甘遂与甘草配伍对癌性腹水大鼠AQP2/ADRB1/PIK3CG/AVPR2通路的调节作用

来源 :中华中医药杂志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zhanggh20060363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目的:探讨甘遂与甘草配伍对癌性腹水大鼠水盐代谢通路的调节作用.方法:将70只SD大鼠按体质量随机分为正常组、模型组、甘遂(0.7 g)组、甘草(10 g)组、配伍(甘遂0.7 g-甘草10 g)组、甘遂半夏汤(甘遂0.7 g、甘草10 g、半夏9 g、白芍15 g、蜂蜜15 g)组,其中正常组10只,其余每组12只.其中模型组和各给药组腹腔注射Walker-256细胞株,注射细胞株后第2天给予相应药物治疗,连续14 d.于第13天采用代谢笼收集尿液,以检测尿液中钠离子(Na+)、钾离子(K+)、β2微球蛋白(β2-MG)、肾损伤因子(KIM-1)、中性粒细胞明胶酶相关脂质运载蛋白(NGAL)的含量.给药14 d后,收集血清,检测各组血清肌酐(Cr)、尿素氮(BUN)、尿酸(UA)等肾功能指标以及肾素(Renin)、血管紧张素(ANG)Ⅱ、醛固酮(ALD)、抗利尿激素(ADH)水平.收集肾组织检测水通道蛋白2(AQP2)、β1肾上腺素能受体(ADRB1)、磷脂酰肌醇(-3)激酶γ亚基(PIK3CG)、精氨酸加压素受体2(AVPR2)mRNA及蛋白表达.结果:与模型组比较,甘遂与甘草配伍能降低血、尿β2-MG及尿液KIM-1、NGAL的含量(P<0.05),升高尿液中Na+含量,降低K+含量,降低血清Renin、ANGⅡ、ALD、ADH含量(P<0.05),下调肾AQP2、ADRB1、PIK3CG、AVPR2 mRNA和蛋白的表达(P<0.05).结论:甘遂与甘草配伍能够调节水液代谢,其作用机制一方面是通过下调PIK3CG和ADRB的表达,从而降低AVPR2的表达;另一方面,通过降低ALD含量,从而影响K+的排出发挥作用.
其他文献
膈神经刺激(膈神经起搏)疗法是通过电脉冲刺激膈神经,引发膈肌的收缩,从而达到改善呼吸及增加膈肌强度等目标的一种治疗手段,1948年Sarnoff提出刺激膈神经能够抑制睡眠状态下的中枢呼吸驱动,但其临床意义在当时未能引起足够重视[1].此后该技术被运用于术后通气不全、重症医学等领域.近年来,有学者发现膈神经刺激对阻塞性睡眠呼吸暂停综合征(obstructive sleep apnea hypopnea syndrome,OSAHS)病情评估具有重要价值,此外经静脉单侧膈神经刺激疗法(transvenous
癌症的发病率和死亡率不断上升,已成为威胁全球人类健康的首要危险因素,癌症的防治一直是困扰世界各国学者的难题,由于化疗药物有较强的不良反应,严重影响癌症患者的生活质量.因此,寻找安全有效且毒不良反应小的抗癌药物已迫在眉睫.近年来,传统药物的抗癌作用备受关注,随着医疗科研水平的发展,越来越多的抗癌活性成分从传统药物中提取出来,且不良反应较低,抗癌效果良好.芸香苷是一种独特的类黄酮,存在于许多植物中.研究发现芸香苷能抑制乳腺癌、结肠癌、肺癌、前列腺癌等肿瘤细胞的增殖.此外,已有报道芸香苷单独或与其他治疗药物联合
目的:研究雷公藤甲素(TP)对类风湿性关节炎(RA)滑膜成纤维细胞(FLS)的影响,初步探讨TP干预FLS细胞释放炎症因子的机制.方法:体外培养人FLS细胞株,采用不同浓度的TP进行干预,检测FLS细胞活性、细胞上清液白细胞介素-6(IL-6)水平和细胞中环磷酸鸟苷-腺苷酸合成酶(cGAS)、干扰素基因刺激因子(STING)蛋白的表达水平.结果:与空白对照组比较,200、400、800 nmol/L的TP可显著抑制FLS细胞活性(P<0.05,P<0.01),降低细胞上清液中IL-6水平(P<0.01);
肿瘤外科根治性手术应以治愈肿瘤为目的的理念已经获得广泛共识[1].1894年,Halsted创立乳腺癌根治术,通过切除患侧乳腺、胸大肌、胸小肌和腋窝淋巴结使乳腺癌病人5年生存率达到40%[2].进入20世纪以来,研究结果证实Patey手术和Auchincloss手术两种乳腺癌改良根治手术同样可以达到肿瘤治愈目的,并改善病人生活质量[3-4].目前,Auchincloss手术仍然是我国伴淋巴结转移早期乳腺癌病人的主要根治性手术方式.20世纪70年代,Bernard Fisher提出乳腺癌是全身性疾病的理论推
中医元气学说是中医理论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故参考多篇现代文献及数本古籍分别从现代医学和中医学角度综述近20年来中医元气理论的发展概况、内涵及现代研究与治疗现状,除了常见的元气损伤的病因:先天不足、六淫致病、七情所伤、饮食不慎、劳逸失度、外伤、分娩、医疗处理等,现代临床诸如非酒精性脂肪肝、艾滋病、脑梗死、糖尿病、肿瘤、白血病、老年痴呆等疑难杂症或危急重症多存在元气虚损.重视中医元气研究是疾病谱发展变化的客观要求,也是适应现代医学模式转变的需求,笔者从中医理论自身发展的脉络出发,梳理中医元气理论的基本概念和理
目的 探讨糖尿病亚临床周围神经病变进展为临床周围神经病变的危险因素.方法 纳入2019年6月至2020年9月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天坛医院内分泌科住院2型糖尿病合并周围神经病变患者进行回顾性分析.收集糖尿病亚临床周围神经病变组(SDPN组)与有临床症状的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组(CDPN组)的一般资料、病史、生化指标及合并症等,进行单因素及多因素分析.结果 共入选经神经电生理检查明确诊断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患者212例,总体年龄分布在31~86岁,平均糖尿病病程(12.7±7.4)年.与SDPN组相比,CDPN组
肿瘤外科根治性手术应以治愈肿瘤为目的的理念已经获得广泛共识[1].20世纪70年代,Bernard Fisher提出乳腺癌是全身性疾病的理论推动了乳腺癌临床实践的进步与发展[2-3],也为重新定义早期乳腺癌根治性手术标准奠定了理论基础.1985年,NSABP-B06研究论证了早期乳腺癌保乳手术联合放疗的临床价值,推动了发达国家保乳手术比例明显提高[4],随后20年的随访结果证实了保乳手术的安全性[5].目前,保乳手术已经作为乳腺癌根治性手术方式获得广泛认同.为规范开展早期乳腺癌保乳手术临床实践,中华医学会
纳米结构脂质载体是新一代的脂质纳米给药系统,具有粒径小、毒性低、包封率高、稳定性高、易于修饰等优点,可有效提高抗肿瘤中药单体活性成分的稳定性、靶向性及生物利用度.通过查阅近年来的相关文献,本研究对纳米结构脂质载体的肿瘤靶向性、常用抗肿瘤中药单体活性成分及其在抗肿瘤中药单体活性成分的应用进行了介绍,以期为抗肿瘤中药单体活性成分及纳米结构脂质载体的深入研究提供参考.
目的:探讨中药单体重楼皂苷Ⅰ抑制肝癌细胞生长和增殖的分子作用机制.方法:采用MTT和EDU法检测肝癌Bel-7402细胞的生长和增殖情况;Western Blot法检测Bel-7402细胞中肿瘤相关特异蛋白1(Sp1)和胰岛素样生长因子结合蛋白1(IGFBP1)的表达水平;采用细胞瞬间转染技术将Sp1过表达质粒或IGFBP1 siRNA转染至细胞;双荧光素酶基因报告系统检测IGFBP1启动子活性.结果:MTT结果发现PPI处理肝癌Bel-7402细胞24、48、72h后,显著抑制细胞的生长,且呈时间和剂量
[目的]研究不同干燥温度条件下红锥树盘干燥过程中心材、边材材色变化及干燥缺陷,为红锥木材干燥工艺和高价值利用提供科学依据.[方法]在广西凭祥市中国林业科学研究院热带林业实验中心39年生红锥人工林内设置5块20 mX30 m的样地,每块样地选取1株优势木进行解析,截取主干0~2 m段树盘分别在60,80和120℃的恒温干燥箱内进行干燥处理,以室内常温条件下干燥为对照,每隔2 h测定不同处理树盘材色(心材材色变化指数ΔL*ht、Δa*ht、Δb*ht和ΔE*ht,边材材色变化指数ΔL*stΔa*st、Δb*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