变压器油生产过程中气体组成的探讨

来源 :山东化工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tingtngliok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以绥中36-1原油常二线蜡油和秦皇岛32-6原油常二线蜡油为混合原料,采用加氢脱酸-糠醛白土精制工艺,生产I-10℃变压器油。通过分析各生产阶段油品气体组成的变化,得到了电精制脱氮过程会产生大量乙烯及乙烷的结论。在调整加工工艺后,降低了此过程油品乙烯、乙烷的含量,并最终通过超精密脱水过滤装置,使成品变压器油品中乙烯及乙烷含量均降为零,大幅度提高了油品质量。
其他文献
本文以某医药化工厂区装置为例,针对此类化工建设项目通风系统设计进行多方面探索、分析比较,形成一种优化的新型设计方案,为类似项目提供标准化设计新思路。
在旧沥青路面材料再生利用中,为提高再生材料的强度和稳定性,一般需加入一定量的稳定剂,其中水泥类稳定剂因较沥青类价格低廉、稳定效果显著而有着广泛的应用。本文介绍ABAQUS有限元软件,利用ABAQUS非线性分析能力建立有限元数值模型,对不同水泥掺量条件下铣刨料路床的力学性能进行数值分析。研究成果可为今后类似工程的设计与施工提供参考。
目的:建立电感耦合等离子体质谱法(ICP-MS)测定续断中镉(Cd)、铅(Pb)、铜(Cu)、铬(Cr)、镍(Ni)5种重金属元素。方法:样品经微波消解处理后,采用ICP-MS测定其Cu、Cd、Cr、Pb、Ni五种元素的含量。结果:Cu、Cd、Cr、Pb、Ni标液工作曲线的线性良好,相关系数大于0.9998,Cu、Cd、Cr、Pb、Ni的加样回收率均在94.3%~109.5%,RSD均小于3.45%。结论:该方法稳定可靠,对环境污染小,灵敏度高,重现性好,快速准确,可用于同时测定续断中Cu、Cd、Cr、P
本文对某厂新建装置新氢压缩机管道系统的气流脉动与管道振动进行了计算与分析,在满足工艺要求的前提下优化管道走向并优化支架设计,并提出了相关建议和解决方案。对管道内压力脉动的分析依据美国石油协会API618标准中7.9款推荐的第3种近似设计方法。本文对计算分析结果进行说明。
采用卡尔·费休容量法直接电量滴定法对工业辛醇中水分进行测定,并对不确定度主要来源进行分析,对分析过程中各不确定度分量进行评定,最终得到工业辛醇中水分含量测定的总不确定度为0.058%,扩展不确定度为0.12%。最终结果的不确定度主要由卡尔·费休试剂的滴定度、测量重复性、卡尔·费休试剂滴定体积有关。
针对教学中使用的热抽滤装置存在的缺陷,设计了一种新型的热抽滤装置,实验结果表明,该装置解决了实际应用中的难题,利于学生更好的掌握实验的重难点。
某炼油厂动力车间3#锅炉过热器管高温段突然发生爆裂。为查明管子爆裂原因,根据爆管焊缝两侧的不同特点,在爆管不同部位取样进行了宏观检查、化学成分分析、金相组织分析、力学性能试验、断口分析和腐蚀产物分析等。综合分析结果表明:过热器管材料经过高温服役后,力学性能发生了变化,拉伸强度和延伸率都有所下降。爆裂是在高温和应力长期作用下产生的蠕变破坏,导致晶界产生裂纹,降低了材料的热强性,同时增加脆性,金相组织劣化是过热器管最终发生蠕变破坏的主要原因。
通过对分壁塔和常规两塔流程分离重整原料油的分析比较。通过模拟与计算,在保证分离效果和产品质量基本一致的前提下,从能耗、占地、投资等方面进行了对比,结果表明,分壁塔流程能耗降低15.1%,占地面积减少40.4%,投资节能27.2%。
本文改变以往国内项目现场定位末端通路的传统做法,创新性地利用三维软件建模功能,结合相关图纸、规范,合理定位设备位置及末端通路支架,设计电缆托架安装路径,仪表管安装路径,建立托架、支架及护管模型,将定位信息反馈在预制方案中,实施一体化建造。此方法对比以往项目现场临时定位末端通路的做法,节省大量施工工时,施工效率明显提高,有效控制材料用量,节省项目成本,是加工设计实现“降本增效”的有效措施,值得在以后项目中推广及应用。
中国石化济南炼化公司丙烷脱沥青装置丙烷罐自投用以来首次发现罐壁氢鼓包损伤,严重影响安全生产。通过分析,丙烷罐材质的固有缺陷和湿硫化氢腐蚀环境是造成氢鼓包的主要原因。从设计选材到加工制造、使用维护,运用先进手段进行腐蚀检测,做好丙烷罐全寿命周期管理,及时消除隐患。在日常生产操作中,要注重工艺操作控制,降低系统中硫化氢含量,减少腐蚀现象的发生,从而确保生产安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