右江河谷地区重金属Cd、Pb迁移沉降机制分析

来源 :扬州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h872889544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为查明右江河谷地区地形对重金属Cd、Pb分布的影响,分别沿河谷选取11条采样线以及与河谷走向近垂直的小山上选取2条采样线采集浅层土壤样品,并检测土壤中Cd和Pb的含量,结合采样点位置,分析了右江河谷地区浅层土壤中Cd、Pb含量的空间分布特征.结果表明:研究区域土壤中Cd和Pb水平方向分布具有一定的相似性,即东部重金属含量较高,西部次之,中部最低;地形对Cd和Pb分布的影响也具有较好的同步性,均显示出迎风坡含量高,山顶含量低的特点.结合本区的具体情况,测试结果表明:右江河谷地区Cd、Pb主要来源于研究区东部
其他文献
针对一类带有未知扰动的非线性切换系统,基于扰动观测器设计和有限时间鲁棒控制理论,研究抗干扰动态跟踪控制问题.首先,基于平均驻留时间(average dwell time,ADT)构造该系统所对应的切换信号,同时结合状态反馈信息和干扰估计信息设计一种PI型抗干扰复合控制器;其次,基于Lyapunov分析方法证明闭环系统的鲁棒性及有限时间的稳定性;最后,通过仿真算例验证了该算法的可行性.
为研究顶板与U肋焊缝各类型疲劳裂纹萌生及扩展特征,利用ABAQUS有限元软件建立钢桥面板节段模型,根据最大主应力及其方向分布,分析了不同轮载下的裂纹萌生位置和开裂趋势.结合顶板、U肋的受力与变形特征,利用FRANC2D二维断裂分析软件建立该疲劳细节开裂模型,通过分析扩展路径和应力强度因子,明确顶板与U肋各类型裂纹的受力成因与扩展特征.研究结果表明:当轮载横向位置偏离U肋正上方时,裂纹易萌生于焊根处;而轮载作用于U肋正上方时,裂纹易萌生于焊趾处;水平裂纹易在焊根处萌生并沿焊喉方向扩展,且焊根裂纹扩展的可能性
土壤污染物具有隐蔽性、滞后性、难治理性等特点,长期影响着土壤生态环境的安全,如何全面、实时地监测土壤环境质量成为当今的研究热点.氮素转化过程是元素地球化学循环中对土壤污染和质量十分敏感的代谢过程.硝化作用是氮素转化的主要过程之一,从硝化作用的限速步骤——氨氧化过程为切入点,综述环境条件如pH、铵浓度、O_2浓度、有机质含量、温度、季节等对氨氧化细菌(ammonia-oxidizing bacter
为了解四川威远县不同年龄桉树(Eucalyptus robusta)人工林林下物种多样性特征及土壤质量状况,为桉树人工林的可持续经营与长远发展提供依据,采用典型样地法,研究5种年龄(4年、5年、6年、7年、8年)桉树人工林林下物种多样性与土壤理化性质及二者之间的相关性.结果表明:(1)5种年龄桉树人工林林下记录维管植物共80科154属210种,5年生林下灌、草两层物种数均达到最高.(2)灌木和草本层物种多样性对桉树年龄响应有所不同,灌木层Simpson优势度指数(H\')和Pielou均匀度指数(Js
为了提高光子晶体微球相关信息的采集效率,将自动化技术与光子晶体微球信息采集流程结合,探究光子晶体微球信息自动化采集系统的组成与操作流程.采用模块组合的方法,运用Python软件配合机械臂、显微镜及光谱仪等硬件控制系统,设计一套光子晶体微球信息自动化采集系统.利用清晰度比较、轮廓分析、数据曲线寻峰等图像识别和数据处理技术,实现光子晶体微球的自动对焦、尺寸测量以及光谱数据的采集和寻峰.实验验证了所设计
提出可计算固体燃料热解的常微分方程(ordinary differential equations,ODEs)方法,由此建立了包含详细化学反应机理的木质素热解模型.通过反应机理生成器(reaction mechanism generator,RMG)软件构建木质素热解详细反应动力学机理,计算结果表明,该模型可以较好地预测木质素的热解过程.热解过程的反应路径定量分析结果表明,β-O-4、β-β、β-5等三种桥键主要通过氢提取与β断键反应进行分解,主要产物为愈创木酚、苯酚、香草醛等.β-O-4、β-β和β-5
为明晰自毒胁迫下内生真菌对宿主杉木生理过程的影响,探讨利用内生真菌缓解杉木自毒作用的可能,在课题组前期已获得2株对杉木幼苗有促生作用的内生真菌(CG2柱孢属Cylindlrocarpon sp.、aJ4毛霉属Mucor sp.)基础上,测定不同浓度(0、40、80、120 mg/L)化感物质混合(邻羟基苯甲酸:肉桂酸= 4:1混合液)胁迫下,感染(EI)与未感染(CK)内生真菌的杉木植株在不同胁迫时期(0、30、45、60 d)的生理生化指标,比较分析不同菌株处理(单菌与两者混合菌株Ca)对杉木幼苗的影响
在改进的量子分子动力学(ImQMD)模型框架下,研究了136 Xe+198 Pt体系的多核子转移反应过程.给出了不同弹靶接触时间下二分裂碎片的总动能-质量分布,发现准弹性碰撞、深度非弹性碰撞和准裂变反应事件可以采用弹靶接触时间进行粗略的划分.分析了不同弹靶接触时间下类靶碎片的双微分截面分布以及Ba同位素的产生截面分布,结果表明丰中子核素产生于深度非弹性碰撞.另外研究发现,对于136 Xe+198 Pt体系,出射角在0°附近的类靶碎片产生于中心碰撞.
正在研制的低温高密度核物质测量谱仪(CSR External-target Experiment,CEE)系统经过触发后平均数据率可达2 GB/s.针对整个谱仪的设计需求,本文提出了通用的流处理数据获取架构Data-Matrix(D-Matrix),并设计了D-Matrix在飞行时间探测器(Time-of-Flight,TOF)子系统应用的具体方案.TOF系统的数据获取(Data Acquisition,DAQ)系统中使用光纤、PCIe总线等高速串行通信方式完成从前端电子学(Front End Elect
针对基于循环神经网络的雷达图像外推算法难以表示雷达回波复杂变化的问题,提出GhuLSTM时空预测递归网络模型,用于高精度雷达图像外推.该模型利用时空记忆单元变体提取和传递雷达图像空间和时序上的高层特征信息,并利用相邻递归状态之间的差分信号处理雷达回波体演变的高阶非平稳性.同时在网络中加入梯度公路结构,以缓解雷达图像序列外推中时序梯度快速消失的趋势.试验结果表明,相较于目前主流的雷达回波外推算法,该模型的均方误差降低了18.9%,平均绝对误差降低了2.8%,峰值信噪比提升了5.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