宫腔镜手术中发生灌流液过量吸收的临床分析

来源 :中国计划生育和妇产科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tju515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目的 通过单中心大样本的回顾明确不同类型宫腔镜手术中灌流液过量吸收的发生率,归纳其临床表现特点,总结相关救治及预后的临床经验,为等渗溶液在宫腔镜手术中吸收的安全阈值提供参考。方法 对2015年1月至2020年9月中山大学孙逸仙纪念医院宫腔镜手术中发生灌流液过量综合征的病例进行回顾性分析。5%甘露醇溶液膨宫,膨宫压力统一设置为120 mmHg,流速为300~400 mL/min,灌流液吸收超过1 000 mL为灌流液过量吸收的诊断标准。结果 本研究中灌流液过量吸收的总发生率为0.46%(49/10 693)。在宫腔镜下肌瘤切除术中为2.57%(16/623),残留妊娠物清除术为2.36%(9/381),子宫纵隔切开为1.20%(6/501),内膜电切为0.48%(4/828),粘连电切为0.53%(14/2 621)。发生灌流液过量吸收的最短时间为7 min。被诊断为灌流液过量吸收的病例中30.77%(12/39)的患者在吸收量小于2 500 mL时出现了与循环超负荷相关的症状或体征,其中的10.26%(4/39)出现了肺水肿。30.77%的患者不能耐受2 500 mL以内的等渗溶液吸收并出现与循环过负荷相关的临床表现。结论 在常见的宫腔镜手术中灌流液过量吸收总的发生率较低,但在肌瘤切除、残留妊娠物清除和重度宫腔粘连电切手术中其发生率会成倍增加。针状电极的使用可能会促进短时间内灌流液的过度吸收。减少该宫腔镜并发症的发生有赖于术者安全意识和手术技巧的提升,以及等离子、冷刀等新技术新设备的推广。
其他文献
目的:探究中医腹部推拿联合常规护理对小儿腹泻疗效的影响。方法:将100腹泻患儿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对照组予以常规护理干预,观察组加用中医腹部推拿护理干预,两组均连续干预5d。比较两组干预过程中腹泻消失时间、饮食恢复时间,干预后患儿家属满意度,干预前后中医证候积分。结果:干预过程中,观察组腹泻消失时间、饮食恢复时间均短于对照组(P<0.05),干预后观察组家属满意度高于对照组(P<0.05),干
报纸
网文伴随着电子媒体技术的突破而得到蓬勃发展,作为一种商业文学创作模式,它会主动追逐当前读者兴趣,调整自身以满足读者的观念,而这其中对男女性别认识的描写是不可避免的。尤其是网文按照主要受众性别将自身分为男频和女频之后,其中表现出来的对性别角色的看法和期待更是明显。男频玄幻网文是主要满足广大男性幻想的网络小说,通过对此类小说塑造的女性角色进行分析,总结其中描写的女性形象主要特点,并且结合该类型网文背后
学前教育改革推动了幼儿教师的专业发展,需要教师具备更优越的课程开发能力、活动组织能力、智慧生成能力,开设有益于幼儿个性化发展的生成课程。从当前学前教育实践中可以发现,幼儿年龄段决定了他们自我意识较薄弱的特点,在学习活动中需要教师的明确指引,这使得幼儿园课程普遍预设性较强,而较少利用课程活动中的生成性资源。生成活动是指师幼互动中共同生成的有教育价值的课程资源,教师科学运用这些资源开展生成活动,促使幼
目的:调查与分析幼儿女教师心理健康状况。方法:使用心理状况自评量表(SCL-90)对北京市丰台区四家幼儿园幼儿女教师176人进行调查。结果:有心理问题的幼儿园女教师共71人,比例40.0%;公立幼儿园女教师的SCL-90分值高于私立幼儿园;城镇户口女幼师的SCL-90分值高于农村户口女幼师;强迫状态和恐怖因子得分对于年龄有显著差异;教育程度和婚姻状况的SCL-90分值无显著性差异;家庭月收入方面,
会议
采用柠檬酸络合-多次浸渍法制备了一系列Zr O2负载La Co0.7Cu0.3O3钙钛矿结构的催化剂。利用X射线衍射(XRD)、透射电镜(TEM)、程序升温还原(TPR)等技术对催化剂进行表征,并采用加压微型固定床反应器对其合成气转化制低碳醇的催化性能进行评价。结果表明,催化剂前驱体经还原后形成了氧化镧修饰的氧化锆载体负载Co Cu合金颗粒(Co-Cu/Zr O2-La2O3),Co Cu合金颗粒
随着现代农村城镇化的迅速推进,农村生态环境也在不断变化。探索农村生态环境建设优化路径,对于构建现代农村科学、健康的发展体系具有至关重要的作用。立足农村城镇化发展的实际情况,针对农村生态环境建设中存在的问题进行深入分析,结合实际情况,提出优化农村生态环境的建设路径,以营造良好的农村环境,推动农村生态健康发展。
新时代,社会逐步进入大数据和互联网时代,人们生活方式发生了改变。人们逐渐认识到互联网电子信息技术的优势,将其应用到各个领域中,增加个人收入,并为行业带来新的发展机遇。本文围绕互联网和大数据进行分析,重点阐述了互联网电子信息技术发展趋势和应用特点,简单论述其发展现状,希望对相关行业有所帮助,体现出此项技术的应用价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