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11例腺样体肥大合并分泌性中耳炎患者鼻咽部菌群特征及耐药性分析

来源 :临床耳鼻咽喉头颈外科杂志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az137724907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目的:分析腺样体肥大合并分泌性中耳炎患者鼻咽部菌群分布及耐药性特征,明确病原菌分布情况,为临床治疗提供抗生素用药指导和依据.方法:回顾性分析2013年2月-2020年1月在青岛大学附属医院耳鼻咽喉头颈外科行手术治疗的腺样体肥大合并分泌性中耳炎的311例患者,按年龄分为A组(0~5岁),B组(6~10岁),C组(11~16岁).手术中采集腺样体深部靠近患耳咽鼓管处分泌物进行细菌培养和耐药性分析.结果:采样标本分离培养出病原菌142株,检出率为45.66%.以金黄色葡萄球菌(63株)、肺炎链球菌(15株)、化脓性链球菌(13株)、卡他莫拉菌(28株)为主要菌种.金黄色葡萄球菌对青霉素、红霉素和克林霉素具有较高耐药率;肺炎链球菌和化脓性链球菌对红霉素、克林霉素、四环素耐药率高;卡他莫拉菌对氨苄西林和复方新诺明的耐药率较高.结论:腺样体肥大合并分泌性中耳炎患者所检出病原菌主要为金黄色葡萄球菌、肺炎链球菌、化脓性链球菌和卡他莫拉菌,不同病原菌间耐药性有较大差异,建议开展广泛的细菌学检测,根据合理用药原则及耐药性试验结果选择使用抗生素,以达到良好的治疗效果.
其他文献
目的:探索γ分泌酶抑制剂司马西特通过Notch对核因子κB受体活化因子配体(RANKL)诱导破骨细胞形成以及骨吸收功能的影响及机制。方法:提取5周龄C57/BL6鼠的骨髓腔巨噬细胞进行培养,通过MTT法检测司马西特对巨噬细胞的半抑制浓度(IC50),通过破骨细胞诱导、TRAP染色及骨吸收试验评估司马西特对破骨细胞形成的影响,通过实时荧光定量RT-PCR检测破骨细胞形成相关基因的表达,Western blot法检测Notch信号通路相关蛋白的表达。结果:培养24、48、96 h时,司马西特对巨噬细胞的IC5
消退素是一种新型的内源性抗炎和促炎性消退脂质介质,在多种疾病模型中显示出其强效的生物学作用。有研究发现,消退素在预防和治疗牙周炎方面是有效的,具有良好的临床应用前景。本文就消退素在抗炎方面的作用及在牙周炎中的应用展开论述。
目的通过比较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急性加重(acute exacerbation of chronic obstructive pulmonary disease,AECOPD)患者和稳定期患者的牙周、肺功能状况及血清降钙素原(serum procalcitonin,PCT)水平,探究AECOPD和牙周炎的内在联系。方法选择AECOPD、慢性阻塞性肺疾病(chronic obstructive pulmonary disease,COPD)稳定期共90例患者为研究对象,根据患者的牙周炎分期分为8组:AECOPD
SOX2基因在胚胎干细胞的多能性及机体发育过程中起到重要作用,也是常见的肿瘤干细胞标志物之一,近年来研究证实,肿瘤干细胞与癌症的发生发展与转移扩散密切相关。本文就SOX2基因在头颈部鳞状细胞癌中早期诊断、增殖转移、预后及治疗等方面的机制和作用作一综述。
目的探讨米诺环素对大鼠牙髓干细胞(RDPSCs)成骨分化的影响,以及对Wnt/β-连环蛋白(Wnt/β-Catenin)通路的作用。方法将RDPSCs随机分为对照组和不同浓度(0.1、1.0、10.0、100.0 mg/L)米诺环素组,对细胞进行成骨诱导。CCK-8法检测细胞增殖率,试剂盒检测骨形成指标碱性磷酸酶(ALP)和骨钙蛋白(OCN)含量;茜素红S染色检测细胞钙盐沉积量;qRT-PCR检测ALP和OCN mRNA表达情况;蛋白质免疫印迹技术(WB)检测β-Catenin、糖原合成酶激酶-3β(GS
阴部神经痛是难治性神经病理性疼痛疾病,盲穿行神经阻滞等传统治疗方法效果欠佳,因此可视化下精准操作十分重要.超声引导因具有定位精准、无辐射等优点在辅助治疗阴部神经痛中得到成功应用,不仅能为临床提供更加精确的诊断,也提高了患者的中长期疗效.本文就超声引导辅助阴部神经痛治疗的研究进展进行综述.
牙周炎是一类由菌斑生物膜引起的慢性感染性疾病,研究菌斑生物膜的形成对于牙周炎的预防和治疗有重要意义。具核梭杆菌作为连接早晚期定植菌的桥梁菌,在牙菌斑生物膜的形成过程中具有重要的作用,本文就其在菌斑生物膜形成过程中的作用进行总结。
桩道信息获取不完整、数字化程度低等诸多缺陷限制了全数字化和半数字化桩核制造技术应用于临床。本文旨在介绍一种新型桩核数字印模采集技术,该技术利用计算机辅助设计和计算机辅助制造(computer-aided design/computer-aided manufacturing,CAD/CAM)来制作桩核,能生产出精度更高、外形更合理的定制桩核。
目的:利用三维有限元分析,比较上颌后牙区骨量不足无牙颌患者在不同骨质条件下,分别采用All-on-Four、上颌窦提升技术时种植体、皮质骨的应力值及钛支架变形量的差异。方法:选取1例牙列缺失上颌骨锥形束CT数据,建立D2、D3、D4三类骨质的实体化模型,在每种骨质下设计两种种植方案,根据有无悬臂于双侧后牙区分别施加200 N垂直载荷,共计12个模型,计算出种植体、皮质骨的von Mises应力值及钛支架的变形量,并进行统计学分析。结果:有悬臂时种植体和皮质骨的von Mises应力值及钛支架变形量显著大于
慢性耳鸣的形成和维持是皮层重组的结果,重复经颅磁刺激(repetitive transcranial magnetic stimulation,rTMS)和经颅直流电刺激(transcrani-al direct current stimulation,tDCS)是能够调节皮层兴奋性的非侵入性脑刺激技术(NIBS),但是两项技术治疗耳鸣的效果只能说是中等疗效,目前通过这两项技术治疗的耳鸣患者仅得到部分的改善且存在较大的个体差异,这些都提示需要优化治疗策略.本文就rTMS和tDCS通过联合其他治疗方案来改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