责任,一生的财富

来源 :小学科学·教师版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bigsoul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对幼儿而言,责任感是什么?是幼儿对待自己应该做的事,在幼儿园、家庭、社会中应该遵守的规则,应完成任务时的自觉态度和行为。它是幼儿健全人格的基础,是能力发展的催化剂。幼儿作为社会载体的一部分,有无良好的责任感对他们来说,将直接影响到今后在社会上的生存。
  在幼儿园我们经常碰到這样的现象:区角玩具到处都是没人收拾;看完图书随手一放,图书七零八落;洗手间水滴滴答答没人关;手工活动后,桌上、地上一片狼籍,椅子倒地视而不见绕道而行。幼儿的这些现象就是缺乏责任感的表现。托尔斯泰认为:“一个人若是没有热情,他将一事无成,而热情的基点正是责任心。”儿童阶段是责任心形成和发展的关键时期,因此,幼儿责任感的培养,是学校教育和家庭教育的重要内容,也是幼儿成长过程中的必修课。
  一、言传身教、熏染培养
  幼儿责任感的形成过程也是一个在人际交往中观察、模仿他人责任行为的一个学习过程。教师是幼儿经常接触、观察、学习、模仿的对象。宋代思想家张载曾说:“勿谓小儿无记性,所历事皆能不忘。”教师对幼儿的影响不仅是深刻的,而且是终身的。教师的责任感会通过生活小事点点滴滴传递给幼儿。因此要培养幼儿的责任感,教师首先要言传身教,做好典范。
  二、就地取材、随机培养
  教师要善于做有心人,抓住教育契机,随时随地、不失时机地进行教育。幼儿园的一日生活蕴藏着许多培养幼儿责任心的契机,我们要充分利用这一教育资源,针对幼儿一些不负责任的行为及时进行教育,教给幼儿一些积极的、正确的责任认知,培养他们养成对自己的行为负责的好习惯。如:让小班的幼儿自己收拾玩具就是培养幼儿具有责任心的重要举措之一,老师可以把收拾玩具当作游戏,满怀热情地教他们如何摆放玩具。如“汽车该回车库了”“画笔和笔帽是好朋友,不要让它们分家”,“把洋娃娃送回到她自己家里”, 将要求描述得很具体,也很有趣,便于操作。这样就渐渐养成了自觉收拾玩具的好习惯。让中班和大班的幼儿学会自己的事情自己做、认养植物、养殖小动物等使他们知道自己应该对自己的行为负责任。
  有些幼儿虽然有了正确的责任认知,知道一些规则、道理,比如,看见了椅子倒在地上,但没有做出行为,其原因在于他缺乏做出责任行为的内在动机,即责任情感体验。这时我们教师就要培养幼儿有正确的情感体验,使幼儿体会到做出责任行为会感到高兴,未做出责任行为会感到惭愧。
  三、环境创设、有意培养
  游戏是幼儿最乐于参与的活动,是教学的重要组成部分,运用幼儿游戏自主自愿的特点,将责任心教育贯穿于游戏中。在游戏中幼儿可以通过扮演不同的角色体验承担不同的责任,从中学会关心他人,学会履行职责,进而使责任心得到发展。在商店游戏中,担当售货员的幼儿要履行自己的责任,给顾客服务,感受到自己为别人服务的乐趣及情感。在娃娃家游戏中,扮演妈妈的幼儿必须承担爱护幼儿的责任,为“幼儿”洗衣做饭,幼儿在游戏中享受到“妈妈”的爱,懂得关心他人,爱护他人的情感。如此双向反馈,会为幼儿下次再做出责任行为而感觉到快乐,不仅激发了幼儿承担责任的热情,也增强了承担责任的自信心、自豪感。
  四、家园共育、持之以恒
  幼儿责任心的培养是一项艰巨而复杂的工程,只靠教师个人的力量是难以完成的,必须与家长联合起来共同行动。
  1.让幼儿学会自己的事情自己做
  要培养幼儿的责任感,必须给幼儿自己一个小天地,让他能行使自己的权利,尽自己的义务,负自己的责任。如要求幼儿用完东西放回原处,玩完玩具要收拾好;答应别人的事要努力做到,不能说话不算数;凡是自己做的事,要负责任地做完;做错了事情不逃避责任,勇于承担后果和弥补过失等等。刚开始,家长可与幼儿一起做,让幼儿当助手,分派给他一些简单的很快就能做完的小事,让幼儿从中体验到一点成功的快乐。接着家长应有意识将自己和幼儿的角色慢慢互换过来,让幼儿看到自己的能力,看到自己在家庭中的地位和价值,从而意识到自己是家庭中的一员,有义务为家中分担一些力所能及的事。还要教育幼儿不论做什么事情都要有始有终,遇到困难也能想办法克服。幼儿只有从自身做起,懂得什么是自己的责任,慢慢地才能形成“自己的事情自己做”的责任意识和责任行为。
  2.让幼儿学会勇于承担责任
  让幼儿明白自己的责任是第一步,更重要的是应该让幼儿勇敢地承担责任。幼儿一些不负责任的行为,常常会伴随产生一些不良后果,如:答应别人的事没做到,就会导致别人的不信任等,应该让幼儿为自己的过失行为负责,让其并体会到责任的重要性。在幼儿意识到违反规则将会付出代价时,幼儿就会自觉遵守规则,这种自觉会从头保持到结束,这种自觉也反映了幼儿的责任心,认为自己有责任维护游戏规则。
  3.让幼儿学会感恩
  幼儿的品德是按照从近及远的顺序发展的,先学会对自己、对同伴和家人负责,然后学会对集体和社会负责。对社会负责比较抽象,家长可带幼儿观看和参与义演、义卖、捐助等公益活动,并跟他仔细讲其中的道理,鼓励幼儿为公益事业绘画、签名或捐赠等,这都有利于培养幼儿的责任感。
  总之,幼儿责任感的培养对幼儿养成良好的道德品质和行为习惯有着积极的作用,是幼儿全面发展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健全幼儿人格、将来适应社会服务社会的有力保障。但是幼儿责任感的培养不是一朝一夕能完成的事情,它需要我们耐心细致的引导、教育,将之贯穿于幼儿的整个成长过程中,这样才能使幼儿将来成为一名有责任感的人。
  【作者单位:常州市新桥中心幼儿园 江苏】
其他文献
按照建构主义学习观的观点,所有知识得以完成的前提是通过主体自身的建构,其中的一个核心特征就是反思。什么叫反思?反思是指抱着一种批判性的思维周密且主动地对自身思考过程再思考,是通过另一种方式,从另一种角度对现有的方法、知识进行再认识,从而得到更深入的认识。在小学高年级数学学习中,加强培养学生的反思能力,可以有效促进学生学习能力的提升。在教学中,充分相信学生,给学生提供充分自主尝试探索的时间和空间,现
万老师:  当我提笔给您写信的时候,内心充满了期待,希望您能指点迷津,帮我走出尴尬的处境。  我是一名初二男生,从小学三年级开始,我的成绩在班内几乎年年名列前茅,也曾因此得意过。可是进入初中后,我逐渐感觉到,只有学习成绩好并不能给我带来足够的快乐。我们宿舍有一个学习成绩远不如我的同学任大龙,课间和同学打打闹闹,说说笑笑,却几乎吸引了所有同学的注意力,不光男同学喜欢跟他打闹,就连许多女同学也被他的魅
苗族是我国的少数民族之一。苗族的银饰非常漂亮,小朋友们在电视上看到过吗?现在我们就来动手做一做吧!
《幼儿园教育指导纲要》中指出游戏是幼儿的基本活动形式。我从2011年开始做了一个课题《活用民间游戏 促进幼儿发展》。从小班到大班做了3年,孩子们的各方面能力的提高应该是有目共睹的。我们班的“民间游戏馆”是所有可以在桌面上操作的一种综合区域,室外民间游戏区则是所有需要活动身体的体育活动,这些丰富的民间游戏资源,到底有何教育价值呢?我有几点个人心得想与大家分享。  一、灵活开展民间游戏,有助于促进幼儿
小狗买了4箱苹果,小猴买了2箱苹果。
惜芙 辑  -01-  只要是石头,到哪里都不会发光的。  -02-  别减肥了,你丑不仅仅是因为胖。  -03-  有些人感慨:“自己岁数不小了,还没有成熟起来。”其实你们已经成熟起来了,你们成熟起来就这样。  -04-  又一天过去了。今天过得怎么样?梦想是不是更远了?  -05-  很多时候别人对你好,并不是因为别人喜欢你,而是因为他们喜欢对人好。  -06-  你这么努力,忍受那么多寂寞和
游戏教学,即以游戏的形式进行教学,让学生在生动活泼的气氛中,不知不觉地学到了教材中的内容,掌握了一定的课内外知识。在游戏教学中儿童在自觉或不自觉中进行各种尝试,积累体验,为选择最适宜的发展道路奠定基础。在游戏教学中,学生在游戏中学到了知识,感受到了学习的乐趣,既完成了学习目标,又愉悦了身心,真正实现了快乐学习。笔者认为,游戏教学在小学品德课堂中实施是有必要的,尤其是针对低年级学生,更能凸显游戏教学
提高小学生语文素养,语文评价具有极其重要的调节作用。由于认识模糊,形式单调,考试评价的价值也未能充分利用到位。要提高认识,灵活选用,注重激发学习的兴趣。  《语文课程标准》(以下简称《课标》)指出:通过改革小学语文评价制度,发挥其对教学的导向作用,激励学生生动活泼、主动地发展。  一、正确认识评价功能  小学语文评价的主要功能是反馈教学信息,适时适当调控教学进程;衡量确定学生的语文素质水平,促进学
《语文课程标准》指出:“识字、写字是阅读和写作的基础。”但长期的一线教学同时也提示我们关注到这样一个问题:低年级学生(以七岁儿童为例),注意力只能持续十至十五分钟。因此,识字教学必须采用一些生动有趣的课堂游戏,利用学生不随意注意的规律来增加学生学习的興趣。  一、乐学——识字方法多  在识字教学过程中,合理运用科学的识字策略,可以有效地提高教学的效率。  1.字形我来辨  在识字过程中,“同音字”
《3~6岁儿童与学习发展指南》解读中指出:“学前教育与学校教育的最大专业性区别在于游戏,而不是上课。”由此可以看出,幼儿的学习主要来自于游戏。对于幼儿来说,幼儿园的一切都充满了新奇,时刻激发着他们探索的兴趣。针对孩子的这些特性,我们首先需要做的就是了解孩子的需求,在平时与其的接触中观察其行为表现,发掘孩子的兴趣点,探索对孩子发展的隐形价值。  陶行知先生说过:“生活即教育,社会即学校,教学做合一。