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二级学院教学管理的几点思考

来源 :湖北开放职业学院学报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cai_yankun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二级学院的教学管理属于高职院校教学管理中非常关键的一个部分,必须对其各方面的管理内容进行深入的思考,进一步让高职院校意识到二级学院教学管理的重要性,使职能和义务进一步明确,从而让教学管理的作用真正地发挥出来,促使二级学院可以更加规范地开展教学管理.
其他文献
2019年,教育部、财政部联合发布了《关于实施中国特色高水平高职学校和专业建设计划的意见》,即“双高计划”.“双高计划”针对当前我国社会发展的需求与高职院校发展现状对我国未来职业教育改革的方向进行了明确,高职院校在新时期必须加强对复合型人才的培养,在对学生进行专业素质培养的同时,也要加强对学生思想道德素质的培养,为此针对当前高职院校思想政治教育体系不够完善的现状,高职院校要想获得长远发展,就必须在“双高计划”的引导下,加强对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创新.本文将对“双高计划”建设背景下高职院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创新
TOPCARES体系源自心理学领域,共包括八种技能.公共外语的慕课(MOOC)主要是针对非英语专业的学生,培养其英语综合技能以及实践运用的能力,这一点也恰与TOPCARES理念的八个维度相契合.在该能力体系的基础上,慕课的课程设计、教材选择、环节设置等方面都有所优化,以达到教学创造和生成的效果.这样的课程重素质教育、思维教育,旨在培养学生应用知识、灵活创新的能力以及合理的行为方式和道德态度.
思想政治理论课是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的关键课程,要不断增强课程的思想性、理论性和亲和力、针对性来推动思政课的改革创新.本文从教师和学生两个角度出发剖析思政课教学中面临的困境和难题,以问题为切入点,探讨围绕坚持“以学生为中心”,利用新时代网络多媒体的平台,如何创新课堂形式、教学内容、考核方式,探索新时代高校思政课教学创新的路径及方法.
在粤港澳大湾区的建设背景下,广州市属高职院校的发展迎来了新的契机,在跨境电商人才的培育上,也需要基于原有产业转型升级以及新型业态涌现的特点提高人才培育的针对性、适应性,而在跨境电商人才的培育上,创新实践基地是一个重点组成,对于学生综合能力的培育具有积极价值.本文以MBTI理论作为出发点,探讨基于MBTI理论下跨境电商人才培养创新实践基地的创设方式.
思政话语是教育实施过程中的要素,思政话语的有效性对教学成效具有直接影响作用.基于新媒体时代下创新高校思政教育话语,有助于拓宽思政教育话语空间、丰富思政教育话语资源、提升思政教育有效性,因此,探究可行性的创新路径具有必要性.
培训是促进高校青年教师教学能力提升的主要手段.现有的培训模式无法满足青年教师的成长需求,存在培训内容层次浅、培训对象覆盖面窄、培训形式单一、缺乏后续培训、培训内容与教师实际需求不符等问题.因此,高校应做出改革.建议高校要更加重视本科教学,转变培训理念,以教师的发展需求为导向,做好学校和教师的需求分析,开展长期培训、创新教学能力评价方式、加强教师教学发展专职机构建设.
学懂、弄通、践行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是高校师生当前和今后一个时期首要的政治任务.本文以“讲好中国故事”视角,分析研究该思想进课堂的必然要求和问题追溯,坚持内容为王的教学理念,积极探索师生互动的可行性教学方案,构建生活化、信息化、互动性的思政课堂,以期推动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进课堂”的吸引力和实效性.
可持续发展问题一直是人类关注的问题,人类意识到关乎全球可持续发展所面临的经济、社会和环境问题都是人类活动造成的.教育是实现可持续发展所需的知识、价值观、行为和生活方式的改变的关键干预措施.高等教育肩负着可持续发展的社会责任,在全球气候变化的时代充当可持续发展的关键变革因素.本文通过以同济大学为例,研究其面对可持续发展的挑战所做的策略和行动,提出未来高等教育可持续发展如何提高应对复杂性的能力.
根据新时代对新晋职场高职学生的需求因而各高校积极推出“以赛促学、以赛促教”教学模式促进学生实践能力的发展.本文主要从“以赛促学、以赛促教”模式以及高职生的实践能力入手.
随着我国经济结构不断调整及传统产业持续优化升级,企业对复合型技术技能人才的需求越来越大.1+X证书制度是顺应经济社会发展而出现的一种新型人才培养模式,1+X有效融通能够满足我国产业优化升级对复合型技能人才的需求.在分析“1+X证书”有效融通现状的基础上,从完善体制机制、重构课程体系、同步教学组织与实施、打造双师师资队伍及搭建学分银行等方面对二者的融通路径提出了可行性建议,对推进职业教育改革、提升职业教育质量提供有益借鉴和帮助,对拓宽技术技能人才持续成长具有重要意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