广东:加快统筹与顶层设计

来源 :教育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dingyi0328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受城乡二元结构和区域经济发展水平制约,广东省各县市区财力差距较大,很多欠发达地区仍然是吃饭财政,教育经费投入严重不足,造成城镇与农村、珠三角与非珠三角地区基础教育特别是义务教育发展水平存在明显差距。作为外来人口流入大省,广东在解决流动人口子女就学问题在财政上存在巨大困难。为此,提高决策层级,加强统筹协调成为必然。
  加强横向沟通
  2011年,广东为从省级层面加强统筹和顶层设计,成立了由省长担任组长的省教育体制改革领导小组,包括组织、宣传、编制、发展改革、经济和信息化、教育、财政、国土资源、住房城乡建设在内的27个省直部门为成员单位。由领导小组定期召开全会或协调会议,及时统筹协调解决教育改革与发展涉及的重大问题,注重加强教育与相关部门的横向沟通,形成合力共同推进工作,较好地走出了教育部门单打独斗难以成事的困境。
  如在职业教育方面,根据地区间经济社会及教育发展水平不平衡的现状,加大了省级统筹力度,突破行政区划制约,面向全省配置职业教育资源。2006年、2011年省委省政府两次召开全省职业教育工作会议,出台了相关决定和规划纲要,加强了政策保障,在全省形成了推动职业教育发展的合力。与此同时,明确以珠三角地区和粤东西北地区地级市城区为主,做大做强职业教育。针对粤东西北地区学位不足的问题,组织珠三角优质中职学校面向粤东西北地区特别是农村地区开展“转移招生”,在校生超过50万人,实现了全省一盘棋配置资源。此外,根据中等职业教育多部门管理的现状,提出发展规划、招生平台、经费投入、资源配置、培养标准“五统一”的改革方向,推进了中等职业教育的省级统筹管理和协调发展。
  缩小地区差距
  为加强省级教育统筹,2012年10月,省政府常务会议审议通过了《2012-2015年省级财政教育投入和项目安排》,省教育厅管理省级财政教育投入累计1180億元。项目既包括生均拨款、学生资助资金等保基本、保运转的经费,也包括高校2011计划、基础教育创强、师资队伍建设、教育综合改革试点项目等建设发展和改革创新经费。其中,将重点保障义务教育均衡优质发展、“强师工程”、高校“2011计划”等重大改革发展项目,扶持欠发达地区及困难群体。数据显示:该省地方教育经费总投入从2010年的1532.73亿元,已提高至2015年的2728.7亿元。
  “省级统筹体制作为促进义务教育财政公平的制度安排,对义务教育公平而言,意义重大。”华南师范大学基础教育培训与研究院雷丽珍说。她通过对2003年至2013年广东省21个地级市义务教育经费支出差异变化的分析发现:省级统筹体制对缩小省内义务教育经费差距,尤其是缩小省内义务教育生均预算内公用经费差距发挥了积极作用。其中,全省57个县已经通过了国家义务教育发展基本均衡县的认定,120个县(市、区)义务教育校际间均衡系数的综合差异系数达标(小学、初中综合差异系数分别小于0.65、0.55)。
其他文献
项目学习实验教材基于国家课程标准,编排设置了一系列具有真实情境的项目任务,同时这些项目任务还承载着知识、方法、能力等发展目标,旨在发展学生的科学素养。教材的试讲活动已在全国多所中学举行,得到了当地教委、校方领导、教师及学生的大力支持与肯定。其中的“从自然界中的盐到餐桌上的盐”项目,在山西省晋中市太谷县明星中学、阳邑中学以及北京部分中学顺利展开,笔者有幸作为随行一员看到了整个试讲实施过程,看到了学生
河南省许昌市建设路小学自编足球操,组织学生每天在课间活动进行足球操练习,配上轻松的音乐,学生们在强身健體的同时,对足球的基本动作有了初步了解。图为学生在操场上做足球操。  摄影报道/牛 原
差异化教学打破了传统一刀切的教学方法,满足了不同学生的不同学习需求,让学生发现自己的兴趣,保持自己的个性,为学生的长足发展奠定了坚实的基础。那么,差异化教学是怎样实施的呢?近年来,随着基础教育改革的深化,许多学校进行了异化教学理念的实践探索。不同的学校用不同的方法诠释了他们对差异化教学的理解和坚持。
《胡桃夹子》  作者:(德)霍夫曼 编译:凌子  出版:中国少年儿童出版社  圣诞前夜,玛丽得到了一个圣诞礼物——胡桃夹子,她对这个长相憨厚的咬核桃的木头小人儿爱不释手。半夜,可怕的事情发生了!黑漆漆的大厅里,铺天盖地地涌来一大群老鼠,中间为首的竟是一个七头鼠王。就在玛丽万分恐惧时,她家的玩偶竟全都活了过来,玩偶们在胡桃夹子的带领下,与老鼠大军展开了激烈的战斗。在玛丽的帮助下,胡桃夹子终于杀死了七
“两课一育”大课改的时代价值  培养既有中国灵魂又有世界眼光的现代人 四川省绵阳市东辰国际学校践行新课改认为,课程、课堂、德育是影响学生的三大核心要素,三者共同决定着学校教育发展的方向、人才培养的性质和质量。“两课一育”大课改的核心思想是:课程、课堂、德育,要培养高素质人才,必须从三个方面进行整体设计和构建。  “两课一育”成为新课改的旗帜 “两课一育”大课改实施“课程、课堂和德育”三位一体的立体
勤劳,是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也是中华文化的重要内涵。可以这样说,中华民族的发展史,就是中国人民的劳动史。正是中国人民的辛勤劳动,才推动社会不断发展、进步。新教育“每月一事”“勤劳”习惯的培养,指向“爱劳动”。2009年,朱永新老师就说:“从某种意义上说,剥夺了孩子和学生的劳动权利,就等于使他们丧失了成长的机会。”  我们证大小学学生,来自全国16个省市,其中,随迁子女占了60%,留守儿童占了25%
教学研究是一种创造性认识活动,对教师的教与学生的学都具有重要的专业引领作用。教学研究是以全体教师为主体,以教育教学实践为基础,以教育教学中遇到的问题为主要研究内容,以提高一个学科、一所学校或一个区域的教育教学质量和广大教师的业务素质为主要目的,以开展多种形式的教研活动为主要途径的有组织、有计划、有目的的研究活动。而建构内涵式发展条件下的教研文化,必须基于课例转变教研行为方式,使教研行为更有利于促进
“长路奉献给远方,  玫瑰奉献给爱情  我拿什么奉献给你,  我的爱人  白云奉献给草场,  江河奉献给海洋  我拿什么奉献给你,  我的朋友  ……  白鸽奉献给蓝天,  星光奉献给长夜  我拿什么奉献给你,  我的小孩  雨季奉献给大地,  岁月奉献给季节  我拿什么奉献给你,  我的爹娘”  很久以来,这首歌一直在我的耳边回荡。从2007年和新教育相遇到现在,已经是第十个年头。十年来,因为新
随着素质教育的全面实施和不断深入,随着学校自身发展的追求和需要,特色立校、特色强校、特色兴校成为深圳市南澳中心小学发展的价值选择,注重办学特色既是学校内涵发展的需要,也是激发学校办学活力的需要,从而将南澳中心小学创建成一所独具特色的学校。  校本课程开发的提出  南澳中心小学地处深圳南澳办事处。南澳三面环海,环境优美,但地处偏僻,并且由于市政府限制开发,经济落后,政府及各事业单位人才流失严重,学校
一、项目缘起  项目教材编写的一个核心任务是确立项目。一个好项目需要涵盖课程标准中规定的课程内容,涵盖某个化学专题的核心知识,承载化学学科思想方法和学生发展核心素养,有助于学生建立化学学科主要活动类型的经验图式。除此之外,项目应该贴近生活、贴近社会、真实、有意义,确立学生感兴趣、具有挑战性和可操作性的任务。  金属是初中化学核心的教学内容,义务教育化学课程标准“身边的化学物质”主题中 “金属与金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