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联系和对比中理解和教授历史

来源 :历史教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youqing_2009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关键词]联系,对比,共性,特点
  [中图分类号]G63 [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0457-6241(2008)23-0008-07
  
  在世界古代史上,就氏族制解体到奴隶制国家建立,特别是古典奴隶制度的建立而言,雅典和罗马是两个典型的例子。它们在由氏族制度向奴隶社会过渡的过程中都具备鲜明的阶段性,最后都建立起高度发展的古典奴隶制城邦国家。但是,正如西方历史学家归纳的那样,以雅典为代表的希腊和罗马文明各具特色、各擅其长:两者在从氏族社会向阶级社会转变的形式上各有特点;两者在城市国家的发展方向上逐渐分道扬镳;两者所实行的政治制度表现出较大的差异性;两者对后世贡献的领域也各有侧重,故有“辉煌属于希腊”“宏伟归于罗马”这一抽象的对比和概括。基于这一点,对它们的共同性和互异性进行联系、对比和辨证的分析,不但有助于我们更好地理解雅典和罗马历史本身,更可能获得某些理论上的收获。
  
  一、雅典城邦和罗马共和国历史中的联系与共性
  
  对比世界古代史中几个主要文明的发生,雅典和罗马古代文明的发生确实显示出它们的共同特点。
  首先,两者均属地中海地区文明,历史联系紧密。希腊人和罗马人都是印欧人的后代。两者均处在地中海地区的海洋地区,两个文明的发生时间大体相当,社会发展阶段也基本上处于平行状态。作为希腊的主要城邦,雅典与罗马之间本身存在着千丝万缕的联系,两者在历史和文化中既有联系、更有重叠。罗马文明的发生稍稍晚于雅典,从而受惠于希腊、特别是雅典文化。
  公元前750年,希腊殖民者移民到西西里和南意大利,建立起希腊殖民地,如叙拉古。公元前六世纪,希腊的毕达哥拉斯学派就产生于意大利南部希腊各殖民地城邦。公元前三世纪的希腊科学家阿基米德,实际上是西西里岛上的叙拉古人。雅典哲学家柏拉图曾游历意大利南部和西西里岛等地,并与当地的毕达哥拉斯学派结识。希腊人还在意大利的那不勒斯湾建他林顿等殖民地。希腊人侵入意大利半岛,输入了东部地中海的希腊文化,如字母、文学、哲学、美术、宗教、政治和军事制度。这些因素同罗马历史前期的埃特鲁利亚文化一起,成为罗马文化的营养,并被发扬光大,形成独特的罗马文化。可以说,罗马文化是在希腊文化的直接影响下发展起来的,连拉丁字母都是在希腊字母基础上制定的。
  古代希腊自亚历山大帝国东侵以后至公元前一世纪并入罗马版图这段历史,西方学者惯称为希腊化时期。雅典古典时代和后期希腊时代的文化,正是通过罗马对希腊的征服传到欧洲。亚历山大帝国分裂后,出现了几个王朝。原属希腊的马其顿成为独立王国、它连同希腊的克里特等,后来都成为罗马的海外行省。罗马通过征服,还从希腊带回宝藏和图书,还俘获了大批文化造诣高深的希腊人。在希腊文化的浸润下,在罗马出现过希腊化过程,小到生活习惯和服饰、大到语言、文学、戏剧、诗歌和史学等,罗马社会都打上希腊文化的烙印。有些罗马史学家干脆就是希腊人,如《希腊罗马名人传》的作者普鲁塔克。希腊哲学也逐渐对罗马产生影响,如罗马哲学家西塞罗的折中主义哲学就受到希腊哲学的影响。但是,罗马人并非简单照搬,而是在希腊文化精华的基础上发展出自己的风格,按己所需,为我所用,并根据时代变化加以弘扬和发展。
  正如一位西方历史学家所做的描述性概括,揭示了两者之间的微妙关系:
  ……(罗马)广场上的建筑显现出希腊风格,但它们更加雄伟高大……了解罗马人的两条线索是:他们从别人特别是希腊人那里借用了很多东西,但常常把拿来的东西加以改造;罗马人用法律和秩序取代了希腊化时代的混乱,并欣然接受了被征服的希腊人的知识和艺术遗产。随着罗马帝国的扩张,这一遗产向西几乎传遍整个欧洲。罗马诗人贺拉西为此写道:“希腊被擒为俘虏;被俘的希腊,又反过来俘虏了野蛮的征服者。”
  其次,它们都是发生于生产力发展的较高阶段——铁器时代。
  尼罗河流域、两河流域、印度河流域、黄河和长江流域的氏族制度解体、国家形成时期基本上都处于青铜时代。希腊罗马国家的形成大大晚于上述几大文明,但是它们是在社会生产力水平的更高发展阶段开始了氏族制度解体和国家建立的过程。希腊氏族制度解体时期的荷马时代(公元前12至公元前9世纪),铁已经广泛使用,不仅用于制造武器,还用来制造生产工具,并逐渐排斥青铜。公元前8至公元前6世纪,希腊各地的生产力迅速发展。由于铁矿的开采,冶炼技术的发达,铁制工具已广泛使用,并逐渐取得绝对优势。大约在公元前1100年到公元前600年间,中欧到意大利这片地区也已处于铁器时代。罗马建城(公元前753年)前后,意大利的铁器文化威兰诺瓦文化(公元前9至公元前8世纪)已经形成,特别在罗马所处的拉丁姆地区有相当的发展。
  第三,社会分工和阶级分化相对彻底。正是由于较高的社会生产力发展水平,雅典与罗马在国家即将建立前都已经发生了比较彻底的社会分工和阶级分化,雅典的社会分工尤其彻底。公元前11世纪到公元前8世纪,雅典的手工业和农业的分工已经出现,商业与航海业有了初步发展。公元前8到前公元7世纪,工商业进一步发展,货币经济出现、商品经济发展。由于社会变化和人群迁徙,杂居现象日益严重。传说中的“王”提秀斯时代,就已经把雅典居民分为三个等级:贵族、农民和手工业者。公元前7至公元前6世纪,雅典的手工业和商业有了更加显著的发展。商业、海外贸易的发展更促进了造船业发展,雅典很快成为手工业和商业中心。雅典城内的作坊老板、商人和船主成为新型的富有阶层,社会开始出现新兴工商业奴隶主集团与传统贵族集团的分野。
  公元前8世纪在古代罗马的埃特鲁利亚人统治时期,传统农业就比较发达,城市文化一度繁荣,手工业和商业也发展起来。王政时代的罗马,传统农业继续发展,手工业的分工比较细密,有金工、笛工、木工、染工、鞋匠和陶工等八个手工业联合会。罗马手工业比较发达,但其特点是往往与大农庄经济相结合。商业和集市也十分活跃。但与雅典相比,初期的罗马海外贸易和商业不够发达,货币经济出现较晚,特别是埃特鲁利亚人的统治被推翻后,经济退回到旧有的农业占主导地位的状态。
  第四,在氏族制度解体到奴隶制国家建立的过程中,两者都经历了长期的平民与贵族的斗争。公元前8至公元前7世纪,雅典处于贵族统治时期,掌握权力的是执政官和贵族会议。执政官为三人,一年一任,第二执政官为国王,后来又增加六名司法官,也称执政官,统称九人团。执政官每年从氏族贵族中推选,任职期满可加入贵族会议,议员皆为贵族,任职终身。作为城邦的实际统治机构,显示了希腊早期社会贵族寡头政治的特征。这些贵族的经济利益主要来自农业。因土地兼并肆虐,很多农民失地,沦为债务奴隶。从公元前六世纪末到伯利克里当政,主
其他文献
广东高中历史课程改革已进入第十个年头,作为中学历史教师,笔者这里把对课改问题的一些观察、思考和探索写出来,作为课改实施近十年的一个样本。  2004年广东开始实施新课改,其中一个特点是一标多本(4个版本)。当年8月,笔者回四川和曹靓老师聊到这个问题,曹老师最大的困惑是:“四套教材,高考怎么考”?曹老师的困惑也是大多数师生对课改的困惑,反映了大多数师生对课改的焦虑。课改问题,很大程度就是对教科书的认
不少年轻人过节回家,都会面临这样的灵魂拷问:有对象了吗?什么时候结婚?其实不用三姑六婆连环催婚,单身狗们已经够焦虑了:在人山人海里确认过一万个眼神,还是遇不到对的人。  阻碍人们脱单的因素有很多,而且古今各代基本相通。这些因素是爱情的死敌,专门给脱单大业挖墙脚,甚至一些名人大腕也会被它们缠身,要么晚婚,要么不婚……  比如,工作狂根本没时间谈恋爱。  夏朝皇帝大禹年轻的时候一直投身防洪治水事业。作
1933年盛夏,在山温水润的苏州,一位军官请张大千去鉴赏一幅古画。古色凝重的画轴徐徐展开时,张大千的目光便深深地陷入画卷中。顿时,他手颤不已,仿佛魂魄飘离了躯体……是怎样一幅画竟令这位国画大师如此惊诧和激动。原来是曾经珍藏于皇宫,后流落民间、匿迹已久的《韩熙载夜宴图》   《韩熙载夜宴图》出自五代画家顾闳中之手,描绘的是名士韩熙载夜宴娱乐的场面。画中人物传神,设色浓丽,是中国工笔人物画的杰作。许多
康熙二十年(1681年)前后,极少数亲信官员开始按康熙的意图向他递交奏折,这种方式从此成了清朝上下沟通的重要手段。然而由于奏折水平参差不齐,甚至充斥大量废话,让皇帝不胜其烦。可清朝重视祖宗家法,既然规矩定下来了,就只能互玩文字游戏。  不过,康熙一朝只有137名官员有权写奏折,所以康熙的烦恼还算少的。雍正登基后将此制度全面放开,每天都要亲自阅读数万字的奏折,还要进行大量回复,将意见落实下去,工作量
早在相识以前,她便已听闻他的名字。他的雕刻技艺冠绝江湖,她从未想过,他竟千里迢迢地从万花谷赶来,只为听她抚琴。  一曲终了,他轻叹:“名不虚传,天下再无如此妙手。”早已习惯了世人的称赞,她本该淡然,却因这句褒奖羞红了脸。他莞尔而笑,眼中满是柔情蜜意,让她不由自主地沉沦。  此后,他常來看她。她为他抚琴,也对他诉尽心事。他们的情意日渐深厚,任谁看来,都是一对佳偶。当他决定带她回万花谷时,她是欣喜的,
2012年全国新课标文综历史卷第41题甫一亮相,便赢得满堂喝彩,以其形式新颖、视野开阔、关注学生、关注现实、综合性强、开放度高、思维力度大、能力要求高,被视为同类试题中最好的一题。试题呈现如下:  41.(12分)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冲击—反应”曾是国内外史学界解释中国近代历史的模式之一。其主要观点为中国社会存在巨大惰性,缺乏突破传统框架的内部动力;从19世纪中期开始,西方的冲击促使中
汉朝消费誊自述  我们陛下特别喜欢跟匈奴打架,直把匈奴揍到沙漠深处,可战功背后全是溅血的颜色和烧钱的声音。陛下花光了先帝的遗产,就把我们的赋税提了上去,可即使如此也填不平亏空。这时,一个叫桑弘羊的人上位了,他建议陛下承包全国酒、铁、盐的生意。  桑弘羊抓重点真是稳、准、狠,谁家都要祭祖先、做农具、吃饭菜,这三样东西我们不得不买。如果像以前那样去普通店铺买,被坑骗了还能去找掌柜算账,甚至砸了他的店铺
当《橄榄树》熟悉的旋律在耳边响起的时候,不禁让人想起了三毛。三毛是浪迹天涯的游子,“流浪”是她的标签,儿时拾荒的梦想,注定了她一生流浪的命运,她看似自由洒脱的灵魂,却写尽了孤寂。  她在48年的生命中,3次选择自杀,淋漓尽致地演绎了瑰丽传奇的一生,是蜕变,也是疗伤。她走遍万水千山之后,终究还是选择了永远地离开。  一  “黄桷垭,黄桷垭,黄桷垭下有个家。生个儿子会打仗,生个女儿写文章”,一首民谣,
莽古尔泰是努尔哈赤的嫡子,任正蓝旗旗主,出身、地位本在皇太极之上。可其母与大贝勒代善關系暧昧,努尔哈赤不忍杀她,仅以私藏财物为名将她休了,谁知莽古尔泰为取悦父亲竟残忍地杀了母亲。做出这种禽兽行径,自然与汗位无缘。后来皇太极继位,他内心极不平衡,两人矛盾日深。  1631年,明朝复修大凌河城,皇太极率八旗劲旅前来围攻。莽古尔泰与其弟德格类率正蓝旗攻击炮火最集中的城南,因招架不住而下令撤退。之后,他向
1685年,英国国王查理二世中风了,皇家医官打算采取最保守的疗法:放血。那年头,放血是欧洲的“万能疗法”,上至国王,下至百姓,只要有个头疼脑热统统放血。  放血疗法是有理论基础的,希波克拉底认为,人体有“四液”,啥液多了都会有毒素积累,血液多了也得放。于是,14名医官给查理二世放了800CC的血,但没啥用,看来血里的毒没排出来,那按希波克拉底的理论,可从其他途径排毒,比如肠道。  十六七世纪,法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