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临床分期甲状腺乳头状癌组织中ITGB4与NIS表达的相关性及其对肿瘤细胞摄碘功能的影响

来源 :现代肿瘤医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lemon2513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目的:探讨高临床分期甲状腺乳头状癌(papillary thyroid carcinoma,PTC)组织中整合素 β4(inte-grinβ4,ITGB4)与钠碘同向转运体(sodium iodide symporter,NIS)表达的相关性,评价ITGB4对乳头状癌细胞NIS表达及摄碘功能的影响.方法:收集55例高临床分期PTC切除标本(Ⅲ期45例,Ⅳ期10例),通过免疫组化与RT-qPCR方法,分析组织中ITGB4与NIS表达的相关性.利用慢病毒RNA干扰方法敲减乳头状癌K1细胞中ITGB4水平,检测细胞NIS膜蛋白表达水平的变化,并通过细胞摄碘率实验,观察细胞摄碘率的变化.结果:55例高临床分期PTC标本组织中,ITGB4蛋白高表达组NIS阳性表达率为0%,ITGB4蛋白低表达组NIS阳性表达率为26.67%,两组间有显著差异(P=0.006).Pearson相关分析显示,ITGB4与NIS mRNA表达水平呈负相关(r=-0.31,P=0.03).ITGB4敲减组(shRNA-β4)与阴性对照组(shRNA-scr)比较,敲减组K1细胞NIS膜蛋白的表达水平显著升高(P=0.003);自10 min观察点起至70 min观察点止,敲减组K1细胞的摄碘率均显著高于阴性对照组.结论:ITGB4对NIS具有潜在的负向调控作用.阻遏ITBG4水平能促进NIS表达,提升PTC摄碘效能,有望成为碘难治性甲状腺癌新的治疗靶点.
其他文献
目的:探讨A2a型腺苷受体(adenosine 2a receptor,A2aR)在直肠癌组织中的表达丰度,并探讨其与直肠癌新辅助放化疗敏感性的关系.方法:收集56例2014年06月至2019年06月期间于我院行直肠癌新辅助放化疗治疗前活检石蜡标本,采用免疫组织化学染色法检测其中A2 aR蛋白的表达情况.采用直肠癌消退分级标准对直肠癌组织放化疗敏感性进行评价.结果:A2aR在直肠癌组织中的阳性表达率为57.14%,其表达与肿瘤直径、T分期、TNM分期、分化等级有关,与患者年龄、性别、淋巴结转移无关.所有患
目的:采用高效液相色谱-质谱联用法,测定姜黄素在大鼠血浆和组织中药物浓度随时间变化的分布规律及药物代谢动力学的特点.方法:大鼠口服灌胃姜黄素后,收集血浆和组织样品,通过有机溶剂乙酸乙酯分离提取,采用高效液相色谱-质谱联用法分析,选择C18色谱分析柱,乙腈(85%)和水(5%)为流动相,检测血浆和组织中的姜黄素药物浓度.质谱条件为电喷雾电离正离子方式(ESI+),多反应监测(MRM)模式.结果:姜黄素在血中的达峰时间为0.5 h,曲线下面积(AUC)为(236±6)ng·h/mL,峰值血药浓度为(91±5)
目的:探讨LRRK2在乳腺癌组织中的表达及其对乳腺癌细胞增殖、凋亡及耐药的作用和分子机制.方法:采用实时荧光定量PCR(qRT-PCR)和Western blot检测了48例乳腺癌组织及其配对正常组织中LRRK2表达;并检测人正常乳腺上皮细胞MCF-10A、乳腺癌细胞株MCF-7、MDA-MB-231、BT-483及阿霉素耐药细胞株MCF-7/ADR中LRRK2 mRNA与蛋白表达水平.通过转染si-LRRK2序列干扰LRRK2表达,采用CCK-8实验和流式细胞仪分别检测敲降LRRK2对MCF-7、MCF
目的:探讨二维与三维斑点追踪技术以及实时三维超声心动图在早期检测蒽环类药物所致心脏毒性中的价值,并评估其可行性.方法:对乳腺癌患者于蒽环类药物化疗前、化疗第3周期及化疗结束后行超声心动图检查,以3D LVEF结果为评价标准,统计分析各参数在评估心脏毒性中的临床价值.结果:共92例乳腺癌患者纳入研究.常规超声心动图以及2D GLS的可行性均较好,而RT-3DE及3D-STI在化疗前时可行性欠佳,在化疗中以及结束后可行性进一步降低;2D LVEF在不同化疗周期间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2D GLS、3D GLS、
目的:分析我院2020年1月1日至2020年9月中旬近4万余例女性HPV感染情况,为HPV疫苗接种、宫颈病变预防、治疗、随访提供流行病学数据.方法:选取我院2020年1月1日至2020年9月中旬之间,于我院妇科门诊及病房、皮肤科门诊及体检中心的37325接受HPV分型检测的患者的临床资料,分析检测结果.结果:HPV感染率为13.91%(5193/37325),单一感染率11.46%(4276/37325),阳性构成比82.34%(4276/5193),高危亚型感染以HPV16最多见,其次52、58,低危型
目的:探究下调晚期糖基化终末产物受体(RAGE)对膀胱癌T24细胞增殖、凋亡能力及周期分布的影响.方法:人膀胱癌T24细胞株培养后,通过慢病毒载体构建下调RAGE组、上调RAGE组.MTT检测细胞增殖能力,流式细胞仪检测细胞凋亡、周期分布情况,Transwell小室实验检测各组细胞侵袭能力,通过细胞划痕实验检测各组细胞迁移能力,Western blot法检测CDK4、p-Akt、ICAM-1、MMP-9、Bcl-2、Bak、caspase7相对表达量.结果:在第24、48、72 h,上调RAGE组细胞增殖
目的:探讨长链非编码RNA核仁小分子RNA宿主基因1(small nucleolar RNA host gene 1,SNHG1)在胆管癌组织和细胞中的表达及临床意义.方法:RT-PCR检测64例胆管癌组织及其配对的癌旁组织、胆管癌细胞(RBE和QBC939)和正常肝内胆管上皮细胞(HIBE)中SNHG1的相对表达水平.分析SNHG1与胆管癌临床病理特征的关系,COX多因素分析和Kaplan-Meier生存曲线分析SNHG1与胆管癌患者生存预后的关系.LipofectAMINETM 2000将SNHG1过
目的:探究乳腺癌患者的循环肿瘤细胞(circulating tumor cells,CTCs)差异富集-荧光免疫染色原位杂交技术(subtraction enrichment-immunofluorescence in situ hybridization,SE-iFISH)检测结果与临床特征及预后的相关性.方法:选取2016年01月至2018年09月在我院诊断的乳腺癌患者80例,检测所有患者CTCs水平,并分析其与临床特征的相关性,同时根据CTCs水平将患者分为高水平组与低水平组,对其进行24个月的随访
目的:评价Gail模型对我国女性乳腺癌发病风险预测的区分度和诊断准确性.方法:在PubMed、SpringerLink、中国知网、万方医学数据库中系统检索Gail模型对我国女性乳腺癌发病风险预测研究.由两位研究者对符合纳入标准的文献独立进行数据提取和质量评价.采用DerSimonian和Laird\'s随机效应模型评估Gail模型合并受试者工作特征(ROC)曲线下面积(AUC)及其95%置信区间(CI).采用双变量混合效应模型评估Gail模型合并敏感度、特异度、阳性似然比、阴性似然比和诊断比值比.结果
目的:寻找与肝癌发病机制和预后相关的潜在代谢基因并构建预测肝细胞癌(hepatocellular carcino-ma,HCC)患者预后模型.方法:通过GSEA数据库获得所有与代谢途径相关的基因,从TCGA数据库下载肝癌和正常组织的基因表达数据.将二者的基因相映射,分析这些代谢差异表基因(DEGs)在肝癌标本中的表达情况.然后用单因素Cox回归分析筛选与预后相关的代谢基因.在此基础上,使用LASSO分析进一步筛选预后基因,构建预后风险模型,分析高、低风险组预后情况.并对预后模型中的基因进行KE GG通路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