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时三维超声心动图评价Ⅲ度房室传导阻滞患者植入起搏器后左心室节段收缩同步性

来源 :中华超声影像学杂志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cao123guo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目的 探讨实时三维超声心动图17节段时间-容积曲线参数在评价Ⅲ度房室传导阻滞患者植入起搏器后左室收缩同步性的远期疗效.方法 对12例植入VVI模式起搏器的Ⅲ度房室传导阻滞患者、7例植入DDD模式起搏器的Ⅲ度房室传导阻滞患者及20例正常对照者进行实时三维超声心动图检查.结果 ①Ⅲ度房室传导阻滞患者植入DDD模式、VVI模式的时间-位移参数指标--位移平均值、位移标准差、位移最大值与正常对照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而DDD模式、VVI模式的位移最小值较正常对照组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而从2个"牛眼图"可以直观显示Ⅲ度房室传导阻滞患者植入DDD模式、VVI模式左室部分节段收缩延迟或收缩提早,及部分节段收缩活动减弱或反向运动,而正常对照组未出现收缩不同步及收缩活动减弱.②Ⅲ度房室传导阻滞起搏器植入患者DDD模式、VVI模式的17节段时间-容积曲线参数指标--左室16节段、12节段、6节段达最小收缩容积的时间各自的经心动周期的校正值标准差(Tmsv 16-SD、Tmsv 12-SD Tmsv 6-SD)、最大差值(Tmsv 16-Dif、Tmsv 12-Dif、Tmsv 6-Dif)及[Tmsv 16-SD(%)、Tmsv 12-SD(%)、Tmsv 6-SD(%)、Tmsv 16-Dif(%)、Tmsv 12-Dif(%)、Tmsv 6-Dif(%)]与止常对照组比较,差别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实时三维超声心动图能快速评价Ⅲ度房室传导阻滞起搏器植入患者心脏节段收缩功能及节段收缩同步性。

其他文献
目的 探讨肝局灶性结节性增生的实时灰阶超声造影表现及其诊断价值.方法 对经手术病理证实的34例肝局灶性结节件增生(FNH)患者共36个病灶进行超声检查,观察病灶的常规超声表现和超声造影增强方式及表现并进行分析.结果 36个病灶多为低回声,39%(14/36)病灶周围见低回声环.65%(20/31)病灶内显示特征性的星状或轮辐状彩色血流.超声造影后动脉相观察到3种增强形式:整体型增强28%(10/3
本研究尝试应用血管回声追踪(E-tracking,ET)技术在动脉粥样硬化形态学改变之前发现血管的异常变化,为早期评价和防治缺血性脑血管病提供依据。
期刊
患者男,87岁.既往无心肌梗死病史,因高血压10余年,胸闷、浮肿10 d入院.心电图:T波改变,QT间期延长.超声心动图检查:左室心尖部呈囊袋状向外膨出(图1),直径约4.3cm,其壁与邻近心室壁相连,收缩活动明显减弱,并通过一较窄通道与心室相通,彩色多普勒示囊袋内血流方向紊乱,收缩期血流自囊袋进入左室腔,流速为1.23 m/s,舒张期血流自左室进入囊袋内,流速为3.69 m/s.超声诊断:左室心
期刊
目的 应用斑点追踪技术(STI)评价急件前壁心肌梗死(AMI)患者左心室扭转及解旋运动的变化.方法 38例AMI患者根据左室射血分数(LVEF)分为两组:LVEF正常组(LVEF≥45%,21例)和LVEF减低组(LVEF<45%,17例).20例正常人作为对照组.取左室心尖和心底短轴二维图像,应用EchoPAC超声工作站进行脱机分析,计算左室扭转角度峰值(Ptw)、收缩末期扭转角度(AVCtw)
患者男,38岁.以右下腹痛伴黏液样便2个月就诊,同时主诉有体质量减低,无发热、腹胀、便血,食欲及体力正常.体格检查:一般情况好,浅表淋巴结未触及,心肺正常,肝脾未触及,右下腹可扪及一质韧包块,大小约12 cm×7 cm,活动度小。
期刊
患者女,38岁.体检发现双侧甲状腺结节1个月,无不适.查体:左、右侧甲状腺分别可触及4 cm× 3 cm、1 cm×1 cm的结节,质地中等,表面光滑,无压痛及波动感,界限清楚,活动好,余无异常发现.实验室检查:游离FT3、FT4下降,余检查正常.胸片、心电图、头部CT、腹部超声均无异常发现。
期刊
患者女,77岁.1年半前摔伤后无意中发现左大腿远端外侧肿物,无疼痛,行走及活动无影响.近来自觉肿物增大而就诊.CT平扫提示:左股二头肌外侧肿物.超声检查:于左股骨下端外侧皮下肌层可测及7.5 cm×2.5 cm×2.4 cm的近椭圆形不均质肿物,边界清晰,边缘整齐,内部回声不均匀,可见多个团状强回声与不规则低回声区相间(图1)。
期刊
第七届全国胎儿心脏超声诊断学习班将于2010年9月25—28日在青岛市举办。本学习班为国家级继续医学教育项目(编号为2010—09—02—053)。学习班以接连利主编《胎儿心脏病理解剖与超声诊断学》为教材(该书2010年5月由人民卫生出版社出版,精装大16开,共35章,60余万字,配有1000余幅精美的超声及解剖图片),系统讲授胎儿心脏超声探测方法,胎儿心脏病理解剖,病理生理及异常声像图表现,对3
期刊
目的 探讨超声造影对壶腹部周围癌诊断和鉴别诊断的临床价值.方法 回顾分析22例壶腹部周围癌超声造影表现,全部病例均经手术病理证实,其中胆总管下段癌9例,壶腹癌5例,乳头癌3例,胰头癌5例.观测指标包括病灶大小及造影前后病灶的清晰显示率、增强开始时间和消退时间、增强水平及增强形态.结果 造影后病灶清晰显示率从造影前55%(12/22)提高到95%(21/22);病灶增强开始时间、消退时间和增强水平差
患者男,20岁.因外伤后左上肢主动活动功能丧失及感觉障碍2月余就诊.查体:左颈部可触及一包块,大小约4 cm×3cm,质硬,无活动性,压之轻度疼痛,左上肢感觉麻木,肌肉明显萎缩,左肩关节重力性脱位。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