年最浓郁的“色彩”

来源 :民主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gaoqiongfang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春联,是年最浓郁的“色彩”。
  在我心目中,春联最能够象征中国人“过年”的吉祥喜庆气氛,且是家家户户必踊跃呈现在自家门上的一道“年”的风景。
  我很看重春联。不仅精挑细选,还把它当成置办年货的首要。为此,我积极主动地走进拥挤的商店、商城,满怀情感不厌其烦地找寻中意的春联。那时那刻的找寻“中意”,似乎还糅进了一些类似宗教的情绪和内心固有的虔诚。面对一片又一片红彤彤、印刷着漂亮花边的、烫金的、差不多一模一样的上联、下联、横批的时候,我又总是有些失落和失望,因为很少有能够一入眼便入心的中意。于是,怀念那种带着年味、蘸着墨香的、传统过年现场现编现写的春联,以及那些写春联时的场景了……
  关于春联的记忆很久了。小时候的家住在大连友好路一栋三层的楼上。走廊是围字型露天的那种,一层10户,一家挨着一家。我家对面住着一位全楼最有学问的李姓“右”派。全楼大人孩子都喊他“老李头”。平日,老李头除了深深地低头,老实地扫楼梯以外,很少看见他的脸。可是到了快过年要写对联的时候,却能看见他一脸善良温和、笑呵呵的模样。因为全楼的人家都要找他写春联,老李头快乐慷慨地把他家的“大桌子”抬到三楼平台上,身前身后尽是欢喜。老李头把他的老花镜用绳子套在脖子上,写完一联,他就直直腰,让花镜在胸前耷拉一会儿。他写得认真仔细不说,而且保证让每一户的春联不重样,也不知他肚子里怎么会有那么多的上联、下联和横批,写好一幅,他双手把联儿举得高高的,眯着眼看,大人们叫好,孩子们耍欢儿。老李头便陶醉在这短暂的、每年只有一回的、既不用扫楼梯又得到众人尊重的无限享受之中。于是,腊月三十中午开始,全楼上下30户人家的门上都喜庆地贴上了被“官制”的老李头写的春联。黄昏时分,孩子们便听到“谁家有小孩儿,赶快出来玩”的呼唤,我们提着家长用菱形玻璃粘贴的小灯笼,集结在走廊里,等着吃饺子、放小鞭儿……
  跟着父母被下放乡下的时候,过年更是热闹和热烈了。我至今觉得“年”是属于乡下的。因为乡下的年是能闻到味儿的“过年”。腊月底的日子里,天不亮,就能听到杀猪的尖叫声。整个乡村都弥漫着年味。在这样的氛围里,村上一个教书先生便开始了他最得意的写春联的累与快乐。那个村子分上屯、下屯,中间隔着一条河。通常写春联的先生先是被请到上屯,找一家院子大的人家,搬出高桌,或几张桌子对起来,就是他的案头。上屯一家派一个代表,自备红纸,排起长队……那教书先生一写便是几天。有的时候,他只在一家吃饭,有的时候则是写到谁家,谁家管饭。教书先生一边写,一边振振有词,偶尔还会身体做后倾状,脑袋使劲往后仰,双目望天,若有所思。偶尔还如耍功夫人那样运口气……继而伏案挥毫。当时我的感觉就是,他仰望天空便能知道下一副的春联怎么写了。
  村子里那些没被派做代表的人可比代表多多了,看大戏似的把教书先生的桌子围得水泄不通。整个村子都热闹得欢天喜地。那日正晌,写到“五七战士”一条街了(即青年点和下放知青的房子集中的一个高岗),先生就坐在了我们家的炕上。他端起小酒盅,用手夸张地捋了一下并没有几根胡须的下巴,将酒盅慢慢挨近唇边,轻轻而又狠狠地抿出了一声似口哨样的响。然后咂吧着嘴沾沾自喜地历数他写对子的学问生涯……先生喝酒吃饭时,还没轮上的乡亲们手里拿着裁了或者没裁的红纸,叽叽喳喳站满了一屋子,众目睽睽下,先生坦然地咀嚼着,连同他的惬意……不用说,全村几百户人家的街门、院门、房门,草垛、猪圈、鸡窝,就连冰天雪地的井台上的辘轳也没落下……统统贴上了红彤彤的对联。从高岗上望下去,过年的红色喜庆铺天盖地,过年的滋味从春联所传达出来的期盼、吉祥、欢喜、祝福开始了。
  大连出版社的资深编辑李然曾经给我讲过他们家乡关于过年写春联的故事。他说,辽南曾经有个姓李的文人,又狂妄,又有自知之明,由于崇拜李白,曾给自己封号“东北李小白”。后来,他发现沈阳或是辽阳有个比自己更厉害的人,他就不敢再号称自己是“东北李小白”了,改成“辽南李小白”。李然说,他记忆中,李小白的字写得确实好,他的对联写得忒认真,尤其是他把写字看得很重很神圣。他的每一幅作品,都栩栩如生,联也编得好。的确是个很有才情的才子。每到要过年的时候,人们总能看到酩酊大醉的李小白,摇头晃脑,文妙句巧,大笔一挥,字字珍宝……他因对联写得好而扬名辽南。李小白有个特点,每每写前,必要喝一点酒,酒后,他的灵感才气和字的力道展现得更佳。
  春联,也有贴出乐子的时候。那年,正月初和几个朋友去近郊参加一个婚礼。婚房盖在据说是本乡风水最佳之地,一条街住的都是些当地有头有脸儿的人物,家家的大街门都很气派。统统都贴着宽宽大大的象征富有和权力的对联。一读,贴反了。下一家,再看,还是反的。看来他们是偷懒,就那么随意一贴。写对联、贴对联都有讲究,除了字词对仗,上联仄,下联平:最后一个字仄声为上联——右边;最后一个字是平声为下联——左边。农村把春联贴反了尚好,城里的同一层楼,一看对门两家的春联同出一版;更有因门边的宽度不一,一边宽,另一边拐成直角的,让对联呈90°。还有的干脆把春联拥挤地贴在门中间,窄窄的,长长的,一横批,看上去也很喜庆,不过俨然一副单杠似的喜剧效果。
  当下也有书法家搞联谊写对联,能写就写点吧,别让中国传统的对联失传,毕竟是乐呵呵的过年气氛。过些年,西风东渐,会不会什么对联都没有了呢?贴反也好,贴出拐角也罢,过年的喜庆自在其中。这浓郁的过年的色彩、门上的风景,更是过年的第一道口味,也更是过年不可丢掉的传统与象征。
  (作者系大连市民进会员、辽宁省作家协会会员)
其他文献
摘 要:21世纪初的图像转向是生命图像转向,这意味着当代社会的生产方式已经更新换代到生控复制范式。生控复制的生产方式在图像生产领域中则表现为数字复制生物数字图像中的形象基因以实现图像的生产与再生产。显然,米歇尔的以生控复制和生物数字图像为基础的图像生产理论要比本雅明和波德里亚的走得更远些。  关键词:图像转向;生控复制;生物数字图像;图像生产  一、从图像转向到生命图像转向  W.J.T.米歇尔在
支部简介  民进广西区南宁市江南区五一支部成立于2003年5月,现有会员13人,是以五一中路学校教师为主的教育界别支部。支部从成立之初就开创了南宁市民主党派与社区共建之先河,从服务1个社区到目前服务9个社区,十余年来,走出了一条“奉献爱心帮社区、和谐文化进社区、思想教育稳社区”的共建“和谐社区”之路。  2014年年初,民进广西区南宁市江南区五一支部与江南街道党工委带着5位社会爱心人士,一起走进社
1924年1月12日,出席“上海台湾人大会”后不久,张我军北上北京,在国立北京师范大学夜间部补习班学习,期间结识罗文淑女士,激发爱慕之情。张我军将浓烈的感情诉诸文字,受大陆新文学的影响,以白话诗写作开启自己的新文学之路,从1924年3月至1925年春,先后创作新诗12篇共计55首,于1925年12月,以《乱都之恋》结集在台北出版。诗集既是张我军青年情怀的自曝,也是台湾第一部白话诗诗集和爱情诗诗集,
1977年的春天,那是“文革”后第一个春天,忽得消息说人民文学出版社的领导要从北京来天津见我和李定兴,李定兴是我第一部长篇小说《义和拳》的合作者。我听了发懵,甚至弄不清是好事还是坏事。那年头,我从没碰过好事,全是坏事。有两件还是天塌下来一般的大坏事。一次是1966年那场全社会的十二级政治大地震——“文化大革命”,我家被抄得一贫如洗,又被扫地出门;一次是1976年又一场土地爷闹的大革命——唐山大地震
摘要:本文通过对苏珊·巴斯奈特为《约翰·霍普金斯文学理论与批评指南》所撰写的条目《翻译理论》的分析指出,论者所认为的翻译理论并不具有诠释学性质与历史事实不符。如最早的理论家之一圣哲罗姆和翻译研究作为学科出现之前最后的理论家之一奈达所阐述的那样,西方翻译的理论化一直都在走诠释学的途径。诠释学循环描述出了理想的解读,而解释按照本体论的阐发可以涵盖理解。因此,诠释学的原理能够加以运用。而且,由于这种哲学
作为教师,教书育人是本分,也是一种幸运。回顾自己的成长经历,我最感念的是遇到了雷洁琼、费孝通、袁方、蔡文眉这样的前辈和恩师,他们的教诲使我受益终生。  2013年,是我成为第十三届中央委员的第一年,这一年里,我不断加强自身学习,将本职工作和履行职能相结合;同时,作为专委会主任,努力带动团队发挥作用。  作为一名社会学学者,我除了日常教学和指导学生外,还承担着各类研究工作和社会服务。在把学术工作中的
3月3日和5日,全国政协十二届一次会议和全国人大十二届一次会议相继在京召开。会议期间,以民进中央名义提交的提案35件,这些提案内容涵盖了经济社会发展的各个领域及环节,既有涉及教育、文化、出版等老阵地的提案,也有涉及新型城镇化建设、环境保护、食品安全等与民生息息相关的新领域的提案。现选取部分本次“两会”递交的新领域的民进中央提案,供大家学习交流。  粮食主产区城镇化步伐需加快  新型城镇化是未来中国
习近平总书记说:“‘中国梦’是民族的梦,也是每个中国人的梦。”  笔者以为:中国人对“梦”的追求,从来就没有间断过。屈子“吾将上下而求索”的雄心,杜甫“安得广厦千万间,大庇天下寒士俱欢颜”的意愿,柳宗元“苛政猛于虎”的揭示,孙中山“天下为公”的大义,哪一个不饱含着人们的期冀和梦想?  从“文字”来看,以许慎“说文解字”为例:“日”字的象形,“武”字的会意,“江”字的形声,“老”字的转注,还有“指事
自2014年教育部、财政部、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部《关于推进县(区)域内义务教育学校校长教师交流轮岗的意见》颁布后,我国正式确立了校长教师交流轮岗制度。  民进中央课题组在全国5省、12个区县的调研中发现,校长教师交流轮岗政策实施效果尚未显现,且在执行中出现偏差。主要问题有:第一,配套措施缺位。部分区县执行政策仅停留在应付上级检查或宣传层面,甚至抵制或架空政策。第二,部分城镇学校选择表现不佳或新任教
我一向认为,在叙事文学的疆界里,散文是一种更靠近生命主体,同时也更需要时光孕育的文体。在很多时候,优秀的散文篇章,总是承载着作家鲜明的精神印记和浓重的岁月光影。是他们在人生旅途上饱尝忧乐悲喜、尽观善恶美丑之后,挥之不去的由衷感喟;也是他们于一定的时空距离之外“却顾所来径”,进而破译生活密码、咀嚼生命要义时,情不自禁的心灵沉吟。辛稼轩词曰:“众里寻他千百度,蓦然回首,那人却在灯火阑珊处。”其境界和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