力。
期刊
期刊
目的 通过西吡氯铵治疗慢性咽炎患者的临床症状分析和对治疗前后咽部黏膜菌群检测的研究,了解西吡氯铵治疗慢性咽炎的功效。方法 收集2021年1月~2022年9月期间在我院耳鼻咽喉科门诊就诊的慢性咽炎患者98例,治疗组使用西吡氯铵联合蓝芩口服液治疗,对照组单独使用蓝芩口服液,两组治疗前后通过视觉量表评价咽部主观症状,同时对治疗组进行咽部菌群采样、培养及鉴定。结果 治疗组与对照组的总体有效率分别为89.4
本文论述了无共同作用、完全共同作用和部分共同作用三种混凝土夹芯板内力与变形问题,并推导出其计算公式,通过与试验结果比较说明此计算方法可用于混凝土夹芯板的正常使用极限状态设计。文中还介绍了连接件刚度和跨高比对混凝土夹芯板变形的影响。
湖南花鼓戏是湖南人民喜闻乐见的传统艺术,解放前,它扎根于农村的优渥土壤,而解放后,它终于翻越藩篱,走进城市,得到了新的发展,成为湖南人民家喻户晓并为之骄傲的传统艺术。在此期间出现了一批新文艺工作者为湖南花鼓戏的发展注入了无限活力,使得这一扎根乡土间的民间艺术,迸发出了新的生命力。从农村到城市的空间移动,从过去到现代的时代变迁,欧阳觉文正好经历了这一过程,见证了湖南花鼓戏在解放后的历史发展,参与了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