M110狙击步枪

来源 :兵器知识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woshizhuwoshizhu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9.11事件后,美军在全球的反恐行动不断升级,但战争不仅没能解决恐怖主义问题,反而“越反越恐”,导致美军自身陷入到冷枪、冷弹的泥潭中,无奈之下,狙击作战成为美军有效的反恐作战方式之一,狙击步枪的身价也随之水涨船高。
  美军现役的狙击步枪是M24狙击武器系统(SWS),存在武器较长、不能快速射击的不足。另外一些配备高精度型枪管的M16步枪和由老式M14步枪改进而成的狙击武器也都有不尽如人意之处,因此寻求新型狙击步枪成为美军的迫切需求。2006年底,美国奈特公司研制的SR-XM110型狙击步枪系统在经受重重考验之后正式“走马上任”,成为美军制式狙击步枪家族中的新成员,定型为M110。
  
  
  夺魁经过
  
  2004年11月17日,为满足城市作战需求,美陆军装备开发技术研究中心(ARDEC)提出研制7.62毫米半自动狙击手系统(SASS)的要求,美军新型狙击步枪的选型正式拉开序幕。
  参加这次美军新型狙击步枪选型的共有五家著名的军械公司,包括奈特、雷明顿、阿姆莱特等。进入最后竞争阶段的两支武器是奈特公司的SR-XM110和雷明顿公司的AR-10T。有意思的是,这两个方案均以AR-10机构为基础设计。其中SR-XM110从美海军海豹突击队的Mk11-Mod0狙击步枪系统改进而来,而AR-10T是在阿姆莱特AR-10半自动步枪的基础上配备了中型比赛级枪管。经过严格测试后,2005年9月28,美军正式宣布奈特公司的SR-XM110狙击步枪胜出。2006年5月,按要求完成研制的XM110步枪开始进入使用测试阶段,15支样枪交付美军进行测试。随后,奈特公司获得生产5年美军狙击步枪的合同。几个月后,奈特公司生产的新型狙击步枪正式服役。
  奈特公司之所以胜出,和公司副总裁戴夫·卢茨先生有很大关系。卢茨是一位退役的海军陆战队中校,和军方有着很深的交往,对狙击步枪情有独钟并有着自己独到的见解,而且在竞争时,凭其退役海军中校的身份提前获知了美军一些细节上的要求,从而帮助奈特公司在竞争中轻松夺魁。
  但其它几家竞标公司对奈特公司的胜出不屑一顾。其中阿姆莱特公司的反应最强烈,将自己落选的狙击步枪命名为超级半自动狙击步枪推向民用市场,运用了这样的广告语:“根据美国武器选型的历史,选上的武器都不是最好的。”其挑战意味十分明显。
  
  追根溯源
  
   M110步枪实际上是一支有着正宗斯通纳血统的步枪。十几年前,斯通纳先生尚在人世时,奈特公司的总裁里德·奈特就和斯通纳合作研发步枪。1993年,在结合了“斯通纳”AR10步枪和AR15步枪结构的基础上,奈特公司推出了SR-25步枪。起初只在民用市场上销售,所谓“酒香不怕巷子深”,其优异的性能很快引起了军方的注意。在SR-25步枪推出后不久,海军陆战队就对其进行了测试,目的看它能否成为狙击手手中利器,以取代当时配备的“雷明顿”700型步枪。
  经过测试后,海军陆战队并没有采用该枪,只有美国陆军购买了部分SR-25狙击步枪配发其特种部队,送往索马里试用。该枪在国外受到了许多国家的青睐,从而促使美国海军又将该枪提到了议事日程上,请奈特公司专为海军设计一款狙击步枪,这就是后来的MK11-Mod0型7.62毫米狙击步枪。
  海军型狙击步枪外形类似SR-25,只将枪管从610毫米缩短到500毫米,但在内部结构上却进行了很大的改进。为适应海军的需求,奈特公司的武器设计师们提出了一个全新的改进方案,包括击针、整体式导气环、抛壳机构、抽壳钩和抽壳钩簧以及经改进的供弹斜面。还包括一个全新设计的枪机结构、新式的枪管节套和弹匣簧。MK11-Mod0型狙击步枪在2000年左右装备部队。
  此次奈特公司参加选型的SR-XM110狙击步枪完全以7.62毫米 MK11-Mod0武器为基础改进而成,可谓是斯通纳步枪的纯正“血统”。
  
  
  系统描述
  
  M110半自动狙击手系统(SASS)是按一个系统进行设计的,总体匹配较好,主要包括M110狙击步枪、“刘坡尔德”可调倍率的白光瞄准镜、通用夜视瞄准镜、“哈里斯”可拆卸两脚架、枪箱、携行袋、PAL弹匣袋、枪口装置、备用的机械瞄具、8个弹匣(10发容量和20发容量的弹匣各4个)、M240机枪配用的空包弹助退器、清洁/维护工具、使用手册等,系统共重35.5千克。为防止被热成像仪发现,M110半自动狙击手系统从武器到附件表面均为深土黄色,这种颜色也将成为美军的制式颜色。
  M110狙击步枪采用气吹式自动方式,半自动发射。全长1 029毫米(加消声器为1 181毫米),枪管长508毫米,5条膛线,右旋,导程为279毫米,初速770米/秒,枪械寿命10 000发,枪管寿命6 000~7 000发,空枪重4.87千克、使用时重7.78千克(含机械瞄具、瞄准镜、两脚架、20发弹匣及弹药、消声器)。
  M110狙击步枪与Mk11-Mod0最大的区别是导轨系统、枪托和枪口装置。Mk11-Mod0上的是自由浮置式导轨,M110的则是加长型(URX)模块化导轨系统,直接固定在上机匣上,使导轨和机匣完全一体化,比以往的导轨(包括Mk11-Mod0的浮动式导轨)更稳固,射击时的震动和重复装卸时产生的偏差很小,而且下导轨也可自由装卸。由于密封性加强,减少了泥砂进入护木内的概率。
  为满足陆军要求,M110狙击步枪的枪托长度可调,调整时用扳手松开侧面的紧定螺母,然后根据需要将枪托拉伸到合适的位置。枪托底部还可以根据需要增加缓冲护垫,但这不属于系统标准配备。
  M110狙击步枪的消声器在SR-25步枪的基础上设计。改进部分一是接口尺寸。二是为便于清洁对结构进行了一些改动。改进后的消声器加长了38毫米,减小了直径。和其它大部分拧在枪口上的消声器不同的是,M110的消声装置是套在枪管上的,并且靠一个推杆销固定在导气管的凹槽中,不但安装快捷(因此也被命名为QD型消声器),而且十分牢固。消声器内部为挡板式结构,可以将枪口噪声降低28~32分贝。消声器由不锈钢制成,使用寿命长,还可消除枪口焰。
  
  M110配备了两套瞄具系统。机械瞄具可折叠、拆卸,可调节的觇孔和准星置于机匣顶部。在光学瞄具无法使用或者需要使用备用瞄具时,只需卸下光学瞄具,按下位于准星上的弹簧钮,准星就会弹起自动锁到位。后部的觇孔式照门可以用手扳起。光学瞄准镜为刘坡尔德公司新研制的Mark4 3.5×10倍可调倍率瞄准镜,含可快速拆卸的支架、激光过滤器、防反射过滤器、防尘罩等装备。此外在夜间使用时,可以在Mark4白光瞄准镜前加装由奈特公司生产的通用夜用瞄准镜充当物镜,通过简单组合实现昼夜合一。奈特公司生产的通用夜用瞄准镜采用和AN/PVS-22一样的第三代像增强管,在无月星空可以识别500米距离上站立的人员。
  目前,已有15套M110配发给美军第10山地步兵师试用,随着伊拉克局势的变化,这支“新上任”的狙击手系统即将在伊拉克战场上大显身手。
  [编辑/何懿]
其他文献
看过美国影片《偷天陷阱》的朋友都对凯瑟琳·泽塔·琼斯爬过的摩天双塔印象深刻。这座雄伟的建筑就是位于马来西亚吉隆坡市中心的国家石油公司的双子塔,高452米、88层,是目前世界上最高的独立塔楼。许多专家感叹地说,双塔之所以在今天能够名闻了遐迩,很大程度上得益于好莱坞大片的功劳。  无独有偶,马来西亚陆军现在也开始向媒体频频招手。希望藉此展示自己的实力、增加军事透明度。本文作者及其他媒体记者日前应邀参加
1 从建国初期到20世纪60年代,是我国单兵火箭发射器研制和生产的第一阶段,主要是仿制先进国家的装备。研制和生产的主要型号有51式90毫米火箭发射器、56式40毫米火箭发射器和69式40毫米火箭发射器等。  51式90毫米火箭发射器是新中国生产的第一种单兵火箭发射器,仿美国M20式88,9毫米火箭发射器。由于抗美援朝战争的急需,工人和技术人员只用了短短几个月时间就试制成功,1951年初正式投产并装
澳大利亚防务科学技术机构的地面作战分部已经与澳大利亚部队开发了一种光学瞄准具附件,它能使射手在掩蔽物后面观察和射击目标。  目前,初期生产的离轴式观察装置(OAVD)是一种与装在支座上的光学瞄准具相配的小型观察器,它能将透过物镜的目标图像折射50°到视线方向,再提供给射手。这就能使射手的头部和上身离开火线。  澳大利亚部队将在标准F88斯太尔5.56毫米突击步枪、F89米尼米5.56毫米轻型支援武
隨着生活水平的提高,出国旅行成为越来越多中国家庭假期的假日选择。出国旅行的主要交通工具就是飞机。小朋友们跟随父母亲在国外乘机,了解一些国外机场常用的英语表达是非常有帮助的。今天我们就来讲讲在国外机场乘机最重要的环节:check-in。在机场,这个词可以理解为“办理登机手续”。如果是在酒店,这个词的意思便是“办理入住手续”。  在去机场之前,小朋友们要记得提醒爸爸妈妈,确认你所乘航班的航站楼。通常大
作为一款开发于上世纪八十年代的轻型通用车辆,“悍马”在不断改装中越来越不堪重负。装甲薄、信息化程度过低,已无法胜任美国在全球反恐战场上的需求。  迫不得已,美军将目光投向防地雷反伏击(MRAP)车。虽然MRAP的装甲和防护水平能够满足需要,但由于只是一种应急之作,使其很难与美陆军即将进入验证和生产阶段的“未来战斗系统”(FCS)相配套,更缺乏未来应用新型电子设备、换用先进混合动力的潜力。于是,美国
2006年8月27日,美国国防部长拉姆斯菲尔德说,五角大楼正考虑用常规弹头来代替洲际弹道导弹的核弹头,以对恐怖分子进行先发制人的打击。实际上,这一想法早已有之,在今年的3月,美国国防部还向国会首次提出了这种计划。这一举措在令世人诧异的同时,也让人们对未来世界核形势的复杂性感到了一丝担忧。      美国战略导弹常规改装计划    计划提出冷战结束后,美国曾在1999年科索沃战争中为应对常规空射巡航
7月10日,美《华盛顿邮报》报道,从一份五角大楼文件中获知F-22的几个机密使用统计数据,并以之作为该机有重大缺陷、在现今国际形势下不宜再多生产的依据。这些数据分别是:飞行小时维护工时30、飞机良好率55%、故障前平均飞行小时1.7、飞行小时费用4.4万美元。  本文不打算讨论文内观点和数据的正确性,而只是想简单地解释这些很难得的数据是用来说明什么问题的。  这些数据都属于统计类型,轻易不予以发表
新变旧、嫩变老本是规律,不过在东西变老、变旧之时,愣装着不知情,或即使知道还要出天价收入囊中,这多半存在着某种认识或行动上的错位。想来,台湾军方不可能没有一套自己对装备采购的定见,但它似乎从来也不曾倦于原有模式的趣味和蚂蚁搬家。近来台湾军方又要收购过气的F-15A和AV-8B(题图)战斗机,是习惯使然?是无奈的偏执?还是又一次“忽略差异”的错位?    主力靶舰    20世纪90年代末,台湾当局
盡管S-97的能力很强,但美国陆军已经表达了获得“纯粹的”侦察直升机的愿望——然而,国会,引用前面提到的担心,不愿分享这个愿望。  “掠袭者”可以发射AGM-114“地狱火”导弹,配有70毫米的火箭吊舱和7.62毫米或12.7毫米口径的机枪。掠袭者可以运送多达6名士兵,航程598千米海里。它可以携带所需的燃料,持续飞行近三个小时。  “掠袭者”并不是唯一被认为可以填补侦察能力空白的实验系统。贝尔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