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林则徐改诗想到的

来源 :家长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w903756205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林则徐有个女婿叫沈葆桢,曾写过一首《吟月》的诗,诗中有一句:“一钩足以明天下,何必清辉满人间。”林则徐发现后,立即将诗中“何必”改成了“何况”,因为改得极是,后人曾评曰:“仅此一字,便有霄壤之别!”试想原来那句“一钩足以明天下”,既然是“钩”,当然是月牙儿,月牙儿自诩“足以明天下”,此乃沾沾自喜;“何必清辉满人间”,是说那月牙儿自我感觉良好,实乃“不思进取”!再看改动后的句子:“一钩足以明天下,何况清辉满人间”,其字面意思是:一钩月牙儿照亮天下,更何况一轮满月?深层含义则更 Lin Zexu has a son-in-law called Shen Baozhen, once wrote a poem “Yin Yue” poem, there is a poem: “a hook enough tomorrow, why Qing Ching-hui over the world.” Lin Zexu found immediately after the poem, “why” change Become a “not to mention”, because very changed, descendants have commented: “The only word, there is a great difference!” Imagine the original phrase “a hook enough to tomorrow,” since it is “hook”, of course Crescent is crescent child, crescent child self-proclaimed “enough tomorrow,” this is complacent; “Why clear Ching Fai Man,” that is, that the Crescent Children feel good, it is “enterprising!” Look at the changed sentence: “A hook enough to tomorrow, not to mention Ching-hui over the world,” its literal meaning is: a crescent moon illuminates the world, not to mention a full moon? Deep meaning is even more
其他文献
端午节最早是从我国开始的,与战国时代的屈原有直接关系。中国历史文化久远,渗透、影响到周边的其他国家,端午节从中国的节日渐而变成其他国家的节日。我们应当从文化遗产中
《红楼梦》是曹雪芹写的一部具有高度思想性和艺术性的伟大文学作品。作者塑造了两个主人公:贾宝玉、林黛玉,并以他们两个人的爱情悲剧为线索,描写了贾、史、王、薛四大家族
一、小学生朗读的作用朗读具有以下作用:(1)可以帮助初学文字的人,加强字音、字形、字义的结合,初学者可由“字声”联结字形与字义;(2)朗读可以帮助读音正确;(3)朗读可以帮助
一是优环境。环境对于人们有着潜移默化的巨大影响。冀中能源集团从促进员工全面发展出发,加大投入,加快优化员工的生活、生产环境,营造整洁优美、健康向上的文化环境和工作
文本解读江苏教育版小学四年级上册第4课《秋天》一文,是中国作家协会会员王宜振所写的一首儿童诗歌。全诗共有7小节,可分为三个部分:第1小节为第一部分,总写了秋天的特点。
班级文化建设是校园德育的一个重要内容。班集体在校园中,具有一种不可替代的作用和教育力量,它是发展学生个性特长、创造才能、培养学生全面发展的重要因素。小学生在班级中
请下载后查看,本文暂不支持在线获取查看简介。 Please download to view, this article does not support online access to view profile.
在小学美术、音乐教学中,我们常常发现这样一种现象:一节音乐课,乐兴有余而形象感染不足;而一节美术课,则静谧有余而活泼气氛欠佳。艺术课程中音乐与美术有密不可分的艺术共
一防微杜渐意殷勤,生恐青宫宠阿云。一自蛾眉归邸内,母家空盼薛灵芝。乾隆谕:赏十一阿哥殷姓女子,其母兄来府探视,应令回籍,不许倚恃生事。注:据《国朝宫史续编》 :“乾隆四
BLOG凭借本身所具备的大众化的优点,成为当前学校信息化建设中最炙手火热的平台。部分学校除了教师博客之外,还搭建了学生博客、班级博客等,达到了“人手一博”,甚至“人手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