儿童腹泻沙门菌和志贺菌的分布及耐药性分析

来源 :中国小儿急救医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victor530505911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目的

儿童腹泻沙门菌和志贺菌的分布及耐药性分析。

方法

收集2014年5月至2015年10月我院腹泻门诊112例1~8岁患儿粪便标本,用诊断血清和VITEK 2系统进行鉴定并行药敏试验。

结果

112例患儿粪便标本检出沙门菌78株,志贺菌34株。沙门菌血清型分布主要为B群鼠伤寒沙门菌34株(43.6%)及德尔卑沙门菌11株(14.1%);D群20株(25.6%)肠炎沙门菌。志贺菌血清型分布主要为31株(91.2%)弗氏志贺菌。78株沙门菌的药敏试验敏感率较高的药物依次为亚胺培南、厄他培南、头孢吡肟、头孢他啶、头孢曲松、左氧氟沙星、哌拉西林/他唑巴坦。34株志贺菌的药敏试验敏感率较高的药物依次为亚胺培南、厄他培南、哌拉西林/他唑巴坦、头孢吡肟、呋喃妥因、头孢他啶。

结论

儿童腹泻沙门菌检出率最高依次为鼠伤寒、肠炎及德尔卑沙门菌,志贺菌以弗氏志贺菌为主。沙门志贺菌属引起的儿童腹泻抗菌药物敏感率较高的药物为亚胺培南、厄他培南、头孢吡肟、头孢他啶、哌拉西林/他唑巴坦,耐药率较高依次为氨苄西林、氨苄西林/舒巴坦。第三、四代头孢菌素类抗生素可以作为临床经验用药的首选药物,哌拉西林/他唑巴坦治疗效果好,值得推广应用。

其他文献
PICU侵袭性真菌感染(invasive fungal infection,IFI)呈现逐年升高趋势。念珠菌和曲霉是最常见的病因,儿童重症侵袭性念珠菌感染(ICI)发病率约为侵袭性曲霉感染(IAI)的5倍。ICI和IAI归因死亡率有所不同,主要是基础疾病存在差异。既往健康的危重症患儿各种侵入性导管、静脉营养、血液透析、机械通气和长时间使用抗生素是ICI发病危险因素。实体肿瘤和白血病患儿使用免疫抑制
目的大多数关于儿童应用氯胺酮行操作中镇静(procedural sedation,PS)的研究局限于急诊科。本研究旨在了解氯胺酮于手术室外PS的应用现状并确定导致不良事件的危险因素。设计观察性队列回顾分析2007至2015年间儿科镇静研究协会多中心前瞻性收集的数据。场所可开展镇静治疗的学院型,社区或独立儿童医院以及综合医院儿科病房。对象生后至≤21岁的青少年儿童。干预措施无。方法及主要结果了解患儿
目的检测分析肠道病毒71型(EV71)感染手足口病患儿外周血CD8+T细胞数量变化与患儿年龄以及病情严重程度之间的关系,进而分析探讨CD8+T细胞在EV71感染神经系统并发症发生中的潜在作用。方法收集2014年3月至9月昆明市儿童医院感染科确诊的手足口病患儿138例,其中普通型33例,重型45例,危重型60例。患儿年龄9个月~5岁。采用流式细胞术对外周血中CD8+T细胞亚群进行检测。结果与各年龄段
目的评价经颅多普勒超声(TCD)检测评估急性重症脑病急性期至稳定期的血流动力学动态变化与临床特征及脑功能中的价值。方法我院急性重症脑病患儿30例,在病情急性期和稳定期分别至少行1次TCD检测。应用重复测量资料的多变量分析方法分析双侧大脑中动脉(MCA)急性期和稳定期的血流动力学参数(收缩期血流速度、搏动指数)的变化趋势和临床特征的关系。比较不同预后组间稳定期和急性期的双侧MCA、大脑前动脉、大脑后
肺炎链球菌脑膜炎是小儿时期最常见的中枢神经系统感染性疾病之一,临床上以急性发热、惊厥、意识障碍、颅内压增高和脑膜刺激征及脑脊液脓性改变为特征。随着抗生素的应用及肺炎链球菌疫苗的接种,本病的发病率和病死率明显下降。但是耐药菌的不断出现和新的临床抗菌药物研发的相对滞后,其仍具有较高的病死率及致残率,这些均促进了针对肺炎链球菌脑膜炎发病机制及辅助治疗研究的不断深入。本文对近年来肺炎链球菌脑膜炎的发病机制
PlexinC1是一种相对分子质量大、分布广泛的跨膜蛋白,属配体受体,在单核细胞、T淋巴细胞、B淋巴细胞、树突细胞、中性粒细胞、血小板中表达。近年来研究发现plexinC1与肺损伤、哮喘、肺纤维化密切相关。它与相应配体结合激活细胞内信号通路,参与上述肺部疾病的病理生理过程,从而影响疾病的转归和预后,可作为控制和治疗肺部疾病的新靶点。本文简介plexinC1的结构、分布、功能以及它在相关肺部疾病中的
期刊
期刊
儿童侵袭性真菌病可能危及生命,且缺乏特异性临床表现,早期治疗存在困难。本文参考近年国内外相关文献和结合临床实践,对儿童常用抗真菌药和侵袭性真菌病的治疗做一综述。
目的对噬血细胞性淋巴组织细胞增生症(haemophagocytic lymphohistiocytosis,HLH)临床特点及相关基因突变进行研究,推测可能的发病原因。方法3月龄患儿,发热皮疹起病,临床表现符合HLH,进行骨髓细胞学检查,并用聚合酶链反应及Sanger直接测序法对患儿进行HLH相关基因突变检测。结果患儿影像学以急性坏死性脑病为特征性表现,骨髓学检查显示大量噬血组织细胞;HLH相关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