多重耐药福氏志贺菌相关耐药基因的指标聚类分析

来源 :中华检验医学杂志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zhyoua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目的

探讨福氏志贺菌的耐药性及其获得性耐药相关基因和可移动遗传元件的携带状况,并分析两者的相关性。

方法

选取并复苏2010至2014年上海市各区县疾病预防与控制中心上送的139株福氏志贺菌,采用K-B法测定菌株对13种抗生素的敏感性,同时用PCR检测17种β-内酰胺类药物耐药基因、季铵盐消毒剂与磺胺耐药重叠基因、甲氧苄啶-磺胺甲

唑耐药基因、氨基糖苷类修饰酶耐药基因及7种可移动遗传标记,用指标聚类分析法分析获得性耐药基因和可移动元件遗传标记存在状况的相关性。

结果

139株福氏志贺菌共检测到ISEcp1、intI1和trbC 3种可移动遗传元件的遗传标记;CTX-M、OXA和TEM 3种β-内酰胺类药物耐药相关基因;ant(3")-I和aac(6′)-Ib2种氨基糖苷类修饰酶基因;1种季铵盐消毒剂与磺胺耐药重叠基因qacEΔ1-sull和1种甲氧苄啶-磺胺甲

唑相关基因dfrA1。指标聚类分析显示,OXA、ant(3")-I和drfA1这3个基因高度相关,并同时被Ⅰ类整合子intI1介导;TEM、qacEΔl-sull和aac(6′)-Ib这3个基因高度相关,并同时被另一个移动元件即接合性质粒trbC介导。

结论

多种可移动遗传元件介导的获得性耐药基因水平转移可能在很大程度上导致了志贺菌耐药株的不断蔓延。(中华检验医学杂志,2017, 40:970-974)

其他文献
期刊
脑脊液的实验室检查历史源远流长,项目繁多,对中枢神经系统疾病具有重要的诊断价值和治疗指导意义。伴随着人们对神经系统疾病认识的不断深入,检查项目已经从单一趋向多元化,从最初的理学检查向生物化学、分子生物学迈进,从细胞、蛋白水平向基因、分子水平渗透,主要包括脑脊液形态学检查、蛋白水平检查及分子水平检查。我们对脑脊液实验室检查项目进行总体描述以期读者对此有一个整体认识。(中华检验医学杂志,2017, 4
脑脊液(CSF)是与中枢神经系统关系最为密切的体液。与其他样本相比,CSF的成分能够直接反映中枢神经系统(CNS)的病变。CSF病原体核酸检测对CNS感染的诊断效果明显优于传统的检测方法。CSF中循环肿瘤DNA(ctDNA)非常有希望成为原发性脑肿瘤和转移性脑肿瘤的诊断和监测标志物。(中华检验医学杂志,2017, 40:920-923)
目的对心肌肌钙蛋白I(cTnI)检测试剂AccTnI+3在DXI800和Access2化学发光分析仪上的分析性能进行验证,并建立我国表面健康人群的cTnI第99百分位值。方法选择2014年10月至2015年6月来自武汉亚洲心脏病医院和北京阜外心血管病医院的1 369名表面健康者和20例急性心肌梗死患者,其中表面健康者男性680例,女性689例。18~30岁340例,31~64岁674例,≥65岁3
目的评估化学发光法(CLIA)检测肺炎支原体(MP)分型抗体的性能,以确定临床使用此方法进行筛查的可行性。方法选择2016年8月至2017年10月,在广东省南方医科大学南方医院就诊的呼吸道感染患者280例和确诊MP感染的患者20例,选择同期20名健康体检者作为对照,分别使用CLIA法、ELISA法与被动凝集法(PA)法检测MP抗体。根据性能评估方案,对CLIA法检测MP抗体的最低检出限、批内精密度
目的应用常规凝血项目质评数据(EQA)建立常规凝血项目目标测量不确定度(MU)。方法北京市临床检验中心(BCCL)采用"自上而下(up-down)"的方法,依据北京市93家医院临床实验室室间质量评价(EQA)数据,建立常规6项凝血项目,即活化部分凝血活酶时间(APTT)、纤维蛋白原(FBG)、国际标准化比值(INR)、凝血酶原时间(PT)、凝血酶时间(TT)和D二聚体(D-dimer)的目标测量不
期刊
期刊
期刊
脑脊液蛋白质组学属于蛋白质组学的一个分支,通过核心分析技术能够将不同类型的脑脊液蛋白质进行分离,找出差异表达蛋白位点。脑脊液与脑组织中细胞外液直接相连,当中枢神经系统发生病变时,会影响脑脊液中的组成成分,比如存在一些肽和小蛋白。脑脊液蛋白质组学的研究代表了对中枢神经系统(CNS)生理及病理变化认识层次的深入,该技术为CNS疾病的诊治提供强有力的支撑,是CSF细胞学和生化指标的有力补充,检测脑脊液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