桉树大径材培育技术的有效性研究

来源 :绿色科技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chenpeixin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为了探究培养大径材桉树的具体技术措施和有效性,以广西国有三门江林场为研究对象,分析了该地区桉树种植的优势,并结合优选优育技术、合理密植技术、精准施肥技术、病虫害防治技术等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不同品种选择、不同栽植密度、追肥控肥含量、多元防治技术的综合应用有助于培育桉树大径材.因此,提出了技术人员应该选择优质树种,维持3.5 m×4 m的种植密度,施加微量元素混合肥,选择生物治疗+化学药剂治疗办法.
其他文献
油茶树高的生长情况会受到不同施肥量的影响,探究了不同施肥量对油茶树高生长的影响.以三江县斗江镇思欧村新寨屯油茶新造林地作为主要试验地,进行了两个重复区组(组Ⅰ、组Ⅱ)种植试验,通过具体试验得出:施肥量为0.5kg/株时,树高生长达到最优,施肥成本也较低,在油茶树实际种植环节,可选择0.5 kg/株的施肥方式,以促进油茶树良好生长.
以《贵州气候养生地评价标准》(TB52/QXXH 003-2016)为基础,在研究人体舒适期长度、气候季节性、日照时数、大气负氧离子浓度、森林覆盖率、水质达标率、空气质量等数据的基础上,结合DB3311/T 60-2016养生气候适宜度评价规范等其他评价标准,引入了不适性、灾害影响、空气污染等不利因素评价指标,通过综合分析赤水市气候条件、环境条件、不利因素3个方面的影响,建立了根据赤水市本地气候特征订正的康养旅游综合评价指数公式,赤水市按照该指数模式评价康养旅游适游区评分为96.5分,属于一级康养旅游适宜
为打赢水污染防治攻坚战,需科学评估水环境治理和改善效果.以重庆市琼江流域2019年为基准年,系统评价了全流域、区域水环境质量变化及治理效果,从国控考核、市控考核断面水质评价为出发点,整体评价了全流域、所在区域水质现状,在此基础上研究得出了2019年重庆市琼江流域水污染防治工作年度取得实效:干支流水质改善较明显,干流改善速度快于支流;铜梁区改善速度略快于潼南区,但仍不稳定.
进行了32% 滴酸 · 草甘膦杀艺草等3种非目的植物试验.结果表明:采用(32% 滴酸 · 草甘膦450 mL/20 kg+洗衣粉50 g)/20 kg和(32% 滴酸·草甘膦450 mL/20 kg+柴油100 mL)/20 kg,对葛藤的灭杀率分别为96.7% 和100%,且处理间无显著差异;直接点喷洒32% 滴酸·草甘膦对灭杀芒草的效果较差,但在割后20 d左右,定点喷洒(32% 滴酸·草甘膦450 mL+洗衣粉50 g)/20 kg和(32% 滴酸·草甘膦350 mL+柴油100 mL)/20 k
指出了水资源是人类赖以生存的最基本的物质基础,对国民经济、产业机构的布局及区域生态环境的提升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探索经济发展与水环境质量之间的关系可为辽宁省经济增长和环境质量协调发展提供科学依据,受地域及时间影响得出的结论不尽相同.对近20年数据分析表明:辽宁省废水排放与经济发展关系结果呈现倒“U”型曲线,化学需氧量浓度与人均GDP未呈现明显倒“U”型曲线,但COD浓度随着GDP的增加呈现下降趋势.
调查了福建省永安国有林场1993年引种栽培火力楠杉木混交林的生长效果.结果表明:火力楠能适应永安市气候环境条件,29年生6杉木4火力楠林分蓄积量356.29 m3/hm2,比杉木纯林增加5.2%.其中杉木平均树高17.5 m、胸径18.0 cm、单株立木材积0.23554 m3,分别比杉木纯林增加了7.4%、8.4%、31.5%;火力楠平均树高15.2m、胸径15.3cm、单株立木材积0.15651 m3.
为研究乳源木莲生态景观林(JL处理)构建技术及其绿量和降温增湿效应,选择杉木用材林(YS处理)和林外空地(CK处理)作为对照,采用JL-17型温湿度测定了仪测定气温和空气相对湿度.结果表明:6年生乳源木莲生态景观林绿量可达到13393.1 m3/hm2,比常规营造的杉木用材林绿量(13171.4m3/hm2)略高.乳源木莲生态景观林与空地对照点比在夏季(7~9月)10:00~16:00时段,平均降温率达30.5%,平均增湿率为45.9%.降温增湿效应优于杉木用材林,可以提高人体舒适度.乳源木莲生态景观林不
为研究森林培育对森林生态效益的影响,利用生物多样性测定方法对样地的土壤指标进行了测定,研究了其影响因素.结果表明:原始土壤中固碳价值、释氧价值较低;土壤容重与孔隙度指标稍低;土壤持水能力较差.使用森林培育的样地固碳价值、释氧价值得到提高;土壤指标相对增加;土壤持水能力较高.森林培育对森林生态效益来说具有重要意义,通过对土壤相关指标的提高,可以保证森林生态效益的提高.
依据森林资源规划设计调查成果数据,参考全国森林资源连续清查的评价方法,以有林地小班为基本评价单元,选取8项特征因子,构建了森林生态功能评价指标体系,对北京市京西林场管理处的森林生态功能进行了评价.结果表明:①北京市京西林场管理处森林生态功能指数为0.48,森林生态功能总体处于“中”等水平;②北京市京西林场管理处的森林,生态功能为“中”等水平的森林面积3153.52 hm2,占有林地面积的91.21%;生态功能为“差”等水平的森林面积304.01 hm2,占有林地面积的8.79%.
指出了实现碳达峰、碳中和是一场广泛深刻的经济社会系统性变革,面临前所未有的困难挑战.我国二氧化碳排放力争于2030年前达到峰值,努力争取2060年前实现碳中和.而在此背景下,我国西北、东北地区集中供热系统,主要仍然是热电联产.为此,提出了应重新调整资源配置,大力开发新能源,加大新能源在供热行业的占比,节约煤炭、天然气等资源,从热源、输配管网、热用户三个环节共同改善提高,优化改进设备,促进供热设备技术的不断提升,将智慧供热和集中供热相结合,实现精准供热,提高室内热舒适.制定严格的制度,采用精确的监测设备,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